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提前退休的年轻人,又偷偷上班了
36氪· 2025-07-23 16:41
FIRE运动与Z世代职业观 - Z世代重新定义"退休"概念 将传统退休年龄大幅提前至30岁前 追求"技能变现+数字游民"生活模式而非单纯财务自由 [2][4] - 社交媒体推动FIRE理念传播 小红书相关笔记超万条 豆瓣FIRE小组聚集40万成员 B站相关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3] - 典型FIRE实践者特征:大城市工作5年以上 存款15-40万区间 具备剪辑/写作等可变现技能 主动降低生活成本 [2][3][7] 自由职业市场现状 - 短视频剪辑单条报价几百元但需反复修改 深度稿件面临商业化门槛 摆摊等实体创业净利润为负 [6] - 咖啡店等实体创业面临物流成本高(咖啡豆运费) 季节性客流波动(旅游淡季) 设备维护等现实挑战 [7] - 旅行博主市场竞争激烈 广告预算缩减导致变现困难 案例显示一年仅接3单无费合作 [14] 职场回归现象分析 - 重返职场者薪资平均下降30% 接受短期合同或远程岗位作为过渡 典型案例月薪从原水平降至1.3万 [13][14] - AI相关岗位(如Prompt Engineering)成为职场回归者新选择 显示技能升级趋势 [14] - 出现"半FIRE"新模式:主业保障五险一金 副业维持兴趣发展 形成职业组合策略 [15] 互联网行业就业特征 - 游戏公司运营岗位存在高强度工作模式 典型案例每日工作12小时 无暇用餐 [2] - 互联网产品经理群体出现职业倦怠 对OKR考核体系产生抵触情绪 [14] - 远程工作机会成为职场回归者优先选项 显示后疫情时代工作方式变革 [13]
港股收评:恒指涨1.62%续创近4年新高,科技、金融领涨,反内卷板块回调
格隆汇· 2025-07-23 16:29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62%至25538.07点,录得4连涨 [1] - 国企指数上涨1.82%至9241.20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48%至5745.74点 [1][2] - 科技股与金融股领涨,市场做多情绪较高 [1] 领涨板块及个股 科技股 - 大型科技股集体强势:快手涨超7%,百度涨6%,腾讯涨近5%,美团、京东、阿里巴巴均涨超2.4% [2] - 云计算板块走强:浪潮数字企业涨5.63%,金蝶国际涨4.8%,万国数据涨3.61% [6][7] - 手游股爆发:飞鱼科技涨49.15%,腾讯控股涨4.94%,火岩控股涨4.12% [5][6] 金融股 - 中资券商股连续上涨:兴证国际涨5.17%,国联民生涨5.46%,华泰证券涨4.15% [7] - 保险股活跃:中国人寿涨3.3%,新华保险、友邦保险涨超2% [2] 其他领涨行业 - 纸业股强势:玖龙纸业涨8.72%,理文造纸涨5.86%,晨鸣纸业涨4.41% [4][5] - 医药外包概念股走高:方达控股涨15.94%,康龙化成涨7.68%,金斯瑞生物科技涨6.7% [8] 下跌板块及个股 - 风电股连续下跌:东方电气跌10.44%,瑞风新能源跌4.49%,金风科技跌2.27% [9] - 水泥股下跌:山水水泥跌13.24%,华新水泥跌9.37%,海螺水泥跌4.23% [10][11] - 光伏股回调:凯盛新能跌6.85%,新特能源跌4.58%,阳光能源跌4% [12][13] - 钢铁板块走低:鞍钢股份跌4%,找钢集团、新矿资源跌超3% [11]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卖出13.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9.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3.92亿港元 [12] 市场展望 - 中金认为港股较低筹码+政策催化带来可观交易行情,但持续性需观察政策决心及需求侧变化 [15] - 建议关注AI应用(游戏互联网、短视频、软件等)、机器人与零部件,创新药长逻辑仍在 [15]
汽车之家《顶极片场》重磅上线:重塑汽车内容生态,定义高品质创作标杆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6:03
行业趋势 - 长视频正成为用户获取深度内容的核心载体,汽车内容赛道从碎片化信息向系统化叙事转型 [1] - 2025年汽车行业热门方向包括智能、出海和AI等 [2] 公司战略 - 汽车之家推出全新汽车内容频道《顶极片场》,融合"专业解析+场景探索+娱乐表达",以电影级制作水准重构汽车内容创作范式 [1] - 公司整合100多位专业编辑、20年行业数据库、知名主持人、顶尖车手及全球100多家汽车品牌资源,突破传统汽车内容边界 [2] - 通过《顶极片场》实现从"流量收割"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跃迁,深化"汽车内容生态引领者"定位 [6] 内容创新 - 《顶极片场》围绕四大主题布局:极限玩车、中国智造、未来科技、全球视野,覆盖全场景用户需求 [2] - 《绝妙玩车》:硬核玩车真人秀,集结性能车、越野车与改装车,特邀三栖赛车冠军周勇参与极限测试 [3] - 《纵横四海》:探访泰国市井街巷,通过普通用户故事展现中国汽车品牌海外成长 [3] - 《硅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探秘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中心,拆解未来交通科技 [3] - 《智造先锋》:聚焦中国智造技术创新,展现从仰望U9超跑工厂到五菱精益制造的产业链变革 [4] 技术赋能 - 公司通过AH-IT智能评测体系构建六大核心维度评测标准(智能硬件、智能安全、智能座舱等) [5] - 运用AI技术赋能用户与厂商,促进高质量内容生产,推动行业智能化、精细化运营升级 [5] 市场影响 - 《顶极片场》首期节目将于7月23日上线汽车之家App、海外网站及全球新媒体平台 [6] - 公司凭借7000万日活用户基础,精准洞察用户对立体化、沉浸式内容的需求 [2]
新力量NewForce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7-23 15:51
台积电 - 2025Q2总收入9337.9亿新台币,同比增38.6%,折合301亿美元,晶圆收入7876.5亿新台币,同比增32.1%,毛利率58.6%,同比增5.4pct,归母净利润3982.7亿新台币,同比增60.7%,折合128.3亿美元[8] - 本季度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贡献收入74%,其中3nm/5nm制程分别贡献24%/36%,未来5年AI收入CAGR达45%[9] - 调整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6043/19077/22426亿新台币,三年复合增速38.3%,目标价30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11] 云工场科技 - 2021 - 2024年营收CAGR为15.1%,2024年营收7.08亿元,净利润降至0.12亿元,同比降13.02%[14] - 2024 - 2028年中国IDC解决方案市场将以17.0%的CAGR增至530.32亿元,边缘计算市场预计从994亿元攀升至3102亿元[15] - 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86亿元、10.39亿元和11.85亿元,目标价7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17] 腾讯 - 广告AI能力加速释放,微信AI重构平台能力,腾讯元宝是AI生态关键连接器,战略投资聚焦AI平台卡位,游戏AI加速渗透[23][24][25][26][27] - 目标价660港元,较上一收盘价有26.6%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28][29] 特斯拉 - 2025Q2一致预期总收入219.34亿美元,总毛利率16.4%,净利润10.03亿美元,GAAP EPS 0.28美元/股[34][35] - 近期股价波动因汽车交付预期下调、新车型发布延期等因素,下半年关注汽车和储能产销量及新车型进展等[35]
预计年内有在港粤企A股上市?深交所“H+A”路径已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5:33
资本市场支持深圳综合改革 - 相关主管部门与中国证监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预计年内将有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等改革成果落地 [1] - 深圳相关部门全面梳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情况,了解企业诉求,培育优质上市后备资源 [2]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二次上市可募集资金推动发展,同时为深交所提供更多投资标的 [2]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发行存托凭证或上市 [3] - 政策覆盖200余家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股企业,并向红筹企业及境外公司开放,腾讯、阿里等万亿市值巨头有望回归A股 [3] - 港股公司回A路径明确,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设计不同方式,包括存托凭证(CDR) [3] 粤港澳大湾区港股企业概况 - 250家港股上市企业注册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其中30家已在A股上市,220家未在A股上市 [3] - 未在A股上市的220家企业中,市值前三为友邦保险(7371.9亿港元)、香港交易所(5484.66亿港元)、中银香港(3790.34亿港元) [3] - 24家企业市值超百亿港元 [3] 红筹企业与境外公司回流潜力 - 796家港股上市企业办公地在中国内地但注册地在境外,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万亿市值巨头 [4] - 港股境外公司有望回流A股,2018年政策调整后红筹企业可在A股IPO,但注册在境外的外资企业尚无先例 [4] - 14家红筹企业市值超2000亿元,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 [6] - 14家大湾区港股企业市值在200亿至2000亿港元之间,其中6家为科技类企业且有自主研发能力 [6] 深交所上市路径与条件 - 红筹企业二次上市需满足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或市值200亿元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能力 [5] - 创业板上市要求主要适用于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 [5] - 符合条件的红筹企业可适用《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等规则 [4]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可丰富深市上市公司行业矩阵,推动估值体系优化升级 [6] - 企业回归将引入国际资本定价逻辑,提升A股市场估值合理性与有效性,增强对境内外投资者吸引力 [6] - "卡脖子"关键领域企业可利用双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升级提供资本支撑 [7] - 企业回归有望加速离岸人民币回流,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占比,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7]
大厂高管们眼中的互联网医疗江湖
第一财经· 2025-07-23 15:18
互联网医疗行业动态 - 202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再度活跃,字节跳动上线AI医疗助手"小荷AI医生",蚂蚁集团重仓押注医疗业务并收购好大夫在线,腾讯健康发布C端AI产品"健康管理助手",京东健康、美团医药、华为医疗军团等纷纷布局[3] - 行业前期经历波折,百度大健康事业群组调整后退回业务部门单元,字节跳动百亿元收购美中宜和动机不明,腾讯医疗业务负责人涉嫌职务侵占[4][5][7] - 医疗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接近十万亿元,但互联网大厂面临认知鸿沟,医疗行业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与互联网高毛利思维存在冲突[5][6] 公司战略调整与布局 - 百度因ChatGPT冲击搜索主业和医药反腐压力,将资源收回核心业务,大健康事业群组从BG降级为BU,调整前医疗健康创新业务收入达数十亿元量级[7][9][10] - 蚂蚁集团与阿里健康双轨并行,蚂蚁探索"医保支付+问诊+健康管理"闭环并收购好大夫在线,阿里健康转向医药电商与B端赋能[12][13] - 京东健康重点推进即时配送+慢病处方+医保支付三位一体,阿里健康整合即时零售与物流,电商平台集体转向O2O场景应对增长放缓[16][17] 商业模式探索与挑战 - 医药电商B2C市场增速放缓,京东健康2024年营收增速从18.5%降至8.6%,阿里健康2024财年增速不足1%,拼多多增速从50%下滑至10%左右[15] - 互联网大厂在医疗行业屡屡碰壁,阿里健康医鹿APP日活仅10万远低于千万生死线,京东健康家医事业部被裁撤,产品定位多次变更仍未能解决销售问题[21][22] - 互联网公司难以复制医疗资源分配权,90%毛利率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医疗行业不适用,目前仅卖药被验证为可行模式[23][24] 行业认知与未来方向 - 医疗行业80%规模来自需要医疗服务介入的未知需求,药品零售仅占20%,医院和医生拥有强话语权[26] - 可行商业模式是赚药企的钱,如腾讯健康为药企提供AI药物发现服务,百度利用流量和数据为药企提供全链路数字化服务[29] - 行业终局在于解决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与服务质量问题,通过数字化重构分级诊疗和服务交付模式,而非取代传统医院[30][31]
美股市场“极度自满”,高贝塔股票拥挤程度创纪录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5:11
美股市场现状 - 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突破6300点关口 美股市场陷入"极度自满"状态 [1] - 高贝塔股票拥挤程度达到100分位数的创纪录水平 可能引发市场大幅回调 [1] - 高贝塔拥挤程度从25分位数飙升至100分位数仅用时3个月 创30年来最快速度 [1] 极端拥挤交易特征 - 今年已出现三次极端拥挤交易事件:1月动量因子100分位数 4月低波动率96分位数 当前高贝塔再次触及100分位数 [2] - 高贝塔拥挤交易速度史无前例 3个月内从25分位数激增至100分位数 [2][3] - 动量因子拥挤程度回升至99分位数 若与高贝塔形成双重回调将造成重大冲击 [7] 拥挤交易驱动因素 - 市场对"金发姑娘"经济情景定价 包括经济增长韧性和美联储宽松预期 [1][4] - 关税疲劳效应推动"TACO交易" 机构投资者追逐杠杆性和投机性股票板块 [4] - 高贝塔股票空头头寸稳步下降 投资者从防御性仓位转向激进配置 [6] 市场技术信号 - 美股贝塔和动量篮子首次在同一天下跌 为6月10日以来首次 [7] - 市场对重要风险事件反应平淡 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Meta财报发布 [7] - 标普500指数8月1日当周波动率预期仅为1.0% 与非农就业报告周相符 [10] 潜在支撑因素 - 商业周期重新加速可能支撑高贝塔板块 包括贸易协议明确化 资本支出周期扩大 美联储宽松政策支持 [9] 防御性策略动向 - 低波动率股票策略再次变得具有吸引力 [10] - 投资者对防御性策略需求可能重新抬头 因高贝塔股票拥挤程度创纪录 [10] - 债券市场对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行动概率定价不足5% [10]
劝君不做孙正义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7-23 15:08
金融世界里只有两种人能够青史留名,一种是赚过大钱的人,一种是亏过大钱的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是第三种:看那些赚过大钱的人用更快的速度把 钱亏掉。 苏轼在官场上有多耐贬,孙正义在投资上就有多耐亏。 与"投资第一原则是不要亏钱"的奥马哈人相比,东亚人的鲁棒性之强,玩的就是风浪越大鱼越贵,独角兽崩了我没废。 今年1月,他高调入局特朗普的星际之门计划。在这个总投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的项目里,软银作为主要出资方,给孙正义买来一个董事长的位置。 或许是担心赢起来不够麻,孙正义紧接着加码,号称要投资1万亿美元引入先进制造,把亚利桑纳州建成美国深圳。 步子迈太大,不仅行政级别没对齐,钱还得找银行借。 2022年12月,吉尼斯官网更新了一则新的世界纪录,几个月前还笑傲福布斯榜的马斯克因亏损1650亿美元,成为了新任"史上亏钱最多的人"。这个世界纪 录最早收录于2000年,彼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做过三天世界首富的孙正义,亏掉586亿美元,此后就蝉联了宝座22年。 实际上,孙正义基本就是一只薛定谔的猫,人生主要就分为亏了大钱和赚了大钱两个状态,问题只是没人清楚他正在亏还是正在赚。 他可以一次泡沫破裂就亏掉586亿美元,也可以靠 ...
夸克健康大模型在夸克AI搜索上线
快讯· 2025-07-23 14:56
公司动态 - 夸克健康大模型已全面集成至夸克的AI搜索中 [1] - 用户在查询健康问题时可通过选择深度搜索调用该功能 [1] 产品功能 - 夸克AI搜索新增健康问题深度搜索能力 [1] - 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健康信息查询场景 [1]
最热概念,疯狂吸金!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4:30
市场表现 - 7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雅江电站概念股持续爆发,煤炭板块直线拉涨,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1] - 雅江电站概念基金大涨,资金借道建材ETF、基建ETF、基建50ETF等参与投资,4只龙头产品合计吸金超22亿元 [1] - 宽基ETF净流出居前,但受益于市场大涨,规模增长超110亿元 [1] 资金流向 - 7月22日股票ETF总规模达3.77万亿元,总份额增加39.57亿份,净流入资金16.24亿元 [3] - 行业主题ETF与债券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70.2亿元与21.53亿元 [3] - 建筑材料指数净流入18.22亿元,近5个交易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流入超32亿元,建筑材料指数流入超26亿元 [3] - 国泰、富国基金旗下建材ETF分别净流入8.92亿元、7.53亿元,银华基金旗下基建ETF、广发基金旗下基建50ETF净流入位居前列 [4] 产品表现 - 建材ETF、基建ETF等4只产品昨日涨幅均在6%左右,两只建材ETF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涨超17% [5]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净流入超3.7亿元,证券保险ETF净流入3.2亿元,A500ETF易方达净流入2.6亿元 [6]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基建50ETF单日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1.84亿元和1.54亿元 [6] 宽基ETF动态 - 昨日宽基ETF净流出达58.28亿元,但规模上升114.52亿元 [8] - 中证A500指数单日净流出22.72亿元,中证A500ETF景顺净流出近6亿元,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产品净流出超3亿元 [8] - 行业或主题ETF中,科创芯片ETF、中概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等热门产品出现净流出 [8] 机构观点 - 博时基金表示A股表现持续强势,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建议保持中高仓位,调高进攻权重 [9] - 银河基金认为市场成交持续放量,部分公司中报业绩向好,A股市场处于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