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综述|共同谱写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篇章
新华网· 2025-05-25 16:49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概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举行 主题为"向新 向实 向未来" 吸引中东欧14国和其他9国展商参与 [1]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自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8.8% 进口年均增长7.4% 均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 [2]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3%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累计投资超240亿美元 [2] 贸易与投资亮点 - 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对华准入 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 [2] - 波黑莫斯塔尔博览会代表称该博览会为中东欧国家打开中国市场窗口 [2] - 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与宁波港合作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市场的重要物流枢纽 [3]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领域:匈塞铁路建设中欧陆海快线推进 中东欧国家成为中欧班列重要通道 [2] - 绿色与数字产业: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领域深化与中东欧合作 [3] - 主宾国斯洛伐克展示汽车制造技术 正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3] 政商界合作意向 - 斯洛文尼亚表示在汽车领域与中国合作潜力巨大 正探索与电动车制造商合作 [3] - 保加利亚副总理强调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期待深化经贸合作 [4] - 斯洛文尼亚官员提出愿与中国建立长期互信合作关系 [4]
完善机制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5-24 08:28
城市更新战略部署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部署8个方面主要任务,聚焦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 [1] - 任务具有系统性强、为民务实、精准施策的特点,目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1] 民生环境改善举措 - 推进危险住房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整社区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 重点实施"四好"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完成"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础上,加装电梯、改造老化管线、完善公共部位维修 [2] - 配建养老托育设施、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提升社区便利性 [2] 基础设施升级规划 - 推进地下管网(燃气、供水、污水等)改造,建设综合管廊,实施排水防涝工程 [3] - 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时监测市政设施以消除隐患 [3] 政策机制创新 - 提出六方面举措: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投融资方式等 [4] - 国土空间规划引领详细规划改革,适应存量时代需求 [4] - 建立"体检-更新-评估"闭环机制,专项规划与片区策划结合,明确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4] 资金与金融支持 - 2024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等超4250亿元支持燃气管道更新、排水防涝等项目 [5] - 落实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税费优惠,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 [5] - 金融机构加大城中村改造信贷投放,保险信托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参与 [6] - 研究出台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条件标准 [6]
新一轮金融支持政策下的重点投资方向与项目谋划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12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提供充裕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1] - 针对房地产、中小微企业等特定领域精准施策,化解风险并激发内生动力 [1] -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重点投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涵盖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领域 [2] - 设立科技创新专项信贷机制,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贷款绩效考核 [2] - 加快发展科技保险,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未上市科技企业股权投资 [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以"AI+"专项行动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先支持智能制造设备更新、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 [3] 基础设施与绿色低碳发展 - 包括绿色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及绿色低碳改造 [4] - 绿色金融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持续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成为投资热点 [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支持农业机械设备更新、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 [6] - 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至3万亿元并下调利率,形成量价协同效应 [6]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 重点支持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旧社区医疗设施改造 [7] - 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百万人口大型医疗设备拥有量达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13] 教育与文化体育 - 重点支持高校及职业院校关键教学设备更新、智慧课堂建设 [8] - 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质升级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8] 重点行业领域新特点 工业领域 - 聚焦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优先淘汰限制类设备 [9]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9] 环保领域 - 布局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废旧电池、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及水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 [10][11] 农业领域 - 持续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农文旅融合 [12] 数字资产 - 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优化信贷服务、强化保险保障、扩大股权投资利好数字经济企业 [15][16] 资金支持类型 超长期特别国债 - 支持"两重"(大中型灌区、引调水工程、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和"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 [17]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2025年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投向领域从10个扩至22个,资本金出资上限比例提至30% [18] - 8000亿元用于置换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另发行2万亿元专项债用于同类置换 [19][20] 中央预算内资金 - 2025年拟安排7350亿元(2020—2024年分别为6000亿、6100亿、6400亿、6800亿、7000亿) [21] - 支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34个细分方向 [21] 项目谋划建议 - 融资成本下降,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融资可得性提高 [22] - 资本市场渠道拓宽,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深化,科技创新债券推出 [22] - 民营企业可参与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重大项目 [22]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4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5-22 16:15
新签项目与金额 - 2025年1 - 4月新签项目3127个,金额3864.90亿元,同比减4.90%[2][3] - 2025年4月5亿以上单个项目20个,老挝项目合同金额达57.44亿元[6] 业务板块新签情况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项目2037个,金额2285.33亿元,同比减7.27%[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项目401个,金额534.64亿元,同比减17.23%[2]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新签项目526个,金额972.38亿元,同比增24.40%[3] 能源细分业务新签 - 抽水蓄能新签项目204个,金额193.23亿元,同比增29.54%[2] - 风电新签项目443个,金额755.95亿元,同比增68.41%[2] - 太阳能发电新签项目402个,金额745.43亿元,同比减34.53%[2] 境内外合同金额 - 境内合同金额3031.68亿元,同比减11.22%;境外833.22亿元,同比增28.33%[5] 4月典型项目合同 - 安徽宿州经开区环境治理项目合同金额9.01亿元[6]
长江基建举办股东周年大会 李泽鉅:对未来股价乐观 收购“不会志在必得”
智通财经· 2025-05-21 20:53
业务前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对业务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2024年初至今股东总回报达28% [1] - 各项回报指标显示业务持续产生稳定回报,为股东创造持续价值 [1] - 公司股息自1996年上市以来每年持续增长,是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唯一上市后股息不间断每年上升的企业 [1] 财务状况与收购策略 - 截至2024年底持有现金约80亿港元,净负债与净总资本比率维持在7.8%的健康水平 [1] - 2024年完成多项收购,包括北爱尔兰配气网络Phoenix Energy、英国陆上风电场组合UK Renewables Energy及英国可再生能源资产组合Powerlink Renewable Assets [2] - 2024年8月19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二上市,有望为未来重大收购增加融资渠道 [2] - 公司坚持严格财务审慎原则,不以"必须赢"心态寻求收购,全球范围内寻求优质标的但受市场动荡影响 [2] 业务结构与规管环境 - 大部分业务为受规管项目,盈利及现金流具有韧性,关税对业务无直接影响 [2] - 旗下9间受规管业务将于2025或2026年进行规管重设,近期已完成重设的项目因高通胀、利率变化及资本开支上升,新规管期准许利润及回报率均获提升 [2] 潜在资产价值 - 有股东提出若将业务逐一出售,回报可能超过股票市值,管理层未直接否认该观点 [3]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12: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
沪深300建筑工程指数报3441.0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化学等
金融界· 2025-05-12 15:3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沪深300建筑工程指数报3441 00点 [1] - 沪深300建筑工程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 08% 近三个月下跌1 92% 年至今下跌8 58% [2] 指数构成 - 沪深300行业指数系列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2] - 沪深300建筑工程指数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2] - 行业分布为基础设施建设占比57 18% 房屋建设占比35 63% 专业工程占比7 19% [2] 指数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情形包括沪深300指数样本调整 样本公司行业归属变更 样本退市等 [3]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甜蜜贸易”背后的坚实根基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2
中智贸易合作 - 智利是拉美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近年对中国的水果等农产品出口持续增加,车厘子成为中国消费者冬季餐桌的热门产品 [1] - 5号公路等基础设施支撑了中智"甜蜜贸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筑了拉中合作的坚实根基,包括道路、桥梁、学校、港口、电站等关键设施 [1] - 基础设施项目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打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脉" [1] 拉中贸易发展 - 中国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拉美地区物流效率,为区域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2] - 拉中合作从传统商品贸易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 [2] - 2000年至2022年拉中货物贸易总额增长35倍,目前贸易额达5000亿美元,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2] 新兴领域合作 - 拉中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蓬勃发展 [2] - 拉美国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 [2] - 拉中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前景可期 [3]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人看拉美”民意调查结果:中拉合作,“互利共赢”获高度认可
环球时报· 2025-05-12 05:59
中拉关系认知与民意调查 - 97%中国受访者能准确识别至少一个拉美国家 巴西和墨西哥知晓率最高(63%) 阿根廷和智利超50% [2]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中足球词频最高(55%) 其他高频词包括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等 [2] - 87%受访者使用过拉美商品 车厘子购买率最高(46%) 牛肉 咖啡 牛油果超30% 红酒达29% [3] 中拉经济合作现状 - 83%受访者认为中拉合作属互利共赢 91%认可拉美在"一带一路"中的参与角色 [4] - 中国在拉美基础设施投资(公路 铁路 港口等)受当地欢迎 秘鲁钱凯港和阿根廷铁路为典型案例 [5] - 48%受访者认为美国加征关税破坏中拉贸易 24%认为反而促进中拉贸易 [5] 中拉关系发展前景 - 76%受访者认为当前中拉关系友好 95%期待关系保持或更友好 绿色发展 贸易投资 基建为未来重点合作领域 [7] - 57%受访者预测拉美全球治理地位将上升 中拉共同特征包括支持和平(52%) 悠久文明(52%) 绿色发展(49%) [9] - 97%中国受访者对拉美文化科技等感兴趣 巴西为最向往旅游目的地(48%) 阿根廷(35%) 智利(33%)次之 [8] 美国因素影响 - 41%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中拉关系最大障碍 54%认为美国是麻烦制造者 [6]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扰乱全球供应链 但拉美国家逐渐意识到美国无法替代中国的发展机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