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

搜索文档
雷军的高端化战略,步步为营
36氪· 2025-02-28 22:28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汽车 ,作者徐蔡钰 36氪汽车 . 看懂汽车产业新百年。36氪旗下智能电动车产业报道公号。 小米汽车和手机,踏入不同河流。 文 | 徐蔡钰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 EV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官方 但少有人知道,小米早在2022年,也就是小米汽车成立第二年就规划了SU7 Ultra车型,"尤其SU7发布后,Ultra做了许多优化开发,就是为了立住高端性能 车这块招牌"。 也就是说,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是选择了与小米手机不同的战略,冲向高端。小米首款轿跑汽车SU7显然已经获得了各种意义上成功,第一次造车,第一年 卖车,且仅凭一款车型就做到了每月近4万辆订单。 而Ultra的趁势而发,显然会助力小米汽车乃至小米集团在高端化战略上,再下一城。 雷军知道,这场战役,不容有失。他在此前给出小米SU7 Ultra预售价后,果断将正式售价砍到了52.99万元,这也马上引爆了市场,2小时1万个的订单也由 此而来。 造车的雷军,在高端化之路上,正步步为营。 从SU7到SU7 Ultra,小米汽车迈向豪华 在创业反思中,雷军曾深表遗憾的选择是,当年三星手机败走中国市场后,没有坚决抢占高 ...
特斯拉FSD来了,但还没真正来|焦点分析
36氪· 2025-02-26 18:25
特斯拉FSD入华进展 - 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FSD智能驾驶软件更新消息,推送"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支持直行、左右转、掉头、自动变道等操作[2][3] - 该功能为L2级辅助驾驶,尚未达到美国FSD完全无人驾驶水平,官网表述已改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4] - 交付条件为2023年10月后搭载4.0芯片硬件的车辆且购买6.4万元FSD软件包的车主,推送将首先面向用户而非试驾车辆[7][8] FSD功能定位与挑战 - FSD是特斯拉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被视为Robotaxi蓝图基础和"万亿美元机遇"[6] - 当前版本非北美"完整版",面临数据跨境传输限制、本地化训练等挑战,需适应中国特殊道路场景[9] - 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标注团队、运营团队,并派遣美国工程师来华培训,选择本地化部署与训练[10][11]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智驾市场已风起云涌,比亚迪以百万级车辆规模推动智驾普及,吉利、奇瑞等跟进[19][21] - 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178.9万辆同比下降1.1%,中国市场占比37%成为最大市场,同比增长8.8%[19][20] - 面临小米YU7、理想i8、智界R7等竞品挑战,这些车型智驾均属国内第一梯队[20] 技术实现路径 - 智能驾驶实现依赖大模型、海量数据、训练算力已成为行业共识[13] - 在北美构建10万张H100/H200训练显卡的超算中心,但在华难以复制,转而与百度云、阿里云、火山引擎合作[14] - 中国道路数据含金量高,百万级车主数据将加速场景数据库补充和模型迭代[15][16] 商业化策略 - FSD在华采用6.4万元买断模式,不同于北美99美元/月订阅制,面临"买车送智驾"本土商业生态挑战[22] - 首批焕新版Model Y同步开启交付,但FSD促销效果尚待验证[22] - 用户期待度高,有车主表示"FSD出了,我一定买"[22]
成立一周年,鸿蒙智行步入加速成长期
晚点LatePost· 2024-12-20 23:54
鸿蒙智行品牌价值提升 - 鸿蒙智行品牌资产价值显著提升,从无人合作到资源供不应求 [3] - 成立仅一年即完成从探索期到加速成长期的跨越,旗下四大品牌建立市场认知度 [3][4] - 行业对华为汽车能力认知刷新,车企合作态度更开放积极 [3] 业务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前身华为智选车模式2021年启动,问界M5/M7上市初步建立消费者认知 [5] - 问界新M7月销量3个月内从1000辆飙升至30000辆,M9月销量稳定在1.5万辆以上 [5] - 问界新M7连续12个月新势力单车型销冠,M9连续8个月50万以上单车型销冠 [5] - 全系车型累计交付突破50万辆,成为最快达成该里程碑的国产新势力 [5] 产品矩阵与渠道建设 - 四大品牌差异化定位:问界(SUV)、智界(中端轿车/SUV)、享界(行政高端)、尊界(百万级豪华) [6] - 已推出6款量产车型29个版本,覆盖25-57万元价格带 [6] - 问界新M7交付19万台,M9大定19万台;智界R7大定4.2万台;享界S9成4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冠 [6] - 中升集团等传统豪华车经销商转网销售,渠道覆盖加速扩张 [6]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华为30年ICT技术积累赋能,智能驾驶/座舱成核心卖点(问界M9购车原因占比67%/65%) [7][8] - 智驾总里程达10亿公里,智能泊车辅助使用7003万次,避免碰撞112.7万次 [8] - 推动中国高阶智驾进程提速,获博世高管公开认可 [8] - 带动供应链升级,高价值国产软硬件解决方案应用比例提升 [11] 产业协同与转型升级 - 合作车企产品价值显著提升(北汽享界实现技术短板补足) [7] - 形成"鲶鱼效应":问界M9月销量达细分市场第2-20名总和,单车均价超30万元 [11] - 2023年带动中国汽车总产值达11万亿元,占GDP近10% [11] - 推动国产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突破,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超7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