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模式创新推动轻医美逆势增长,建议关注新氧-2025072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0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弱于市场,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 0.1%,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 0.9%,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 0.1% [3][4] - 模式创新推动轻医美逆势增长,新氧模式为医美赛道带来新动力,预计供给端创新带动行业复苏 [3][9] - 推荐化妆品、医美、电商代运营+自有品牌、婴童连锁等板块部分公司,建议关注部分公司 [3] 各部分总结 行业观点 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 - 2025 年 7 月 11 日至 18 日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 0.1%,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 0.9%,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 0.1% [3][4] - 本周板块表现前三个股为中顺洁柔(+10.8%)、巨子生物(+6.1%)、延江股份(+2.7%);后三为上美股份(-11.1%)、百亚股份(-4.3%)、丸美生物(-2.9%) [5] 本周行业观点 - 传统医美机构及项目消费增长乏力、成本高企、业绩瓶颈,新氧模式为医美赛道带来新增长动力,预计供给端创新带动行业复苏 [3][9] 近期重点关注 重点回顾 - 植物医生深耕中国美妆市场 30 年,2022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4.0%,品牌、渠道、运营、研发奠定优势壁垒,与可比公司相比规模潜力大、运营与财务能力较强 [10][12][13] - 林清轩是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标杆,2022 - 2024 年营收从 6.91 亿元增至 12.1 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 1.87 亿元,具备产品矩阵、供应链、渠道网络优势 [14][15][17] 行业电商数据 - 展示部分重点国货品牌 2025 年 6 月抖音、淘系及淘系+抖音的 GMV 及同比变化,以及 25H1 累计 GMV 及同比变化 [18] 行业社零数据 - 2025 年 1 - 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0%,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2.9%,单 6 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滑 2.3%,预计 25H2 在去年同期低基数背景下增长提速 [21]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化妆品医美板块行业热点新闻 - 美丽田园 2025 上半年收入不少于 14.5 亿元,同比增长至少 27%;净利润不少于 1.7 亿元,同比增长至少 35%,得益于商业模式优化和双轮驱动战略 [24] - 2025 年 7 月京东健康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电商巨头入局或带来行业变革,推动行业正规化与透明化 [27] - 2025 年 7 月 16 日拓新药业领投江苏仅三生物 Pre - A+轮数千万元融资,仅三生物实现高纯度麦角硫因规模化量产 [28] - 7 月 11 日美国 Apyx Medical 旗下 Renuvion®超能电浆微创紧肤技术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29] 近期重点上市公司公告 - 若羽臣 25H1 预计归母净利润 6300 万元 - 7800 万元,扣非净利润 6000 万元 - 7500 万元 [32] - 朗姿股份 25H1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2 亿元 - 2.6 亿元,25H1 扣非净利润预计 9000 万 - 1.3 亿元 [32] 欧睿行业数据 - 2024 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 2712 亿元,同比下滑 3.7%,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与国际品牌五五开,预计 25 年国货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32] - 2024 年彩妆市场规模 620 亿元,同比略增 0.4%,国货品牌整体稳步前进,毛戈平市占率大幅提升 [35] 机构持仓 - 据 24Q4 报告,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 31 位,展示巨子生物、爱美客等公司持股总市值及总量变化 [37] 解禁数据 - 截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敷尔佳 2025 年 8 月 1 日解禁 9.30 万股,稳健医疗 2025 年 9 月 16 日解禁 40661.4 万股 [40] 估值表 - 展示化妆品、医美、电商代运营、母婴等行业部分公司股价、总股本、市值、归母净利润、PE 及评级情况 [43]
新氧20250718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新氧 - 行业:中国轻医美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氧业务模式和扩展计划 - 业务分三块:互联网平台业务(新氧 APP)、上游产品(收购极致激光,代理 11 款韩国玻尿酸产品)、下游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 [3] - 扩展计划:2025 年底计划开设 50 家新氧青春诊所,Q4 在二三线城市开放加盟 [2][3][10] 中国轻医美市场发展趋势 - 2022 年后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占市场 70%-80%,玻尿酸市场竞争激烈,还有多款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在研发 [4][5] - 若按韩国轻医美机构渗透率套用到中国,未来中国轻医美机构将超 2000 家 [5] 新氧青春诊所特点 - 门店设计现代简约,人员统一工服,产品组合分青春原创、万世大师团和经典系列 [6] - 提供全国统一价目表,截至 2025 年 3 月整体收入超 4300 万,每月核销服务点近 5 万次 [2][6] 新氧成本结构优势 - 变动成本:全渠道平均获客成本 600 元,低于传统医美机构;自营产品占比 20%,连锁规模化后使用频率将提高 [7] - 固定成本:增加消费者数量可降低单个消费者分摊的固定成本 [7] 新氧上游管线布局及规划 - 2025 下半年推出新水光和皮秒设备,2026 - 2027 年有新一代童颜针及新型材料 [2][8] - 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营销、中台搭建和医生选用 [8] 成熟与成长期门店表现 - 成熟期(北京保利广场店):第五个月经营现金流转正,16 个月收回投资,老客收入占 70% [2][9] - 成长期(广州 ICC 店):接近饱和,老客收入占 54% [2][9] 新氧财务表现 - 2023、2024 年总收入约 15 亿,2024 年连锁收入 1.7 亿,2025 年 Q1 连锁收入近 1 亿 [4][10] - 预计 2025 年 Q4 开放加盟,全年开 50 家店,连锁业务成核心增长点 [4] 新氧应对竞争优势 - 通过自营产品、自主研发和医生团队,降低对名医 IP 依赖,控制获客成本,提升性价比和竞争力 [4] - 与其他业态比,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上下游,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 [11][12] 新氧运营策略 - 精简 SKU,从 100 多个减到 60 多个,关注光电维养和抗衰注射等标准化项目 [13] - 私域运营,不采用充值模式,获客渠道包括私域、老带新、外部流量和线下自然流量,获客成本 600 元 [14][15] - 供应链管理:收购激光公司,谈判独家锁定协议,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空间 [16] - 门店运营:分离关键业务,由中后台统一完成,减轻对店长依赖,便于标准化扩张 [18] 新氧开店策略 - 速度:过去两年开店速度业内领先,2025 年达 50 家,2026 年不低于 2025 年 [20] - 选址: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核心区域,尝试进入西南及武汉等城市 [20][21] 新氧业务板块规划 - 2025 年亏损因发展连锁业务,预计 Q4 单季度集团盈利 [25] - 连锁业务:作为核心主业务发展 [25] - 平台业务:控制流量采买费用,保持约 40%经营利润率,尝试用平台反补诊所流量 [25] - 上游业务:依托激光公司及针剂代理销售保持盈利,预计 2026 年销售增长 [25][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美机构提供 SKU 面临标准化挑战,个性化项目难推广,新氧精简 SKU 应对 [13] - 与大型单体店商业逻辑不同,对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17] - 公域获客成本增加,新氧优化流程控制成本,重点城市加密布局应对 [22] - 京东进入医美行业对新氧竞争压力不大 [23] - 新氧在西南地区布局策略,长沙门店调整后有望 2026 年更好发展 [24] - 新氧自有产品占门店比重约 20%,包括设备类和针剂类 [27] - 门店成本构成,耗材占比最高 [28] - 新开医美诊所获客成本及变化趋势,多数店运营五六个月盈亏平衡 [29] - 一线城市医美诊所扩展计划和理想覆盖半径 [31][32] - 二线城市医美诊所发展策略,四季度试点加盟 [33] - 医生团队建设及培训机制,分四个级别,高端需求外聘医生 [35] - 医美连锁机构毛利稳定在 70%左右,新开店铺爬坡期毛利前期偏低 [36] - 新氧过去十年积累用户方式,目前无专门私域流量,研发 AI 提升转化 [37] - 新氧设备能力与大牌差别小,产品价格有优势 [38] - 新氧内部正调研回港股上市问题 [39]
“考后经济”热潮带来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19 06:02
旅游市场 - 高考后旅游市场迅速反应,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苏州等对高中毕业生吸引力强,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2] - 主题乐园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即将开业的乐高乐园成为长三角地区高中生出游首选 [2] - 毕业游用户中近55%选择2人至3人同行,与家人好友结伴出游 [2] - 各地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费游"等专属优惠,如北京古北水镇、河北野三坡景区、青海茶卡盐湖景区等 [2] - "05后"出游决策周期短,在预算和目的地选择上有更大自主权,既注重性价比也乐于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买单 [3] - 出境游方面,短线自由行、长线跟团游及邮轮产品是热门选择,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泰国等目的地预订热度靠前 [3] 技能提升消费 - 越来越多毕业生利用假期考驾照、学编程、健身等,既为放松身心也为技能提升 [4] - 培训机构针对高考毕业生推出暑期优惠活动,如江西遂川驾校对20周岁以内大学生和高考毕业生优惠至2000元 [4] - 高考毕业生开始尝试烫发、染发、美容、美甲等,医美消费增长明显 [4] - 美团数据显示高考后首周,牙齿矫正和美白订单环比增长近30%,高考生是主力人群 [4] 数码产品消费 - 高中毕业生数码产品采购更理性,按需购买取代对大牌数码"全家桶"的追求 [6] - 毕业季恰逢国补与"618"大促,品牌厂商推出毕业生专属折扣、分期免息及赠品福利 [6] - 商家推出凭学生证、高考准考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参与满减活动 [6] 消费趋势 - "00后"考生国产品牌购买率达78%,较父辈同期高45%,为国货品牌提供发展契机 [6] - 企业精准捕捉青年群体细分需求,开发适应宿舍生活的迷你用品和小家电 [6] - 考后经济体现年轻人物质与精神消费并重,短期享受与长期投资并重,个性化需求凸显 [5] - 商家需结合年轻人消费心理和特征,加大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满足新奇感、仪式感和情感价值需求 [7]
准大学生专属“变美福利”?美丽背后有风险!
新华网· 2025-07-18 19:59
医美行业暑期学生消费热潮 - 高考后医美机构推出"准大学生专属变美套餐",包括祛痘、双眼皮手术、瘦脸针等项目,形成"考驾照、去旅行、做医美"的暑期三件套现象[1] -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数据显示暑期学生患者增长30%,医生单日整形手术量达6-7台[2][3] - 热门项目集中于非手术类:激光祛斑(返黑风险案例)、玻尿酸注射、腋臭手术等[4][8] 医疗机构营销策略 - 公立与民营机构均推出毕业季促销:安徽某医院凭准考证可享光子嫩肤等项目6-8折优惠,活动持续至8月31日[5] - 社交平台助推"医美作为高考奖励"概念,有家长将瘦脸针视为提升子女社交求职优势的投资[5] - 宣传话术强调"青春无暇""变美趁早",部分机构存在夸大效果问题[12] 行业风险与专家建议 - 未成年人医美存在双重风险:非法机构导致并发症(如激光祛斑后大面积返黑)、审美未定型导致的决策偏差[6][8][11] - 临床专家明确反对未成年人接受创伤性项目:割双眼皮、隆鼻等需18岁以上,微整形同样存在色素沉着、瘢痕等长期风险[9][11] - 行业监管亟待加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指出需打击无资质"黑医美",目前非法行医机构在竞争加剧环境下频现[13] 消费者认知误区 - 青少年普遍低估非手术项目风险,误认为"轻医美"绝对安全[11] - 家长决策受外貌焦虑驱动,部分案例显示术后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难修复[6][8] - 专家呼吁建立正确审美观,建议选择正规机构并充分评估个体适应性[12][13]
700万次验真,让医美也能“明厨亮灶”
盐财经· 2025-07-18 18:30
医美行业现状 - 初老焦虑被社交媒体放大,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医美项目,甚至选择来源不明的针剂和非必要项目[3][4] - 黑机构通过低价诱导和伪科普套路(如"医美达人"收取返佣推荐无备案项目)欺骗消费者[6] - 行业存在大量非法执业者和黑诊所,非法执业者数量是合规者的9倍,黑诊所数量是正规诊所的6倍,年手术量达2500万例[30][31] 美团"放心美"项目机制 - 通过扫码验真对接官方数据,消费者可直接核对药监局官网信息,提升透明度[10][11] - 合作机构如澳玛星光将验真纳入KPI,上海今识理想医美一年半内完成11000次验真[8][12] - 新增mini验真设备和动态数据大屏,实时展示医生资质和治疗过程[35] 医生资质透明化 - 传统模式下医生资质信息不透明,消费者选择依赖机构宣传[21] - 美团系统直接展示医生执业年限、擅长项目和接诊量,例如热玛吉操作经验1000次与10次的对比[22][23] - 北极星榜单采用双轨评估体系,结合专业医疗指标(资质、医护配置)和消费者服务体验回访[46][47] 行业合规化推动 - 正规机构面临与黑诊所的价格战,后者因无需合规成本可低价竞争[29] - 消费者需求转向"先验真后消费",美团"放心美"累计完成700万验真人次[34] - 平台推出司南医生榜,由7位专家制定标准,杜绝机构花钱买排名[48][49] 消费者决策优化 - 验真服务缩短决策链路,消费者扫码即可确认药品和医生资质,无需复杂调研[14][41] - 北极星榜单聚焦安全、专业、效果三大核心指标,通过医学生暗访强化监督[46][47] - 平台提供避雷百科,由三甲医院医师和真实用户审核内容,降低信息不对称[39]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趋势分析 - 短期震荡后展开反弹,中期方向未变,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1月8日高点,横盘震荡告一段落 [1] - 指数沿短期均线震荡盘升,上行趋势良好,科技股活跃推动反弹 [1] - 市场对贸易冲突担忧缓解,7月政策窗口期临近,预计维持缓慢盘升格局 [1] 后市展望 - 市场突破3500点后可能路径:延续上升趋势挑战2024年10月8日高点,或震荡蓄势消化套牢盘 [2] - 挑战前高需满足三条件:财政加码政策落地、全球环境缓和、成交量持续放大 [2] - 7月中下旬科技行业催化剂较多,如英伟达H20芯片供货、大模型融资、低空飞行器订单等 [2] 热点板块 - 7月A股或延续事件驱动主题行情,板块高低切换,TMT、先进制造超跌反弹 [3] - 大消费方向关注乳制品、IP消费、休闲旅游、医美等景气度较高板块 [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关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特斯拉财报或成催化剂 [3] - 半导体国产化大势所趋,关注设备、晶圆制造、材料、IC设计等 [3]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回升预期,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一季报触底 [3] - 创新药经历4年调整后迎来收获期,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3] 盘面回顾 - 周四A股止跌企稳,创业板指数上涨1.7%领涨,超3500家个股上涨 [4] - 领涨板块:国防军工、通信、电子、医药生物、钢铁 [4] - 领跌板块:银行、交运、环保、公用事业、建筑装饰 [4]
美团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 “四方共建”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7 15:33
美团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成立 - 美团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在成都正式成立,首届成员包括12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涵盖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团医药健康事业部及8家医美上游企业(华熙生物、锦波生物等)[1] - 委员会任期1年,计划开展峰会、游学、社会价值共创等活动,为行业关键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1] - 会议聚焦构建"价值驱动"医美新生态和重构"可持续发展"健康价值链两大主题[3] 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与问题 - 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2669亿元,预计2024年达3093亿元,2031年将突破7102亿元[3] - 行业存在产品质量乱象,消费者投诉中超30%涉及质量问题,低价竞争导致部分机构使用劣质针剂替代[3] - 美团通过"找品牌"频道直连授权机构,已深度合作上百家品牌,覆盖意向200+品牌,打击假货水货[3] 平台赋能与数据价值 - 美团利用平台数据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精准支持,协助定制新品推广方案[4] - 2023年618期间,美团平台上游合作品牌数量增长超110%,交易额增长近150%,10余个核心品牌实现交易额翻倍[4] - 平台链接线上线下资源,传递专业信息,帮助品牌整合价值并触达消费者[5] 战略合作升级 - 委员会成立标志美团与上游企业进入战略协同新阶段,通过直接倾听合作伙伴意见优化决策[5] - 美团将平台数据洞察、用户反馈和生态能力更有效服务于上游品牌战略与业务增长[5] - 协会期待头部品牌发挥标杆作用,推动经营模式创新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5]
溯本清源重塑上游供应链,美团医美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
广州日报· 2025-07-17 14:40
行业规模与增长潜力 - 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3093亿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7102亿元 [1] - 行业复合年增长率显著 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1] 市场乱象与痛点 - 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 约65%为水货或假货 [1] - 消费者投诉中超30%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1] - 低价竞争导致部分机构使用非正规针剂替代 如国产替代进口或生理盐水冒充 [1] 美团医美战略举措 - 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 任期1年 旨在加强供应链合作 [1] - 推出"找品牌"频道 消费者可直接连接品牌授权机构与专业医生 [1] - 已深度合作超100家品牌 覆盖意向200+品牌 [2] - 平台合作品牌数量在618大促期间增长110% 交易额增长150% [2] - 10余个核心品牌通过合作实现交易额翻倍 [2] 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 美团利用数据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精准支持及定制化推广方案 [2] - 顾问委员会推动战略协同 目标重构平台、品牌、机构、用户四方关系 [2]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期待委员会发挥标杆作用 引领行业模式创新与供应链升级 [2]
马斯克推出二次元“AI女友”,30美元/月|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7 12:10
泡泡玛特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1] - 预计同期溢利(不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罗马仕运营动态 - 公司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优先保障用户权益 [2] - 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承诺召回服务长期有效 [2] 马斯克AI产品创新 - Grok推出二次元AI女友形象,仅限SuperGrok订阅用户(30美元/月) [3] - 虚拟情感变现模式引发行业关注 [4] 四川长虹业绩与小米影响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1.38亿至1.82亿元,同比减少2.17%-25.82% [5] - 小米自建空调工厂或影响长期代工合作,但短期合作稳定 [5] 加密货币监管动态 - 特朗普政府结束对Polymarket的调查,司法部及CFTC已正式通知 [6][7] 英伟达与中国芯片市场 - 黄仁勋称中国芯片进展迅速,H20芯片因本地AI模型需求强劲 [8] - 中国芯片行业在禁令下加速自主创新 [9] 智能驾驶技术观点 - 一汽研发总院周时莹:L4以下均为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参与横向纵向控制 [10] 智元机器人战略融资 - 获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加速生命科技、新零售等垂直领域布局 [11] 摩根大通财报 - 2025年Q2营收449.12亿美元(同比502亿美元),非利息支出238亿美元 [12] - 管理资产规模达4.3万亿美元 [12] 吉利与极氪合并 - 吉利汽车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股东可选现金或换股 [13] - 整合旨在强化新能源领域竞争力 [14] 京东健康医美布局 - 北京亦庄落地首家自营医美诊所,接入京东App医美频道 [15][16] 盈方微澄清传闻 - 否认江阴基地及与长鑫储存合作开发LPDDR5产品 [17]
继外卖、酒旅之后,京东上线医美诊所,展开全域引流大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07:58
京东健康线下医美诊所开业 - 京东健康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京东医美(亦庄店)"在北京亦庄开业 接入京东医美频道 [1] - 该诊所提供安全有效、价格透明、不推销的轻医美服务 工作日营业时间延长至22点以吸引上班族 [1] - 京东健康体检中心(亦庄店)拥有门诊部医疗机构资质 除体检外还开设内外科、口腔科、中医科等特色门诊 [3] 医美服务内容与定价 - 目前提供美白嫩肤、水光美塑、光电抗衰及除皱瘦脸服务 包括瘦脸针、水光针、激光脱毛等项目 [4] - 价格优惠包括满200减20、满400减40、满1000减100、满6800减680等额度 [4] 京东集团战略布局 - 今年以来京东先后进军外卖、酒旅、医美赛道 直接对标美团核心业务 [4] -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强调供应链为核心 未来将拓展美容、医美、医院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 [4] 医美行业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 美团数据显示新开医美机构同比增长38.5%至近3000家 [4] - 73%消费者以线上为主要购买渠道 无创抗衰、水光补水等线上交易年增速超110% [4] - 84%医美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 除京东美团外 淘宝抖音等平台也涉足医美团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