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中报披露 这些行业被重点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03 23:47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赛道,如白酒、家电等,出现了被减持的情况。在港股方面,新消费、科技、医药则是基金布局的重点方向。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科技行业将继续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主线,而传统消费行业则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机会,其他板块也将存在 轮动机会。 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近期已披露完毕,持股数据也随之曝光。 从基金持股市值排名前十或前二十的公司中可以发现,主动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聚焦在高景气、高成长的科技赛道,如互联网、半导体等行业。 聚焦高景气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更关注高景气度的大科技板块,同时,对一些传统消费股做了减持。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在主动基金持股市值前十的公司中(不含指数增强基金,下同),有4家属于信息技术行业,3家属于消费行业。 其中,主动基金持有腾讯控股的市值位居第一,达640.31亿元。共有1499只基金合计持有1.4亿股,且在上半年期间,主动基金对腾讯控股进行了增持,增 持数量达到593.45万股。 主动基金持股市值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分别被2050只基金和1244只基金持有,但持股数量半年分别减少了6257.25万股 和330.53 ...
美国关税手段为何失灵?专家说
搜狐财经· 2025-09-03 23:46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推行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贸易政策以来,关税手段成为其实现所谓"制造业回 流"与"经济复兴"的关键工具。八年过去,多项分析显示,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未带来预期的长期 繁荣,反而对美国经济结构和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持续性影响。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在接受《金 融时报》专访时指出,美国正为短期利益付出长期代价,全球多边贸易秩序也在这一过程中面临重构。 实际数据表明,多个经济体正在调整贸易合作方向,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欧盟对华贸易比重有所 上升,而对美贸易占比呈下降趋势;加拿大、东盟等国也出现类似的结构性变化。这类调整意味着,全 球贸易网络正在持续多元化。 "在关键技术领域,欧洲通过《芯片法案》明确要求提升自主产能,以减少对美技术的依赖。"刘晓曙表 示,美国虽然拥有市场和技术的显著优势,但单边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加速削弱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传统 核心地位。 货币政策的两难:就业与通胀的平衡挑战 美联储当前面临"最大就业"与"稳定物价"这两重使命之间的艰难权衡。 刘晓曙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 后。2008年获"中国卓越研究奖"。 短期 ...
基金中报披露,这些行业被重点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03 23:34
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近期已披露完毕,持股数据也随之曝光。 从基金持股市值排名前十或前二十的公司中可以发现,主动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聚焦在高景气、高成长的科技赛道,如互联网、半导体等行业。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赛道,如白酒、家电等,出现了被减持的情况。在港股方面,新消费、科技、医药则是基金布局的重点方向。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科技行业将继续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主线,而传统消费行业则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机会,其他板块也将存在 轮动机会。 聚焦高景气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更关注高景气度的大科技板块,同时,对一些传统消费股做了减持。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在主动基金持股市值前十的公司中(不含指数增强基金,下同),有4家属于信息技术行业,3家属于消费行业。 其中,主动基金持有腾讯控股的市值位居第一,达640.31亿元。共有1499只基金合计持有1.4亿股,且在上半年期间,主动基金对腾讯控股进行了增持,增 持数量达到593.45万股。 主动基金持股市值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分别被2050只基金和1244只基金持有,但持股数量半年分别减少了6257.25万股 和330.53 ...
海光信息(688041):业绩持续高增,构建算力全产业链布局
太平洋证券· 2025-09-03 2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业绩持续高增长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4] - 公司构建算力全产业链布局 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形成"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云计算服务"的全栈式能力 [6] -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AI算力需求爆发双重机遇 据IDC预测 到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2,781.9 EFLOPS 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 [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30.64亿元 同比增长41.15% 归母净利润6.96亿元 同比增长23.14% [5] - Q2毛利率59.33% 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占比增加 [5] - 期末存货60.13亿元 合同负债30.91亿元 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5]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5H1达21.77亿元 上年同期为-1.13亿元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49亿元/199.06亿元/269.38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52.25%/42.70%/35.33% [6][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8亿元/45.09亿元/63.24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56.83%/48.88%/40.26% [6][8]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30元/1.94元/2.72元 [10] 估值指标 - 总市值4,692.61亿元 总股本23.24亿股 [3] - 12个月内最高价217.66元 最低价73.8元 [3]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54.96倍 2027年预测市盈率74.20倍 [10] 行业前景 - 算力国产化趋势明确 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常态化 [6] - AI技术快速发展引发全球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 [6] -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CPU和DCU双重布局的企业 将受益于行业双重机遇 [6]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22:5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道指跌0.24% 纳指涨1.23% 标普500涨0.52% [1] - 中概股表现分化 传奇生物涨超5% 虎牙涨超3% 斗鱼涨超2% 房多多和蔚来跌超6% 小鹏汽车跌超3% 理想汽车和阿里巴巴跌超2% [1] 美联储人事变动 - 特朗普团队启动美联储主席人选面试流程 财长贝森特计划本周五开始面试候选人 [2] - 美联储理事库克反驳特朗普解雇理由 称其抵押贷款信息在2022年任命审批时已披露 [3]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 触及3546.919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期货创新高至3616.9美元/盎司 [4] - 国内品牌足金首饰价格突破1050元/克 [4] 全球债市波动 - 欧美市场遭遇股债双杀 标普500指数收跌0.69%至6415.54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42% [5] - 债市抛售潮蔓延至股市 主因投资者担忧主要经济体债务持续增加 [5] 美国债务风险预警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预警美国债务危机将在现政府任期内爆发 预计最多两三年内出现 [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英伟达澄清H100/H200 GPU供应充足 否认芯片售罄传闻 [7] 企业战略转型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结合 [8][9] - 公司计划五年内实现人形机器人年产100万台目标 [8]
液冷技术趋势与产品量价
2025-09-03 22:46
液冷技术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液冷技术行业主要服务于高功耗数据中心散热需求[1] * 涉及公司包括英伟达、AMD、华为、英特尔、酷冷Master ABC、比亚迪等国内外厂商[3][6][12][21] 技术需求驱动力 * 高功耗芯片模组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GPU功耗从2026年Rubin系列1800瓦提升至2027年Rubin Ultra系列3600瓦[1][5] * 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值达到1.3 国家级项目低于1.25[1][4] * 液冷显著降低数据中心运营费用 北京某客户改造后PUE值从2.2降至1.1 年用电量节省57.5%[1][4] * 数据中心密度与算力提升需求[4] 技术方案与成本 * 主流液冷解决方案包括直接接触式 浸没式和喷淋式[1][7] * 单向冷板液冷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 每千瓦成本3000至4000人民币[3][16] * 浸没式液冷热效率更高但成本较高 每千瓦成本6000至10000人民币[3][16] * 两相浸没式成本比单向浸没式贵50%至100%[16] * 矿物油价格每升约4美元 氟化液如3M FC40每升约90美元[18] 产品发展与价值量 * 英伟达产品线持续演进 2025年Blackwell G3 B300性能较B200提升1.5倍[4] * 2026年Rubin系列机架从NVL72升级到NVL144 性能提升3.3倍[4] * 2027年Rubin Ultra系列机架密度升级到NVL576 整体性能提升14倍[4][5] * 单机柜液冷系统价值量从GB200的7万美元提升至GB300的8.5万美元 增幅23%[10] * 冷板单价从650美元降至300美元 但总价值从2.9万美元增至3.5万美元 提升20%[10] * 快接头总价值从4800美元增至1.5万美元 增幅200%[10] * CDU价值量基本持平 在2.5万到3.5万美元之间 占比从50%降至41%[10] 市场出货与产能 * 预计2025年GB200机柜出货量2.5万到3万套[2] * 主要客户为北美云厂商包括微软 Meta OpenAI等[2][11] * 月度出货量从4月1000-1500台增长到5月2000-2500台[11] * 第二季度总产量预计5000-6000台[11] * 主要供应商是广达 伟创和红海[11] * 酷冷Master ABC产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部分订单流向其他厂商[3][21] 国内厂商发展 * 国内GPU厂商通过增加密度和数量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3][13] * 华为推出Cloud Metrix 384系统 以深腾910C芯片为基础[12] * 华为芯片性能为英伟达B200或B300的一部分 整体功耗是英伟达同类产品四倍[12] * 国内厂商在成本 响应速度和定制化程度具备优势[3][20] * 国内厂商通过快接头 CDU等产品突破市场 逐步获得英伟达认证[20][21] 应用领域扩展 * 液冷技术在内存条 光模块 ASIC芯片和交换芯片等领域应用广泛[3][15] * 内存条功耗从10-15瓦提升至35-40瓦[15] * 光模块从800G升级到1.6T甚至3.2T 功耗增加且部署密度提高[15] 技术挑战 * 氟化液存在环保和安全问题 GWP环保问题 有毒性及泄漏问题[3][16][19] * 英特尔等公司研究新型矿物油替代方案[3][17] * 相变液体在低温时需具有较低热传导率 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触发相变[19] * 对焊接 分装 防泄漏和防腐蚀工艺要求更高 增加整体成本[19] * 所有相变材料都有衰减和泄漏问题 需要定期补充液体[19] 市场格局 * 英伟达在全球市场占据60%至70%份额[13] * 国外高性能显卡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企业得以部署国产GPU[3][14] * 单向或两相传统数据中心改造难度小 市场占比70%到80%[18] * 静默系统仅在一些特定场景如加密货币挖矿或HPC中使用[18]
翱捷科技20250903
2025-09-03 22:46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翱捷科技成立于2015年,核心团队源自瑞迪科,通过收购FIN江苏智度星、Mobile移动通信业务团队及智勤,构建了完整的通信基带芯片部门并积累2G至4G技术,同时拓展AI能力[3] * 公司以物联网通信基带芯片为核心业务,蜂窝基带芯片收入占比超90%,主要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如手表、手环、平板),非蜂窝物联网芯片(Lora WiFi、蓝牙)收入占比约7-8%[2][6] * 定制芯片及半导体IP授权业务去年收入接近3.4亿,客户包括AI、高端可穿戴设备及RISC-V相关群体,预计明年大幅增长[4][6][19]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阿里巴巴为第一大股东,目前处于减持阶段,属正常投资回收期,但管理层稳定无重大变动[2][5] * 核心管理层包括:戴总(瑞迪科创始人,通信领域开拓)、周选总(华为等公司背景,负责蜂窝通信开发)、赵启凯总(SoC设计专家,主管SoC芯片及定制业务)[5] 市场规模与行业趋势 * 基带芯片全球市场规模约340-350亿美元,其中物联网领域占40-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15%),手机市场占300多亿美元[2][9][10] * 手机市场向印度、中东等地区发展,联发科与展锐主导中低端市场,展锐份额持续扩大[2][14] * 技术趋势从分立基带芯片转向集成至SoC,高端制程(如7纳米、5纳米)研发投入达4-5亿美元,行业门槛极高[11][12] * 主要竞争者包括高通、联发科、三星、苹果、海思、展锐,翱捷为少数能进入该领域的企业[13] 产品进展与业绩表现 * 手机SoC领域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类似联发科/高通/展锐模式,2024年推出4G四核产品,2025年升级至4G八核,5G产品下半年流片且明年初形成完整矩阵[7][14][20] * 2025年上半年4G四核手机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翻倍,逐步从白牌市场向品牌4G/5G手机拓展[2][14] * 物联网领域:Kid One和Kid Four芯片全球份额提升,2025年上半年Kid One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核心客户包括怡远、友方、高欣欣、美格等[17] 发展战略与增长预期 * 公司立足基带通信,从物联网扩展至手机SoC及定制服务(AI、可穿戴设备、RISC-V),预计手机业务将在三五年后收入规模超越物联网业务[16][20] * 研发投入较大导致短期利润压力,但随收入扩张,预计2026年整体经营持续改善[2][7] * 全球4G/5G手机可触达市场约4亿多部,产品从4G四核(价格70-80美元)向8核及5G升级,价值量快速提升(高端芯片售价达200美元)[4][15]
A股晚间热点 | 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审核变更 纳入百济神州(688235.SH)等四只个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22:39
中国股市展望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且投资者情绪显著改善 [1] 贵金属交易调整 - 上海黄金交易所上调黄金延期合约保证金至14%且涨跌停板至13% [2] - 白银延期合约保证金上调至17%且涨跌停板至16% [2] 指数成分调整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U、新易盛、药明康德和中际旭创 [3] - 指数剔除中国核电、中国联通、国电南瑞和万华化学 [3] 科技产品预期 - 苹果将折叠屏iPhone 2026年出货预期上调至800-1000万台 [4] - 2027年出货预期上调至2000-2500万台 [4] 政策协同 - 财政部与央行强调协同保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落地见效 [5] 指数资金流动 - 科创50指数相关产品规模达1900亿元 [7] - 寒武纪或因权重超限面临约百亿元资金卖出 [7] - 分析认为流动性充足且资金流出冲击有限 [7] 市场题材炒作 - A股"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且飞马国际涨停 [8] - 专家指出炒作基于生肖题材而非基本面变化 [8] 汽车产业合作 - 一汽红旗与华为合作标志着八大国有车企均与华为达成合作 [9] 美股市场动态 - 道指跌0.4% 标普500涨0.28% 纳指涨0.83% [10] - 谷歌涨超8% 因反垄断裁决避免业务拆分 [10][11] 日本市场波动 - 日本央行行长暗示加息导致东证指数跌超1% [12]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29%创历史新高 [13] 半导体行业机会 - 半导体设备展于9月4日至6日在无锡举行 [15] - 全球半导体库存去化且AI需求可能激活终端需求 [15] 区域政策刺激 - 重庆追加1.35亿元预算用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16] 新能源汽车销售 - 中国8月新能源车零售同比增长5%且环比增长9% [17] 造纸行业提价 - 玖龙纸业等大型纸厂宣布9月初上调部分产品价格 [17] 机器人业务拓展 - 歌尔集团新设科技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18] 公司正面公告 - 罗博特科签订946.50万欧元设备合同 [22] - 浦东建设子公司中标12.71亿元项目 [22] - 山科智能中标1331.8万元采购项目 [22] - 民丰特纸获得1120万元政府补助 [22] 公司负面公告 - 野马电池股东拟减持不超3%股份 [22] - 聚合顺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22] - 至纯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346%股份 [23] - 莎普爱思股东拟减持不超2%股份 [24] - 金地集团8月签约金额22.2亿元同比下降58.89% [24]
电子行业周报:阿里高强度加码AI,重视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机遇-20250903
国信证券· 2025-09-03 22:3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阿里高强度加码AI 重视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机遇 [1] - 维持20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估值扩张"的乐观判断 [1] - 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 [7] - 本土算力链正经历戴维斯双击 [1]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84% 电子行业上涨6.28% 子行业中元件上涨14.15% 光学光电子上涨1.16% [1][11]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7%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上涨2.42%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49% [1][11] - 7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040万片 同比增长8.9% 环比增长4.9% 出货面积147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7.8% 环比增长5.5% [8] - 英伟达FY2Q26营收467.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6% 环比增长6.1% 其中数据中心收入410.96亿美元 同比增长56.4% 环比增长5.1% [5]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销售环比增长17% [5] - 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预计到2030年末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5] - 2025年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计算方面的资本支出预计达到6000亿美元 [5] 公司资本开支与投入 - 阿里巴巴二季度AI和云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过去四个季度在AI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 [2] - 阿里重申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 [2] - 阿里开发新款AI芯片用于推理任务 与英伟达兼容 采用国内企业代工 [2] 政策与战略动向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要求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3]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3]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3] - 发展AI已成为大国战略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周期 - 苹果将于2025年9月发布iPhone 17系列 开启三年外观设计革新周期 [4] - 2025年用Air取代Plus款 2026年推折叠屏 2027年推曲面玻璃机身 [4] - AR眼镜、桌面机器人等新形态终端有望三年内推出 [4] 存储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存储市场前低后高 二季度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 [7] - 江波龙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09.7% [7] - 佰维存储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82.57% [7] - 德明利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减亏29.28% [7] - 威刚、创见等台系厂商业绩呈现环比回暖趋势 [7] 面板行业动态 - 3Q25三星、海信、TCL等全球头部品牌厂商增加面板采购订单 [8] - 预计8-9月面板大厂稼动率保持在90%左右 [8] 重点推荐公司 - 算力芯片产业链: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寒武纪、翱捷科技、芯原股份、灿芯股份、澜起科技、龙芯中科 [2] - AI应用产业链: 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 [7] - 存储产业链: 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兆易创新 [7] - 苹果产业链: 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比亚迪电子、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福立旺、世华科技、水晶光电、蓝特光学 [4] - 面板及终端: 京东方A、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 [8] - 政策受益端侧芯片: 中芯国际、寒武纪、翱捷科技、澜起科技、杰华特、乐鑫科技、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 [3]
港股通(深)净买入23.0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22:2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60%至25343.43点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55.08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32.02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23.07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达1154.43亿港元 沪市占比719.32亿港元 深市占比435.11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为双市场成交额首位 沪市成交56.81亿港元 深市成交29.62亿港元 [1][2] - 沪市前三大成交活跃股为阿里巴巴-W(56.81亿港元) 中芯国际(32.76亿港元) 腾讯控股(32.45亿港元) [1] - 深市前三大成交活跃股为阿里巴巴-W(29.62亿港元) 小米集团-W(19.18亿港元) 腾讯控股(16.48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双市场最大净买入 沪市净买入17.95亿港元 深市净买入6.94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在沪市遭最大净卖出5.34亿港元 但在深市获净买入6222.93万港元 [1][2] - 华虹半导体遭双市场净卖出 沪市净卖出9722.97万港元 深市净卖出3.09亿港元 [2] 股价变动 - 长飞光纤光缆表现最佳 双市场累计涨幅达12.61% [2] - 石药集团上涨4.47% 药明生物上涨2.35% 泡泡玛特上涨1.75% [2] - 小米集团-W下跌2.06% 中兴通讯下跌2.22% 优必选下跌1.99% [2] 板块ETF动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近五日上涨1.70% [5] - 该ETF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最新份额59.2亿份 减少4400万份 [5] - 主力资金净流入5298.7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