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价值话语权争夺战打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09:24
宁德时代后市场业务拓展 - 宁德时代旗下后市场服务品牌"宁家服务"在北京、上海和泰国曼谷同步开设直营体验中心,加速向东南亚市场拓展,未来计划覆盖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 [2][3] - 宁家服务业务涵盖电池检测、维保、回收、金融保险和二手车流通全场景,并与车企合作共建直营中心,目标在中国实现一般故障8小时修复、疑难故障72小时修复,海外市场实现"零时差"响应 [3] - 品牌成立1周年已在国内7座城市(包括武汉、广州)及海外曼谷落地直营体验中心,泰国为首个海外站点 [3] 后市场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商业模式以"技术壁垒+生态协同"为核心,聚焦三电系统(电池为核心),仅维修宁德时代电池,通过原厂技术、正品配件和权威认证保障安全性与可靠性 [4] - 自主研发超声导波无损检测设备可在15分钟内完成电池内部损伤检测,准确率超90%,维修成本降至整包更换的1/10(整包更换成本约10万元,返修成本降至1万-2万元) [6] - 打造"检测-维保-回收-再生"生态闭环,整合45项线上分析和28项线下检测的电池健康评估体系,回收网络县区覆盖率为第三方平台的3倍,实现"72小时极速回收"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因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升和保有量增长,但维修难度随CTP技术应用加大(CTP取消模组结构,电芯直接固定于底壳) [6][8] - 行业从"粗放维修"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三电系统纳入年检,《动力蓄电池维修标准》明确技术规范 [10][11] - 车企加速自研电池(如极氪金砖电池、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布局后市场,竞争焦点集中于检测标准、配件渠道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掌控 [9][10] 技术创新与维修效率提升 - 超声导波技术无需拆卸电池包即可检测内部结构性损伤,减少维修波及范围(例如从需拆30个电芯降至5个),提升效率并避免二次损伤 [6][7] - CTP技术维修需安全分离电芯与底壳,传统CTM方案虽便于模块化维修但增加空间、重量和制造成本 [6] - 技术迭代(如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扩大、磷酸锰铁锂电池商业化)和政策催化将为后市场带来新变量 [10][11]
重研发强“内功” 上市公司“创新底色”愈加彰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7:25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整体研发强度达2.33%,同比小幅提升,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水平3.29和4.44个百分点,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重点企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308.8亿元研发投入居A股榜首,同比增长53.05%,推出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2][3] - 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京东方A、海尔智家、海康威视等企业研发投入均超50亿元 [2] - 海康威视持续发展AI与大数据技术,提升研发效率,推进智能物联产品创新 [3] 企业创新成果与业绩 - 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3] - 沈阳化工实现归母净利润624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通过差异化战略推进高粘度、高发泡等新产品研发 [3][4] - 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研发投入38.71亿元,已获批23款新分子实体药物 [7] 行业龙头创新引领 - 宁德时代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及十三大生产基地,推出二代神行超充电池、587Ah储能电芯等创新产品 [6] - 新能源与创新药领域成为创新突出板块,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产学研融合强化产业链地位 [6][7] AI技术应用与成效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占比扩大,第二季度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8] - 格力电器"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9] - 长春高新以AI驱动研发效率提升,构建企业数据资产并赋能创新药研究 [9][10]
国轩高科(002074):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增长,动储业务多新品发布
民生证券· 2025-08-31 16:5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持续增长 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48.53% [1] - 动力电池业务表现突出 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 全球装机量市占率3.6%同比增长1% 国内市占率提升至5.18% [3] - 储能电池业务稳步发展 营收45.62亿元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七位 [3] - 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发布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 G垣准固态电池 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 推出商用车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3] - 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 覆盖中美欧非亚太四大区域 与VinFast 奇瑞等深度合作 海外产能已在越南 摩洛哥 美国等地逐步投产 [4] -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国内UC工厂产能由20GWh提升至28GWh 预计2026年底达产 德国哥廷根基地实现5MWh液冷储能系统本地化生产 [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环比增长14.17%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环比大幅增长163.37%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4.79% 同比下降2.9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49个百分点 净利率2.23% 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10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第二季度为13.45% 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费用率5.44% 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 [2]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态势强劲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45.94亿元 591.53亿元 738.04亿元 同比增长26% 32.6% 24.8% [4][5]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5亿元 28.18亿元 41.08亿元 同比增长30.5% 78.9% 45.8% 对应PE为42倍 23倍 16倍 [4][5] 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新产品矩阵丰富 涵盖LMFP体系 准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同时拓展低空飞行器 电动船舶等新应用领域 [3] - 储能产品线持续完善 推出"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 增强极端环境安全性 Gendome系列Go300等便携式移动储能设备获海外市场关注 [3] - 研发体系全球化布局 与国际知名企业 科研机构 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4]
国轩高科拟投资建设40GWh电池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8-31 12:04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拟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1] - 公司拟在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产能规模20GWh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2] - 两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不超过80亿元 均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1][2] 战略动机 - 投资旨在满足战略客户需求 扩大新型锂电池产能规模 完善产能布局[1] - 项目围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趋势 在原有基地基础上统一规划扩大优质产能[2] - 通过产能扩张丰富产品结构 降低综合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升核心竞争力[2] 资金安排 - 项目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和自筹资金或其他方式筹集[1][2] - 投资将增加公司资本开支和现金支出 但对长期业务布局和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1][2] 市场反应 - 8月29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 报36.47元/股[3] - 当日总市值达658.5亿元[3]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2] - 国家绿色低碳经济战略形成强劲推动力[2]
国轩高科上半年净利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北京商报· 2025-08-31 12: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1][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1][1]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及输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吉利神盾金砖电池:以创新技术为电动汽车注入安全动力
环球网· 2025-08-29 22:40
技术创新突破 - 公司整合电池业务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 推出神盾金砖电池 实现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技术融合 [3] - 超级快充系列支持5.5C充电倍率 10%-80%SOC充电仅需10.5分钟 末端快充技术使最终阶段充电时间仅需11.5分钟 [3][5] - 高能量密度系列能量密度达192Wh/kg 循环寿命较行业水平提升40% 混动系列实现4500次循环寿命 支持百万公里使用需求 [3] - 采用多粒径复配技术提升热稳定性 电解液配方创新使用分子装甲技术 使电池安全临界温度提升20℃ [3] 安全性能验证 - 通过行业首创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测试过程中电池持续处于放电状态 高度模拟真实用车场景 [1] - 完成36项全场景极限测试 其中23项超新国标要求 12项为企业自定标准 2024年以来完成6263次电芯测试 累计48324小时 [6] - 电芯级别测试包含8针同刺和真弹贯穿测试 电池包测试涵盖带载动态腐蚀浸水/高温充放电/整车连续刮底等极端工况 [6] - 底部防护采用多层复合结构 前端设置防刮梁 箱体采用6系铝合金材料 提升抗腐蚀性能 [6] 制造体系与产能布局 - 衢州生产基地获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认证 实现18道全自动核心工艺 单电芯水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 [7] - 采用高压等压注液/高精度叠片等先进工艺 结合躺式拘束负压串联化成技术 能源转化效率达80% [7] - AI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缺陷率低于0.1DPMO 达到近乎零缺陷品质水准 [7] - 在五省建设8大生产基地 预计2027年形成70GWh年产能规模 目前已应用于多款车型 [7]
招才引智 四川宜宾深化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中国发展网· 2025-08-29 18:57
招才引智活动概况 - 宜宾市举办"重回李庄・赓续文脉"研学交流暨招才引智活动 吸引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等23所高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 [1][3] - 活动期间发布2025年秋期招才引智人才需求清单 涵盖286家企业与单位 提供1067个岗位 计划招募4812名人才 [3][5] 产业人才需求结构 - 动力电池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等产业关联企业达242家 人才需求数量4162人 占总需求4812人的86.5% [7] - 白酒产业需生物技术 食品科学 化学及品牌管理类人才推动工艺创新 [6] - 动力电池产业需机械 电气 仪表 化学 自动化控制等专业人才助力提质增效 [6] - 晶硅光伏产业需工艺工程和设备工程类人才 [6] - 数字经济产业需大数据分析师 算法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6] 人才政策支持体系 - 设立每年10亿元人才发展资金 为引进博硕士提供最高120万元安家补助 [8] - 构建"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房票"安居体系 保障1万余套人才公寓 提供免费驿站住宿及购房补贴 [8] - 配置1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 撬动600亿元产业基金矩阵 为初创团队提供最高200万元"先投后股"资金支持 [9] - 通过人才绿卡提供子女入学 交通出行 景区旅游等10余项专属服务 [8] 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 以优质白酒 动力电池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 同步推动能源化工 轻工纺织传统产业升级 [6] - 重点布局数字能源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 形成多层次产业体系 [6] - 通过中关村信息谷等高质量孵化器提供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 [9] 人才发展成效案例 -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开展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 正负极材料研发 助力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 宜宾籍学子关注环境规划 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领域 寻求与家乡绿色发展协同 [14]
A股“股王”易主!茅王、宁王大反攻!上一轮行情的茅指数、宁组合到什么位置了?
私募排排网· 2025-08-29 18:00
A股市场股王交替现象 - A股市场正上演"股王交替"戏码 算力板块爆发推动寒武纪于8月28日以1587.91元/股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股成为新股王 次日贵州茅台涨超2.3%重新反超[2] 茅指数与宁组合特征对比 - 茅指数由42只消费、医药、科技领域龙头组成 代表盈利稳定的价值属性板块 宁组合由25只高成长性赛道龙头组成 代表高景气成长属性板块[3] - 茅指数较2021年2月高点回撤56% 宁组合较2021年8月高点回撤63.55%[4] 茅指数成分股表现 - 剔除重叠个股后24只茅指数成分股较2021年2月高点平均下跌12.24% 其中7只个股创新高 占比近30%[5] - 年内涨幅前三个股分别上涨60.95%、37.86%、34.19% 其中***公司深耕液压领域 市占率超77%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丝杠业务[7] 宁组合成分股表现 - 25只宁组合成分股较2021年8月高点平均下跌43.97% 仅3只个股创新高 占比12%[8] - 年内涨幅前三个股分别上涨103.13%、92.47%、77.09%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净利润82.87亿元同比增长101.92%[10] 机构资金偏好 - 融资余额前三的个股分别为256.69亿元、167.44亿元、152.66亿元 融资余额最低的三只个股分别为5.22亿元、4.33亿元、3.02亿元[11] - 机构持股比例前三的个股达97.80%、79.83%、77.24% 贵州茅台、华熙生物等机构持股比例超70% 最低三只个股机构持股比例均低于5%[14]
正力新能(3677.HK)上市后首份业绩半年报出炉 净利润超2.2亿元 实现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9 16:0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1] - 综合毛利率17.9% 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 - 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加3.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2] - 动力电池业务营业收入从16.41亿元增长至29.85亿元 增幅81.9% [2] - 动力电池毛利率从11.1%提升至18.3% [2] - 期间费用相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降 [2] 业务运营 - 动力电池装机量7.83GWh 同比增幅99.24% [1] - 乘用车出货量达7.63GWh 同比增幅110.77% [1] - 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7 6月份单月排名第6 [1] - 与头部车企建立广泛合作 包括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上汽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传祺、广汽丰田等 [1] - 获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增程新项目定点 [1] - 预计全年出货量18-20GWh 同比增长约50% [2] - 新产线已获客户定点 [2] 研发创新 - 发布第二代"三高一快"航空动力电池 采用超高镍三元和双重半固态技术 兼顾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快充特性 [3] - 获得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民航局适航认证 [3] - 实现国内首家固定翼载人电动飞机动力电池量产交付 [3] - 发布45℃永不热扩散三元电池、5C超充三元电池、190Wh/kg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 均已实现量产交付 [3] - 推进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平均8C快充电池研发 [4] - 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推进百兆瓦时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4] - 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4] - 锂离子电池实现170Wh/kg能量密度 -40°C低温容量保持率91% [4] 产能建设 - 江苏常熟新建25GWh汽车动力锂电池项目一期10GWh工程6月份封顶 [5] - 新增产能一期项目将于今年四季度投产 [5] - 采用新一代柔性数智化生产制造系统 具备柔性制造、快速换型和软件定义特点 [5] - 满足标准化电芯形态适配差异化电化学体系需求 [5] 战略规划 - 前瞻性布局"陆海空"全场景应用 [3] - 持续打造全场景、多路径的高品质产品组合 [6] - 持续拓展优质客户 稳健扩充产能 [6] - 探索前沿技术加速产品迭代 [6]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2.8万亿元,东方财富成交额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46
市场成交概况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2.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725.05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1.22万亿元 深市成交额1.58万亿元 [1] 个股成交排名 - 东方财富成交额居首达324.03亿元 [1] - 寒武纪-U成交额265.07亿元位列第二 [1] - 宁德时代成交额234.83亿元位列第三 [1] - 北方稀土成交额215.49亿元 新易盛成交额214.34亿元分列第四、五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