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尴尬!阿里系独角兽上市,被前 CFO 吐槽上市圈钱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1 19:06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分拆斑马智行并推动其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创立,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44.72%股份,分拆后持股比例将降至超过30%但仍保持持股关联 [3]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5.5% [8]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8]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32.14亿元,超过同期总营收25.01亿元 [8] - 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重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099亿元 [9]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前CFO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 [4] - 夏莲认为座舱技术缺乏门槛,车厂可自主开发,且过去三年业绩未达预期 [4] - 公司未设立CFO职位,由CEO戴玮兼管财务职能 [7] - 夏莲声称协助朋友投资时将公司估值降低50% [4] 业务模式与行业定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面向车企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前高管质疑技术门槛不足,车厂具备自主开发能力 [4]
2025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洗牌:乌鲁木齐第1,汕头16,六安领先常德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09
城市发展格局转变 -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非中心化趋势 三线城市凭借特色化发展路径强势崛起 实现经济能级显著跃升[1] - 70座三线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实践引领发展变革 包括乌鲁木齐 兰州 中山等代表城市[1] 特色发展模式 - 邯郸通过绿色转型推动钢城发展 唐山专注高端装备智造 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产业升级[2] - 湖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展现强劲后发优势 阜阳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占据区域经济地位[2] - 赣州依托稀土资源打造世界级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 成为区域增长重要引擎[4] - 襄阳构建智能汽车产业带 紧抓汽车产业机遇展现创新活力[4] - 盐城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海口最大化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 济宁实现运河经济带文旅产业深度融合[4] 重点城市发展成就 - 乌鲁木齐作为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5年跨境贸易额预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6] - 乌鲁木齐数字经济园区吸引32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值达1900亿元[6] - 乌鲁木齐风机制造市场份额占全国18% 成为西部产业升级标志[6] - 汕头数字侨乡战略推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2025年贸易额达540亿元[8] - 汕头超声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集群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 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8] - 汕头产学研平台孵化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潮商回归工程三年引进287个项目[8] - 汕头实际利用侨资规模突破千亿元[8] - 六安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光伏玻璃产能占全球12%市场份额[10] - 六安精密制造领域孕育3家独角兽企业 与合肥共建科创飞地每年转化科技成果超200项[10] - 六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10] 区域经济影响 - 三线城市以多点开花态势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 包括乌鲁木齐开放枢纽 汕头侨资引擎 六安创新突围等特色模式[10] - 城市发展变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更加均衡多元的发展格局[10]
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重庆召开,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建设进入关键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5:52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于8月29日在重庆举行,主题为“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 [1] - 大会聚集了政、产、学、研、用等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1] - 会议旨在探讨开源共建模式的深化应用、生态可持续性与产业生态协同机制,推动汽车产业与芯片、开源生态领域的深度融合 [1] 开源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开源模式被视为智能时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之路,是生态与生态竞争的关键 [3] - 开源车用操作系统体系的价值在于减少行业重复投入,并通过顶层设计连接芯片、服务商、测试、量产和人才,形成协同、可持续、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3] - 开源能推动产业协同、避免重复研发、构建统一平台、优化创新配置、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并为开发者提供前沿技术机会 [4] - 开源软件正成为推动汽车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智能驾驶等领域释放巨大潜能 [4] 开源生态的具体优势 - 开源可汇集共性需求,共建共享底层能力,避免重复投入,分摊单一主体研发不确定性,显著降低时间与资金成本 [4] - 基于动态代码与开放接口开展二次开发与敏捷迭代,可实现更可控与架构灵活性,加速以车规级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动态培育 [4] - 通过开源共建完善治理,可形成标准共识,夯实汽车技术软件的生态底座,持续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与跨界协同活力 [4] - 大部分地源软件中开源代码的占比达到75%–80%左右,开源代码的需求量还在不断提升 [11] 产业协同与发展路径 - 智能汽车的发展是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需开展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探索自主芯片、操作系统、工具链互为驱动的融合发展模式 [5] - 需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鼓励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通过“以用促建”的模式推进产业发展 [5] - 车规级芯片作为产业链关键组成部分,需通过一体化支持,助力其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成熟落地 [5] - 车企应坚持开放创新互信共赢,携手全球合作伙伴精准识变,快速应变、主动求变,共建共创共赢的新生态 [7] 开源项目与生态建设实践 - 大会上正式启动开源“星辉计划”,该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普华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为统一底座 [6] - 计划构建“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五大体系,将分散的力量聚成共生网络 [6] - 来自英飞凌、瑞萨电子、恩智浦等国内外19家芯片企业的代表,以及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和认证工程师代表共同参加了仪式 [6] - 开源小满EasyXMen社区搭建“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与“开源小满认证工程师”双体系,为产业持续输送高质量软件人才,已为11家认证服务商授牌,为14位首批认证工程师颁发证书 [6][7]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车用操作系统生态路径的建设存在协同机制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量产装车难度大等系统性问题 [8] - 需要通过跨界合作和产业联盟的形式,将操作系统和芯片提前验证,缩短验证周期,并通过课题预研、小批量搭载验证,最终将开源软件推上量产汽车 [8] - 汽车行业要拥抱开源,需具备相应基础能力与组织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创新开源模式应用,积极参与行业开源平台共建 [12] - 国产芯片在汽车行业面临深耕产业与拓展市场边界的挑战,需要面对质量、成本、创新、生态四方面挑战,需要生态链协作、持续创新 [9] 未来趋势与战略重要性 - 新能源汽车只是序章,未来数字新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汽车行业与ICT企业在5G、AI等领域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7] - 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芯片、整车、云端与用户的“中枢神经”,其开源开放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在未来竞争中的高度、速度与广度 [11] - 开源是国家战略,参与开源贡献较多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实力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13] - 开源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趋势,构建了技术引力,为用户提供了价值导向,但需平衡技术、商业和生态等现实挑战 [14] 技术演进与供应链变化 - 汽车架构从分布式到区域控制,再到集中式不断演化,多种架构并存,供应链多元化特征愈发显著 [9] - 供应链关键因素包括贴近服务,快速响应,本土化供应深度融合,协同开放成本优化,价值再创等 [9] - 芯片厂商应对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核心是要做好本土化发展,追求成本本土优化,打造弹性供应链,实时响应客户需求 [9] - 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攀升,为汽车研发提出巨大挑战,需要构建开源格局,打破企业智力协同的边界,协同创新重构生产关系 [8]
阿里巴巴盘中暴拉17%!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0:47
阿里云业务表现 - 阿里云业务营收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1] - AI相关收入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 外部商业化收入中AI贡献超过20% [1] - AI需求快速扩大 带动计算、存储及其他公有云服务需求上升 [1] 资本开支与研发投入 - 资本开支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1% 创单季历史新高 [1]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于AI基础设施及AI产品研发 [1] 市场反应与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5% 今年累计涨幅超48% [1] - 近5日净流入额超3.4亿元 资金积极布局 [1] - ETF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涵盖互联网、芯片、智能汽车、医药等科技龙头股 [1]
“五界十车”亮相成都车展,鸿蒙智行打响“体系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23:54
鸿蒙智行产品战略 - 首次以"五界"全系阵容亮相成都车展 覆盖从主流到超豪华市场全线产品 [1][3] - 五界十车齐聚展台面积达3000平方米 成为现场最拥挤展区之一 [3] - 产品矩阵包括问界 智界 尚界 享界 尊界五大品牌 实现全场景出行需求覆盖 [3][7] 市场表现与订单数据 - 智界新S7和新款R7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万辆 [4] - 尚界H5开启预订18小时内订单突破5万辆 [4] - 尊界S800上市3个月大定突破12000辆 刷新百万级豪车销售纪录 [4] - 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辆 预计10月交付量将过百万辆 [9] 技术研发与生态赋能 - 2025年上半年华为研发费用达969.50亿元 占营收比重22.7% [6] - 辅助驾驶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215万次可能碰撞 [6] - 采用统一架构覆盖智能座舱 辅助驾驶 智慧电驱系统等核心组件 [14] - 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将于9月上车 进入强化学习"超越人"阶段 [14]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采取"先难后易"路线 先通过问界M9等高端产品建立口碑再向下覆盖市场 [6] - 依托华为全栈自研技术深度赋能合作伙伴 提升经营质量与效率 [3][7] - 与传统车企分散供应商模式不同 实现架构统一和体验闭环 [13] - 智能汽车竞争焦点从机械参数转向辅助驾驶能力与生态互联 [12][13] 品牌定位与市场覆盖 - 问界定位主流家庭市场 强调安全 空间与成本均衡 [8] - 智界与尚界共同瞄准年轻个性化市场 分别侧重科技先锋感与亲民价格 [9] - 享界与尊界切入豪华超豪华领域 注重后座体验与智能豪华语言 [9] - 尚界品牌瞄准20万元及以下大众市场 覆盖庞大用户基数 [7]
“五界十车”亮相成都车展,鸿蒙智行打响“体系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23:47
核心观点 - 鸿蒙智行在2025年成都车展以"五界"全系阵容亮相 展示从主流到超豪华市场的全线覆盖能力 并通过技术驱动的生态模式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 [1][3]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建立技术口碑后向下覆盖大众市场 采用"先难后易"战略路径 依托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领先实现品牌势能释放 [7][8] -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焦点从机械参数转向智能化能力 鸿蒙智行通过统一架构和生态协同重新定义行业价值体系 [12][13][14] - 产品矩阵基于场景化需求精准定位 五界品牌分别覆盖家庭 年轻个性化及豪华市场 形成技术锚点下的全场景响应能力 [9] - 体系化能力支撑快速扩张 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辆 预计10月达百万辆 技术迭代持续领先行业 [10][14] 展会表现与市场反响 - 展台面积达3000平方米 成为最拥挤展区之一 首次实现五界十车齐聚亮相 [3] - 智界新S7和新款R7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0000辆 尚界H5开启预订18小时订单突破50000辆 尊界S800上市3个月大定突破12000辆 [5] - 问界M9连续多月位列50万以上豪华市场销量榜首 [14] 战略路径与技术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 占营收比重22.7% 辅助驾驶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超过215万次可能碰撞 [7] - 通过高端产品建立信任溢价后向下覆盖 尚界品牌瞄准20万元及以下市场 依托上汽供应链管理与华为技术优势 [8] - 鸿蒙座舱实现跨端无缝流转 HUAWEI ADS推动无图城市辅助驾驶 HUAWEI DriveONE打通电驱和底盘控制 [14] 产品矩阵与定位 - 问界卡位主流家庭市场 强调安全 空间与成本均衡 支持多设备生态联动 [9] - 智界注重驾驶乐趣与科技先锋感 尚界以亲和价格降低科技门槛 共同瞄准年轻个性化市场 [9] - 享界与尊界切入豪华与超豪华领域 竞争核心转向体验定义 注重后座体验与智能豪华语言 [9] 行业竞争与生态优势 - 行业竞争从机械素质转向智能水平 智能化能力成为定义产品强弱的关键标准 [12] - 鸿蒙智行通过统一架构规避多系统兼容问题 实现高频迭代和体验闭环 [13][14] - HUAWEI ADS 4预计9月上车 推动辅助驾驶进入"超越人"阶段 技术领先行业端到端竞争 [14] - 生态机制以产品矩阵形成合力 推动产业链升级 实现技术优势向可持续竞争力的转化 [15]
中科创达(300496):智能物联网爆发 海外表现强势
新浪财经· 2025-08-31 20:49
财务业绩 - 25H1收入32.99亿元 同比增长37.4% 归母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51.8% [1] - 25Q2收入18.31亿元 同比增长49.7%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增长384.2% [1] - 预计25年收入64.02亿元 26年70.47亿元 27年77.23亿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物联网收入12.70亿元 同比增长136.1% 因软硬件一体化交付能力提升及AI技术深度融合 [1] - 智能汽车收入11.89亿元 同比增长7.9% 行业向"AI定义汽车"演进 推出滴水OS操作系统 [2] - 智能软件收入8.41亿元 同比增长10.5% 受益于AI大模型端侧部署带来的研发需求增长 [2] 技术战略布局 - 智能物联网领域推出AI眼镜、AI机器人等爆品 通过平台化战略抢占市场空间 [1] - 智能汽车领域基于高通SA8775芯片平台开发沉浸式智能座舱 联合火山引擎开发GUI Agent [2] - 智能软件领域深化与高通等芯片厂商合作 抓住AI手机端侧部署带来的增量机会 [2] 海外市场拓展 - 25H1海外收入15.58亿元 同比增长81.4% 其中欧美市场收入11.05亿元 同比增长151.1% [3] - 通过"全球化+本地化"模式支持企业出海 受益于海外汽车智能化和物联网需求增长 [3] 盈利能力变化 - 整体毛利率下降 因物联网业务快速放量及平台化抢占市场战略影响 [1] - 毛利率预测调整:25年从37.4%下调至35.0% 26年从37.8%下调至35.1% [3]
任正非:干就完了!华为利润降32%,却狂砸970亿搞研发
搜狐财经· 2025-08-31 15: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 [1][3]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19%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亿元,同比增长24.15% [9]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收比重达22.7% [3] - 每年投入约600亿元用于基础理论研究 [8]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2540万台,第二季度以1250万台出货量位居国内市场份额18.1% [4]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90万辆,预计10月突破百万辆 [4] - 云计算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近250% [5] - 昇腾AI云服务客户从321家增长至1714家 [5] 战略方向 - 通过"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实现技术突破 [7] - 基础研究被视为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 [8] - 人工智能被视为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11] - 强调行业专家主导算法开发的AI落地路径 [11] 财务状况 - 总资产1.251万亿元,总负债7121亿元,资产负债率56.9% [9] - 货币资金储备达1.81万亿元 [9] 领导层观点 - 坚持"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的务实发展理念 [1][6] - 承认单芯片技术仍落后美国一代 [7] - 强调开放合作对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12]
华为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研发投入增至近千亿
新京报· 2025-08-30 2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1] - 净利润371.95亿元 同比下滑32% [1] - 营业成本2243.32亿元 同比增长9.33% [5] - 研发投入969.5亿元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重22.7% [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58.35亿元 同比大幅扩大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亿元 总资产1.25万亿元 货币资金1810亿元 [1] 终端业务 - 智能手机出货量Q1为1290万台(中国市场第二) Q2为1250万台(中国市场第一) [2]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Q2出货量6886万台 同比下跌4.1% 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增长 [2] - 密集推出Pura80系列手机、折叠手机Pura X及折叠电脑等新品 [5] - 鸿蒙操作系统年投入超1万人 累计研发费用数百亿元 代码量1.3亿行 [6] 智能汽车业务 - 鸿蒙智行5-7月分别交付新车4.44万/5.27万/4.77万辆 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3] - 连续14个月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 [3] - 推出问界新M9、M5 ULTRA、M8及享界S9增程版等多款车型 [2] - 首款预售价低于20万元车型尚界H5上市 完善产品矩阵 [3] - 30万元以下车型面临亏损 29万元为盈亏平衡点 [5] - 面临理想、小鹏等高性价比车型竞争及ADAS向10-20万元市场渗透压力 [3] 云计算与AI布局 - 华为云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集成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 [3] - 算力规模达300P Flops 通过MatrixLink全对等互联形成超级AI服务器 [3] - AI算力需求持续提升 未来1-2年为AI终端格局形成关键期 [4] - 持续投入ICT基础设施、云计算及具身智能等领域强化核心竞争力 [6] 成本与战略 - 新产品专属零部件材料及高端芯片推高营业成本 [5] - 坚持长期主义 加大战略纵深投入 在根技术上压强式投入 [6][4] - 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 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6]
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凤凰网· 2025-08-30 2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1]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11.83亿元人民币 实现自2022年以来首次上半年正现金流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达22.7%创历史新高 [1] - 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首位 [1] - 超过1万人研发团队参与AI算力攻关项目 [6] 业务板块分析 - 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收入3699.03亿元 占总营收42.9% 但面临运营商5G投资减速压力 [3] - 终端业务2024年收入3390.06亿元 占比39.3% 2025年二季度以18.1%市场份额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3]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在35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占有率53.2% [4] - 汽车业务2024年收入263.53亿元 仅占总营收3% [4] 芯片与器件业务 - 鲲鹏CPU服务器在国产芯片服务器市场份额超50% 2024年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突破20% [5] - 昇腾AI芯片2024年中国市场份额约23% 仅次于英伟达的70% [5] - 通过系统工程方案实现384张昇腾910芯片互联 训练出1350亿参数的盘古Ultra模型 [6] - 2023年鲲鹏昇腾生态产值达300-400亿元 [6] 行业前景 - 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预计从2023年17%提升至2027年55% [7] - 运营商资本开支显著下降:中国移动降9% 中国电信降28% 中国联通降15% [3] -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短期内难现大幅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