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11-18 10:40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高,巴菲特指标为89.92%,处于相对较高区间 [6][21] - 多数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行业估值处于近十年极低分位水平,可作为重点关注领域 [7]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巴菲特指标(股市总市值/GDP)当前值为89.92%,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6][21][22] - 上海市场总市值645,139.89亿元,平均市盈率16.36倍;深圳市场总市值426,128.30亿元,平均市盈率31.13倍 [18][19] 宽基指数估值表现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分位普遍较高:上证指数97.53%、沪深300指数86.50%、上证50指数92.10%、深证成指80.70%、科创50指数96.06%、北证50指数92.55%、中证A100指数99.63% [7][25] - 重点指数当前PE值:中证500为33.03倍、科创50为152.99倍、中证1000为47.54倍、半导体指数为115.98倍、中证新能指数为54.66倍 [13] - 重点指数当前PB值:中证500为2.26倍、科创50为6.07倍、中证1000为2.49倍、半导体指数为6.79倍、中证新能指数为3.09倍 [14] 行业估值水平 - 非银金融行业PE估值处于近十年5.78%分位水平,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处于近十年14.57%分位水平,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7] - 高估值风险行业:房地产行业PE分位98.64%、商贸零售98.97%、计算机95.02%、钢铁81.52%、煤炭81.60%、电子86.09% [7] - 部分行业PE变化:农林牧渔PE 24.65倍(上涨33.10%)、社会服务PE 46.94倍(上涨5.67%)、房地产PE 65.28倍(下跌4.76%) [31] - 部分行业PB变化:综合行业PB 2.46倍(上涨8.85%)、农林牧渔PB 2.66倍(上涨3.50%)、基础化工PB 2.25倍(上涨6.64%) [35]
【早盘三分钟】11月18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11-18 08:56
市场整体温度 - 截至2025年11月17日,A股主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显示市场估值水平不一,上证指数分位数为97.53%,深证成指为80.71%,创业板指为39.08% [1] - 当日主要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下跌0.11%,深证成指下跌0.46%,创业板指下跌0.20% [1] 行业板块短期表现 - 2025年11月17日,计算机、煤炭、国防军工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7%、1.59%、1.32% [1] - 同期,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银行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3%、1.31%、1.11% [2] 行业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43.31亿元)、国防军工(26.57亿元)、银行(8.38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的行业为医药生物(-62.16亿元)、电子(-53.11亿元)、电力设备(-47.18亿元) [2] 特定ETF产品表现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当日价格上涨2.20%,近6月涨幅达78.53% [2] - 信创ETF基金(562030)当日价格上涨1.50%,近6月涨幅为14.24% [5] - 国防军工ETF(512810)当日价格上涨1.33%,近6月涨幅为14.51% [5]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当日价格上涨1.10%,近6月涨幅为13.40% [5] ETF交易活跃度 - 券商ETF(512000)单日成交额达35089.80万元,换手率为2.89% [5] - 医疗ETF(512170)单日成交额为27914.64万元,换手率为2.87% [5] - 食品ETF(515710)单日成交额为5698.62万元,换手率为7.19% [5] AI应用领域动态 - 2025年11月17日,阿里巴巴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公司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5][6] - 机构观点认为,千问APP有望成为新的高频超级入口,并与阿里电商、文娱、本地生活业务深度协同,AI应用及算力产业链或持续受益 [5][6][7]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 - 受地缘局势趋紧影响,2025年11月17日中证军工指数收盘涨逾1%,成份股中长城军工一字涨停,航天发展实现两连板且股价创两年新高 [7] - 行业观点指出,四季度“十五五”相关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军贸催化,国防军工行情或将再次上行,行业受益于地缘风险催化、技术进步及政策支持 [7] 重点ETF产品指标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标的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代码970070)截至2025年11月17日的市盈率百分位为20%,市净率百分位为0.4%,ROE为50% [9][10] - 国防军工ETF标的指数(中证军工指数,代码399967)同期市盈率百分位为101%,市净率百分位为100%,ROE为20%,股息率为5% [10]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低开低走
东莞证券· 2025-11-18 07:3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短期将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但中期震荡上行趋势仍有望延续 [4][5] - 当前沪指在4000点附近震荡整理,资金分歧加大,获利盘了结可能引发短期波动 [5] - 经济处于动能转换关键期,预计四季度在政策支撑下基本面将逐步改善,积极政策信号有望重塑资本市场主线和估值逻辑,提振风险偏好 [5] 市场表现总结 - 主要股指普遍收跌:上证指数收于3972.03点,下跌0.46%(-18.46点);深证成指收于13202.00点,下跌0.11%(-14.03点);沪深300指数收于4598.05点,下跌0.65%(-30.09点);创业板指收于3105.20点,下跌0.20%(-6.30点);科创50指数收于1354.04点,下跌0.53%(-7.19点)[2] - 北证50指数逆势上涨0.81%(+12.26点),收于1526.46点 [2] - 行业板块表现分化:计算机(+1.67%)、国防军工(+1.59%)、煤炭(+1.32%)、通信(+1.10%)、房地产(+1.00%)涨幅靠前;医药生物(-1.73%)、银行(-1.31%)、非银金融(-1.11%)、建筑材料(-0.93%)、家用电器(-0.84%)跌幅靠前 [3] - 概念板块表现差异显著:兵装重组概念(+4.72%)、MLOps概念(+3.42%)、Web3.0(+3.10%)、数字水印(+2.71%)、电子身份证(+2.68%)表现强势;细胞免疫治疗(-1.87%)、减肥药(-1.87%)、创新药(-1.72%)、重组蛋白(-1.71%)、芬太尼(-1.68%)表现疲弱 [3] 行业与政策动态 - 水利部透露我国节水产业蓬勃发展,节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已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产业高地和成渝、山东、陕西等多个集聚区为代表的"三地多区"节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4] - 报告建议关注板块: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煤炭和TMT等板块 [5]
浙商早知道-20251118
浙商证券· 2025-11-18 07:30
市场总览 - 2025年11月17日全A总成交额为19303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84.48亿港元[1][5] - 上证指数下跌0.46%,沪深300下跌0.65%,科创50下跌0.53%,中证1000上涨0.27%,创业板指下跌0.2%,恒生指数下跌0.71%[4][5] - 当日表现最好的行业是计算机(+1.67%)、国防军工(+1.59%)、煤炭(+1.32%)、通信(+1.1%)和房地产(+1%),表现最差的行业是医药生物(-1.73%)、银行(-1.31%)、非银金融(-1.11%)、建筑材料(-0.93%)和家用电器(-0.84%)[4][5] 重要推荐:兖矿能源 - 兖矿能源产能目标迈向三亿吨,通过外延并购和内部扩产实现成长[6] - 推荐逻辑包括行业周期底部反转带来量价齐升,煤炭价格涨幅超预期[6] - 目标价格为18.9元,较现价有29%的上涨空间[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0266.60百万元、170012.53百万元和186826.14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6.37%、30.51%和9.89%[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7.42百万元、15232.49百万元和18048.7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0.56%、52.06%和18.49%[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00元、1.52元和1.80元,PE分别为14.68倍、9.66倍和8.15倍[6] - 主要催化剂是煤炭价格触底反转并有望进一步上涨[7] 重要观点:科创板2025年三季报分析 - 科创板2025年三季报盈利相较于中报进一步提升,TMT和医药行业贡献显著[8] - 整体盈利由负转正,TMT行业表现亮眼,行业供需持续向好[8][9] - 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归母净利增速居前,主要受AI产业快速发展驱动,特别是上游算力环节景气加速释放[9] - 汽车行业因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业务快速增长带动盈利改善[9] - 二级行业层面约八成行业产能扩张率为正,通过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之和观测[9] - 生物制品、地面兵装Ⅱ、光学光电子等行业在手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通过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之和观测[9]
2026年港股和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从彼岸,到此岸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7 22:4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港股市场正站在估值系统性抬升的起点,行业结构和投资者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推动估值中枢上移[3] - 中性情景下预计2026年恒生指数潜在收益空间为22.92%,乐观情景可达33.83%[3][84] - 投资主线聚焦科技互联网(AI驱动)、顺周期板块(PPI改善)和新股投资(精选个股)[3][4] 港股市场回顾与现状 - 2025年前10个月恒生指数上涨29.1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2.23%,呈现牛市特征[3][10]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原材料业涨幅133.23%,医疗保健业涨幅73.39%,防御型板块涨幅落后[9][10] - 表面看估值扩张是主要驱动力,但盈利预期修正宽度持续上行,显示盈利改善公司数量增加[14] - 全球横向比较,港股估值性价比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边际改善程度位居全球前列[15][17][19] 估值系统性抬升的驱动因素 - 港股隐含股权风险溢价(ERP)约5%,处于近年低位,但中长期有下行空间[3][20] - 行业结构变化:科技等新经济板块市值和成交额占比已超越传统经济,类似美股历史经验,新经济占比提升有助于市场估值上行[22][25][28] - 投资者结构变化:港股通成交占比升至25%-30%,"长钱"和"聪明钱"属性改善离岸折价,推动估值向全球市场靠拢[31][34][35][39] - AH溢价指数中长期有下降空间,高股息行业价值重估和新上市公司价差收敛是主要动力[40][43] 2026年市场展望与资金面 - 港股存在日历效应,一月效应显著,四季度为传统淡季[47][49] - 外资回流已自2024年9月后逐渐发生,PPI改善趋势有望强化外资流入,尤其利好周期资产[50][53][54][57][62] - 内资方面,居民存款再配置空间广阔,类似2014年经验,对股市的外溢效应有望在2026年中显现[70][72][74] - 内资在A股和港股间存在跷跷板效应,港股通集中流入往往出现在A股赚钱效应扩散后期[75][77] - 内资偏好科技主题,港股科技主题ETF规模达4530亿元,年初至今份额增长98%[78][80][82] 投资主题与行业配置 - 科技互联网:AI成为重要驱动力,阿里云AI收入占比超20%,云收入连续六个季度环比提升,AI云产品利润率更高[87][88][89][90] - 红利与顺周期:以港股折价幅度为盾,PPI改善期间港股顺周期弹性为矛,非银、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板块存在补涨空间[91][93] - 历史数据显示PPI由低点转正期间,H股表现往往优于A股,顺周期行业港股弹性更大[94] - 新股投资:2025年首日破发率降至22.99%,创7年新低,首日涨幅中位数达16.22%,但收益分化显著,需精选个股[95][97][98][100] - "惜售"新股收益率较高,破发组换手率普遍高于未破发组,上市后流动性管理是关键[101][102][103]
8.75亿元资金今日流出银行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22:3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1月17日下跌0.46% [1] - 申万行业中,今日有17个行业上涨,25个行业下跌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19.53亿元 [1] 行业涨跌幅 - 计算机行业涨幅居首,为1.67% [1] - 国防军工行业涨幅第二,为1.59% [1]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居首,为1.73% [1] - 银行行业跌幅第二,为1.31% [1]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72.11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第二,为28.92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87.89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第二,为76.44亿元 [1] 银行业具体表现 - 银行行业整体下跌1.31%,主力资金净流出8.75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2只上涨,40只下跌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6只,净流出个股26只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入 - 民生银行资金净流入居首,为1.41亿元 [2][3] - 招商银行资金净流入第二,为9899.68万元 [2][3] - 齐鲁银行资金净流入第三,为7351.21万元 [2][3] - 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的个股共有6只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出 - 农业银行资金净流出居首,为4.28亿元 [2] - 邮储银行资金净流出第二,为2.79亿元 [2] - 浦发银行资金净流出第三,为1.34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的个股共有8只 [2]
主力资金丨4股尾盘获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19:44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168.44亿元,创业板净流出75.05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83.5亿元 [2]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转为净流入2.96亿元,其中创业板尾盘净流入12.09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1.31亿元 [6] 行业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计算机、国防军工、煤炭和通信等行业涨幅居前,均超过1% [2] - 10个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43.31亿元居首,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入26.57亿元居次席 [2] - 银行、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和传媒等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过1亿元 [2] - 14个行业下跌,医药生物、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跌幅均超过1% [2] - 21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62.16亿元居首,电子行业净流出53.12亿元 [2] -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过12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94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过1亿元,其中20只净流入金额均超过3亿元 [3] - 中电鑫龙主力资金净流入8.63亿元居首,股价涨停,公司签约乌鲁木齐地铁二号线项目 [3]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入7.9亿元,军工装备板块多只个股涨停 [3] - 中际旭创、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蓝色光标、华胜天成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 [4] - 超过10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过1亿元,其中9只净流出金额均超过5亿元 [5]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17.62亿元居首,阳光电源和世纪华通净流出均超过10亿元,世纪华通股价跌9.16% [5] 尾盘个股资金动向 - 12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过6000万元,其中4只净流入均超过1亿元 [6] - 中际旭创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2.6亿元居首 [6] - 恒工精密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75亿元居次席,股价“20cm”涨停 [7] - 11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过6000万元,永泰能源和富祥药业尾盘净流出均超过1亿元 [8] - 富祥药业当日大涨12.14%,成交额38亿元,公司表示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VC产品出货量及成本控制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8]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下跌0.67%,市盈率21.16倍,最新份额增加3600万份至105.4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6万元 [10]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2.67%,市盈率35.36倍,最新份额增加2500万份至81.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73.3万元 [10] - 科创50ETF近五日下跌3.78%,市盈率151.88倍,最新份额增加5亿份至507.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3亿元 [10]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2.67%,市盈率89.29倍,最新份额为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9万元 [10]
【17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近170亿元 计算机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11-17 19:40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1月17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收于3972.03点,下跌0.46%,深证成指收于13202点,下跌0.11%,创业板指收于3105.2点,下跌0.2% [1] - 两市合计成交额为19107.9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72.88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68.44亿元,其中开盘净流出58.8亿元,尾盘转为净流入2.96亿元 [2] - 最近五个交易日(11月11日至11月17日)主力资金流向波动较大,仅11月13日实现净流入124.70亿元,其余四日均为净流出,其中11月14日净流出额最高,达620.11亿元 [3] - 分板块看,沪深300指数主力资金净流出83.5亿元,创业板净流出75.05亿元,科创板净流出12.50亿元 [4] - 各板块尾盘资金流向分化,创业板尾盘净流入12.09亿元,而沪深300尾盘净流出1.31亿元 [5]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表现突出,涨幅达1.92%,主力资金净流入80.23亿元,成为资金流入最多的行业 [7] - 传媒行业上涨1.31%,资金净流入31.27亿元,通信行业上涨1.05%,资金净流入16.87亿元 [7] - 煤炭和食品饮料行业分别上涨1.70%和0.03%,资金净流入10.69亿元和9.40亿元 [7] -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流出最为显著,下跌1.57%,主力资金净流出156.04亿元 [7] - 电力设备、银行、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行业均为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额分别为90.44亿元、53.47亿元、44.61亿元和41.86亿元 [7] 机构交易动态 - 机构龙虎榜数据显示,雅化集团涨停,获机构净买入4169.22万元,滨海能源涨停,获机构净买入1924.51万元 [11] - 科隆股份、山水比德、清水源等个股获机构净买入金额在525.88万元至832.19万元之间 [11] - 机构净卖出方面,中矿资源涨停但遭机构净卖出26231.12万元,石大胜华上涨6.24%遭机构净卖出24694.51万元,永太科技涨停遭机构净卖出14219.85万元 [11] 机构关注个股 - 多家公司获机构“增持”或“买入”评级,科德数控目标价86.95元,较最新收盘价60.79元有43.03%的上涨空间 [12] - 奥特维目标价54.7元,较最新价42.55元有28.55%上涨空间,佳驰科技目标价83.68元,较最新价65.11元有28.52%上涨空间 [12] - 中国石化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7.6元,较最新价5.78元有31.49%上涨空间 [12]
【17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近170亿元 计算机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11-17 19:0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1月17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报3972.03点,下跌0.46%,深证成指报13202点,下跌0.11%,创业板指报3105.2点,下跌0.2% [2] - 两市合计成交19107.9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72.88亿元 [2]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68.44亿元,其中开盘净流出58.8亿元,尾盘净流入2.96亿元 [3] - 最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波动较大,11月13日净流入124.70亿元,11月14日则大幅净流出620.11亿元 [4] - 沪深300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3.5亿元,创业板净流出75.05亿元,科创板净流出12.50亿元 [5][6]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表现突出,涨幅1.92%,主力资金净流入80.23亿元,成为资金流入最多的行业 [8] - 传媒行业涨幅1.31%,资金净流入31.27亿元,通信行业涨幅1.05%,资金净流入16.87亿元 [8] -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56.04亿元,行业指数下跌1.57% [8] -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净流出90.44亿元,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出53.47亿元,非银金融行业资金净流出44.61亿元 [8] 机构交易动态 - 机构龙虎榜显示,雅化集团获机构净买入4169.22万元,日涨幅10.00% [12] - 滨海能源获机构净买入1924.51万元,日涨幅9.99%,科隆股份获机构净买入832.19万元,日涨幅16.92% [12] - 多只个股遭机构净卖出,其中中矿资源机构净卖出26231.12万元,石大胜华机构净卖出24694.51万元 [12] 机构关注个股 - 科德数控获国泰海通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86.95元,较最新收盘价60.79元有43.03%上涨空间 [13] - 奥特维目标价54.7元,较最新收盘价42.55元有28.55%上涨空间,佳驰科技目标价83.68元,较最新收盘价65.11元有28.52%上涨空间 [13] - 中国石化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7.6元,较最新收盘价5.78元有31.49%上涨空间 [13]
非银金融行业11月17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18:0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1月17日下跌0.46% [1] - 申万行业中,今日有17个行业上涨,25个行业下跌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19.53亿元 [1] 行业涨跌幅 - 计算机行业涨幅居首,为1.67% [1] - 国防军工行业涨幅第二,为1.59% [1]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居首,为1.73% [1] - 银行行业跌幅第二,为1.31% [1] - 非银金融行业下跌1.11%,位居跌幅榜第三 [1][2] 行业资金流向 - 仅有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达72.11亿元,日涨幅1.67% [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8.92亿元,日涨幅1.59% [1]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达87.89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76.44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7.33亿元 [2] 非银金融行业个股表现 - 非银金融行业82只个股中,20只上涨,62只下跌 [2] - 仅有12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浙江东方资金净流入居首,为3032.85万元,股价上涨2.36% [2][4] - *ST仁东资金净流入1402.31万元,股价上涨3.65% [2][4] - 锦龙股份资金净流入1284.48万元,股价上涨1.33% [2][4]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8只 [2] - 中信证券资金净流出居首,达5.46亿元,股价下跌1.22% [2] - 东方财富资金净流出3.01亿元,股价下跌0.12% [2] - 华泰证券资金净流出2.63亿元,股价下跌2.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