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

搜索文档
耐心资本与民企成长同频共振
苏州日报· 2025-07-21 08:19
苏州农商银行与民营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规模达2133.57亿元,存款规模1702.49亿元,贷款规模1293.25亿元,其中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近90%,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60%,制造业贷款占比超30%,连续多年保持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第一 [1]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和"价值共生"理念,在企业初创、运营困难、转型升级等关键阶段提供持续支持,形成"贷早、贷小、贷成长"的耐心资本模式 [1][2] - 盛泽地区95%以上工业产值的2500多家纺织企业中,90%以上与公司有业务往来,贷款客户超600家,包括恒力集团、盛虹控股等世界500强民企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3] 全周期金融服务实践 - 28年前发放40万元"首贷"支持上久楷初创,至今仍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典型案例体现公司对小微企业的长期陪伴 [2] - 2012-2014年纺织行业危机期间,通过重组贷款、调整结息周期等方式帮助664户企业化解危机,并创新无还本续贷服务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 [4][5] - 服务从传统信贷扩展至国际贸易、法律咨询、IPO上市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6]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与代际传承 - 推动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开展碳足迹系统研究及国际认证,帮助荣良化纤获得ISO14067认证,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7][8] - 实施员工属地化管理(通勤≤45分钟),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形成"听得懂家乡话、办得好家乡事"的本地化优势 [7] - 通过"盛泽镇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建立纺织企业碳足迹绩效提升计划示范案例 [7]
吉林省税务部门帮助制造业科创企业完善内控机制防范税务风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14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增长 - 2024年1月-5月吉林省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9% [1] - 制造业科创企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8%和5.25% [1] - 税务部门支持制造业科创企业强化财税内控机制建设 [1] 鹿人袜业转型与创新 - 鹿人袜业数字化车间采用600多台全自动织缝翻一体机 单个工人可管理32台设备 实现日产袜子20万双 [2] - 公司推出吸湿缓震运动袜 防裂袜 香氛袜等创新产品 拥有17项专利 [2] - 2023年 2024年纳税信用等级恢复为A级 订单已排至2025年1月 [2][3] 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发展 - 吉林化纤2017年-2024年累计投入7.62亿元研发资金攻克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4] - 2024年1月-5月实现销售收入102.64亿元 同比增长31% 出口创汇增长16% [4] - 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税务合规措施使人为错误率下降60% [4][5] 长光卫星商业航天进展 - 长光卫星已发射219颗卫星 其中"吉林一号"星座达140颗 为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6] - 公司重点投入人工智能研发 设立立项评审 预算编制 成本核算等全流程审核机制 [6] - 实施三级内控发票管理规范 接入税务云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发票查验 [7] 税务支持与合规管理 - 税务部门提供研发费用归集 票据凭证梳理等高频涉税事项辅导 [2] - 吉林化纤设立专职税务合规岗 将风险防控纳入日常考核 [4] - 长光卫星制定纳税申报 发票管理 税费财务等全套合规制度 [7]
粤开宏观:关税战如何影响中国物价:表现、展望及应对
粤开证券· 2025-07-20 18:53
上半年关税战对物价影响表现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4月2日特朗普“对等关税”使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从74.95美元/桶跌至4月8日的62.82美元/桶,2025年4 - 6月,PPI石油工业分项同比分别为 - 8.6%、 - 11.1%、 - 9.0%,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同比分别为 - 10.2%、 - 12.9%、 - 10.8%[2][13][14] - 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回落,2025年5月,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纺织、衣帽鞋服等商品金额同比均减少40%以上,中国相关商品出口价格走低,如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服装平均单价同比下跌8.3%,6月PPI中相关制造业分项同比为负[2][17][18][19] - 关税暂缓期内“抢出口”和“抢转口”使部分出口商品降价,2025年4 - 6月中国对越南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2.5%、22.0%、23.8%,6月中国对越南出口金额排名前五十的商品中,64%的商品单价同比下跌[2][22][23] - 中国反制关税对国内物价影响有限,2025年4月中国自美进口大豆单价同比下降22.4%,4 - 6月中国CPI中与大豆相关的食用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1.7%、1.8%,且国内终端需求不足限制成本传导[4][27][28] 下半年关税战对物价的影响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继续承压,OPEC + 8月增产,每日额外供应54.8万桶石油,特朗普将对铜进口加征50%关税,或使国际铜价下跌[6][31] - 关税战对中国总体出口不利影响显现,2025年1 - 6月我国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若美越贸易协定落地,我国企业出口或受冲击,出口商品转内销加剧竞争[6][32][33] - 部分行业企业、就业受冲击,2025年1 - 5月,服装服饰等行业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累计同比分别减少2.3%、2.3%、5.1%、0.1%[6][34] 应对建议 - 助力外贸企业开拓非美海外市场,稳定出口形势[6][38] - 打通出口转内销渠道,将消费政策扩围至转内销商品[7][39] - 纾困救助外贸行业,稳企业稳就业,推动国内“反内卷”,严控无序低价竞争[7][39][40]
棉花:市场情绪热烈,推动期价、月差大涨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0 17: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CE棉花受金融和商品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及商业逢低买盘支撑反弹但上涨动能受限,需等待驱动突破震荡区间 [1][19] - 国内棉花期货大幅上涨,9 - 1价差扩大,市场交易旧作库存偏紧担忧,受市场情绪影响近强远弱明显,下游纱和坯布跟涨推动织企补库,郑棉短期走势偏强但需注意回落风险 [2][19] 相关目录总结 行情数据 - ICE棉花主连开盘价67.44,最高价69.15,最低价67.36,收盘价68.76,涨跌1.34,涨跌幅1.99%,成交量89187手,成交量变化 - 1938手,持仓量152744手,持仓量变化1339手 [5] - 郑棉主连开盘价13880,最高价14375,最低价13765,收盘价14270,涨跌385,涨跌幅2.77%,成交量1456374手,成交量变化487140手,持仓量580773手,持仓量变化25216手 [5] - 棉纱主连开盘价20070,最高价20600,最低价19980,收盘价20520,涨跌425,涨跌幅2.11%,成交量39318手,成交量变化3115手,持仓量19058手,持仓量变化 - 3547手 [5] 基本面 国际棉花情况 - ICE棉花本周反弹,受金融和商品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及商业逢低买盘支撑,虽基本面无明显驱动但受市场情绪推动连续反弹 [6] - 截止7月10日当周,2024/25美陆地棉周度签约0.13万吨,周降93%,较四周平均水平降89%;2025/26年度签约1.66万吨;2024/25美陆地棉周度装运3.55万吨,环比降35%,较四周平均水平降29%;2024/25美棉陆地棉和皮马棉总签售量278.08万吨,占年度预测总出口量的108%;累计出口装运量249.6万吨,占年度总签约量的90% [7] - 印度棉花播种进度同比略慢,6月纺服出口环比下降,2024/25年度消费量增加30万包,产量上调100万包,期末库存预测上调 [8] - 巴西2025季新棉交易进展缓慢,美对巴加税引发纺织产业担忧 [9] - 巴基斯坦棉花进口需求温和,当地棉花产量预计在650 - 750万包之间 [9] - 孟加拉聚焦美国关税谈判,6月棉花进口量低于5月及去年同期,本年度前11个月累计进口量较2023/24年度同期增长11% [10] - 截至7月18日当周,印度纺织企业开机率73%,越南64%,巴基斯坦62% [11] 国内棉花情况 - 7月18日当周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大涨,纺企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部分棉商调降销售基差 [12] - 截至7月18日,一号棉注册仓单9532张、预报仓单223张,合计9755张,折40.971万吨 [13] - 纯棉纱价格报涨,实际成交跟进,下游采购积极性略有提升但仍谨慎,内地纺企利润无明显改善,开机率继续下滑但降速放缓,库存略有去化 [14] - 全棉坯布市场淡季行情延续,开机维持低迷,库存继续积累,外销订单低迷,织厂按单采购 [14] 操作建议 - ICE棉花关注其能否获得驱动突破震荡区间 [19] - 国内棉花关注下游纺织企业利润、开机和成品库存情况,特别是新疆纱厂开机情况,注意供应和需求相关政策动向,警惕市场情绪降温或基本面利空后的回落风险 [19]
聚杰微纤20250718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聚杰微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聚酯纤维超细纤维生产,在固态电池隔膜、防水透气膜、生物质面料及氢燃料电池隔膜等新兴领域有探索,与主业协同性强且占据优势[2][11] - 新兴方向布局集中在人造肌肉和仿生机器人领域,还涉足固态电池领域[3] - **客户结构** - 迪卡侬是最大客户,贡献约一半营收;苹果占比约 15%;汽车领域占比约 10%,电子和汽车领域有望高增长[2][5] - **人造肌肉技术** - 原理是仿生模拟肌肉收缩,受外部刺激偏移实现主动收缩,与电机加丝杠组合类似[6] - 优点是轻量、小型、力重比大、低噪音、低成本;缺点是精度低、无法承重,但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中可弥补[3][6] - 适用于机器人脸部和手部,能提升交互体验,可与现有电机结构搭配实现更多自由度[7] - 对算法要求高,企业需重新组织人员和布局技术路线,目前正与头部客户合作推进算法端布局[2][8][9] - 短期在特定工业场景应用贡献利润概率高,中长期与机械结构机器人并存发展,C 端优势明显[4][12] - **固态电池隔膜** - 与下游头部客户合作开发产品,在厚度、抗拉性和孔隙率等指标表现优异[2][10] - 可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抗阻,硫化物有望成主流技术路径,能贡献较大业绩弹性[10] - 固态电池行业处于产业爆发前期,公司在核心部件隔膜上占据重要卡位优势[4][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超细纤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面料和超细纤维无尘清洁制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电子、汽车等行业[4]
最高40%!特朗普公布加税名单,五国被征高税,拒绝牺牲中国利益换美国让步!越南被摆了一道?
搜狐财经· 2025-07-19 19:58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14个国家输美产品加征25%至40%关税,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税率超35%,印尼达32% [1] - 加税目标行业包括马来西亚半导体封装、泰国汽车零部件、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纺织业、印尼锂电池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1] - 南非作为金砖国家成员被加征30%关税,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盟友也被征收25%关税 [3] - 越南与美国贸易协议存在争议,特朗普单方面将商定关税从11%提高到20%,并威胁对"转运自中国的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 [3][4] 产业链转移与供应链影响 -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产业链外迁重要承接地,加税意图迫使产能迁往美国 [1] - 越南制造业35%电子零部件和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进口,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达1200亿美元占GDP30% [6] - 40%转运税可能切断中越产业链,导致外资撤离,越南面临经济困境 [6] - 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和印尼因不愿牺牲中国利益被征高关税 [6] 区域经济合作与应对措施 - 中国加速与东盟共建"关税同盟",马来西亚和泰国已对美国科技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6] - 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明确表示不愿与中国脱钩 [6] - 东盟国家推进"去美元化"和"自主产业链"建设 [6] - 越南副总理在东盟外长会议上会晤中国外长,讨论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和维护多边贸易规则 [9] 中美关系动态 - 美国未对中国直接加税,美财长表示中美有合作空间 [7] - 中国向越南递出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上合组织邀请函 [9] - 越南面临在中美之间选择的战略困境,顺从美国将导致产业链断裂风险 [9]
优衣库、ZARA供应商要上市:福恩股份3.81亿分红“试探”监管红线,12.5亿扩产能否织出新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02
公司上市申请 - 福恩股份向深主板发起上市申请 拟募资12 5亿元 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目前进入一轮问询状态[3] - 公司是纺织业时隔两年后首个IPO项目 此前北江智联和中鼎纺织在2023年6月撤回申请[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再生面料 已成为国内服装用再生面料龙头企业[4] - 终端客户包括H&M 优衣库 GU ZARA 太平鸟 利郎等国内外大型知名服装品牌[4] - 公司是H&M和优衣库再生涤粘混纺面料主要供应商 GU再生面料主要供应商 国内快消品牌UR的战略合作伙伴[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 64亿元 15 17亿元和18 1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 77亿元 2 29亿元和2 75亿元[4]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 83% 29 89%和28 67% 呈先升后降趋势[4] - 2022年进行现金分红3 81亿元 金额超过当年净利润 占报告期累计净利润比例48 78% 接近监管红线[5][6] - 2024年资产总额18 8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 69亿元 资产负债率43 2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42 08%降至2024年29 64%[5] 募投项目 - 拟募资12 5亿元用于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和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7] 经营风险 - 存货账面余额从2022年2 21亿元增至2024年2 77亿元 其中库存商品从7202 86万元增至1 01亿元[8]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2 46亿元增至2 74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27 20%-32 75%[9] - 应收账款周转率7 98次 5 75次和6 51次 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8 61次 7 58次和6 98次[9][10]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45 35%-53 29% 以美元结算 汇兑损益-1764 43万元至-511 80万元[10] - 前五大终端客户占营业收入70%左右 客户集中度高[11] 违规处罚 - 2023年因无证建设被罚12 83万元 2022年因占用防火间距被罚4 2万元[11] - 越南子公司2024年因报关错误和税务申报逾期被罚合计约3876元[11]
华升股份: 华升股份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21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规范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事宜,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公司及股东权益 [1] - 适用对象包括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涵盖任期届满、辞职、被解职等情形 [1] - 制定依据包括《公司法》、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1] 离职情形与程序 - 董事及高管辞职需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辞职自公司收到报告之日起生效,公司需在2个交易日内披露 [3] - 特定情形下(如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或审计委员会缺会计专业人士),原董事需继续履职直至新董事就任 [3][4] - 董事辞职后公司需在60日内完成补选,确保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合规 [2] - 董事及高管出现无民事行为能力、犯罪记录、破产责任等8类情形时,公司应依法解除其职务 [2][4] - 股东会可决议解任董事,董事会可决议解任高管,无正当理由解任需赔偿 [3][4] 移交手续与未结事项处理 - 离职人员需在30日内完成工作交接,包括未完结事项说明、业务文件、财务资料等,交接记录由董秘存档 [4] - 任职期间公开承诺需继续履行,未完成事项需提交书面说明及履行计划,公司定期核查并披露进展 [4] 离职后责任及义务 - 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所持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得超过持股25% [5] - 离职后2个交易日内需通过上交所网站申报个人信息 [5] - 离职三年内仍需履行忠实义务,保密义务持续至商业秘密公开 [5] - 需配合公司对履职期间重大事项的核查,擅自离职致损需赔偿 [5][6] - 违反制度造成损失的需赔偿,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 [6] 附则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和修订,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最新规定为准 [6]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6]
华升股份: 华升股份市值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16
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并规范市值管理工作 [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 [2] - 公司需在市值管理中注重投资者利益保护、诚信经营、主业聚焦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3] - 市值管理基本原则包括合规性、系统性、科学性、常态性和诚实守信 [4][5] 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 - 市值管理工作由董事会领导,经营管理层参与,董事会秘书为具体负责人,证券事务部门为执行机构 [5] - 董事及高管职责包括制定市值管理策略、筹划资本运作、危机应对及监督执行效果 [6] - 董事会需制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在重大决策中考虑投资者利益,并采取措施纠正市场价值偏离 [7] - 董事长需推动内部制度完善,协调各方促进公司价值合理反映 [8]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及舆情监测 [9][10] 市值管理主要方式 - 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强化主业竞争力并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11] - 灵活运用再融资策略,包括股权融资(定向增发、配股等)和债权融资(公司债、票据等) [12] - 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以绑定核心员工与股东利益 [13] - 制定中长期现金分红规划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14] - 通过股份回购和大股东增持稳定市场情绪 [15] - 建立投资者沟通机制,通过多渠道互动展示公司竞争优势 [16][17] -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舆情响应以维护公司形象 [18] -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19] - 禁止市值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如操控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 [20] 市值监测预警与应对 - 公司构建市值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关键指标 [21] - 证券事务部门需定期分析指标,触发预警时启动应对机制 [22] - 股价大幅下跌时需采取澄清公告、投资者沟通、股份回购等措施 [23] - 股价下跌情形包括20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20%或股价低于一年内高点的50% [24]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25]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26]
华升股份: 华升股份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16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确保依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保护投资者权益 [1]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 [1] - 适用范围涵盖临时报告暂缓披露、定期/临时报告中特定内容的豁免披露 [2] - 公司强调信息披露需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原则,禁止利用暂缓或豁免进行内幕交易或市场操纵 [3]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适用情形 -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可依法豁免披露,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披露会违反保密规定 [5] - 商业秘密符合三种情形之一可暂缓或豁免披露:1) 核心技术信息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 2) 经营信息可能侵犯公司或第三方利益 3) 其他严重损害利益的情形 [6] - 定期/临时报告中涉密信息可采用代称、汇总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处理,若仍存在泄密风险可豁免披露临时报告 [7] - 商业秘密出现暂缓原因消除、信息难以保密或已泄露三种情形时需及时披露 [8] 内部审批程序与执行要求 - 暂缓/豁免披露需经部门申请、主管领导确认、董事会秘书审核及总经理/董事长签字审批 [9] - 执行"一事一登记"原则,需详细填写审批表并登记豁免方式、文件类型、信息类型及知情人名单等十项内容 [10] - 申请人需持续追踪事项进展,暂缓原因消除或期限届满后1个工作日内需报告证券部门 [11] - 商业秘密恢复披露时需说明认定理由、审核程序及知情人证券交易情况 [12] - 定期报告公告后十日内需向证监局和交易所报送暂缓/豁免披露的登记材料 [13] 制度管理与责任追究 - 登记材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十年 [14] - 公司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制度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将追责 [15] - 制度中明确定义"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的法律依据 [16][17]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自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18][19] 配套文件与表单 - 审批表需包含申请部门、事项类别(暂缓/豁免)、披露方式、文件类型等结构化选项 [7] - 需同步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及其保密承诺书,承诺内容包括不泄露信息、不买卖证券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