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保健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6月份132只金股“揭开面纱”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00:41
6月金股推荐情况 - 截至6月2日券商合计推荐132只金股亚钾国际获4家券商推荐次数居首[1] - 6月金股中工业行业占比最高达33只信息技术行业25只医疗保健16只材料15只[3] - 青岛啤酒和恺英网络近3个月分别被推荐15次和11次[3] - 日联科技、东鹏饮料、青岛啤酒均获3家券商推荐[3] 5月金股表现回顾 - 5月券商推荐272只金股中132只上涨占比48.53%32只涨幅超10%[2] - 潮宏基以45.3%涨幅居首科兴制药涨40.7%新易盛涨38.19%[2] - 医疗保健行业在涨幅前十金股中占据4席[2] - 格力电器和江苏银行均获6家券商推荐当月分别上涨4.11%和8.07%[2] - 国元证券金股指数以11.91%涨幅领跑14只券商金股指数涨超3%[2] 行业配置展望 - 分析师普遍看好6月科技和消费板块主线地位[1][3][4] - 重点关注计算机(国产软件、自动驾驶)、机器人、创新药、食品等行业[4] - 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无人驾驶等科技领域受关注[4] 市场行情研判 - 经济向好与政策积极推动下6月A股大概率震荡上行[3] -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3]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近1.8%,科技行业权重提升或推动港股长期结构性变化,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港股科技ETF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4:18
港股科技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上涨近1.8%,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1] 港股科技市场动态 - 5月27日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及全球领先优势的企业密集涌向港交所,推动港股向全球科技资本枢纽转型 [1] - 港股市场已形成完整金融体系,科技行业权重显著提升 [1] - 受益于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及政策支持,港股正成为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预计未来3年将进入科技牛市时代 [1] - 港股市场结构演进至中资科技时代,伴随18A、18C及"科企专线"等上市制度优化,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将通过港股登陆国际舞台 [1] 港股科技板块概况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涵盖半导体、新能源、AI等核心领域,总市值达6.29万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流动性持续改善 [1] 港股通科技指数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该指数由国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科技领域,旨在综合反映港股市场中科技类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 [1]
异动盘点0529|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生效,果链、出口、CRO概念上行;新车上市,小鹏涨超6%;Tempus AI造做空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9 12:01
港股市场表现 - 众安在线月内累计涨幅超50%,稳定币法案利好其虚拟资产业务 [1] - 教育股集体上涨,中教控股涨超5%,新东方涨超2% [1] - 金山软件大跌超6%,Q1营收低于预期 [1] - 出口股走强,申洲国际早盘涨近5%,美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 [1] - 黄金股集体走低,国际金价下跌至3250美元 [1] - 苹果概念股齐涨,瑞声科技、丘钛科技、舜宇光学涨超2% [1] - 君实生物再涨超6%,君适达新增两项适应症获批 [1] - 小鹏汽车涨超6%,MONA M03新版本上市一小时大定超1.2万辆 [1] - 泡泡玛特涨超4%,Labubu3.0引发全球现象级热潮 [1] - CRO概念股走强,药明生物涨超8%,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涨超4% [1] - 鸿腾精密盘中涨超6%,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大涨超70% [1] - 同程旅行涨超4%,一季度首季净利润增长加速 [1] - 药明巨诺-B早盘涨超20%,瑞基奥仑赛第四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1] 美股市场表现 - 英伟达盘后一度涨近6%,一季度业绩向好,预计2026财年二季度发货Blackwell Ultra [2] - C3.ai盘后飙升逾12%,25Q4营收同比增长26%至1.09亿美元 [2] - 赛富时盘后一度涨近6%,一季度营收98亿美元同比增长8%,上调全年营收指引 [2] - 惠普公司盘后一度大跌近15%,下调全年盈利预期因关税提高成本 [2] - Spero Therapeutics涨245%,尿路感染药物3期试验取得成功 [2] - 九紫新能大涨近25%,计划未来一年内收购1000个比特币 [2] - Joby Aviation大涨超28%,获丰田投资2.5亿美元 [2] - 中通快递涨超4.5%,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9% [5] - 满帮一度涨逾4%,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1.7倍 [5] - Tempus AI跌近20%,Spruce Point发布做空报告质疑其AI能力 [5] - 服装零售商爱芬奇涨近15%,财年展望反映关税不影响销售 [3]
香港国际医疗健康周聚焦“银发经济”,人口老龄化有何新解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0:48
香港在本周迎来"国际医疗健康周",举行了多场与医疗和保健相关的重要会议,汇聚全球医疗及保健力 量,共同拓展合作机遇。 第五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本周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南都、N视频从主办 方获悉,香港贸易发展局5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有来自42个国家及地 区、超过2900人参会,其中包括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及组织、科研工作者、投资者及企业领导 者,共同探讨医疗科技、银发健康、医健体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前景。而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则有 1.3万名买家入场,展示了全球最新的医疗健康器械、产品和应用方案,包括不少人工智能相关方案。 这两大活动汇聚整个产业链的行业参与者,包括科研技术、初创项目、投资研发、医疗仪器、产品制造 及服务,共举行了超过390场投资项目对接会议以及超过660场商贸配对会议,凸显香港作为区域医疗健 康枢纽优势。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和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促成了多项创新合作 与投资,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彰显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医疗科技 发展。 人口老龄化呼唤新解法,"银发经济"前景可期 ...
CVS or Cigna: Which Diversified Healthcare Stock Should You Own Now?
ZACKS· 2025-05-29 04:00
行业概况 - 美国多元化医疗保健行业由CVS Health和The Cigna Group主导 两家公司市值分别约为770亿美元和840亿美元 [1] - 行业面临政策挑战 GLP-1疗法快速增长和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三大趋势 [2] 公司表现对比 - CVS Health年内股价上涨39.7% 远超Cigna的14.7%和标普500指数1.3%的跌幅 [3] - CVS Health成为2025年标普500表现最佳股票之一 主要得益于Aetna业务稳定 一季度盈利超预期及上调全年EPS指引 [3] - Cigna股价上涨源于Evernorth健康服务板块表现强劲 包括专业药房 生物类似药和药房福利服务 [4] 战略差异 - CVS Health通过每年17亿处方量和9000个社区医疗点推动协同效应 一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54.8% EPS同比增长71.8%超预期34.7% [7] - Cigna一季度调整后EPS增长超15% 股东回报达19亿美元 Evernorth收入增长8% Cigna Healthcare会员数增长9% [10] - CVS Health聚焦Medicare Advantage等高增长领域 Cigna则通过EncircleRx和EnGuide平台降低GLP-1疗法成本 [7][10] 财务指标 - CVS Health交易价格对应12个月市盈率9.65倍 高于5年中位数9.55倍 [14] - Cigna当前12个月市盈率11.42倍 低于5年中位数12.06倍但高于CVS [14] 投资建议 - CVS Health因强劲的一季度业绩 业务重组和AI应用被列为Zacks Rank 2(买入)标的 [16] - Cigna虽基本面稳健(Zacks Rank 3持有) 但增长路径更偏防御性 [17]
暴涨160%!泡泡玛特“领衔”,年内27只港股翻倍
天天基金网· 2025-05-28 19:20
泡泡玛特股价表现 - 5月27日港股泡泡玛特收涨5.42%,盘中创下235港元/股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3132亿港元,今年已涨超160% [1] - 剔除不足50亿港元市值的股票后,泡泡玛特在港股年内27只翻倍股中位列市值第1,涨幅第10 [1] 港股翻倍股行业分布 - 港股翻倍股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消费品、黄金三大行业 [1] - 医疗保健行业翻倍股数量最多,达到8只 [1] - 消费品行业和黄金行业翻倍股数量均为5只 [1] - 信息技术行业翻倍股为4只 [1] 泡泡玛特产品表现 - Labubu3.0系列全球走红,4月美国及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增长约8倍和5倍 [1] - 4月在Tik Tok零售销售排名第一,零售店前出现大量排队购买场景 [1] - 原价99元的盲盒二手价高达130-2300元,Labubu×Vans联名款从599元炒至1.48万元(溢价24倍) [1] 机构观点 - 美银美林预计泡泡玛特将在海外/国内市场新开110/20家零售店,到2025年底总数将达到约650家 [2] - 预计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6港元/股(最新收盘价233.2港元/股) [2]
美股展望:政策博弈孕育新机遇
报告核心观点 - 尽管上半年受关税政策反复冲击,美股三大指数展现出较强韧性,基本收复跌幅 展望下半年,美股或将呈现震荡上行走势,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红利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美丽大法案》减税措施带来结构性机会,传统能源、高税州消费及本土汽车板块受益,清洁能源和医疗保健承压;科技股(Mag 7)在估值修复、AI 需求稳固及研发支出抵扣政策加持下仍具配置价值 [6][26] 分组1:2025 年上半年美股市场表现 - 2025 年以来,标普 500 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经历显著波动,均触及技术性修正甚至熊市区域 4 月初“对等关税”政策致三大指数下跌,4 月 9 日暂停部分关税引发反弹,5 月中旬中美达成临时削减关税协议进一步提振市场 截至 5 月下旬,三大指数基本收复年内跌幅 [6][7] - 分行业看,2025 年以来各行业表现不均衡,2024 年科技股主导局面改变 非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表现落后,工业、公用事业以及必需消费品板块涨幅领跑,分别录得 8.6%、7.35%、6.5% [9] 分组2:2025 年下半年美股走势影响因素 经济基本面 - 经济基本面是决定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美国经济上半年有韧性,但潜在风险积累 5 月 Markit 制造业和服务业 PMI 升至 52.3,非农就业人数小幅回升,U - 3 失业率稳定在 4.1%,U - 6 失业率回落 然而,消费者对未来一年失业率上升预期概率达 44%,通胀预期显著攀升,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 50.8 [14] 政策因素 - 短期内特朗普关税政策仍有影响,但下半年市场冲击预计减弱 随着关税政策边际影响减弱,特朗普减税法案《美丽大法案》将成另一条主线 减税是“双刃剑”,一方面带来经济和基本面利好,另一方面引发国债利率上升风险,制约经济增长并对估值构成压力 [6][15][17] - 《美丽大法案》中延长减税与新增减税措施的结构比例及各年度减税构成分布将主导美股下半年结构性表现 该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减税 3.8 万亿美元,削减 1.3 万亿美元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约 2.5 万亿美元 [17][18] 分组3:《美丽大法案》对各行业影响 能源行业 - 取消清洁能源税收优惠,2026 年起取消住宅太阳能税收减免,冲击相关行业基本面 传统油气行业受益于放宽能源开发监管和取消甲烷税,迎来机会 [19] 医疗保健行业 - 药品价格监管趋严、25%关税已产生影响,法案削减医疗补助和《平价医疗法案》保费补贴,截断联邦资金,医保覆盖率下降,对行业构成压力 [19] 消费品与零售行业 - 对消费板块影响分化 低收入消费者因“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和医疗补助削减受损;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从“小费/加班收入免税”等政策获益;中高收入阶层受益于“SALT 抵扣上限提高”等政策 面向高收入群体、高税州居民及稳定消费人群的消费行业受益更大 [19] 汽车行业 - 废除《通胀削减法案》中 7,500 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新增条款允许对美国本土组装车辆贷款利息抵扣,有利于美国本土传统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协同受益 [20] 分组4:科技股(Mag 7)情况 - 2025 年以来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Mag 7 股价一度累计下跌 25% 随着贸易关系缓和,截至 5 月下旬,股价显著修复,较年初仅下跌 7%,成为 5 月股市反弹主力,市值占标普 500 总市值比重从不足 30%回升至 32.9% [21] - 下半年 Mag 7 仍具配置价值 一季度除英伟达外整体盈利同比增长 28%,远超标普 500 指数 9%的增幅 远期市盈率较标普 500 其他成分股溢价幅度收窄至 43%,处于过去十年估值区间第 30 百分位 《美丽大法案》允许全额扣除国内研发和实验支出,对科技公司是重大利好 [22]
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怎么看?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力设备、汽车、机械、电子、基础化工、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工业材料、食品饮料、医药、半导体、生物科技 [1][6][10] - **公司**:赤峰黄金、恒瑞医药、吉宏股份、君实生物、海天味业、安井食品、三生花、宁德时代、比亚迪、招商银行、药明康德 [1][10][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港股市场将成融资大年**:香港 IPO 市场 2020 - 2023 年下滑,2024 年开始复苏,预计 2025 年成为融资大年;A股 市场融资额下降,2025 年沪深交易所融资额处于过去五年新低,而香港明显复苏 [1][2][3][4] - **A股 逆周期调节影响 IPO**:2024 年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新股发行,未来可能放松,大型企业或赴港融资 [1][5] - **各行业在 A 股和港股表现不同**:A股 中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突出,资金规模较去年减少一半但达七八成;港股自 5 月以来医疗保健等行业表现突出,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有望达 2022 年以来最高水平 [6] - **香港政策促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香港交易所为市值不少于 100 亿港元的内地上市公司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加速赴港上市进程 [1][7] - **央行举措扩大香港资本市场影响力**:2025 年 1 月 13 日央行行长表示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8] - **美国表态促使中概股回流香港**:美国财长称中国企业可能从美国退市,促使海外中概股考虑回流,香港推出科技企业绿色通道 [1][9] - **港股新上市或备案公司有超额收益**:截至 2025 年有 27 家企业披露港股上市计划,10 家新上市或通过备案公司过去五日和十日收益率中位数分别接近 3%和超过 5%,有超额收益 [1][10] - **港股更重视龙头公司**:港股比 A 股贵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宁德时代等四家,A股 比港股贵很多的小市值公司排名前十中有五家市值小于 100 亿,核心资产在港股更易获认可 [11] - **AH 溢价率有上下行空间**:当前 H 股溢价率处于过去几年最低点,未来大量核心资产公司赴港上市可能使 AH 溢价下降,市场对核心资产价值认可度提高使港股估值仍有表现空间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五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是全球主要融资场所,香港市场 2020 - 2022 年间排名前五 [2] - A 股市场 2021 年融资额超 800 亿美元,2022 年略有增加,2023 年降至约 600 亿美元;香港 IPO 规模从 2020 年的 500 多亿美元降至 2023 年的 60 亿美元 [3] - 2025 年国新办发布会强调灵活精准实施逆周期调节机制以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 [5] - A 股资金面 2025 年 1 - 3 月走强,4 月回落 [6]
5.26犀牛财经晚报:信用债ETF开展质押式回购即将实施 美团一季度收入865.5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6 18:23
信用债ETF质押式回购业务 - 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拟于近日正式实施 多家公募机构申报的信用债ETF符合条件将被纳入回购质押库 [1] - 中国结算3月21日发布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1] 银行股高股息率现象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超七成近12个月股息率超4% 部分银行股息率突破8% 远超存款及国债收益 [1] - 银行股年初以来涨幅达7.66% 险资和公募基金纷纷加仓 持仓比例显著提升 [1] - 银行板块内部走势分化 区域银行表现更为突出 [1] AI驱动企业级SSD需求 - 云端服务业者加强AI投资将带动企业级SSD需求于2025年第三季显著成长 [2] - 在成品库存水位偏低背景下 EnterpriseSSD市场将转为供应吃紧 价格季增幅度有望达到10% [2] 3D打印技术突破 -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型3D打印装置STOMP 尺寸仅指尖大小 能在实验室实现对复杂人类组织的更精确模拟 [2] 端午假期旅游数据 - 端午假期特色民俗体验游热度同比去年大增105% 亲子游热度较去年增长约两成 [2] - 热门主题乐园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已超过100% 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47% [2] 美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收入865.5亿元 同比增长18.1% 期内溢利100亿元 同比增长87.3% [3]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7.8%至643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21.0% [3]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合并 - 双方通过换股实现整体吸收合并 旨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巩固国产算力产业积淀 [4] - 未来将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高端芯片及解决方案研发 [4] 房地产与股权交易 - 上海苏河湾北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转让 转让底价8.5亿元 [5] - 福立旺询价转让价格为17.66元/股 初步确定受让方为9家机构投资者 拟受让股份总数12970000股 [5]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利德健康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产业化 [6] - 福州亿玉昌盛网络有限公司完成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6] - 三只松鼠H股发行备案申请获证监会接收 [6] 企业动态 - 碧桂园清盘聆讯延期至8月11日 境外债务重组涉及本金额为140.74亿美元 [7] - 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获准退出 [7] - 宗馥莉卸任娃哈哈旗下河源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7][8] 公司回购与临床试验 - 太阳能拟1亿-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 回购价格不超过6.69元/股 [9] - 恒瑞医药子公司SHR-4712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将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10] 合作协议与中标 - 平治信息中标陕西电信GPU算力建设项目并签订2.46亿元框架协议 [11] - 禾迈股份签订10亿元户用光伏合作协议 合作期限为3年 [12] 股市行情 - 沪指缩量震荡微跌 创业板指领跌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1万亿 [13] - 核电股集体爆发 中核科技等近20股涨停 IP经济概念股震荡走强 京华激光等近10股涨停 [13]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文化产业……多个关键词透视外资眼中投资中国的新机遇
央视网· 2025-05-23 16:34
央视网消息: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5月22日在京举行。来自各国商协会、贸促机构和知名公司的8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凝 聚共识、共商合作。当前,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什么才是 中国投资的下一个风口?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表示,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做得非常好,他们绝对可以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数字经济。 这场大会聚集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136个国际组织、知名企业的800多名代表。我们列出了最近讨论度比较高的一些投资领域。请商 界大咖选出他们眼中,投资中国的新机遇在哪里。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表示,医疗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文化产业这些都很强。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现在对他们的成员企业来说,中国消费市场仍然很重要。医疗保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领域,人工智 能是他们合作的领域。 国际中小企业理事会主席金基燦表示,智能汽车包含了所有的技术,半导体、人工智能、清洁能源、金融、数字经济,甚至文化产 业、消费领域,所以他认为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典范。 不仅看好中国投资前景,不少商会和企业的代表早已有规划。这次参会是想寻找更多、更好的投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