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从供应链到“共赢链” 链博会见证中外企业“双向赋能”
新华财经· 2025-07-18 11:49
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 - 苹果公司与中国供应链伙伴深度融合,展示创新发展路径,核心供应商欣旺达与创新集团、杰士德同台亮相 [2] - 欣旺达磁悬浮输送产线产能效率较传统生产线提升200%-300%,具备高速度、高精度、高柔性、智能化及高度国产化优势 [2] - 欣旺达为苹果供货的生产线已实现100%绿电使用,公司整体绿电占比达40% [2] - 杰士德绿色制造工厂当前绿电占比达10%,未来将实现全面绿色生产 [2] - 施耐德电气发起"零碳计划",目标2025年帮助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在运营层面减碳50%,包括中国270家核心供应商 [2] - 西门子创立"供应链伙伴学院",系统性开放减碳技术和解决方案知识,加速供应商减碳进程 [3] 跨国企业深度协作重塑产业生态 - 麦当劳中国联合11家供应商发布"麦链"倡议,以"三脚凳"经营理念共塑中国"麦链"新生态 [4] - 麦当劳中国加速本地化发展,供应商九联集团坚持100%非笼养殖模式以符合欧洲动物福利标准 [4] - GE医疗带动超1000家供应链伙伴共同成长,持续推进全面国产化 [4] - 洛阳LYC轴承依托GE医疗技术实现国产CT设备主轴承研发突破,合作范围从CT轴承扩展至X光机、球管机、心血管机轴承等 [5] 中国供应链竞争力与跨国企业信心 - 中国供应链网络具有全面性、高效协作、快速响应能力,能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6] - 中国供应链以其规模、效率、创新和韧性吸引全球企业,天丝集团认为其全球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6] - 施耐德电气中国团队研发的中压断路器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基地供应全球,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持续提升 [6] - 中国正加速提升中高端产业全球分工地位,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升级 [7]
开店圈地,老乡鸡五闯上市关
36氪· 2025-07-17 10:22
上市进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正在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此前曾三次向A股递交申请,但因政策监管、社保缴纳、实控人行贿、食品安全等问题失败 [1] - 2025年1月转向港股,因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材料失效 [1] 门店扩张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门店总数为1564家,较2024年底增加85家,平均每月增加21家 [3] - 2025年4月30日至6月30日门店总数增加60家,平均每月增加30家,扩张速度加快 [3] - 以交易总额计,2024年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排名第一;在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5%,排名第八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 [6] - 2025年前4个月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9.92%;期内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27% [7] 加盟模式发展 - 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底118家增至2025年4月30日653家,增长近六倍 [9] - 加盟店营收从1.74亿元增长至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2.9% [9] - 放宽加盟商门槛,只需符合年龄、资本、企业文化认同等要求 [9] - 2025年前4个月直营店同店平均单店销售额197.86万元,加盟店148.3万元,仅为直营店的75% [10]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8097亿元增至2029年120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3% [12] - 2024年中式快餐连锁化率32.5%,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 [12] - 前五大中式快餐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3.6%,远低于前五大西式快餐品牌的50.8% [12] 供应链布局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等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供应链网络包括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8个配送中心 [1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2.8%,低于竞品小菜园和绿茶集团 [17] - 供应链模式有助于确保食材质量安全、口感稳定,长期可能释放规模效应 [17]
从链博会看山东智慧:百胜三合一产业园新模式激活产业链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6 21:38
百胜中国供应链创新模式 - 公司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济南三合一产业园模式,该模式集短保食材生产和智能物流于一体,打破传统供应链布局分散的局限 [2] - 产业园将上游面包烘焙、鲜切食品加工两大短保品类生产车间与智慧物流中心在同一园区内实现空间聚合,打造生产加工、冷链仓储、区域配送一体化高效运营体系 [2] - 该模式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对区域内终端门店的强辐射网络,通过缩短物理距离和业务流程提升效率 [2]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国家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 [2] - "双碳"目标下,减少物流里程成为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方向,该模式是最实际的减碳行动 [2] - 山东省内蔬菜基地、面包工厂接入产业园网络,上下游紧密协同对兴农、助农和乡村振兴产生深远影响 [2] 区位优势与资源基础 - 济南三合一产业园拟落地济南长清区,济南作为天然物流十字路口,东向覆盖胶东半岛,西向辐射鲁中城市群 [3] -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为园区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短链模式 [3] - 该模式既提升食材新鲜度,也有助于本地采购和就业 [3] 数字化与运营创新 - 产业园模式优化快餐行业成本与利润公式,数字化深度介入是另一大看点 [3] - 从消费者下单起数据驱动整个链条,系统提示的原材料需求已在流水线上打包分装 [3] - "以需定产"模式让供应链能根据前端需求灵活伸缩 [3] 行业转型意义 - 供应链创新对消费者体验产生细微但实在的影响 [4] - 该模式可能成为行业从"规模扩张"到"效率竞争"的转折点 [4]
百胜中国发布和羹发展计划 加码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21:04
公司动态 - 百胜中国连续第二年亮相链博会并首次发布"百胜和羹发展计划"旨在以供应链为产业纽带携手各方共溯品质源头共创产业发展 [1] - 公司在中国超过2300个城镇经营六个品牌合计超过16000家餐厅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黄记煌塔可钟以及与Lavazza拉瓦萨合资的咖啡业务 [1] - 百胜中国供应链管理副总裁表示公司将构建开放共生韧性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 [1] 供应链合作 - 福建圣农发展与百胜中国通过标准共建技术共享数据互联推动禽肉供应链安全可追溯产能可预测品质可量化 [2] - 正大集团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为肯德基全鸡品类搭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供应链能力跃迁 [2] - 雪川农业借力百胜标准提升品质并参与"零废工厂"倡议应用土豆皮还肥技术改善土壤结构 [2] - 妙可蓝多与百胜中国合作探索定制化奶酪解决方案打造本土高品质奶酪产业链 [2] 产业链拓展 - 百胜中国与国联水产签署罗非鱼采购合作意向书计划研发创新产品助力本土特色水产品拓宽应用场景 [3]
安徽富二代卖盒饭,一年收入超60亿
盐财经· 2025-07-16 17:19
核心观点 - 老乡鸡三年内第四次冲击港股IPO 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 [2] - 公司2024年以0 9%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第一名 [2] - 扩张速度与管理效率矛盾未解 加盟店贡献不足制约全国化 [23][3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45 28亿元增至2024年62 8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8% [3][15] - 净利润从2022年2 52亿元提升至2024年4 09亿元 [15]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 2亿元 净利润1 74亿元 保持高增速 [15] - 毛利率稳定在20%-24%区间 净利率达6%-7% [3][33] 运营数据 - 门店总数突破1500家 年均新增118家 [2]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 4次 直营店达4 8次 显著高于行业3次以下水平 [14] - 注册会员2757万 活跃会员1220万 付费会员54万均为行业第一 [14] - 付费会员月均购买频率5 9次 用户粘性突出 [15] 市场布局 - 86%门店集中在华东地区 安徽独占750家 [22] - 加盟店占比超40%但营收贡献不足25% [23] - 外省加盟店翻座率仅3 1次 远低于安徽直营店5 7次 [23] 商业模式挑战 - 肥西老母鸡180天生长期导致供应链区域受限 [23] - 现炒模式推高人力成本 客单价28-29元面临消费者价格敏感 [27][28] - 食安问题赔付从2020年389万元升至2024年646万元 [24] 资本诉求 - 中央厨房等重资产投入导致现金流压力 [30] - A股两度折戟因"增长性"与"可复制性"不足 [33][35] - 转战港股瞄准餐饮板块估值回暖窗口期 [36]
连锁品牌加盟进入严选时代:精细化运营与食安把控成关键
贝壳财经· 2025-07-16 15:19
"吃下的第一口,我就觉得这事能成",95后加盟商小严是个曾在外贸行业闯荡多年的福建人。2021年,全球外贸行业集体失速,刚回国的小严抱着新生活新 尝试的想法,走进塔斯汀点了一份"中国汉堡",却不曾想手中这份手擀现烤堡胚,会改变此后的职业路径,并让他见证了中国餐饮连锁加盟从"跑马圈 地"到"价值严选"的深刻变革。 "中国汉堡"连锁品牌——塔斯汀。图/塔斯汀官网 一个堡胚引发的赛道转向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5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大关,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至23%。 餐饮数据平台窄门餐眼同样提及,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正不断加速,持续诞生连锁的千店甚至万店品牌。以门店数量排序,2024年全球餐饮连锁 TOP100榜中,中国品牌占有54席,前五家品牌中3家均为快餐。 与国际快餐增速并肩的塔斯汀是近年来汉堡赛道的一匹黑马。自2019年明确"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汉堡品牌"后,塔斯汀也逐渐成为连锁加盟大军中的热门之 选。GeoQ(智图)Data显示,2024年,在上百家典型连锁小吃快餐品牌中,"汉堡品牌"门店扩增成绩较为亮眼,塔斯汀、肯德基、麦当劳的门店净增位列 前 ...
摩根士丹利:东盟消费者+医疗保健
摩根· 2025-07-16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消费市场性价比敏感,Z 世代受网红影响大,单人家庭增多推动新消费增长,本地品牌借电商和社交媒体抢占份额,东南亚快消品市场增长快,电商发展迅速但渗透率低于中韩,贸易紧张和政策不确定使东南亚经济增速放缓[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亚洲市场概况 - 东盟人口约 7 亿,GDP 约 4 万亿美元,是第三大快速增长的大型经济体,2018 - 2022 年亚洲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超 30%,未来十年增长可能快于过去十年,增长由国内经济、城市化和供应链转移推动[2] 消费者行为 - 亚洲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对价格敏感,在食品上消费降级,旅行上支出增加,品牌忠诚度低,Z 世代占亚洲人口近四分之一,通过网红和社交媒体做购买决策[4] 人口结构影响 - 亚洲近 1/3 人口在 25 岁以下,但各国差异大,泰国、新加坡老龄化严重,医疗保健类股票更具投资价值,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单人家庭预计未来五年上涨近 20%,影响宠物、在线娱乐等消费[5] 本地品牌优势 - 电商和社交媒体使本地品牌能快速适应本地消费者偏好,价格更具吸引力,满足价格和个性化需求,占领市场份额[6] 快速消费品行业 - 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快消品市场规模与印度相当,增长率是印度两倍,亚洲快消品整体增长率约 5%,美容和个人护理人均支出高,乳制品市场有增长空间[7] 杂货零售行业 - 亚洲现代化杂货零售渠道占比约 50%或更低,传统小店仍重要,现代贸易增速快,小型业态占主导,大型超市重要性下降,泰国 7 - 11 市场份额扩张空间大[8][11] 快餐连锁行业 - 快餐连锁行业高增长,人口年轻化和城市化推动企业扩展,本土企业创新提供定制产品,更实惠且符合当地口味[10] 医疗保健行业 - 东盟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比例 4% - 5%,低于西方市场,泰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过去 10 年上升约 7%,需求高于供给,私立医院占 20%,医生数量少,政府支持私立医院发展[12] 医疗旅游 - 医疗旅游是泰国医院增长引擎,治疗费用低于新加坡,政府支持、文化友好等因素推动健康旅游发展[14] 贸易和政策影响 - 贸易紧张和政策不确定性使 2025 年第一季度东南亚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工业活动、投资和消费疲软[15] 印尼消费市场 - 印尼经济前景疲弱和关税担忧降低消费者信心,货币贬值影响消费情绪,快消品行业增长 2% - 4%,低于 GDP 增长,关注棕榈油和煤炭价格评估收入趋势[16][17] 泰国经济 - 泰国宏观环境严峻,政治动荡、高利率和中国游客减少使消费者信心下降、购买力受限,农场收入预计下降 3 - 4%,前五个月游客到访量减少 33%[3][18] 菲律宾经济 - 菲律宾 2025 年经济表现较好,第一季度家庭消费增长,通胀缓解,年度通胀率可能是五年最低,食品通胀放缓,海外劳工汇款稳定提升消费能力[19] 东南亚电子商务 - 东南亚电商过去五年发展显著,增速超传统消费品公司,市场规模达 160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 30%,今年预计两位数增长,渗透率接近 20%,低于中国和韩国[20][21] 传统消费品公司 - 传统消费品公司积极建设全渠道能力,电商销售增速高于整体业务但近季度放缓,中央零售业电商销售占比最高且积极采用全渠道模式[21] 消费品公司利润率影响因素 - 原材料成本、消费者降级和升级行为、美元兑当地货币汇率、运营成本影响消费品公司利润率[22] 具体公司情况 - CPO 是地区最大杂货零售商,市值约 120 亿美元,在泰国拥有约 15000 家 7 - 11 连锁店,占便利店市场 70%以上[24] - Astro 是印尼最大多元化集团之一,核心业务是汽车和汽车金融,贡献约三分之二利润,四轮车细分市场占 55%,两轮车细分市场占 75%,子公司涉足重型设备领域[24] - Jollibee 是亚洲最大上市快餐连锁店,全球近 10000 家门店,三分之一在菲律宾,国内毛利率提升,目标未来五年净利润提高三倍,国际业务占营收 40%但利润贡献小[27] - Mapie 是印尼最大零售商之一,市值不到 15 亿美元,拥有超 150 个全球知名品牌独家经营权,定位中等收入消费者[28] - BDMS 是泰国最大私营医疗保健网络,经营约 58 家医院,国际患者占总收入 30%,将运营保健中心[29] - bh 医院是东南亚最大且最先进私立医院之一,64%收入来自海外患者,利润率超 35%[30] 印尼汽车行业 - 印尼汽车行业过去 18 个月需求萎缩,电动车兴起引发 Astro 市场份额讨论,2023 - 2024 年纯电动车销量从 1.7%升至 5%,混合动力车占比从 1%增长到约 7%,认为混合动力车引领转型,丰田可维持领导地位[25][26]
独家丨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谈外卖大战:钱多赚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3:31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导致餐饮商家陷入"不参加没流量,参加就亏损"的两难境地 [1] - 南城香单日总流水增长30%~35%,但堂食未增长甚至部分门店下降,总利润上涨约15% [1][7] - 客单价下滑、利润率下降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商家需平衡订单、利润和客单价 [7][8] 南城香的经营表现与策略 - 南城香被称为"坪效之王",单店日流水最高达5万~6万元,平均流水是快餐同行的5倍 [7] - 公司拥有200家北京直营店,年流水超16亿元 [7] - 创始人汪国玉建议商家在平台竞争中寻找适配自身品牌的路线,平衡利润与客群规模 [1][9] 行业专家与协会观点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避免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的恶性循环 [10] - 专家指出外卖平台补贴缺乏透明度,应明确补贴资金来源并避免转嫁给商家 [10] - 补贴应成为实惠而非文字游戏,法律需跟进打击虚假宣传行为 [10] 平台竞争的双面性 - 悲观视角:平台大战导致行业客单价和利润率持续下滑,带来长期负面影响 [8] - 乐观视角:平台大战激活餐饮市场,带来新客群增量,为商家提供潜在客群 [8] - 商家需适应低利润生态环境,找到生存发展之道 [9]
“中国汉堡”「塔斯汀」重组架构,或为赴港上市铺路
搜狐财经· 2025-07-15 19:46
上市筹备进展 - 公司2021年曾设定"五年内上市"目标,当前港股IPO市场活跃可能成为重要窗口期 [1] - 近期完成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从103万元增至1.18亿元,并引入外资股东YAHUIHU [4] - 香港公司Tasting(HK)Holdings Limited接手全部股权,企业类型变更为港澳台法人独资,显示已完成海外上市架构搭建 [4]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中国汉堡的连锁餐饮品牌,成立于2017年12月,总部位于福州高新区 [5] - 核心产品为手工擀制现烤堡胚的中式汉堡,代表产品包括藤椒鸡腿堡和北京烤鸭堡 [5] - 早期投资者包括源码资本、不惑创投、红衫资本等知名机构 [5] 门店扩张与市场地位 - 门店数量从2020年不足1000家增长至2024年8000家,2025年6月已达9600家覆盖29省310市 [5] - 在汉堡赛道门店数量排名第三,仅次于华莱士(19976家)和肯德基(10749家),超过麦当劳(6706家) [8] - 中式汉堡市场规模2024年达320亿元,公司以37.9%份额位居第一 [8] 财务与盈利状况 - 加盟店投资门槛45万元(65平米),上海地区约需100万元 [8] - 单店产品毛利65%-70%,线上套餐毛利50%-55%,外卖平台毛利45%-50% [8] - 2023年营收约50亿元,2024年估算营收超120亿元 [8]
商贸零售行业观察: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老乡鸡冲刺港股;家族持股超九成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7-15 08:5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中国第一大中式连锁快餐品牌,门店总数达1564家,覆盖9省58城,市占率0.9%位居行业首位[1] - 公司近期更新港股招股书,披露全国化扩张进程及全产业链布局成果[1]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创始人家族控股比例达92.02%,创始人束从轩已退休,其子束小龙主导全国化战略及加盟模式[1] - 2023年底公司以近3.5亿元回购早期财务投资者股份,进一步巩固家族控制权[1] - 家族化管理模式引发治理透明度担忧,但提升了决策效率[1]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近三年营收增速从24.8%降至11.3%,净利润增速从49%下滑至8.8%[1] - 2024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重达41.3%,毛利率仅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68.12%)[2] 区域经营与扩张挑战 - 长三角区域门店占比高达86%,其他区域单店日均销售额及翻座率显著偏低[1] - 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1.6万元,翻座率4.8次/天;加盟店分别为1.24万元和3.3次/天[2] - 55%加盟商为前员工转化,但其经营效率仍低于独立加盟商[2] 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压力 - 公司自建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及8个配送中心,实现养殖、加工到配送全链条布局[2] - 全产业链模式保障食材稳定性及食品安全,但推高成本[2] - 计划将港股募资用于扩建中央厨房及数字化升级,以支撑门店扩张及供应链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