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氟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氟化工行业:2025年8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0
行业投资评级 - 氟化工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液冷板块开启增长空间 [1]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延续 [7][125] - 液冷技术带动上游氟化液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 [4][70] 行业表现 - 8月氟化工指数报1681.54点,较7月末上涨16.75%,跑赢申万化工指数7.7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6.42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8.78个百分点 [1][15] - 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报1132.98点,较7月底上涨2.20%;制冷剂价格指数报1954.94点,较7月底上涨3.71% [16] 制冷剂价格走势 - R32报价提升至6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5000元/吨 [24] - R134a报价提升至5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000元/吨 [24] - R22报价提升至40500元/吨,较上月上涨500元/吨 [24] - 预计9-11月R32均价分别为6.2万元/吨、6.3万元/吨、6.4万元/吨 [2][22] - 预计9-11月R134a均价分别为5.2万元/吨、5.3万元/吨、5.4万元/吨 [2][22] 出口数据 - 2025年1-7月R32出口3.21万吨,同比增长13.0% [35] - 2025年1-7月R134a出口6.13万吨,同比下降9.0% [35] - 2025年7月R32出口均价为46576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4598元/吨 [2][35] 空调排产数据 - 2025年9月空调内销排产572万台,同比下降6.3% [4][88] - 2025年9月空调出口排产502.5万台,同比下降16.6% [4][88] - 1-7月空调累计出口4492万台,同比增长4.2% [3][87] 液冷市场需求 - 预计2027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19-2027年复合增速达51.4% [66][70] - R134a可用于双相冷板式冷却液,巨化股份拥有R134a配额7.65万吨,占比37% [4][70] - 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带动全氟聚醚、氢氟醚等氟化液需求增长 [4][70] 配额政策影响 - 2025年R22生产配额同比削减18%,内用生产配额削减28% [74] - 2025年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 [76] - 2025年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 [77] 重点公司业绩 - 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20] - 三美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 [120] - 东岳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53.28% [12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7][126] - 相关标的包括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 [7][126]
中欣氟材(002915) - 002915中欣氟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2025-09-01 17:16
财务表现与运营管理 - 国外市场收入下降4.42%,主要因印度医药中间体产品销量和价格下滑 [2] - 应收账款余额增长10.54%,系第二季度营收增长所致 [2][3] - 销售费用增长13.97%,因租赁费和展览费增加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翻倍增长,新增子公司研发项目 [3] - 第四代制冷剂生产线建成:R1233zd产能10000吨,R1234ze产能5000吨 [4] - 拟建R1233yf产能10000吨 [4]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通过动态评价体系监测原材料价格,推动供应商报价透明化 [4][5] - 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保障供应稳定性 [4][5] - 通过研发技改降低产品单耗,延伸高附加值产品链 [5] 战略布局与运营管理 - 跨区域经营采用统一战略管控和数字化平台建设 [5] - 产品链形成全产业链格局,贴近终端市场 [4] - 推行"一稳一降一增"经营策略,聚焦降本增效 [3]
上海证券:给予巨化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53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3.33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8.72%,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155.23%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7.07%,环比增长53.57%,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4.57%,环比增长56.83% [1] 制冷剂业务 - 2025H1制冷剂产品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增长61.88%,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贡献增利21.29亿元,在增利因素中占比73.49% [2] - 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2025年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改善 [2] - 截至8月28日,R22/R32/R125/R134a华东市场价分别为33500/61000/45000/52500元/吨,本年涨幅分别为-2%/40%/14%/28% [2] 非制冷剂业务 - 2025H1氟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0.24%、20.87%和6.55% [2] - 含氟聚合物材料、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80%、2.55%和8.66% [2] 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 含氟聚合物品种齐全,TFE、HFP、VDF、PTFE、FEP、FKM、PVDF、ETFE总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3] - 规划本埠1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500吨/年全氟磺酸树脂一期250吨/年项目、1万吨/年FEP等扩建项目和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3] - 子公司飞源化工R113a、三氟乙酸、三氟乙酰氯、三氟乙醇、硫酰氯等三氟系列精细材料产能位列行业前三 [4] 新兴应用领域 - 开发电子氟化液氢氟醚D系列产品和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为半导体生产、大数据中心等产业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4] - 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产品包括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目前已建成一期1000吨/年产能 [4] - 运营两套主流HFOs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计划通过新建+技术改造新增产能近5万吨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9.90/300.45/342.05亿元,增速分别为10.3%/11.3%/13.8%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1/50.94/58.32亿元,增速分别为125.1%/15.5%/14.5% [5] - 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2家,目标均价45.03元 [6]
三爱富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 卡位含氟电子材料国产替代黄金赛道
全景网· 2025-08-31 15: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 重点发展含氟电子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 加速半导体材料布局 [1] - 公司依托六十余年氟化工技术积淀 向高端电子材料领域战略升级 [2] - 公司在超高纯含氟聚合物 电子特气 氟化液三大核心产品领域形成明确布局 产品已进入下游验证阶段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显示基底用聚酰亚胺材料已建成千吨级产能 覆盖国内主流显示面板企业 [4] - 公司特种氟橡胶产品成功应用于卫星与航天器 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密封系统 [4] - 公司已与多家国内芯片制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产品正式进入半导体供应链体系 [4] - 公司战略加速母公司从传统化工向高端制造转型 完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布局 [5][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际化工巨头3M宣布退出含氟化学品市场 为国产企业提供宝贵市场切换窗口期 [1][4] - 3M在全球半导体冷却剂市场占有率达90% 2025年底退出相关业务 [4] - 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5年保守估计达1283.2亿元 其中浸没式液冷市场占526.1亿元 占比超40% [1] - 高性能GPU芯片功耗突破700瓦 推动浸没式液冷技术成为标配 电子氟化液需求急剧增长 [4] - 半导体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高纯度 高性能含氟材料需求激增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PVDF产品在新能源电池粘结剂 半导体纯水供应 化学品输送等新兴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2] - PVDF广泛用于半导体制造管道 阀门等关键部件 [2] - 氟化液产品具有高化学稳定性 优异电绝缘性 不燃性及宽工作温度范围等特性 [3] - 公司在聚偏氟乙烯(PVDF) 氟橡胶(FKM) 聚四氟乙烯(PTFE)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行业前列 [2] 财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52.9亿元 归母净利润3.44亿元 [2] - 2024年合并口径营业收入46.19亿元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主要因偏氟乙烯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 [2] - 华谊集团以现金40.91亿元收购公司60%股权 将其纳入四大新兴领域战略布局 [2] 协同效应与发展前景 - 公司氟化工产品与华谊集团现有业务形成深度互补 PVDF作为涂料原料推动集团涂料业务增长 [6] - PTFE 全氟磺酸树脂等为集团航空软管组件 燃料电池膜等产品提供关键原料 降低产业链成本 [6] - 公司未来有望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稳定可观收益 [6] - 公司突破响应集成电路产业对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7]
本周化工企业半年报集中披露,制冷剂、涤纶长丝业绩优异
开源证券· 2025-08-31 14:06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化工企业半年报集中披露 制冷剂和涤纶长丝业绩表现优异 [4]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在2024年修复后2025年保持良好态势 主升趋势正在进行中 [4] - 涤纶长丝行业库存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后续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盈利弹性有望体现 [4] - 涤纶长丝行业投产高峰已过 未来产能增速逐步放缓 行业集中度较高 反内卷背景下龙头企业定价权与协同效应有望凸显 [4] - 伴随政策对国内需求刺激 纺服终端消费有望进一步提振 化纤行业景气度未来具较强向上弹性 [27]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化工行业指数报4064.3点 较上周五上涨1.11% 跑输沪深300指数1.6% [15] - CCPI报4009点 较上周五下跌0.55% [15] - 化工板块545只个股中178只周度上涨(占比32.66%)354只周度下跌(占比64.95%) [15] - 近7日跟踪的226种化工产品中52种价格上涨104种下跌 [16] - 近7日跟踪的72种产品价差中41种价差上涨27种下跌 [16] 细分行业表现 制冷剂 - 巨化股份2025H1实现营收133.31亿元 同比+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146.97% 其中Q2单季营收75.31亿元 同比+13.93% 环比+29.8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138.82% 环比+53.57% [21] - 三美股份2025H1实现营收28.28亿元 同比+38.58% 归母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159.22% 其中Q2单季营收16.16亿元 同比+49.36% 环比+33.32% 归母净利润5.94亿元 同比+158.98% 环比+48.33% [21] 涤纶长丝 - 新凤鸣2025H1实现营收334.91亿元 同比+7.10% 归母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17.28% 其中2025Q2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同比+22.24% 环比+31.44% [23] - 桐昆股份2025H1实现营收441.58亿元 同比-8.41% 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 同比+2.93% 其中2025Q2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含投资收益1.70亿元)同比+0.04% 环比-20.54% [23] - 截至8月29日 涤纶长丝POY、FDY、DTY库存天数分别为17.8天、20.6天、26.2天 [23] - 本周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6865元/吨 较上周上涨80元/吨 FDY市场均价7135元/吨 较上周上涨35元/吨 DTY市场均价8040元/吨 较上周上涨55元/吨 [28] 化肥 -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均价1734元/吨 较上周四下跌27元/吨 跌幅1.53% [46] - 磷矿石市场均价稳定 30%品位1020元/吨 28%品位947元/吨 25%品位759元/吨 [46] - 55%粉状一铵市场均价3336元/吨 与上周持平 [47] - 73%工业级磷酸一铵市场均价5800元/吨 较上周下跌26元/吨 跌幅0.45% [48] - 64%含量二铵市场均价3541元/吨 较上周上涨0.14% [49] - 氯化钾市场均价3275元/吨 环比上周跌幅0.12% 同比涨幅35.5% [50] 价格与价差表现 - 7日涨幅前十产品:维生素B1(+12.82%)、维生素D3(+7.14%)、百草枯(+6.56%)、TDI(+4.47%)、丁酮(+3.79%)、三氯甲烷(+3.75%)、丁二烯(+3.71%)、DMF(+3.64%)、氯化钾(+3.53%)、异丁醇(+2.38%)[66] - 7日跌幅前十产品:液氯(-48.51%)、盐酸(-8.29%)、丁基橡胶(-7.79%)、丙烯酸甲酯(-7.33%)、丙烯酸丁酯(-6.13%)、苯胺(-6.05%)、电池级碳酸锂(-4.04%)、乙烯(-3.85%)、丙烯酸异辛酯(-3.78%)、混合芳烃(-3.77%)[68] - 7日价差涨幅前五:PS-1.01×苯乙烯(+67.27%)、二甲醚-1.41×甲醇(+57.40%)、环己酮-1.144×纯苯(+34.73%)、丙烯酸甲酯-0.87×丙烯酸-0.25×甲醇(+20.90%)、POY-0.34×MEG-0.86×PTA(+13.89%)[70] - 7日价差跌幅前五:PTA-0.655×PX(-78.53%)、丙烯腈-1.2×丙烯-0.48×合成氨(-20.24%)、甲苯-石脑油(-19.12%)、纯苯-石脑油(-11.92%)、PVC-1.45×电石(-10.18%)[7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57]
巨化股份(600160):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制冷剂景气向上趋势不改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29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总收入133.31亿元 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146.97%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 同比增长155.23% [1] - 2Q25营业总收入75.31亿元 同比增长13.93%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增长138.82% 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 同比增长144.57% [1] 制冷剂业务表现 - 制冷剂平均售价3.94万元/吨 同比上涨61.88% 外销量15.46万吨 同比下降4.19% [2] - R22/R32/R125/R134a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3.55/5.95/4.55/5.1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7.58%/38.37%/8.33%/21.18% [3] - 第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 库存消化充分 下游需求旺盛 [3] 非制冷剂业务状况 - 含氟聚合物材料销售均价同比下跌2.80% 食品包装材料下跌2.55% 石化材料下跌8.66% [2] - 非制冷剂化工产品面临供强需弱格局 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行 [2] 行业趋势与竞争地位 - 制冷剂行业生态持续改善 竞争秩序优化 HFCs逐步形成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 [3] - 公司作为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 受益于制冷剂景气上行周期 氟氯联动带来成本优势 [4] 产能布局与盈利预期 - 公司逆周期布局低成本优质产能 为未来氟聚合物周期调整做准备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8/56.59/66.55亿元 同比增速150.47%/15.29%/17.60% [4]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9:11
整体业绩概况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1] -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达643家 [1] - 营业总收入合计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3] - 283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3]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钢铁、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1] - 汽车、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1]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科技企业业绩兑现 [1] 营收规模分布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 超10亿元2411家 超1亿元5054家 [3]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中国石化(1.41万亿元)、中国建筑(1.11万亿元)、中国移动(0.54万亿元)、中国中铁(0.51万亿元)、中国平安(0.50万亿元)、中国铁建(0.49万亿元)、工商银行(0.43万亿元)、建设银行(0.39万亿元)、农业银行(0.37万亿元) [3] 盈利规模分布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41家 超10亿元313家 超1亿元1754家 [3] - 万辰集团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市值约400亿元 [4] 龙头企业表现 - 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等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6]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 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7]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净利润同比增长11倍 重返100亿元以上 [7] - 高德红外营收19.34亿元(同比+68.24%) 净利润1.81亿元(同比+906.85%) [7] 行业景气度回升 - 北方稀土营收188.7亿元(同比+45.24%) 净利润9.3亿元(同比+1951.52%)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同比+5644.93%) [9] - 三一重工营收445.34亿元(同比+14.96%) 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46.00%)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 [9] - 巨化股份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46.97%) 已超去年全年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企业业绩同比倍增 [10] AI引领增长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同比+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23.13%) 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6%)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38.6%) 创同期历史新高 其中Q2单季营收首超2000亿元 [13]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14.5%) 算力和终端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35% [13]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同比+17.01%) 首次突破百亿 研发投入23.92亿元 占营收21.92% [13] - 瑞芯微营收20.46亿元(同比+63.85%) 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 汽车电子、工业应用等领域持续扩张 [14]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2.51% 市盈率21.23倍 份额增加9750万份 [1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36% 市盈率44.76倍 份额增加9600万份 [1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73% 份额增加1600万份 [1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6.58% 市盈率128.37倍 份额减少200万份 [17]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8:30
整体业绩表现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净利润为正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达643家 [2] - 营业总收入合计约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约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5] - 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过500亿元101家 超过100亿元448家 超过10亿元2411家 超过1亿元5054家 [5] - 净利润超过100亿元41家 超过10亿元313家 超过1亿元1754家 283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5] 行业表现亮点 - 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2] - 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 - 受益于AI算力需求推动 高科技企业迎来业绩兑现 [2] 龙头企业业绩 - 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 [8] - 营业总收入排名前十公司分别为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5437.69亿元) 中国中铁(5125.02亿元) 中国平安(5000.76亿元) 中国铁建(4891.99亿元) 工商银行(4270.92亿元) 建设银行(3942.73亿元) 农业银行(3699.37亿元) [3][5] 具体公司业绩亮点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8] -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8]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归母净利润重返100亿元以上 同比增长11倍 [8] - 高德红外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增长68.24%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906.85% [9] - 北方稀土营业收入188.7亿元同比上涨45.24% 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1951.52% [10] - 三一重工营业收入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 [10] - 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1] - 立讯精密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14]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 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 [14]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算力和终端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过35% [14]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17.01% [15] - 瑞芯微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 [15] AI驱动增长 - 立讯精密把握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提供铜光热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14] - 工业富联受益于AI相关业务强势增长 [14] - 中兴通讯算力和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14] - 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3.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1.92% [15] - 瑞芯微依托AIoT产品战略布局优势 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带动增长 [15]
昊华科技: 昊华科技关于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暨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14
公司重组与运营优化 - 全资子公司湖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郴州中化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吸收合并后中蓝新材料承继郴州氟源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权利与义务 郴州氟源法人资格注销 [2] - 吸收合并旨在深化国企改革 优化氟化工业务法人结构 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2] - 中蓝新材料经营范围涵盖金属矿石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及销售等 郴州氟源经营范围包括五金产品零售及货物进出口等 [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81,451,612股 每股发行价24.80元 募集资金总额4,499,999,977.60元 [3] - 扣除不含增值税发行费用3,050,416.26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4,496,949,561.34元 [3] - 募集资金于2024年12月25日由中信证券划转至公司专用账户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3] 募投项目调整 - 变更"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实施主体 由郴州氟源调整为中蓝新材料 [2][6] - 变更原因系吸收合并后郴州氟源不再作为独立法人存在 项目实施主体需同步调整 [7] - 本次变更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不调整投资总额与建设内容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6] 公司治理程序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及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该议案 [2][8] - 监事会认为变更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利益 [8] - 独立财务顾问中信证券对变更事项无异议 认为程序符合监管规则 [9][10]
昊华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暨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14
核心观点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蓝新材料吸收合并郴州氟源 旨在优化氟化工业务法人结构并提升运营效率 吸收合并后中蓝新材料承继郴州氟源全部资产及义务 同时将募投项目"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实施主体由郴州氟源变更为中蓝新材料 该调整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且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1] 吸收合并双方基本情况 - 吸收合并方中蓝新材料经营范围涵盖金属矿石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及销售、电子材料销售等一般项目及许可类经营活动 [2] - 被合并方郴州氟源经营范围包括五金产品零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一般项目及许可类经营活动 [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81,451,612股 每股发行价24.80元 募集资金总额44.999999776亿元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305.041626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44.9694956134亿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4年12月25日划转至专用账户 并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 - 公司开设募集资金专户并与独立财务顾问、银行签订监管协议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9万吨VDF、1.5万吨PVDF及配套3.6万吨HCFC-142b原料项目(二期)" 拟使用募集资金44.969496亿元 [4] - 在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前提下 公司调整部分项目投资额 其中"2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调减募集资金使用额 [4] 实施主体变更详情 - 变更实施主体的募投项目为"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 实施主体由郴州氟源变更为中蓝新材料 [4][5] - 变更原因系吸收合并后郴州氟源法人资格注销 需由中蓝新材料承继其业务职能 该调整不涉及投资总额及建设内容变化 [5] - 公司将注销原募集资金专户并新开专户 同步签署六方监管协议 [5] 公司审议程序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该事项 [6] - 监事会认为该调整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 且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利益 [6] 独立财务顾问意见 - 中信证券认为该事项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 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定 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