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业
icon
搜索文档
千亿乳企的攻守道:伊利重构乳业增长逻辑,备战行业拐点
华夏时报· 2025-05-06 11:04
核心观点 - 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在行业逆风期展现出稳健与确定性,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实现逆势双增 [1][4] - 公司核心聚焦于保持渠道和产业链健康,提升盈利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构建"三大业务梯队"均衡矩阵和"一横一纵"战略,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根基 [6][11] 财务表现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9%,显示出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4] - 充沛的现金流为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2] 业务发展 第一梯队业务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6] -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6]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 [6]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6] 第二梯队业务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8] - 奶酪业务在零售2C与餐饮2B双赛道齐头并进,2B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0% [8] 第三梯队业务 - 水饮、牛肉等非乳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 [10] -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成倍增长 [10] 战略布局 - "一横一纵"战略:横向拓展功能性营养赛道,纵向深耕乳制品精深加工领域 [11]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出多款跨界新品,开创"大健康"产业融合新范式 [11]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项目已正式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11] - 系列乳深加工项目将解决原制奶酪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12] 行业展望 - 上游周期已接近尾声,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产业链开始有向好迹象 [13]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增长、提振内需的政策,消费者信心有望持续增强 [14] - 乳制品产业链价值重塑,未来运营效率会不断提高 [14] - 公司有信心在下一轮战略周期继续提升盈利能力 [14]
天润乳业(600419):淘汰牛只扰动利润,业绩有望先抑后扬
信达证券· 2025-05-04 2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Q1受乳业消费乏力、淘汰牛只等因素影响业绩不佳,但后续牛只淘汰有望大幅降速,业绩有望先抑后扬,维持“买入”评级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2.50%;归母净利润-7330万元,同比-1713.3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万元,同比-104.54% [2] 点评 - 乳业消费乏力致Q1收入略降,行业Q1供给过剩、需求乏力,奶价下行,全国牛存栏量同比-3.5%,乳制品产量同比-2.4%,公司常温、低温乳制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同比分别-4.38%、-0.64%和-44.27%,疆内和疆外收入同比分别-4.40%和-5.87% [4] - 毛利率略降,淘汰牛只导致利润亏损,Q1毛利率14.63%,同比-1.80pct,费用率相对平稳,其他收益/收入同比+4.05pct,资产减值损失/收入同比-1.14pct,营业外支出/收入同比+14.43pct,Q1归母净利润亏损7330万元 [4] - 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多维度提升经营质量,积极探索新销售渠道,实现乳制品销量7.45万吨,同比+12.37%,优化牛群结构,季度末牛只存栏5.63万头,较24年末减少8500多头,Q1成母牛单产11.25吨,同比+0.94吨 [4]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0.24/0.53/0.77元,分别对应2025 - 2027年40X/18X/13X PE,维持“买入”评级 [4]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714|2,804|2,941|3,195|3,478| |增长率YoY %|12.6%|3.3%|4.9%|8.6%|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2|44|78|170|246| |增长率YoY%|-27.7%|-69.3%|78.8%|117.9%|44.4%| |毛利率%|19.1%|16.8%|17.1%|18.2%|19.2%| |净资产收益率ROE%|5.9%|1.8%|3.1%|6.3%|8.2%| |EPS(摊薄)(元)|0.45|0.14|0.24|0.53|0.77| |市盈率P/E(倍)|26.05|67.27|39.66|18.20|12.60| |市净率P/B(倍)|1.57|1.24|1.23|1.14|1.03| [5]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年公司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等项目情况 [6]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项目情况 [6]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年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情况 [6] 研究团队简介 - 赵雷为食品科学研究型硕士,覆盖乳制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 [7] - 程丽丽为金融学硕士,覆盖休闲食品和连锁业态 [7] - 赵丹晨为经济学硕士,覆盖白酒行业 [7] - 王雪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硕士等,覆盖啤酒、饮料、低度酒行业 [7]
天润乳业:淘汰牛只扰动利润,业绩有望先抑后扬-20250504
信达证券· 2025-05-04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乳业消费乏力、淘汰牛只等因素影响,但公司积极应对,牛只淘汰有望大幅降速,业绩有望先抑后扬,维持买入评级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2.50%;归母净利润-7330万元,同比-1713.3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万元,同比-104.54%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9.41亿元、31.95亿元、34.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9%、8.6%、8.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1.7亿元、2.4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8.8%、117.9%、44.4% [5] 行业情况 - 乳制品Q1供给端过剩,需求端乏力,奶价同环比下行,全国牛存栏量同比-3.5%,乳制品产量同比-2.4% [4] 公司经营情况 - 分产品看,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和畜牧业产品Q1收入分别为3.47亿元、2.39亿元和1732万元,同比分别-4.38%、-0.64%和-44.27%;分区域看,疆内和疆外收入分别为3.55亿元和2.51亿元,同比分别-4.40%和-5.87% [4] - Q1毛利率为14.63%,同比-1.80pct,费用端整体费用率相对平稳,其他收益/收入同比+4.05pct,资产减值损失/收入同比-1.14pct,营业外支出/收入同比+14.43pct,Q1经营利润率为4.90%,同比+0.13pct,但受营业外支出影响归母净利润亏损7330万元 [4] - 公司积极探索新销售渠道,实现乳制品销量7.45万吨,同比+12.37%;优化牛群结构,季度末牛只存栏5.63万头,较24年末减少8500多头,Q1成母牛单产11.25吨,同比+0.94吨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0.24/0.53/0.77元,分别对应2025 - 2027年40X/18X/13X PE,维持买入评级 [4]
信达证券:给予天润乳业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04 20:07
文章核心观点 信达证券赵雷发布对天润乳业的研究报告《淘汰牛只扰动利润,业绩有望先抑后扬》,给予买入评级;公司2025年Q1业绩不佳,但后续牛只淘汰降速,业绩有望先抑后扬 [1][5] 公司2025年Q1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2.50%;归母净利润-7330万元,同比-1713.36%;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万元,同比-104.54% [2] 行业情况 - Q1乳制品供给端过剩,需求端乏力,奶价同环比下行,全国牛存栏量同比-3.5%,乳制品产量同比-2.4% [3] 公司Q1收入情况 - 分产品看,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分别为3.47亿元、2.39亿元和1732万元,同比分别-4.38%、-0.64%和-44.27% [3] - 分区域看,疆内和疆外收入分别为3.55亿元和2.51亿元,同比分别-4.40%和-5.87% [3] 公司Q1利润情况 - 毛利率为14.63%,同比-1.80pct,系部分产品促销所致 [4] - 整体费用率相对平稳,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1.15pct、+0.07pct、-0.01pct、-0.41pct [4] - 其他收益/收入同比+4.05pct,系政府补助增加;资产减值损失/收入同比-1.14pct,系奶粉存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收入同比+14.43pct,系处置牛只损失 [4] - 经营利润率为4.90%,同比+0.13pct,但受营业外支出影响,归母净利润亏损7330万元 [4] 公司Q1经营举措 - 探索新销售渠道,开发疆内景区及餐饮、疆外零食量贩、抖音直播等渠道,乳制品销量7.45万吨,同比+12.37% [4] - 优化牛群结构,提升单产,季度末牛只存栏5.63万头,较24年末减少8500多头,成母牛单产11.25吨,同比+0.94吨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0.24/0.53/0.77元,对应2025 - 2027年40X/18X/13XPE,维持买入评级 [5] 其他机构盈利预测 - 华创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8500.00万、1.70亿、2.04亿 [7] - 中金公司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1.23亿、1.93亿,目标价11.00元 [7] - 方正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7100.00万、2.01亿、2.47亿 [7] - 东吴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32亿、2.08亿、2.44亿 [7] - 中信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47亿、1.93亿、2.33亿,目标价12.00元 [7] - 华鑫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25亿、2668万、2.42亿 [7] - 国泰海道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20亿、1.81亿、2.26亿,目标价13.00元 [7] - 信达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00亿、1.71亿、2.51亿 [7] - 民生证券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50亿、2.15亿、2.42亿 [7] - 光大证券2024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60亿、2.38亿 [7] 机构评级情况 - 该股最近90天内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4家,机构目标均价为12.0 [7]
小摩:中国乳业关注度和交易活动有所增加 伊利复苏路径清晰
智通财经· 2025-05-03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注意到中国乳业关注度和交易活动增加,上调伊利2025年业绩预期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原奶供应过剩局面扭转对行业利好,对蒙牛和飞鹤给予增持评级 [1][2] 行业情况 - 受政府对婴儿奶粉政策影响且行业具有较强国内属性,从年初开始中国乳业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1] - 行业渠道库存已达到健康水平,但整体消费情绪仍较为谨慎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原奶供应过剩的局面将因奶牛场产能削减、牛肉价格上涨加速养殖场关闭以及贸易战持续推高饲料成本而得到扭转,这对整个行业是利好消息 [2] 伊利情况 - 2024年业绩表现不佳在意料之中,但2025年业绩指引令人安心 [1] - 摩根大通上调对伊利2025年销售额/报告收益/经常性收益的预期,预计同比分别增长3.4%/34%/80%,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出的新目标价为35元人民币(之前为30元人民币),预期2026年市盈率为18倍,重申其为中国乳业首选股票 [1] - 2025年营收目标同比上调2.8%,至1190亿元人民币,与蒙牛的低个位数增长目标相近 [1] - 2025年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4.4%,至126亿元人民币,隐含的税前利润率提高1.8个百分点,至10.6%,高于蒙牛2025 - 2027年运营利润率提高1 - 1.5%的目标 [1] 其他公司情况 - 摩根大通对蒙牛(02319)和飞鹤(06186)给予增持评级 [2]
从盈利近亿元到亏损870万元 骑士乳业业绩“断崖式”跌落
犀牛财经· 2025-05-02 21:51
文章核心观点 - 骑士乳业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受生鲜乳价格低迷、期货投资巨亏、牛只处置损失等因素冲击,且业务结构单一,需优化成本控制、调整期货策略和布局下游高附加值产品以突围乳业市场 [2][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微增3.22%至12.97亿元,但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769.51万元,2023年净利润高达9385万元 [2] 业绩下滑原因 - 生鲜乳价格自2021年9月起连续下跌近40个月,2024年全国主产省生鲜乳均价3.32元/公斤,同比下跌13.42%,公司生鲜乳业务依赖蒙牛,议价能力受限 [2] - 2024年资产减产值损失发生金额为698万元,同比增加298.55万元,核心原因是售牛价格下降 [2] - 业务结构单一,糖业板块依赖浙江杭实善成实业,销售占比超40% [3] - 奶粉和常温灭菌乳业务虽2024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和85%,但毛利率不足10%,短期内难成新增长点 [3] - 因业绩预告修正不及时被北交所通报批评,引发市场对其财务透明度的质疑 [3] 应对建议 - 优化成本控制,审慎调整期货策略,加快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3] 行业趋势 - 2025年奶价有望企稳回升 [3]
伊利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出炉 行业周期下实现韧性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00: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毛利率提升131%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52%至16.9%,管理费用率下降至3.86%,净利率提升至9% [3] 业务结构 - 液体乳业务营收196.40亿元(一季度),冷饮业务营收41.05亿元,均居行业第一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一季度营收88.13亿元,同比增长18.65% [2] - 液态奶全年营收750.03亿元,常温白奶市占率第一,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3%,但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61% [3] - 奶粉及奶制品全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其中婴幼儿奶粉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3]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婴配粉增长68%,但占比不足10% [3] 战略与规划 - 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190亿元(同比+2.8%),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24.4%) [4] - 2025年战略聚焦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 [4] - 全年拟现金分红77.26亿元,叠加20亿元回购,股东回报占利润比例达10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 [3] 行业挑战 - 新生儿数量下滑制约婴配粉需求,成人奶粉需应对银发经济升级 [5] - 原奶供应过剩导致零售价承压 [5] - 飞鹤、君乐宝在奶粉研发与渠道下沉上的优势可能稀释市场份额 [5] - 海外市场地缘政治与关税风险可能延缓全球化进程 [5]
伊利“攻守兼备”:春节开门红后继续关注产业链健康度,预计乳业Q3供需平衡
财经网· 2025-04-30 19:26
行业供需与周期 - 2021年下半年起原奶供需矛盾显现,需求旺盛叠加牧场整合加速导致供给过剩[2] - 2022年消费力受损但规模化牧场抗风险能力增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 - 预计三季度双节期间乳业供需将实现阶段性平衡,上游牧场退出意愿增加将加速产能出清[2][3] - 牛肉价格上涨和饲料成本上升促使低效牧场退出,原奶价格波动未来将更趋温和[3] - 公司一季度主动增加喷粉量以保持产品新鲜度,但全年喷粉量预计同比减少[3] 公司战略与渠道管理 - 公司快速应对行业调整,通过动销策略和渠道梳理清理库存并管控价盘[2] - 三季度初完成渠道清理,双节和春节动销恢复,渠道库存和价盘保持健康[3] - 公司强调不会因一季度开门红而盲目压货,将维护产业链健康和价盘稳定[4] - 2025年目标实现9%的净利率,利润端有望明显改善[4] 业务板块表现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成为第二增长曲线[5] -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提升至27.7%,欣活品牌切入功能性细分市场[5][6] -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第一[5] - 奶酪业务2B表现突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5] - 东南亚冰淇淋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部分品牌进入当地前三名[8] 新产品与创新布局 - 计划推出青少年长高奶粉、升级助眠奶粉和功能性牛奶配方[7]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布局驼奶粉等高端稀有奶源[7] - 上海乳品应用创新中心提供定制化服务,如奶皮子酸奶等创新产品[7] 国际化与协同效应 - 澳优海外奶粉业务增长68%,中东市场羊奶粉占有率达80%[8] - 计划将东南亚冰淇淋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并拓展乳制品品牌[8] - 整合集团资源支持澳优研发和供应链,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6]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总营收1158亿元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8: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 同比增长12.2% 经营规模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 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 同比增长24.19% 营收利润逆势超预期增长 [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2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77.26亿元 分红比例高达91.4% 刷新历史纪录 [1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750.03亿元 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居首位 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2] - 冷饮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87.21亿元 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巩固龙头地位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296.75亿元 同比增长7.53% 婴幼儿奶粉核心品牌"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 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六成 [3] 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 在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 较上年末新增135件 2024年世界乳业峰会上荣获4项世界乳品创新奖及4项推荐奖 [10] - 打造乳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 推出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推动业务智能化升级 [11] 健康食品布局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 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唯一斩获世界饮用水大奖的中国品牌 [4] - 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24% 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中老年奶粉品牌欣活专注解决中老年营养需求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矩阵 加速向综合性健康食品企业转型 [7] 产业链与产能建设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7] - 项目贯通原奶生产至深加工全流程 解决原制奶酪"卡脖子"问题 提升奶源综合利用率 缓冲行业周期性波动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3.6% 50岁以上消费群体贡献62%的销售额 [5] - 液奶领域高端品类渗透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奶粉市场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3] - 上游原奶供给处于出清阶段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2025年若原奶价格企稳 存货减值情况将显著改善 [13]
财报解读|伊利称乳业最难时刻已过去,新增长来自下沉市场和功能化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4-30 18: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乳制品行业前三甲企业营收均出现8%-10%同比下降,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呈现弱复苏迹象,伊利一季度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1.4%,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24.2%,光明乳业一季度收入63.7亿元同比略降0.8%,扣非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5% [5]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减少2.3%,其中液态奶全渠道下滑3.7%,销量与均价分别下跌5.1%和1.8% [7] 战略调整方向 - 头部乳企将突围方向转向下沉市场和产品功能化转型 [1] - 伊利2024年二季度启动战略调整,采取促动销、去库存措施,2025年春节市场已回归健康状态 [5] - 蒙牛采取双轨战略,一方面通过精深加工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另一方面开拓专业营养、功能营养新赛道 [8][9] - 光明乳业加码功能化转型,推出瞄准睡眠改善、高蛋白补充等细分营养领域的新品 [10] 市场机遇与趋势 - 三线以下城市居民消费规模占总消费80%,低线城市主动消费乳制品趋势明显 [7] - 功能性乳制品存在增量空间,对标日本高附加值牛奶占比从36%提升至81%,营业利润率从4.7%提升至14.5% [10] - 老龄化、儿童健康、健身等细分赛道需求增加将推动功能性乳制品消费群体占比提升 [10] - 乳制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将提高技术壁垒,促进行业差异化竞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