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得女性者得天下?为什么经济越冷,“她”仍敢花?
36氪· 2025-07-15 12:15
微短剧行业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1] - 2023年短剧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女性用户占主导 [4] - 抖音短剧迅速崛起 女性观众推动"女主逆袭""甜宠复仇"等题材持续热播 [5] 小米汽车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 发布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 1小时突破28.9万台 [1] - 雷军指出女性在家庭购车决策中拥有关键否决权 女用户数量多将提升销量潜力 [4] - 小米汽车发布时强调"女性驾乘舒适感""后排美容镜""车窗过滤紫外线"等女性导向设计 [10] 泡泡玛特 - 官方数据显示女性用户占比75% 30岁以下用户占比58% Z世代占比32% [4] - 盲盒产品精准抓住年轻女性对"可爱""惊喜""收藏欲"的情绪需求 通过IP故事和限量概念激发复购 [5] 美妆行业 - 雅诗兰黛中国大陆市场增长抵消韩国等地区下滑 创新产品推动中国市场有机销售额两位数增长 [4] - 18~45岁女性贡献68%的美妆品购买 女性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定义消费方向 [6] 女性消费趋势 - 女性置业决策主导比例从2018年65.2%提升至2024年85.7% 更关注居住体验而非投资回报 [6] - 18~45岁女性贡献71%快消品支出 63%教育消费 正重塑市场生态 [6] - 女性为"可爱""治愈感""情绪陪伴""生活仪式感"等感性因素买单 推动消费增长 [7][9] 品牌营销策略 - 成功品牌需从"创造功能"转向"制造情绪" 构建理想化生活图景 [10] - 产品需具备女性导向审美 社交属性 情绪价值和自我认同映射 [10] - 品牌竞争核心转向"造梦"能力 需理解女性情绪并提供细腻体验 [11] 消费定义权 - 女性正从"买家"成长为消费生态的"定义者"和"审美引领者" [12] - 女性消费行为逐渐脱离婚姻家庭绑定 40岁单身女性同样注重品味和体验 [12] - 品牌需转向女性语境 强调"自我欣赏"和"为自己而活"理念 [12]
国泰海通|轻工:IP盛宴,次元破壁,从BW2025现场调研
展会概况 - 2025年7月11-13日BW2025展会召开,作为哔哩哔哩线下文化内容实体化活动,参展方包括内容方及衍生品展商,旨在拉近创作者与粉丝距离 [2] - 参展潮玩谷子品牌包括奇只好玩、得力、奥飞娱乐、集卡社、卡游、万代等,跨界展商如Keep奖牌及罗森也推出IP联名产品 [2] IP多元化趋势 - 国风国漫IP矩阵丰富化:奇只好玩布局《斩神》《剑来》《仙逆》等IP,产品类型涵盖徽章、挂件、色纸、透卡镭射票等,部分以盲盒形式预售 [2] - 其他企业IP布局:广博聚焦《天官赐福》《盗墓笔记》,集卡社覆盖《天官赐福》《将进酒》,阅文好物涉及《狐妖小红娘》《斗破苍穹》,卡游推出三国对战卡牌 [2] - 热门IP竞争激烈,如《柯南》《葬送的芙莉莲》《初音未来》《诡秘之主》等有多家潮玩企业布局 [2] 产品类型渗透与创新 - 潮玩企业加速产品类型扩张:卡牌龙头卡游、集卡社延伸至毛绒玩具、摆件、文具等品类,形成产品矩阵 [3] - Keep将IP融入奖牌设计,跨界联动增强产品多样性 [3] - 头部企业产品相互融合渗透,凸显运营及渠道能力重要性 [3] 情绪价值与互动属性 - 卡牌公司设置现场对战区域(如卡游三国对战卡牌、万代航海王/数码宝贝卡牌活动),满足社交需求 [3] - 展商安排Coser互动、谷子自主交换等活动环节,提升展台及IP产品热度 [3] 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谷子赛道快速发展,展会热度高,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提升与新晋IP涌现推动衍生品消费意愿上升 [1] - 具备强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及IP运营能力的企业更易获得优质IP授权方青睐 [1]
小小潮玩“拿捏”情绪经济
新华社· 2025-07-14 20:42
行业趋势 - 中国潮玩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00亿元 预计2026年达到1101亿元 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3] -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 热门品类包括盲盒经济和潮流玩具市场 [3] - 潮玩行业从单纯制造转向"情绪服务商" 延伸出IP孵化 线下剧本杀 数字藏品等新业态 [7] 产品创新 - 东莞品牌"娃三岁"推出AI毛绒玩偶 搭载大模型实现语言交互与智能陪伴功能 [1] - 潮玩企业创新"玩法" 如情绪盲盒 IP联名 沉浸式场景设计等 [7]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形象全球受欢迎 覆盖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5] 消费行为 - 年轻消费者从功能消费转向情绪消费 为"开心 解压 认同 治愈"付费 [3] - 消费者通过潮玩表达情感 如杭州消费者将LABUBU作为"心理替身" [5] - 社交平台推动潮玩传播 用户分享开箱体验并贴上"超萌 可爱 治愈"等标签 [1] 企业动态 - 大漂亮玩具有限公司CEO表示 独特设计让消费者在潮玩中"读到自己想要的故事" [5] - 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认为 全球年轻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共性 [5] - 潮玩企业开展跨界合作 覆盖美妆 文旅 科技等领域 [7] 文化技术融合 - 文化和技术深度赋能潮玩产业 推动情绪消费发展 [7] - AI技术应用于潮玩产品 如"娃三岁"的智能交互玩偶 [1] - 东莞企业推出烧鹅玩偶等本土化设计 结合互动场景吸引消费者 [7]
持续至8月6日 “Hi杭州东站次元节”开启潮玩热
每日商报· 2025-07-14 17:51
东韵奥特莱斯活动 - 东韵奥特莱斯举办"Hi杭州东站次元节",通过沉浸式场景和多元化互动体验吸引消费者,活动持续至8月6日 [1] - 活动联动20余家全球头部次元品牌,打造"次元市集"、"2025宝可梦杭州大师赛分会场"、"宝可梦亲子活动绘梦工坊"等多元内容,并设置7米高皮卡丘打卡点 [1] - 活动是西迪港"商办融合"新生态的重要实践,以新消费场景为核心,目标人群为市民及来杭游客 [1] 西迪港东韵奥特莱斯项目 - 西迪港东韵奥特莱斯是杭州城投资产集团首个自营商业项目,位于杭州东站西广场D座B1层及G层,总建筑面积54853平方米 [1] - 项目定位为"城市新动力生活中心",聚焦次元文化、潮玩经济、数字科技,辐射周边3公里居住人群,旨在连接商务人群、年轻消费者与在地居民 [1] - 项目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构建"24小时"活力场域 [1] 西迪港数智产业园 - 西迪港数智产业园位于杭州东站西广场D座1至4层,总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定位为"枢纽之上的省级小微企业园" [2] - 产业园提供总部办公、联合办公、创业孵化等多元空间产品,1至2层为定制化办公空间,3至4层为初创企业提供联合办公孵化空间 [2] - 产业园以"赋能品牌、赋能空间、赋能城市"为核心理念,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 [2] 杭州城投资产集团战略规划 - 集团计划将西迪港打造为杭州"站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性文旅窗口,结合东韵奥莱的新消费探索与西迪港数智产业园的科技赋能 [2] - 战略以年轻力为触点、数字AI为支撑、新场景为载体,深化"商业+产业"布局,为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提供"城投样板" [2]
新“四大金刚”崛起,美妆如何夺回商场一楼?
FBeauty未来迹· 2025-07-14 17:46
线下消费生态变迁 - 传统商场化妆品柜台被潮玩、新能源汽车、户外运动、茶饮品牌"新四大金刚"取代,化妆品线下零售遇冷[2][11] - 莎莎国际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反映传统美妆零售模式失效[2][27] - 泡泡玛特2024年内地线下渠道营收达45.26亿元,同比增长40.8%,70%门店位于商场一层[11][16][19] 化妆品行业渠道变化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总交易额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线上占比提升至64.35%,线下收缩至35.65%[7][8] - 全国51个城市百货购物中心化妆品柜台数量2019-2023年减少近6000个[9] - 73%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销售额下滑,72%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8] 泡泡玛特线下模式分析 - 零售店贡献84.6%线下收入(38.28亿元),通过IP体验空间提供"社交+情绪"价值[18][20] - 机器人商店覆盖15.4%收入(6.98亿元),降低接触门槛扩大辐射范围[22][19] - 快闪店采用线上线下差异化产品策略,预约名额常售罄,形成流量联动[23][24] 美妆行业转型建议 - 从功能载体转向情感符号:开发非标品、植入情绪场景设计、强化IP联名[28][29] - 改造BA服务模式:减少强推销,提供专业试妆服务(如毛戈平单店配置7-8名导购)[30][31] - 发展美容坊提升客单价:40分钟深度服务可转化700-1000元消费[33] - 创新线下形态:借鉴LV"路易号"概念店,结合AI定制、城市文化打造快闪体验[34]
Labubu引发追问:深圳如何把握“无用之用”的新趋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5:57
核心观点 - Labubu凭借丑萌形象成为现象级IP,引发全球收藏热潮并带动文创产业思考 [1] - IP成功要素包括精准定位Z世代情绪消费、强社交属性、新媒体种草效应及盲盒收藏价值 [3] - 深圳具备强大供应链但缺乏自主爆款IP,面临品牌运营与价值链高端的挑战 [10][11] - 行业呼吁构建从设计到营销的完整生态,推动IP产业从流量追逐转向根系建设 [12][14] 商业逻辑分析 - Labubu抖音搜索热度同比激增97倍,核心用户为18-40岁女性(占比63%),一线城市20-30岁女性最活跃 [3] - 81%消费者购买潮玩为展示个性,40亿次话题播放量带动70%用户直接下单 [3] - 盲盒隐藏款溢价达十倍,形成"头部IP引流+腰部IP测试+新热IP保增速"的金字塔矩阵 [8] - 全球IP产业链规模超2.6万亿,潮玩细分市场约500亿,是中国文化出海重要载体 [7] 产业现状 - 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超3000亿,占GDP比重显著,文创企业超43万家,从业人员280万 [12] - 本地供应链工艺水平顶尖,如光明工艺厂生产的潮玩配件质量媲美真人服装标准 [9] - 原创IP培育周期需10-20年,但面临侵权成本低(违法成本仅5万)与跟风复制问题 [10] - Labubu海外收入占比达38.9%,显示深圳跨境出口优势可助力IP全球化 [14] 发展路径 - 需建立"热带雨林式生态",整合设计、制造、营销环节,强化品牌运营能力 [11][14] - 建议政府搭建超级IP育成平台,利用重大活动推广本土IP,制定国际行业标准 [14] - 芒果TV国际频道将助力深圳原创IP"嗨萌马"登陆150国,结合文旅项目出海 [4] - 福田区已推出融合本地文化的街道IP合集,探索区域性潮玩品牌建设 [7] 文化洞察 - 叛逆形象走红反映年轻人"丧文化"与反规训心理,IP需提供情绪价值与人文关怀 [15] - 潮玩被称作"精神粮食",需从商品输出升级为规则输出(环保认证、数据安全等) [12][14] - 深圳80/90后文创从业者活跃,虽未成名但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12]
LABUBU火爆全球:从情绪连接到文化认同
中国经营报· 2025-07-14 14:31
Z世代消费趋势 - Z世代重视圈层认同与情绪表达 通过动漫形象徽章和玩偶等潮玩参与内容共创 使潮玩成为情绪消费代表品类 [1] - 情绪消费时代来临 消费者更重视精神需求 体现在生活品质 社交互动和情感连接的综合需求上 [1] - 情感连接比故事更重要 商业运营者通过角色互动 表演节目 主题曲等方式增强情感连接 [1] 泡泡玛特运营策略 - 公司构建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为每个核心IP设立独立产品小团队 涵盖设计 市场 供应链 零售等多职能 [1] - 扁平化结构保证从概念到商品的快速迭代 [1] - 公司以IP为核心 盲盒为引擎 数据为纽带 社群为土壤构建闭环生态 [2] - 前端用低门槛盲盒降低尝鲜成本 中端以强大IP矩阵和快速迭代留住用户 后端通过会员体系和全渠道沉淀价值 外层用社群和二手市场放大稀缺性与文化认同 [2] 行业竞争与全球化 - 面对消费者偏好快速更迭和市场竞争变化 公司加速布局国际化 尝试将IP打造成全球文化符号 [2] - 探索乐园 主题空间 家居饰品等多元化业务寻找新利润曲线 [2] - 中国企业出海从依赖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转向通过独特IP驱动 以设计创新 文化共鸣与情感连接打入全球市场 [3] IP成功因素 - LABUBU爆火是艺术设计 商业运作 稀缺收藏价值 社交媒体传播 明星潮流效应 契合Z世代心理等多因素共振结果 [2] - IP不仅是玩具 更成为融合艺术 收藏 社交和潮流属性的文化现象 [2]
半两财经 | 泡泡玛特注册仿品的背后: 中国潮玩经济之路该怎么走
北京青年报· 2025-07-14 14:31
潮玩行业现状与趋势 - LABUBU等潮玩IP受到全球年轻人追捧,带动消费热潮,体现情绪价值与治愈经济的崛起 [1] - 泡泡玛特门店成为热门打卡点,LABUBU为核心商品,工作日客流络绎不绝,商品因高频互动出现明显磨损 [3][5] - 行业面临仿冒品泛滥问题,盗版产品如"LAFUFU"在国内外形成产业链,甚至成为社交媒体流量密码 [5][6] 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行动 - 公司采取防御性商标注册策略,申请"LAFUFU"等商标以防止仿冒品合法化,目前申请仍在审核阶段 [6] - 公司已登记1500余项作品著作权,涉及动画剧本、手办设计等,并发起900余起知识产权诉讼 [7] - 海关上半年查扣侵权货物3867.5万件,包含山寨LABUBU,鉴别关键为正版九颗尖牙的细节特征 [9] 消费者行为与IP价值 - LABUBU核心消费群体为18-29岁年轻人,其"不完美的真实感"设计引发情感共鸣,隐藏款收集形成社群文化 [10][11] - 消费者年均花费超2000元购买相关产品,父母辈也逐渐接受潮玩消费,体现IP破圈效应 [10][12] - 盲盒+联名+线下展的生态模式持续制造新鲜感,IP衍生覆盖主题乐园、服饰、动画等领域 [12]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占全球20%,预计2026年增长至1101亿元,CAGR为33% [13]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106.9%),海外收入占比38.9%,市值超越三丽鸥等国际品牌 [13] - 国内现存潮玩企业2.08万家,2024年新增注册量同比增长30.27%,73%企业属批发零售业 [14] 文化输出与产业升级 - LABUBU被泰国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本土化改造增强文化共鸣,标志中国IP全球化能力 [12][14] - 行业从代工转向原创设计,带动《黑神话·悟空》等文化精品输出,实现产业链价值跃升 [14][16] - 2024年前4个月中国玩偶出口额达133.1亿元(同比+9.6%),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16]
Labubu如何鉴定真伪?海关总署:关键看牙齿
财联社· 2025-07-14 12:59
行业趋势 - 中国潮玩行业出口表现强劲 2025年前4个月玩偶和动物玩具出口额达133 1亿元 同比增长9 6% [2] - 盗版潮玩产业链活跃 从生产到流通形成完整链条 涉及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4][6] - 海外市场对正版潮玩需求旺盛 盗版产品存在明显价差 刺激走私行为 [6] 公司动态 - Labubu成为现象级潮玩IP 正品凭借独特设计细节(如九颗尖牙)形成防伪壁垒 [2] - 泡泡玛特联合亚马逊打假团队开展跨国打假行动 查获假冒Labubu产品及原料上千件 [7] 监管行动 - 海关总署上半年查扣侵权货物1 1万批次 涉及3867 5万件 包含大量山寨Labubu [2] - 全国海关形成立体打击网络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为重点监管区域 [6] - 海关采用主动查验与依申请扣留双机制 1994年以来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2] 市场现象 - 二手平台出现规模化盗版销售 商家使用"祖国版"等话术规避监管 [4] - 走私手段多样化 包括违规申报/夹带等 单次走私规模可达上万件 [7] - 消费者知识产权意识提升 形成支持正版的社会舆论氛围 [3]
增长2.9%!一文读懂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30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增速提升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1] - 6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创历史月度第二高位,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2.3% [6] 区域贸易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提升至51.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1] - 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4] - 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增长3.5%,日均贸易额超150亿元 [11] - 广东等五大外贸省市合计占比64.1%,增速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 [13]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提升至60%,其中高端装备增长超20%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锂电池、风电设备出口增速均超20% [8]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增长,高端机床、船舶等增速超20% [12]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去年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 [8] 市场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62.8万家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4.3万家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7.3%,占比57.3%且连续21个季度增长 [7]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7] 新兴领域亮点 - 玩偶及动物玩具出口133.1亿元增长9.6%,潮玩产品全球热度攀升 [14] - 水运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增长11.3%,监管模式创新成效显著 [9]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将扩大非洲53国零关税覆盖 [10] 中美贸易动态 - 上半年对美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二季度降幅达20.8% [3] - 6月贸易额回升至3500亿元以上,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3] - 双方正落实伦敦框架成果,6月进出口值环比显著改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