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ive Lending

搜索文档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33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7月2日上午10:00-11:00通过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roadshow.sseinfo.com/)以网络互动的方式召开了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 季度业绩说明会。现将会议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0358 证券简称:ST联合 公告编号:2025-临056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一、本次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了《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 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临054)。 2025年7月2日上午10:00-11:00,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颖先生、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彭慧斌先生、财务 负责人李文才先生、独立董事胡大立先生出席了本次业绩说明会,公司针对20 ...
云顶新耀(1952.HK):MRNA平台开发稳步推进 可逆BTK膜性肾病数据优异;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7-03 02:29
AI + mRNA 技术平台 - 公司展示完全整合且本地化的AI + mRNA平台及多款mRNA肿瘤药物研发进展 [1] - 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验证疗效并与PD-1抗体存在协同作用 IIT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低起始剂量也能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激发特异性T细胞反应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1] - 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同时靶向5种肿瘤相关抗原 适用于多种鳞癌 临床前研究发现其具备诱导免疫记忆 降低肿瘤复发的潜力 正同步推进中美双报 [1] - 自体生成CAR-T项目在动物模型中验证有效 具备现货型 无需淋巴耗竭 剂量可控等优势 展现了开发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力 [1] 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 - 公司公布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治疗膜性肾病的Ib/IIa期数据 试验招募抗PLA2R自抗体阳性患者 分为低剂量组(100mg QD x 4周 + 100mg BID x 32周)和高剂量组(200mg BID x 36周) [1] - 免疫学响应快速且显著 两个剂量组治疗8-12周后抗PLA2R自抗体平均降低幅度超过60% 到24周时接近100% [1] - 临床响应可观 20-24周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超50% 到36周时达到80%左右 高剂量组受试者在停药后仍维持100%的免疫学和临床上的完全响应率 [1] - 膜性肾病在中国/欧美分别有200万/18万存量患者 全球暂无获批药物 潜在市场空间可观 EVER001拥有响应率高 口服给药方便等优点 [1] - 公司预计9月正式公布52周随访数据 并与中美监管机构探讨潜在注册路径 同时探讨可能的BD机会及治疗更多B细胞介导自免疾病的可能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7年盈利预测以反映更谨慎的产品收入放量预期 将EVER001加入长期财务预测中 预计其经PoS调整后的销售峰值将超过15亿元人民币 [2] - 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 对应237亿港元目标估值和1.8倍收入达峰时的市销率 维持买入评级 [2]
鼎里的药是历久弥新的价值承诺——专访广誉远李晓军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21.48%,净利润6358.43万元,同比增长53.94%,创"史上最佳"季报 [7][8] - 2024年提出"1541"战略框架,将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实施"龙凤大单品"战略 [8] - 2024年新开拓代理商43家,终端门店总数达462家,龟龄集销售收入增速超25%,定坤丹增速近10%,精品中药收入增长近25%,占比由21.89%提升到28.73% [8] - 实施"四足两翼"问鼎战略,针对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四大支柱产品及龟龄集酒、大健康两个潜力产品系列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 [13][14] 产品与研发 - 拥有龟龄集和定坤丹两大国家级保密配方、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 - 坚持古法炮制工艺,如醋膏需20公斤山西老陈醋日晒夜露3年晒成1公斤,龟龄集包含99道大工序、360道小工序 [11] - 构建老中青三代传承体系,拥有近百名传承人,在2025乌镇健康大会上展示古法炮制技艺 [12] -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权威院校机构合作,开展经典名方二次开发、贵稀药材替代研究和大健康产品开发 [12] 行业与市场 - 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中医药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精品中药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3000亿元 [9] - 公司"治疗刚需+消费升级"双重属性契合政策与市场红利 [9] - 通过精品中药渠道和圈层、电商、O2O、新媒体私域等模式推广,实施"精品VIP、大型医学科研、新媒体赋能、TOP10连锁合作"等重点项目 [14] 企业文化与品牌 - 以"广誉远国药,养生精品药"为产品战略定位,打造"养生精品国药"领导者地位 [7][9] - 提出"六维增效模型",围绕货、场、人、流、服、管6个维度开展策划赋能 [14] - 强调文化、品牌、学术、创新、治理五大发展要素,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一流媒体、头部咨询公司合作 [14]
中国市场多重优势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专访安联基金总经理沈良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安联基金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安联投资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安联基金并于2024年4月18日获批展业 标志着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进入新阶段 [2] - 安联集团在中国深耕30年 业务从保险扩展到综合金融服务 包括合资寿险 独资寿险 保险资管 私募基金及公募基金 [3] - 公司战略目标为"帮客户赚钱" 通过三大支柱实现:全面产品布局 专业投资能力 优质客户体验 [3][4] 中国资本市场机遇与变化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从存款(42%)和房地产(60%)转向多元化投资 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年轻人购房意愿下降推动资金寻找新渠道 [3] - 中国个人养老金规模约4000亿元 相比美国20万亿美元市场差距显著 但增长潜力巨大 [4] - 安联投资入股国民养老公司 计划将欧洲和香港(管理300亿港元养老金)经验引入中国 [5] 外资视角下的中国资产吸引力 - 外资关注中国市场的三大历史因素:市场规模大且资产类别丰富 与其他资产相关性低 经济高增长潜力 [6] - 当前外资关注点从传统基建地产转向高端制造 新能源 消费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力成为典型案例 [7]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与全球市场相关性低 政策环境改善(如长期资金入市 分红机制优化)提升配置吸引力 [7] 安联基金本土化运营策略 - 采用"全球方法论+本土实践"模式 全球统一投资理念与风控体系结合本土需求理解 [4] - 投研部门为最大部门 因中国市场政策敏感性强 需建立本土化研究体系 [4] - 将ESG投资体系引入中国并优化 安联投资自1999年即为ESG投资先锋 [4]
中国资产这半年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张大伟 制图 券商 金股 □ Wind数据显示,收录的34家券商研究所金股组合中,共有27家券商金股组合上半年收益为正,占比 近八成 □ 多家券商认为,下半年A股有望震荡上行,倾向于布局新兴科技等具备核心产业趋势潜力的行业,此 外继续以红利资产作为核心底仓品种 公募 基金 最高超30% 上半年近八成券商金股组合获正收益 ◎记者 严晓菲 今年上半年,共有27家券商研究所发布的金股组合收益为正,占比近八成。其中,华鑫证券、东兴证券 金股组合收益领先,涨幅均超过30%。 外资 视点 □ "韧性"有望继续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特征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为6.78%,超八成实现正收益。其中,347只基金收益在20%以上,50 只收益超过40%,更有11只收益超60% □ 在消费、出口表现超预期,宏观环境向好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将日益增强 □ 北交所、医药相关基金上半年业绩亮眼,其中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十强中占据 六席 下半年把握"科技+红利"投资机会 展望下半年,多家券商预计A股中枢将在震荡中抬升,倾向于布局包括新兴科技在内的具备核心产业趋 势潜力的行业,同时将红利资产视作配置的底仓 ...
从“万能牌照”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 沉寂两年 公募子公司重新出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行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公募基金子公司管理规模从2016年巅峰时期的近12万亿元缩减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9939.16亿元,首次跌破万亿元 [6] - 证监会2025年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设立科技及运营服务子公司,支持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 [5] - 政策支持公募基金"走出去",2022年和2024年相继出台文件鼓励设立境外子公司,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8] 新设子公司与业务方向 - 2025年6月,易方达基金获批设立销售子公司,聚焦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3] - 兴证全球基金新加坡子公司获批,布局东南亚市场跨境资产配置 [3] - 华夏基金获批设立业内首家运营服务子公司,业务涵盖理财产品运营及数据分析 [3] - 当前共有7家基金公司申请设立境内子公司,业务涉及REITs、运营服务和股权投资 [4] 历史发展与监管变革 - 2012年首批基金子公司因"投资范围广、无风险资本计提"优势崛起,被称为"万能牌照" [6] - 2016年监管新规要求净资本不低于1亿元,限制低资本金撬动资产的模式 [7] -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去通道、去嵌套等政策导致子公司规模大幅缩水 [7] 新兴机遇与市场前景 - 海外子公司迎来发展机遇,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部分欧洲投资者从低配转为中性甚至超配 [8] - 公募REITs成为存量资产盘活主战场,专业子公司可简化产品结构并提升运营效率 [9][10] - 行业从"万能牌照"向专业化转型,未来将在特色化领域精耕细作 [2][11]
公募今年分红金额已超12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基金分红规模创新高 - 今年以来已有超千只基金进行分红 累计金额达1231.03亿元 同比增长38%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次分红83.94亿元 创境内ETF单次分红最高纪录 [1][2] - ETF及ETF联接基金分红金额合计217.14亿元 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2] 头部基金分红表现 - 华夏沪深300ETF分红26.83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分红24.35亿元 [2] - 南方中证5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分红均超10亿元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3738.58亿元 多只ETF规模超千亿元 [2] 主动权益类基金分红趋势 - 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基金 中欧红利智选混合基金近期发布分红公告 [2] - 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 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基金 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分红均超4亿元 [2] ETF分红特征分析 - 大盘价值风格宽基ETF分红金额较大 成长风格ETF分红较少 [3] - 上证50 沪深300 红利等价值风格指数成分股分红普遍较多 [3] - 科创50 创业板指等成长风格指数成分股分红相对较少 [3] 基金分红驱动因素 - 上市公司分红监管政策强化 推动A股市场分红热潮 [3] - ETF分红可帮助持有人锁定收益 满足现金流需求 [3] - 基金公司通过分红控制跟踪误差 提高管理效率 [3]
数字技术让城市更高效、更安全、更温暖——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一线观察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展示前沿技术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场景 [1] - 吉祥物"数小智"设计融合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元素 科技蓝主色调搭配智慧光纹 体现数字世界灵动与创新精神 [1] 技术创新应用 - AI技术深度参与大会运营:开幕式MV由AI独立创作 豆包AI大模型实现实时同传与声纹复刻技术 打破语言障碍 [2] - 无感通行系统实现刷脸入场 智能寻座导航提升参会效率 体现"智能+绿色"理念 [2] - 京东方视延科技展示32英寸光场3D显示器 具备单眼4K画质与±30°视角 AI眼球追踪技术消除眩晕感 已应用于远程医疗和工业设计 [2] - 咖啡机器人50秒完成全流程制作 AI算法生成定制拉花 通过上万次模拟实验达到专业水准 [3][4] 安全与行业解决方案 - 奇安信科技展示AI驱动的网络安全体系 实时监测并拦截针对大模型的攻击 构建闭环安全运营系统 [4] - 朝阳区21家企业集中展示数字孪生、AI医疗诊断等技术 覆盖制造、算力、医疗等领域 [4] 行业合作与场景拓展 - 大会采用"1+6+N"框架 设置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分论坛 探讨区块链数据共享及智慧养老等场景 [5] - 技术应用从会场延伸至城市生活 推动数字友好理念在智能交通、文旅等领域的落地 [5]
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 央地近期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包括新能源汽车下乡、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1] - 政策底层逻辑聚焦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 通过补贴措施增加总需求 推动产业升级 增强经济向好预期[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创2024年以来新高 显示政策效果显著[4] 政策具体举措 - 央行等六部门推出19项金融新政 包括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规范居民理财业务 提高财产性收入[2] - 商务部启动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 活动涵盖汽车换能、消费场景创新、系列活动举办等[2] - 地方层面 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推出特色消费活动 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2] - 发改委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 制定按月/周的"国补"使用计划 保障政策有序实施[4] 资金规模与产业影响 - 下半年预计1380亿元"两新"政策资金落地 可拉动居民消费7000-9000亿元[4] - 服务消费成为新动力源 重点提振电信、医疗、养老等领域 稳步扩大服务开放[4] - 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包括购房补贴、税费减免、公积金贷款优化等[4] - 汽车、家电、通信器材、家居等领域或获更大补贴力度 专项债收储可能成为政策储备方向[5] 消费增长预测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6% 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 全年较2024年提升2.5个百分点[6] - 暑期及国庆假期将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旺季[7] - 消费结构向绿色、智能、个性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健康消费等领域成未来热点[7]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升级 智慧商圈、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沉浸式场景将提升消费体验[7]
监管部门就规范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征求意见 力推“报行合一” 不得盲目拼规模抢份额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监管新规征求意见 - 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发展,涵盖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管控应收保费风险、推进降本增效等方面 [1] - 非车险业务范围定义为除车险、农险、出口信用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之外的所有保险业务 [1] -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但伴随手续费虚高、变相返利等恶性竞争乱象,部分公司通过虚挂中介套取费用突破备案费率 [1] 费率与费用管控要求 - 要求财险公司遵循合理、公平、充足原则厘定费率,不得设置与服务不符的高额费用水平 [2] - 禁止以虚挂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或通过虚列会议费、宣传费等名目变相突破手续费率上限 [2] - 监管部门引导公司摒弃"唯规模论",降低对保费规模、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提高合规经营与消费者满意度指标 [2] 业务模式优化方向 - 行业存在通过降费、高额佣金打"价格战"现象,导致综合成本率攀升、承保利润承压甚至长期亏损 [2] - "内卷式"竞争引发数据造假、服务缩水等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可持续性 [2] - 推动非车险"报行合一"是延续车险与人身险监管经验,响应国家"反内卷"政策导向 [3] 保费收取与分期规则 - 要求"见费出单",即收取全额或首期保费后出具保单和发票 [3] - 大额保单可分期缴费但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首期支付比例不低于25%、1年期以内保单分期不超过4期、超过1年则每增加1年可多增1期(间隔≤6个月)、末次缴费不晚于责任终止日前30天 [3] 监管执行与行业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将查处违反"报行合一"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责令停用条款费率并处罚相关责任人 [4] - 对手续费率异常或综合费用率波动的公司采取约谈、现场检查等措施 [4] - 短期倒逼公司调整业务模式(如严控手续费),长期促进行业转向服务竞争与盈利提升 [4] - 中小险企因对中介依赖较大可能面临转型压力 [5] - 大型财险公司表示将积极落实"报行合一"要求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