陶瓷
搜索文档
昌南新区祥晟陶瓷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24
公司基本信息 - 昌南新区祥晟陶瓷店为个体工商户 法定代表人为罗姣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日用陶瓷制品销售 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 茶具销售 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 [1] - 业务范围扩展至珠宝首饰零售 办公用品销售 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商品)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1] - 包含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 信息咨询服务 市场营销策划 广告发布与设计代理 [1] - 新增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建筑陶瓷制品销售 特种陶瓷制品销售 卫生陶瓷制品销售 [1] - 经营类目延伸至针纺织品销售 服装服饰批发 木材销售 日用木制品销售 软木制品销售 金银制品销售 [1] 业务范围特征 - 经营范围高度多元化 覆盖陶瓷制品 工艺品 日用品 珠宝 互联网销售 文化艺术活动等超20个细分领域 [1] - 业务模式结合实体销售与互联网销售 包含批发与零售双渠道 [1] - 涵盖传统陶瓷制品(日用/建筑/卫生/特种陶瓷)与延伸品类(茶具 木制品 金银制品)形成产品矩阵 [1] - 服务类业务包括信息咨询 营销策划 广告设计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体现业务协同性 [1]
景德镇欧烁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24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景德镇欧烁陶瓷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江东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日用陶瓷制品销售 茶具销售 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 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服装服饰零售 日用百货销售 日用品销售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互联网销售 [1] 行业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覆盖陶瓷制品全产业链 包括生产端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与消费端日用陶瓷及茶具销售 [1] - 公司布局工艺美术品与收藏品零售市场 同时涉足服装服饰与日用品多品类零售业务 [1] - 公司通过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拓展文化产业链 并依托互联网销售渠道开展线上业务 [1]
成交额1.93亿元 “中国北方日用瓷都”陶瓷产业再结硕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1:35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朔州陶瓷产业被授予"中国北方日用瓷都"称号,形成全产业链模式,产品覆盖日用瓷、包装瓷、琉璃瓷、工艺瓷、建筑瓷五类[1] - 拥有全链条企业152户,生产线164条,建筑瓷年产能7200万平方米,日用瓷年产能40亿件,占全国日用瓷产能三分之一[1] - 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1] 近期贸易成果 - 2025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期间达成贸易订单合作10份,成交额1.93亿元[1] - 长三角地区被列为重要合作方向,政府将搭建产业对接平台促进区域合作[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朔州大力推进陶瓷产业智能化改造、品牌建设和绿色转型[1] - 应县2024年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产值达14.2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2] - 行业拥有注册商标30多个,国家级著名商标3个、知名品牌4个,省级著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5个,获得国家专利102项[2]
科达制造:上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63%
中证网· 2025-08-25 2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1.88亿元,同比增长49.04%,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63.95%;扣非净利润7.00亿元,同比增长75.06% [1] - 海外收入占比超65%,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1] 建材机械业务 - 建材机械板块实现营收25.70亿元,毛利率26.23% [1] - 积极开拓全球陶瓷机械市场,布局巴西、越南、埃及子公司项目 [1] - 在土耳其启动BOZUYUK工厂配件耗材车间运营,KAMI墨水工厂预计下半年投产 [1] 海外建材业务 - 海外建材业务营收37.71亿元,同比增长约90%,毛利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 [2] - 肯尼亚伊新亚陶瓷项目和科特迪瓦陶瓷项目于6月投产 [2] - 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陶瓷厂技术改造完成 [2] - 实现瓷砖产量超0.98亿平方米,玻璃产量超17万吨,洁具超140万件 [2] 战略投资业务 - 参股公司蓝科锂业实现碳酸锂产量2万吨,销量2.06万吨 [2] - 蓝科锂业营收12.42亿元,净利润3.85亿元,为科达制造贡献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2] - 蓝科锂业净利率31%,彰显低成本提锂技术优势 [2]
向智!创新力成就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4 23:38
新兴产业活力迸发 - 小米汽车工厂76秒下线一辆车 工厂自动化率达100% 使用超700个机器人和9100吨压铸机实现后地板件一次压铸成型[2] -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均占全国一半以上[4] -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 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工厂实现0.3毫米色彩分色精度和0.2毫米瑕疵检测精度[5] - 广东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 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 正构建30分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6] -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6万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世界第一[6] 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 广东潮州三环公司实现MLCC介质层厚度从5微米到小于1微米的技术突破 产品进入AI服务器和高端车载电子市场[7] - 首钢一高炉改造为科幻乐园 融合AI/AR/VR技术 2024年开业首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8] - 安徽宿州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培育大豆新品系32个 蛋白质含量提升9%以上 单产提升10%以上[9] - 广东培育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领域[8] 未来产业布局发展 - 合肥量子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量子加密通话用户近600万 服务覆盖单位超3000家[10] - 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实现真实环境电力巡检应用 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超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11][12] - 广州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在北上广深提供服务 新一代车辆已开启公开道路测试[13] - 安徽建设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先导区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培育"新星企业"[10]
新英国病人
虎嗅· 2025-08-23 16:25
英国工业衰退的核心观点 - 英国工业竞争力整体下滑 无法独立制造现代战斗机 是高端制造和传统产业衰退的缩影 [1] - 衰退根源在于依赖全球寻租体系而非实干创造 削弱长期建设意愿和能力 [2][3][4][6][7] - 产业空心化导致自主可控能力丧失 国家战略独立性下降 [9][10][33] 工业衰退的具体表现 - 军工领域:航母需共享船锚 核导弹试射故障频发 无法自研洲际导弹 [24][25][26][28][32] - 陆军规模削减至7.3万人 为拿破仑战争以来最小 主战坦克不足百辆 [35] - 钢铁产量从1970年2831万吨峰值跌至2024年400万吨 彻底退出原生钢铁冶炼 [38][40][41] - 制造业占GDP比重仅7.1% 在G7国家中垫底 [83] 贸易与能源依赖 - 2025年美英贸易协议:英国输美汽车超10万辆部分需缴27.5%关税 美国牛肉获1.3万吨/年免税配额 [13][14][15] - 能源依赖美国天然气 价格达原三倍 导致工业用电缩水 [11][12] - 5G建设排除华为致成本上升进度延迟 6G研发缺乏系统性投入 [96] 优势产业现状 - 航空发动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和军工企业BAE系统仍居顶级技术梯队 但丧失系统集成能力和产品定义权 [63][64] - 空客项目中英国负责制造机翼 但主导权归属法德 [65][66][67] - 先进战斗机项目由美国主导 英国贡献15%制造份额但无核心技术控制权 [68][69][70] 新兴产业竞争劣势 - 全球市值前20企业无英国公司 最高排名为阿斯麦(ASML)第33位 但受美国资本控制 [89][90][92] - 缺乏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土壤 因汽车工业凋零且无芯片制造能力 [94][95] - 民众生活完全依赖中美数字经济生态 无本土平台企业和技术人才积累 [52][97] 产业政策对比 - 英国持续数十年私有化 国企比重降至近零 导致供应链支离破碎 [111][114][117][118] - 美国通过国防订单为高科技产业输血 如投入17亿美元扶持半导体产业 [123][124] - 中国通过长期连贯的顶层设计壮大新兴产业 如2009年启动新能源汽车补贴 [129][130] 能源转型依赖 - 2030年海上风电目标装机50吉瓦 但现有规划项目不足38吉瓦 [134] - 苏格兰Green Volt风电项目首选中国明阳智能供应风机 能源安全依赖中国制造 [136] - 电池储能需依靠中国远景能源和印度塔塔集团 [127] 全球格局变化 - 金砖国家综合GDP达77万亿美元 占全球40% 超过G7国家的57万亿美元 [19] - 中国造船业占全球新船订单76.2% 英国因绿色转型和基础设施滞后停滞不前 [46][47][49] - 英国公共债务占GDP达95.8% 为196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 [16]
三祥新材: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普通股1,106.64万股,发行价每股19.88元,募集资金总额22,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392.36万元后净额21,607.63万元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524.13万元,未使用金额6,313.13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229.6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5,711.41万元(含专户利息收入38.69万元,已扣除手续费0.83万元) [6]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 - 设立3个专项账户存放募集资金,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宁德寿宁支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项账户存储余额合计49.34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5,662.07万元 [6]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严格遵循《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 [2]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 - 2025年上半年投入募集资金601.75万元,累计投入总额16,125.87万元 [8][10] - 主要投向年产1500吨特种陶瓷项目(承诺投资13,700万元,实际投入9,570.67万元,进度69.86%)及先进陶瓷材料研发实验室(承诺投资1,507.63万元,实际投入155.20万元,进度10.29%) [11] - 6,4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已100%执行完毕 [11] 闲置资金管理 - 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7,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 [7] - 批准使用不超过6,000万元闲置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进行现金管理且未归还临时补充流动资金5,662.07万元 [7][8] 资金使用合规性 - 无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超募资金使用及节余资金使用情况 [8] - 募集资金信息披露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资金使用调整或可行性重大变化 [8][11]
帝欧家居: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帝欧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及变更帝欧转债募集资金用途的关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到9500万元 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 [1] - 业绩变动原因包括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及帝欧转债摊销财务费用约4940万元 [2] 信用评级 - 东方金诚下调帝欧家居主体信用等级至A 评级展望稳定 同时下调帝欧转债信用等级至A [1] - 评级结果自报告出具日起生效 在受评债项存续期内有效 [1] 募集资金变更 - 公司变更帝欧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用途 将节余募集资金47658.4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 涉及项目包括欧神诺八组年产5000万平方高端墙地砖智能化生产线二期及两组年产1300万㎡高端陶瓷地砖智能化生产线项目 [3] - 变更事项已通过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及帝欧转债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 [3]
江西新增640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6:25
地理标志产品获批情况 - 江西省新增67个地理标志产品包括马家柚、泰和乌鸡、景德镇瓷器和庐山云雾茶等 [1] - 新增640家企业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1] - 目前江西省累计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达1136家 [1] 地理标志保护与区域品牌建设 - 江西省将地理标志保护与区域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构建"政策引导+精准服务+生态培育"全链条工作体系 [1] - 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申报和使用指导工作 [1]
【私募调研记录】睿郡资产调研国瓷材料、兔 宝 宝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0 08:07
国瓷材料业务布局与技术进展 - 同步布局氧化物与硫化物两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硫化物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1] - 蜂窝陶瓷产品上半年稳步增长 覆盖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并进入国际头部车企供应链 布局国七和欧七产品[1] - 子公司国瓷赛创具备光模块用陶瓷基板技术 已实现量产和小批量销售 二期工厂建成后将增加投入[1] - MLCC业务受稀土管制影响有限 销量增长且调整部分老产品价格 扩大车规和服务器用MLCC市场份额并积极扩产[1] - 子公司国瓷康立泰收入稳定 开发高端功能性陶瓷墨水 数码釉料及纺织墨水新产品 并开拓海外市场[1] 兔宝宝渠道结构与业务表现 - 装饰材料业务渠道分布为分销38.5% 家具厂49.6% 家装公司8.1% 工装3.8%[2] - 乡镇渠道业务增长 上半年招商847家并建店334家 彩臻板销售达600万张[2] - 装饰材料业务毛利上升得益于成本管控 板材成本降低及产品结构优化 辅材销售额同比增长9.9%[2] - 公司设立成本管控部门优化供应链 加强价格管控并完善渠道布局 动态评估库存并提供多样化产品[2] - 定制家居业务稳定增长 家装公司渠道销量同比增加46.5% 国补政策助力品牌销量[2] - 颗粒板用量上升 多层板用量平稳 生态板用量下滑 国外业务以板材和地板为主 管理层关注出口并积极参加全球展会[2] 美好医疗财务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33亿元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为1.29亿元[3] - 研发投入加大 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收入同比增长35.69% 其他医疗产品组件增长54.41%[3] - 马来三期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现有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产能利用率保持健康[3] - 公司组建投资并购团队推进投并购工作 注重风险控制[3] - 注射笔批量交付 CGM产品于二季度开始批量交付[3] - 与强生合作多年并开展其他国内外客户的MH业务 人工耳蜗作为脑机接口延伸已与全球龙头企业合作 探索人形机器人产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