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商务
icon
搜索文档
先淘天,后京东,电商为何纷纷牵手小红书?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02
电商平台与小红书合作升级 - 京东与小红书推出"红京计划",6月5日起京东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使用"种草直达"功能,用户点击广告可直接跳转至京东App [2] - 淘天此前推出"红猫计划",同样采用广告挂链方式让小红书用户跳转至淘宝完成下单 [2][5] - 合作模式使流量转化更加闭环,京东家居品牌运营人员表示此前引流需通过自建账号或博主投放,现在转化更直接 [2] 合作效果与案例 - 完美日记测试"红猫计划",旗下小奥汀品牌眉笔、眼线笔等低客单价产品转化效果良好 [5] - 客单价低的产品更适合这种模式,高单价功效品需多次触达才可能转化 [5] - 淘宝天猫联投商家数同比增长335%,运动行业进店率提升85%,美妆行业提升41.5% [10] - 京东"小红盟"模式下商品种草浏览转化率平均提升45%,加购转化率平均提升28% [10] 电商行业内容化趋势 - 抖音电商快速发展让货架电商平台看到内容种草价值,需与内容平台合作激发消费意愿 [6] - 淘宝2023年将内容作为五大战略之一,内容消费用户同比增长44%,百万级直播间达1.2万个 [7] - 京东2024年将内容生态列为"三大必赢之战",直播DAU增长200%,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7] - 京东计划2025年投入超百亿流量和20亿元现金扶持短视频和直播 [7] 小红书平台特性与价值 - 小红书具有鲜明"种草"属性,能激发用户消费需求但难以完成交易闭环 [8] - 用户年轻女性占比大,人群价值高但体量不大,适合推广特定品类 [12] - 2024年小红书明确"生活方式电商"定位,新入驻商家增长8.1倍,年销破亿商家增长3.3倍 [13] - 小红书2025年将在50多个产业集群地区提供培训和政策扶持 [13] 行业竞合关系演变 - 小红书与电商平台合作可降低商家经营难度和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形成多赢 [12] - 内容平台更容易与不同模式电商平台形成开放合作,兼顾自身电商业务发展 [14] - 行业从你死我活竞争转向你争我夺竞合关系,类似微信与电商平台的开放合作模式 [14]
放弃电商,他们重新做回实体店:流量可能今天好,明天瞬间就没了
搜狐财经· 2025-05-30 08:50
电商行业趋势变化 - 电商生态发生显著改变,网店不再是商家唯一选择,实体店重新吸引消费者和商家目光[1][2] - 2024年618大促期间全网销售总额7428亿元,同比下降7%,为10年来首次下滑[2] - 线下回潮成为电商新风口,线上线下多渠道商业生态为店铺注入新活力[3][11] 品牌与商家线下布局 - 三只松鼠2023年转型全品类全渠道矩阵后,2024年Q3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90.83%,利润增长60.8%[4] - 2024年上半年头部品牌线下店同比增长22-25%,体验店拓店量超40%[7] - 网红主播如辛巴、小杨哥、李佳琦等纷纷布局线下超市、咖啡店等业务[7] 中小商家线下转型案例 - 童装店主李伟关闭天猫店转战线下后改善作息并提升顾客互动体验[9] - 商家张娜通过线上内容引流至线下门店,销售额实现增长[9] - 网店运营成本高企:人工费10%、天猫扣点5.5%、推广成本20%、快递费12%,大促活动加剧亏损压力[13] 线下经营优势分析 - 实体店租金普遍下降15%-40%,竞争压力小于线上[17] - 线下模式多元化,线上引流+到店体验提升成交率并降低推广成本[18] - 实体店通过场景化经营结合本地文化形成IP形象,吸引90后、00后年轻消费者[19][21] 新零售模式发展 -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线下体验线上复购模式优化库存并降低渠道成本[23] - 实体店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售后服务保障和商品体验促进复购[23] - 政府政策推动降低商家负担,如取消"仅退款"等措施缓解内卷竞争[23] 行业本质与未来方向 - 信任经济与体验价值成为破局关键,消费者追求可触碰的情感连接[27] - 新零售回归有温度的服务,减少对数据算法的依赖,强调人间烟火共存[27]
传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减少力度:商家承担比例升至70-80%;要上市?宇树回应更名「股份有限公司」;北汽蓝谷严格执行末位考核淘汰制度
雷峰网· 2025-05-30 08:31
京东外卖补贴政策调整 -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规则调整 商家承担比例从50%升至70%-80% 部分活动要求商家全额承担运费并提供低于日常折扣的供货价 [4] - 调整后"满11减10"活动中商家需承担7元补贴 平台仅承担3元 "满8减7""满6减5"等档位商家承担比例同样维持在70%-80%区间 [4] - 低价补贴带来短期"爆单"效应 但商家反映高比例成本转嫁侵蚀利润空间 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称长期超七成成本承担超出合理范围 [4] 字节跳动AI工具管理争议 - 字节计划自6月30日起分批次禁用Cursor、Windsurf等第三方AI开发工具 改用自研编程助手Trae 主要因员工通过个人账户使用导致数据沉淀风险 [7] - 内部通知引发研发人员强烈反对 部分员工表示若强制使用Trae宁愿放弃AI工具 公司随后致歉并补充说明符合条件的外部工具仍可申请使用 [7] - 禁用标准为第三方工具需符合法律法规且支持租户管理和数据管控 通过法务和信息安全评估后仍可继续使用 [7]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北汽蓝谷一季度营收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 净亏损收窄至9.53亿元 将降本增效定位为"一把手"工程 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度 [8] -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被拆除 公司回应因场地到期搬迁 此前传闻logo花费5亿元遭前CEO澄清 实际设计费不足100万元 [14] - 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259亿元居新势力首位 经调净利润10亿元 研发投入25亿元聚焦AI技术应用 现金储备达1107亿元 [15] 科技公司战略动向 - 宇树科技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 新增北京国有资本背景董事 创始人王兴兴曾表态考虑赴港上市 公司称变更为常规运营调整 [9] - Meta计划拓展实体零售网络挑战苹果 目前仅1家门店 去年测试快闪店效果 智能眼镜和AI投资成功推动硬件领域竞争 [19] - 小米汽车引入前一汽南京CTO陈光负责辅助驾驶感知 原负责人转岗机器人部门 陈光曾主导L4级Robotaxi研发 [16]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英伟达Q1营收440亿美元同比增69% CEO黄仁勋称中国AI发展不受美国芯片限制影响 强调全球最大AI市场重要性 [19] - Anthropic推出Claude语音模式测试版 支持"Hey Claude"唤醒和文档图片讨论功能 免费用户月限20-30次对话 [21] - 影石创新三年研发投入超14亿元 累计获专利900项 其中发明专利189项 将自主研发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 [17] 消费电子市场策略 - 荣耀新高管团队集体亮相 目标重返手机市场前三 400系列海外预售量超预期2-3倍 强调练好基本功而非设定具体KPI [10] - 京东与小红书深化"红京计划" 6月5日起开放"种草直达"功能 测试数据显示内容浏览转化率提升45% 加购转化率提升28% [15] - 大众中国CEO指出中欧电动车用户差异 中国车主平均年龄35岁以下偏好智能座舱 欧洲车主56岁更重实用性和实体按键 [21]
京东港澳用户规模、订单量同比翻番 成交额同比增长200%
证券日报网· 2025-05-29 21:45
京东618香港市场布局 - 公司宣布今年京东618将于5月30日晚8点正式开启,并与圣安娜饼屋、玩具反斗城、日本城等十余家品牌及商家代表签约合作 [1] - 公司推出面向香港市场的区域专项补贴计划,首站在沙田区落地,用户下载京东APP可领取价值1000元专属优惠券 [1] - 沙田区是香港18区中订单量最高且用户活跃度最高的城区,因此成为补贴计划的首选区域 [1] 香港市场增长表现 - 过去两个月京东港澳用户规模、订单量同比翻番,成交额同比增长200% [2] - 公司4月启动本地商家招募计划,提供"0佣金"和免年费优惠,过去一个月超200家品牌及商家入驻,年内目标吸引至少1000家优质合作伙伴 [2] 物流与服务升级 - 京东物流通过货品前置和本地仓备货提升全链路效率,618期间将投入超过100个接驳线路及点位以加速配送 [2] - 公司香港物流网络覆盖18个区,提供"次日达+同城快递+港澳与内地互寄"服务矩阵,已服务太古资源、一本甄选等本地品牌 [3] - 618期间将推出多重福利,进一步帮助企业客户降本增效 [3]
阿里巴巴上涨2.2%,报119.31美元/股,总市值2846.7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29 21:45
股价表现 - 5月29日开盘上涨2.2%,报119.31美元/股,成交8498.18万美元,总市值2846.73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收入总额9963.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6% [1] - 归母净利润1301.0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62% [1] - 2024财年年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13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62%,基本每股收益6.89人民币 [1] 公司概况 - 创立于1999年,旨在助力企业变革营销、销售和经营方式 [2] - 为商家、品牌、零售商等提供技术设施和营销平台 [2] - 业务涵盖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数字媒体及娱乐等 [2] 生态体系 - 2022财年商品交易额(GMV)达8.317万亿元人民币 [2] - 年度活跃消费者约13.1亿,其中中国超10亿,海外3.05亿 [2] - 通过云业务为数百万企业提供服务 [2]
【拼多多(PDD.O)】利润端短期承压,关注平台投入效率——2025年一季报点评(付天姿/梁丹辉/赵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9 21:10
财务表现 - 公司1Q2025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2% [3] - GAAP归母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下降47.3%,Non-GAAP归母净利润169.16亿元,同比下降44.7% [3] - 综合毛利率57.2%,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主要因海外业务扩张及商家扶持投入增加 [4]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34.9%,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因促销推广活动投入加大 [4] - 管理费用率1.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 [4] - 研发费用率3.7%,同比持平 [4] 业务收入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2亿元,同比增长15%,佣金收入469.50亿元,同比增长6% [5] - 公司推出"千亿扶持"战略,下调家电、数码等品类保证金,并通过"百亿加倍补"活动补贴商品 [5] 平台生态优化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常态化交流机制和违规经营预警功能 [5] - 针对中小商家推出"平台直补"模式,补贴多类目商品以对标国补价格标准 [5]
精明消费新趋势:超八成消费者偏爱分期免息,即使能全款也不例外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35
消费者分期免息偏好 - 高达85%的消费者在遇到支持分期免息的商品时会优先选择这种付款方式,即便他们完全有能力一次性支付全款 [1][4] - 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选择分期免息是为了减少短期资金占用,14%出于"免费的便宜不能错过"心理,30%因工资未发或资金在理财中而选择分期免息 [4] - 近八成使用分期免息的消费者税后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87%拥有本科以上学历,86%在理财的同时使用分期免息,其中近半数理财持仓超过5万元 [5] 分期免息市场表现 - "618"首轮销售期间淘宝天猫平台的分期免息订单数较去年同期增长70% [4] - 服饰品类的分期免息使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0%,与商家主动提供分期免息福利有关 [6] - 手机成为消费者使用分期免息比例最高的品类,因其耐用性(2-3年使用寿命)适合分摊成本 [6] 商家策略与行业趋势 - 淘宝天猫平台上手机、电脑、数码产品、家电等多个品类的数万款热销商品提供花呗12期免息服务 [4] - 商家通过贴息提供分期免息选择,已成为价格竞争激烈环境下有效的营销手段 [6] - 分期免息作为营销工具正在大促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与立减优惠、国家补贴等共同成为活动关键词 [4] 用户画像与地域分布 - 使用分期免息的消费者中女性占比高达63% [5] - 广东、浙江和江苏是使用分期免息消费者最多的三个省份,这些地区消费者以善于理财和精打细算著称 [5] - 耐用消费品如手机、电脑、电动车等是消费者最倾向使用分期免息的品类 [6]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5-29 17:57
移动互联网用户趋势 -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均值同比增长2.6%,环比增速分别为0.27%、-0.03%、0.08%,增量用户空间收窄,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1][4][5] - 用户粘性持续下滑: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68.0分钟(同比-3.9%),使用次数63.4次(同比-5.1%)[1][11] - 用户注意力向娱乐倾斜:短视频占比29.1%(同比-0.1pct),视频服务占比8.9%(同比+0.4pct)[1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商行业**:Q1流量峰值达12.16亿,淘宝/京东/微信小店推出"一礼多收"等社交送礼功能;京东APP流量同比+3.4%领跑[2][31][35] - **美食外卖**:京东外卖单日订单破千万,美团闪购覆盖3000县区市,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首周订单破千万[2][26][29] - **人工智能**:行业月活同比+46.5%,DeepSeek月独立设备数突破1亿台,豆包达7409.4万台[2][44][49] - **社交网络**:小红书月活逼近3亿,1月因TikTok禁令吸引1.7亿海外用户,登顶多国应用商店[2][63][66] 细分领域表现 - **视频服务**:B站周活设备峰值1.16亿台,二次元内容播放时长同比+24%,AI广告收入同比+400%[71][76] - **汽车服务**:汽车之家APP月活6700万台,通过AIGC赋能内容生产,布局30+空间站和170+卫星店[40][43] - **学习教育**:多邻国用户规模同比+59.5%,K12教育月活同比+4.6%,语言教育需求下滑[56][60] 用户偏好榜单 - **增速TOP3(亿级MAU)**:个人所得税(复合+18.0%)、WiFi万能钥匙(+7.2%)、闲鱼(+7.1%)[85] - **Z世代偏好**:Boss直聘(TGI 214.3)、王者荣耀(214.1)、和平精英(198.6)[87][88] - **母婴群体偏好**:美图秀秀(TGI 218.6)、小红书(175.4)、闲鱼(170.9)[89] - **白领偏好**:大众点评(157.4)、招商银行(155.2)、Boss直聘(153.3)[90]
新股消息 | 凯诘电商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最大的O2O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6:58
公司上市申请 - 凯诘电商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提供全链路及全渠道服务 覆盖电商行业生态系统整个价值链 [5] - 按2024年GMV计 公司是中国第五大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最大O2O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5] - 已服务超过200家品牌 包括100+国际品牌 近50%财富500强快消公司 [5] - 与主要品牌合作伙伴平均合作超八年 截至2025年5月21日超90%合作关系仍存续 [5] 业务覆盖与资质 - 覆盖天猫 京东 抖音 拼多多等超十个核心数字零售平台 [6] - 连续七年获天猫六星服务商最高荣誉 并获得阿里巴巴生态圈多项服务商最佳称号 [6] - 获得京东 抖音 美团 饿了么等多个主要电商平台认证及资格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8.29亿元 17.23亿元 16.99亿元人民币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8647万元 6759万元 6043.4万元人民币 [6] - 毛利率从2022年24%降至2024年21.8% [8]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13.7%降至2024年12.9% [8] - 研发开支占比维持在0.7%-0.8%区间 [8] - 净利润率从2022年4.7%降至2024年3.6% [8]
蔡崇信:机器人不必像人,年轻人要追求能力而非履历|BEYOND Expo 2025专题报道
搜狐财经· 2025-05-29 03:20
全球化与信任构建 - 信任建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基于共同目标与持续合作 [3] - 阿里巴巴全球化使命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80%以上收入仍来自中国市场 [3][5] - 出海企业需深入当地文化,通过长期居住获得尊重与信任 [3] 企业沟通与政策应对 - 全球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需主动与监管机构沟通而非被动等待 [3][4] - 避免让投资人及监管者对业务行为感到意外,提前沟通是关键 [4] 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实践 - 全球化成功关键在于"中国技术+本地团队"组合,例如土耳其电商平台保留原管理团队仅升级技术 [5] - 语言障碍是挑战,但AI翻译技术或成未来解决方案 [5] 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 - AI赋能机器人实现智能行动,但人形并非必要,空间智能是突破重点 [6] - 多数应用场景无需仿人形态,例如清洁机器人更应注重功能而非外形 [6] 体育产业的全球化与文化价值 - 体育作为文化产品可全球化,如布鲁克林篮网队融合文化、音乐、时尚元素 [6] - WNBA纽约自由人队吉祥物Ellie从吉祥物发展为社交媒体IP,拓展商业潜力 [6] 企业韧性与发展心态 - 商业与体育相似,失败是常态,保持"活一天多一天机会"心态可度过低谷 [7] - 阿里巴巴曾同时面临竞争、地缘、疫情挑战,但坚持翻盘信念 [7] 青年职业发展建议 - 年轻人应注重技能学习而非简历包装,机会往往不按计划出现 [8] - 选择能指导成长的老板比岗位更重要,职场情绪价值影响团队氛围 [8] 亚洲区域经济展望 - 亚洲国家需加强内部互联互通,以应对全球化桥梁被拆的挑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