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美妆品牌“争艳”消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4-18 15:33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美妆赛道又一次成为亮眼的存在。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雅诗兰黛、华熙生物、花西子、欧莱雅在内的多家美妆品牌亮 相。在现场,排队领小样、打卡拍照、产品体验等活动层出不穷,而美妆品类的站台也成为消博会现场 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实际上,在全球的免税市场中,化妆品的销售额占比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本土品牌借消博会契机"秀肌 肉",国际品牌也想要进一步"掘金"中国市场,而在海南召开的消博会则成为了品牌商们集中展示自己 的窗口。 国际美妆品牌"掘金"中国市场 实际上,此前中国市场一直被众多国际化妆品牌视为业绩增长引擎,尤其是高端化妆品市场一直被国际 品牌牢牢占据。但如今,随着国货品牌的崛起,消费者需求分化、渠道生态重构,在韩妆逐渐淡出中国 市场之后,其余国际美妆巨头或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国际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光环或正在削减的具体表现,就包括在华业绩下滑。如雅诗兰黛集团2025财 年第二季度(2024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减少11%至 12.87亿美元;欧莱雅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6%,而北亚地区销售 ...
直击消博会丨上市公司积极参展,首发经济活力十足
证券时报· 2025-04-14 12:30
消博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在海南海口启动,为期6天(4月13日~18日)[2] - 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消费企业、4100余个消费品牌参展,英国、瑞士、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65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均超过上届[3] - 主会场设置八大展馆,聚焦科技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低空经济等消费热点[3] 展会定位与意义 - 消博会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是引领消费风尚、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窗口[6]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后,"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将更加完善,贸易投资将更加自由便利[7] - 商务部将消博会定位为"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旨在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11] 国际参与与合作 - 英国作为主宾国参展面积超1300平方米,参展品牌数量53个,约为上届的2倍[16] - 英国国家馆汇聚27家参展企业和机构代表,展示逾百件英国品牌商品,包括百年皇室御用鞋履品牌Loake、美妆品牌Monpure等[16] - 斯洛伐克首次以国家馆形式亮相,巴西圣保罗州、韩国济州道首次组织地区馆参展[17] 消费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社零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10] - 2021年—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各类消费品7.4万亿元[10] - 中国居民存款约150万亿元,将为消费增长提供持续动力[14] 企业动态与新品发布 - 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全球销售额3247亿欧元,居世界500强第十,过去五年向中国市场追加超100亿欧元投资[13] - 正大集团筹划在海南建立热带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食品园,推动海南和中国产品走向全球[14] - 华熙生物产品销往全球超过70个国家,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本届消博会将首发3款新品[22] 科技与创新展示 - 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健康养生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18] - 华为、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头部科技企业将带来新款智能手机、人形机器人、AR眼镜等产品[18] - 小鹏汇天陆行"母舰"、亿航智能无人机将展示跨海运输、低空旅游应用场景[18] 上市公司参与 - 王府井集团首次打造免税品消费专区,汇集雅诗兰黛、兰蔻等近40个品牌的超过100个SKU商品[22] - 全聚德集团将与王府井集团在消博会现场举行签约仪式,首店落户海口[23] - 中国中免海南销售总额累计超过2700亿元,海口国际免税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2%[14]
美妆巨头抢滩医美:欧莱雅科技转型背后的行业变局
36氪· 2025-04-13 13:05
美妆行业与医美融合趋势 - 2024年美妆公司集体布局医美业务,涵盖国际巨头(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和本土品牌(至本、上美股份、谷雨等)[1][3][4] - 融合模式从术后修复(如巨子生物、敷尔佳的医用敷料)升级至注射类产品(胶原蛋白针)和生物科技研发[1][9] - 行业背景: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1%,连续三年跑输社零总额(+3.5%)和GDP增速(5%),倒逼企业寻找增量[5] 国际美妆巨头的医美战略 - **欧莱雅**: - 2023年将活性健康化妆品部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部,2024年推出修丽可铂研胶原针(国内第二款重组胶原蛋白注射剂)[2][9] - 收购注射美容公司高德美10%股份,投资连锁医美机构颜术医美,形成"上游持股+中游投资+终端产品"立体网络[2][17] - 皮肤科学美容部2024年营收70.3亿欧元(+9.8%),为集团增速最快板块[10] - **雅诗兰黛**:倩碧推出二类医疗器械产品(胶原蛋白敷料)[3] - **资生堂**:2024年底备案医美品牌RQ PYOLOGY,含精华乳和防晒乳[3] 本土美妆企业的医美布局 - 至本开设"澄穆医疗美容诊所",丸美、百雀羚等通过设立生物科技公司或合作研发切入医美赛道[4] - 修丽可铂研胶原针依托锦波生物代工技术,但面临与代工厂自有产品薇旖美(1500-7000元/支)的价格竞争[25][27][29] 欧莱雅的美妆科技转型路径 - 2018年启动科技转型,成立BOLD基金投资AR/VR、AI及生物科技[6] - 2025年推出"芯"级肌肤解码仪(5分钟完成皮肤检测)和兰蔻菁纯逆龄面霜(添加PDRN成分)[12][13] - 合作策略:与中国初创公司(汝原科技、杉海创新、NANOMED)及医院(瑞金、华山)联合开发产品和技术[15][16] 行业挑战与竞争逻辑变革 - 医美产品研发周期长(三类医疗器械审批难)、渠道需专业背书(医生端影响优先于消费者)[24][30] - 美妆企业需建立两套团队应对不同监管要求,协同难度高[24] - 长期趋势:消费者从"美化外表"转向"健康抗衰",行业竞争逻辑转向技术壁垒和科学验证[20][22][31]
104%疯狂关税,普通人都能囤什么
商业洞察· 2025-04-10 17:28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故研究室 ,作者杨梅 真故研究室 . 搞垮全球股市,只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前戏。一旦政策落地,被搞乱的还有全球的物价体系。 为了省钱,苹果总裁库克已经冲到了全球囤货的最前线。 3 月底,特朗普挥动"对等关税"的前 夕,苹果 3 天派出 5 架次满载 iPhone 及产品的货机,从印度直飞美国,以换来一点喘息之 机。 中国是苹果零部件最主要的产地,有投行给苹果算了一笔账,苹果公司制作一部手机,硬件加 上组装和测试,成本大约是 580 美元。特朗普对华关税 2.0 政策一旦落地,光是这些零部件 从中国打包出口到美国的税额,就会增加 296 多美元。 换算一下,也就是说,每一部苹果手机的成本都会上涨 50% 。再乘以销量,苹果公司估摸每 年因此要增加 85 亿美元左右的成本。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iPhone16 Pro Max 在美国零 售价将从现在的 1599 美元上涨到 2300 美元。 真问题,更商业 作者: 杨梅 来源: 真故研究室(ID: zhengulab ) 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很难不关注自己的钱包。特朗普这次的关税组合拳,引发的全球经济震 荡才刚刚开始。之后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才是更 ...
走访300+消费公司后,我发现了一个超级品牌的共性
虎嗅· 2025-04-10 14:35
消费品行业核心壁垒 - 超级渠道是孵化超级品牌的关键支撑,如可口可乐、雀巢、达利食品、农夫山泉等均以渠道力为核心竞争力 [2][4] - 路斯股份从ODM转型自有品牌时,优先布局KA系统(如沃尔玛)、专业渠道及线上平台(天猫/京东/拼多多),并逐步向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倾斜资源 [5][6][7] - 渠道多触点布局直接反映品牌基本面,稳定性增长依赖渠道通路建设而非短期流量 [10] 超级产品战略 - 战略单品(如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瑞幸生椰拿铁)是品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1] - 老板恋上鱼通过聚焦板烧鮰鱼单品,优化产品矩阵并强化差异化,体现"产品上限即品牌底线"的逻辑 [14][15][17] - 国际案例中耐克Air Jordan、优衣库摇粒绒等均验证超级产品对品牌塑造的长期价值 [12] 渠道力与产品力辩证关系 - 美妆品牌玛丽黛佳曾借丝芙兰渠道半年内成为彩妆TOP6,但渠道变革可能削弱品牌独立性(如永辉优选/山姆自有品牌冲击) [21][23][25] - 牛栏山案例显示品牌力可超越产品实际成本(消费者偏好标识产品而非更高成本盲测酒体) [28][29][33] - 江小白遭遇"酒精勾兑"舆论危机,反映技术门槛与消费者认知错位,品牌力需匹配产品真实价值 [34][36][38] 品牌发展三阶段 - 产品竞争时代:以武大郎豆腐vs张大娘豆腐为例,品质决定胜负 [44] - 销售竞争时代:如喜力滋啤酒通过USP定位("4次高温消毒")强化卖点 [47][48] - 营销竞争时代:Lululemon通过细分场景满足用户物质+精神需求,内容多元化成为关键 [49][50] 内容驱动品牌势能 - 观夏以杂志选题会模式开发新品,先定故事再做产品,强化内容一致性 [53][54] - 内容四大功能:沟通信息/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劝说改变,多数品牌聚焦劝说改变但效果有限 [56][59] - 淄博烧烤案例验证《引爆点》三法则(威力环境/个别人物/附着力),通过大学生圈层→社交平台→热搜实现破圈 [70][73][74] 跨媒介内容策略 - 小红书侧重女性用户,半亩花田通过磨砂膏成分可视化(油画颜料类比)实现2018年1亿→3亿增长 [110][111][114] - 抖音依赖效果对比视频,情景剧KOL展示使用前后差异推动2019年销售达10亿 [115][116] - 传统货架触点需差异化设计(如隅田川红色包装vs咖色咖啡货架)并分层展示消费决策因子(品类/痛点/卖点/指令) [148][161][165] 品牌价值整合方法论 - 认养一头牛通过"养牛合伙人"分销体系,将KOC转化为传播节点,统一顶层价值主张与个性化传播 [172][173] - SB7故事框架以用户为主角,构建"问题-向导-解决方案"叙事逻辑,避免内容割裂 [176][177][179] - 苹果"Think Different"案例显示过滤冗余信息、聚焦单一主张对品牌传播的核心价值 [190][192]
新关税在美国引发iPhone抢购潮;比亚迪一季度预盈百亿;科学家宣称复活了万年前灭绝的恐狼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4-09 23:09
新关税在美国引发 iPhone 抢购潮 - 美国多地苹果门店出现 iPhone 抢购潮,消费者担心新关税导致涨价 [1] - iPhone 16 Pro 256G 版本成本约 580 美元,加 54% 关税后达 850 美元,苹果毛利率可能腰斩 [1] - 苹果计划从印度进口更多 iPhone 以抵消关税影响,印度关税仅 26% [1] - 苹果调用 5 架飞机从印度满载 iPhone 到美国 [1] - 新关税宣布后苹果股价下跌近 20%,市值削减超 5000 亿美元 [1] 比亚迪预计一季度盈利百亿元 - 比亚迪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85 亿至 100 亿元,同比增长 86% 至 118% [2] - 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百万辆 [2] - 公司计划加速乘用车业务全球化布局 [2] - 去年海外乘用车销售 41.7 万辆,同比增长 71.9% [2] 科学家宣称复活了万年前灭绝的恐狼 - 美国创业公司 Colossal Biosciences 成功复活恐狼 [3] - 公司成立于 2021 年,已筹集 4.35 亿美元,估值达 102 亿美元 [3] - 复活过程包括基因测序、编辑灰狼基因组、植入代孕母狼等步骤 [3] - 动用 8 只代孕母狼,每只植入 45 个胚胎,目前出生 4 只恐狼 [3] 安德烈·卡帕斯:大模型颠覆技术传播逻辑 - 大模型技术优先在普通人中扩散,而非传统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 [6][7] - ChatGPT 是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每周有 4 亿人使用 [6] - 大模型对个体的改变更深远,提升个人在多个领域的能力 [6][7] - 组织采用大模型面临复杂性、安全协议、惯性等挑战 [7] - 目前最前沿的大模型触手可及且成本低廉,未来可能因能力差距重写游戏规则 [7] 停播半年后,"小杨哥" 推新 App - "小杨甄选" App 上线,主要品类为食品、日用、美妆等 [8] - 按年收 99 元会员费,直播间已开播但主播非大小杨哥 [8] - 2023 年初推出,2024 年 5 月断更,9 月停播后被监管调查 [8] - 今年 1 月复播,3 月监管部门通报整改符合要求 [8] 京沪高铁试点宠物托运 - 4 月 8 日起试点宠物托运,可提前两天线上预约 [9] - 每车限托运 1 只猫或狗,体重不超过 15 公斤,肩高不超过 40 厘米 [9] - 托运方式为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 [9] - 初期收费打七折,试点涉及 5 座车站间的 10 趟列车 [9] Shopify CEO 发新令,AI 做不到的才可以招人 - CEO 要求全员拥抱 AI,将 AI 使用纳入绩效评定 [10] - 申请更多人手前需证明 AI 无法完成任务 [10] - 公司最近三年员工数持续减少 [10] 长城汽车:已与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双方将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11] - 合作包括人形机器人技术、四足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 [11] 2025 款小鹏 X9 预售价 39.98 万元 - 预售价较 2024 款上涨 4 万元 [12] - 全系标配图灵 AI 智驾,496 项零部件升级,35% 零部件焕新 [12] - 研发团队重新开发一半以上座椅零部件,提供带过道的零重力座椅 [12] - 二排 21.4 英寸屏幕升级莱茵防蓝光护眼 [12] 零跑采购 20 万台禾赛激光雷达 - 零跑预计采购约 20 万台禾赛 ATX 激光雷达 [13] - 覆盖 2025 年起多款量产车型 [13] - 禾赛为零跑独家激光雷达供应商 [13] 雅诗兰黛集团正面临集体诉讼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依赖中国代购销售的风险面临集体诉讼 [14][15] - 股东指控公司未披露打击代购对销售额的影响 [15] - 2023 年 11 月承认影响后股价暴跌 19%,市值蒸发约 87 亿美元 [15] 星巴克中国推出无糖风味咖啡 - 将风味糖浆拆分为 0 糖风味浓浆和独立原味糖浆 [16] - 创新因中国顾客对无糖、少糖风味咖啡需求巨大 [16] - 这是 CGO 杨振上台后的首个产品创新 [16] 达利欧:一生一次的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秩序的崩解 - 达利欧认为当前全球主要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正在崩解 [17] - 建议研究以往政策制定者的应对方式,建立政策工具清单 [17]
QuestMobile2024年中国营销市场年度报告·行业篇:行业特征分化并行,内容营销占比持续走高,精准、闭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QuestMobile· 2025-04-08 09:59
营销市场洞察核心观点 - 2024年不同行业营销方式和热点差异巨大,美妆、汽车、奢侈品、运动鞋服、生活服务及AIGC成为高投入热门行业 [2] - 消费多元化驱动下,行业呈现结构盘整与巨量投入新营销抢夺市场的两极分化态势 [2] - 营销热度差异显著,国产美妆品牌市场声量占比达11.9%,远超个人护理品和奢侈品行业 [2][11] - 汽车行业效果广告占比提升至59.8%,新能源车领域达60.5% [2][47] - AIGC行业爆发式增长,抖音平台软广投放前五中字节跳动占据四席 [2] 美妆行业 - 国产美妆品牌持续突围,代言人营销数量占比达11.9%,显著高于个人护理品7.2%和奢侈品4.7% [2][11] - 营销链路构建闭环,通过短视频/图文种草+搜索引导+直播转化实现全链路营销 [15][16] - 功效需求导向明显,2024年12月保湿、滋润、温和成为最受关注功效TOP3 [21] - 细分品类机会突出,防晒品类受关注度高,眼膜、定妆喷雾等内容互动增速显著 [23] - 线上流量头部品牌中,韩束以2046.98万用户规模居首,百雀羚1445.67万次之 [131] 汽车行业 - 2024年硬广投放费用增至141.38亿元,媒介数量稳定在31个 [2] - 效果广告占比达59.8%,新能源车效果广告占比更高达60.5% [2][47] - 内容营销成为新战场,软广稿件量超6.5万篇,互动量8.85亿次 [31] - IP营销趋势显著,"小米汽车"跻身软广热词,借明星IP实现破圈 [35] - 线上流量榜单显示,梅赛德斯-奔驰4755.11万用户规模居首,保时捷4255.98万次之 [134] 奢侈品行业 - 节日营销特征明显,腕表/珠宝集中在520、七夕、春节等节点投放 [57] - 细分品类策略分化,箱包侧重硬广快速吸睛,腕表偏好软广圈层渗透 [55] - 线上营销尝试多元化,结合剧情/时尚/家装等内容进行种草 [62] - 巴黎世家以1289.17万线上用户规模领跑,爱马仕683.64万次之 [137] 运动鞋服行业 - 综合电商仍是主力渠道,42.6%广告主选择电商联合投放 [73] - 内容营销侧重生活化场景,腰尾部KOL数量多但中腰部互动效果更佳 [79] - 国际品牌与国产品牌博弈激烈,安踏在软广投放力度上领先 [70] - 匹克以904.93万线上用户规模居首,安踏783.87万次之 [140] 生活服务行业 - 营销与电商大促错峰,本地生活和外卖服务占主导 [87][88] - 代言人营销颗粒度细化,美团新增4位代言人,大众点评新增1位 [102] - 短剧营销完成从"硬广植入"到"剧情共生"的转变 [107] AIGC行业 - 短视频平台投放占比超80%,成为核心获客战场 [117] - 字节系AI应用占据抖音软广投放前五中的四席 [2] - 用户对学习、副业、求职等场景互动意愿更强 [125]
专访The Ordinary全球总裁:被雅诗兰黛收购后,我们如何做到「不听话」却更赚钱?
36氪· 2025-04-08 08:12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以"诚实护肤"为核心理念,通过极简包装和透明成分标注颠覆传统美妆行业营销模式 [4][5] - 主打"价格屠夫"策略,10%烟酰胺精华售价98元,仅为竞品价格的1/4 [5] - 2021年进入北美430家丝芙兰门店后创下5亿美元营收,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 [5] - 定位高端但拒绝传统渠道划分,严格把控分销渠道(如不进沃尔玛),通过渠道选择定义品牌调性 [15][16] 中国市场进入策略 - 选择202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关键因素是中国2021年5月起豁免进口普通化妆品动物实验 [10][29] - 针对中国市场定制产品,如调整甘醇酸精华配方并添加抗氧化成分以符合法规 [12] - 本土化营销采用"质重于量"的社交种草策略,强化小红书互动与消费者直接沟通 [19] - 目前已在丝芙兰中国上架,目标成为该渠道护肤第一品牌 [26] 产品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 原料采购规模化降低成本,如烟酰胺通过全球采购获得更优价格并让利消费者 [18] - 坚持"按实定价"原则,拒绝促销活动保持价格透明度 [16] - 配方研发严格,不合格产品直接报废重做,确保低价不牺牲品质 [18] 公司发展与集团协同 - 2022年被雅诗兰黛集团以22亿美元估值收购,保持运营独立性但获得资源支持 [5][24] - 新品开发、营销决策完全自主,仅CEO向集团CEO单线汇报维持灵活度 [24] - 创始人退隐后由雅诗兰黛系高管接任,平衡创新基因与商业化需求 [5][23] 行业趋势与业绩展望 - 功效护肤趋势仍处上升期,消费者专业知识提升推动产品教育需求 [25] - 营收接近10亿美元里程碑,为丝芙兰全球销量前三护肤品牌 [27][28] - 背靠雅诗兰黛集团"重塑美妆新境"计划,加速全球化布局 [6]
专访The Ordinary全球总裁:被雅诗兰黛收购后,我们如何做到“不听话”却更赚钱?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07 11:17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以"价格屠夫"定位颠覆行业,最便宜单品仅售6美元(约42元人民币),10%烟酰胺精华价格是98元,不到同等浓度竞品的1/4 [5] - 坚持"诚实护肤"理念,产品包装极简并清晰标注成分浓度,拒绝传统美妆广告的"虚无承诺" [4] - 定位高端但价格亲民,通过严格把控分销渠道(如丝芙兰、亚马逊高端专区)而非价格促销来维持品牌调性 [14][15][16] - 在中国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如调整甘醇酸精华配方以适应法规和消费者需求,打造专属产品组合 [1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1年进入北美430家丝芙兰门店后创下5亿美元营收 [5] - 母公司DECIEM被雅诗兰黛集团以22亿美元估值收购 [6] - 当前营收已接近10亿美元目标(完成度超70%) [29][30] 产品研发与供应链 - 通过全球采购规模化降低原料成本(如烟酰胺),并将成本优势直接让利消费者 [18] - 坚持"按实定价"原则,但研发投入不妥协,不合格配方直接报废重来 [19] - 产品开发保持自主权,不受雅诗兰黛集团干预 [26] 中国市场战略 - 选择202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主要因中国放宽进口化妆品动物实验限制(2021年5月起豁免普通化妆品) [10][31] - 本土化调整耗时超一年,速度快于竞争对手(国际品牌通常仅能上线8-12个SKU) [11] - 营销策略结合中国特点:在小红书直接互动、控制种草质量而非数量、不依赖传统广告 [20] 行业趋势判断 - 功效护肤趋势仍处快速发展阶段,消费者专业知识提升推动产品教育需求 [27] - 目标成为中国丝芙兰护肤第一品牌(目前全球丝芙兰销量前三) [28] - 认为大众与高端品牌界限模糊,渠道选择比价格更能定义品牌定位 [13][15]
6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UR母公司推出新品牌OF;谷雨正式启动A股IPO|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05 18:17
融资动态 - 不停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由五源资本领投 推出AI数字厨房解决方案2 0 [3] - 欧吉堡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冠峰资本投资后持股10% 覆盖西南地区90%县域冷链 [4][5] - 汇智国际旅游完成1亿元B+轮融资 构建覆盖150+国家110万家酒店资源网络 [6] - 杭州团家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采用C2B2C模式运营智能民宿 [7] - 美程科技完成超亿元融资 专注先进陶瓷零部件研发 实现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 [8] - 仅三生物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 聚焦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及新兴应用领域探索 [9] IPO及上市进程 - 谷雨生物科技启动A股IPO 2024年GMV突破50亿 线下终端网点超2万家 [10] - 香港一季度IPO融资额同比上升287% 达182亿港元 全球排名第四 [23] 品牌扩张与业绩 - Manner咖啡直营门店达2000家 2024年新增666家 增速超50% [11][14] - 橘宜集团2024年零售额突破42亿元 彩妆业务居国货第一 橘朵品牌零售额超25亿 [15] - 天图投资与欧莱雅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 专注美业及产业上下游投资 [16] 新品发布 - 果子熟了推出限量15万瓶明前龙井新品 售价8元/瓶 原料选用钱塘特级龙井 [17] - UR母公司推出新品牌OF 主打简约设计和高性价比 首店落户广州正佳广场 [19][21] - 参半推出零度清新牙膏 主打10倍长效凉感 24小时清新口气 [22] 行业数据 - 清明假期顺风车行业需求总量预计达5500万单 哈啰平台占比约3000万单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