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09:40
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其中,食品和能源价格仍处低位,但降幅均有收窄。食品价格 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鸡蛋和鲜 菜价格降幅在7.3%—16.0%之间,降幅均有收窄;牛肉、羊肉和水产品价格涨幅在2.0%—5.6%之间,涨 幅均有扩大。能源价格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下降5.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扣除食 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服务价格自3 月份起逐步回升,本月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 8.9%和2.8%;医疗服务和家政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4%和2.3%。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2.0%, 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扩内需等政策效应继续显 现,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和家庭日用杂品价格涨幅在2.4%—5.0%之间,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收 窄至2.3%。 人民财讯11月9日电, 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 ...
经济观察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护航民生基本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09:39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平稳运行为就业市场提供基础和底气,企业有信心投资和扩张 [1] - 经济平稳运行有力稳住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3] 就业市场状况 - 1-9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1] - 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1] - 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靶向帮扶措施,如提供专项补贴、拓宽就业渠道 [2] 居民收入与消费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6降至2.43 [3] -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3] - 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及假日出行消费增加带动居民经营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99元,增长5.3% [3] 价格指数变化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 [4]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 [4] -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4] 产业转型升级 - 积极引导和支持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发展,如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 [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就业新空间 [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新三样”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4]
核心CPI持续回升
搜狐财经· 2025-10-21 06:53
消费领域价格 - 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半年及一季度相同 [2] - 核心CPI持续回升,9月份同比上涨1.0%,为近19个月最高,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汽油价格下降7.3% [2] 生产领域价格 - 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3] - PPI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2.3%扩大至7月份的3.6%,8月份和9月份同比降幅分别收窄至2.9%和2.3% [3]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4%、5.1%和1.2%,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2.0、0.5和0.4个百分点 [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连续9个月上涨,前三季度平均上涨5.6% [3] 产业发展与政策效应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0% [4]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7% [4]
资产负债率恐升至77%!福达合金拟逾3.5亿元现金收购实控人家族资产 上交所追问三大核心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5:29
交易概述 - 福达合金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实控人王中男家族控制的光达电子52.61%股权,整体作价6.7亿元 [2] - 此次交易为关联交易,是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失利不足两年后再次尝试转型 [2] - 交易方案遭遇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要求公司在十个交易日内就交易目的、标的财务状况及交易估值等问题作出书面回复 [2][3] 监管关注要点:交易目的与合规性 -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光伏银浆行业竞争加剧、标的毛利率逐年下降(2023年7.41%、2024年6.26%、2025年1-6月5.85%)的背景下,转型光伏银浆行业的主要考虑及选择关联方资产的合理性 [3] - 监管关注标的公司历史估值差异较大问题,如2023年财务投资人受让老股价格为6.36元/股,2024年增资价格为13.08元/股,要求解释几次交易估值差异原因及本次交易作价的合理性 [3] - 监管对业绩补偿安排提出疑问,包括关联方仅出售部分股份的原因、业绩承诺覆盖比例偏低、承诺净利润低于收益法预测以及计算时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合规性等 [4] 监管关注要点: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光达电子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规模及占营收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16.82%、17.88%、37.14%,且2023年、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分别为-9873.35万元和-9989.94万元 [4] - 标的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企,报告期分别为77.33%、72.20%和75.13%,较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以上 [4] - 本次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将由65.93%升至77.23% [4][10] 监管关注要点:交易估值 - 本次交易采用收益法评估,评估值为6.70亿元,增值率高达171.38% [5] - 上交所对评估中的多项预测参数提出疑问,关注交易估值的合理性与审慎性 [5] 福达合金自身经营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0亿元,同比增长33.44%,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1.94%至2486.83万元,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59.77%至1016.77万元 [6][9] - 利润下滑主要因从银价上涨中获取的收益同比减少,以及研发等战略性投入导致的期间费用增加 [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同比降幅达249.03%,主要系销售额增长导致存货及应收账款增加所致 [9]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29.18亿元,总负债19.24亿元,货币资金4.23亿元中受限资金达2.25亿元,实际可动用资金有限 [10] 交易背景与公司战略 - 公司将此次收购视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一步,旨在新增导电银浆业务,丰富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发挥协同效应 [9] - 公司认为光达电子为光伏金属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产品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收购后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释放发展潜力 [9] - 福达合金曾在2021年至2023年间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但被否决并终止,前次失败经历使市场对此次关联并购更为审慎 [10]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增长快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31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今年7月和8月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新高,为全球首次 [1] - 数据直观体现三季度经济活动活跃度,展现经济强劲动力 [1] 江苏省用电情况 - 江苏省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67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7] - 江苏省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6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占前三季度总量近四成 [7] - 7月至8月江苏电网用电负荷全天过亿天数达48天,比去年增长21天 [9] - 苏州一家光纤制造企业三季度用电量达310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16% [3] - 苏州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季度用电量超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3] 广东省用电情况 - 广州市前三季度数据中心用电量达20.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7% [11] - 广州市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2.99% [11] - 广州市前三季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8% [12] -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用电量增幅明显 [12] 安徽省用电情况 - 安徽省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 [15] - 安徽省制造业用电企稳回升,增速达7.8% [15] -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2.7% [15] 重点行业与公司表现 - 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行业、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张 [14] - 江苏某光纤企业海外光纤发货量同期增长32%,前三季度多模光纤订单发货同比增长128% [5] - 企业承接多项国内外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拉动用电需求 [5] - 用电量增长反映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智能制造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9] - “反内卷”与“稳增长”组合拳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快速回升 [14]
前三季度核心CPI持续回升,PPI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8
消费领域价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半年及一季度相同 [2] - 核心CPI持续回升,3月份同比上涨0.5%,9月份涨幅回升至1.0%,为近19个月最高,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2][4]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与上半年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4] 食品价格细分表现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2] - 鲜菜价格平均下降7.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2] - 猪肉价格前三季度平均下降2.9%,上半年为上涨3.8%,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2] - 鸡蛋价格下降6.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3.8个百分点 [2] - 牛羊肉价格分别下降3.4%和3.1%,降幅比上半年均有收窄 [2] - 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1.2% [2] 能源及工业消费品价格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汽油价格下降7.3% [3][4]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4个百分点 [4] - 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37.2%,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 [4] - 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服装价格分别上涨1.7%和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4] - 家用器具价格由上半年下降1.1%转为上涨0.7% [4]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3.8%和3.4%,降幅均有收窄,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4] 生产领域价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5] - PPI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2.3%扩大至7月份的3.6%,8、9月份同比降幅分别收窄至2.9%和2.3% [5] 重点工业行业价格走势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前三季度平均分别下降24.5%和8.6%,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0.5个和1.7个百分点 [5]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4%、5.1%和1.2%,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2.0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 [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9.9%,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同比下降7.3% [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5.6%,其中金冶炼、铜冶炼、铝冶炼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5.0%、4.6%和3.7% [6] - 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2.3%和1.8% [6] 高技术及消费升级行业价格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0%,飞机制造价格上涨2.3%,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价格上涨0.2%,服务器、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均上涨0.1% [7]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2.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0% [7]
9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1:37
9月PPI整体表现 - 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 环比价格运行特点 - 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企稳,煤炭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1] - 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石油开采业价格下降2.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5%,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下降0.6%,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下降0.2% [1] 同比价格变化因素 - 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及基数走低影响,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煤炭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电池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8.3、3、2.4、0.5个百分点 [2] -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1.2% [2]
核心CPI创近19个月以来新高,9月价格领域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华夏时报· 2025-10-17 10:14
9月CPI总体情况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新高 [2][5] - 核心消费品价格延续偏强,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2][5] 9月CPI环比分析 - 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4]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4] - 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涨幅区间在0.9%至6.1%之间,猪肉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0.7%和1.8% [4] - 服务价格下降0.3%,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5] 9月CPI同比分析 - 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 [5]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 [5] - 工业消费品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42.1%和33.6% [5] 9月PPI总体情况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6] - PPI环比较此前连续8个月负值的情况明显好转,整体向好趋势清晰 [2][6] 9月PPI行业表现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三项行业价格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6]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8% [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4%和0.2%,但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0.6个和0.3个百分点 [6] - 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石油开采价格下降2.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1.5%,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下降0.6%,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下降0.2% [7] 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 10月CPI同比可能止跌,全年CPI中枢可能在0%左右 [3] - 10月猪肉价格加速下跌将继续对CPI形成拖累,但国庆出行热度预计带动服务价格上涨 [3] - 四季度PPI预计在当前水平低位震荡,2026年PPI同比转正的可能性提升 [3] - 随着增量逆周期政策发力和消费需求渐次改善,CPI正处于温和回升的过程中 [5]
2025年9月物价数据点评:价格双双改善
上海证券· 2025-10-16 19:15
CPI数据表现 - 2025年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3][11] - 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但低于季节性水平[3][1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83个百分点[3][12]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1.0%,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稳中有升[3][14] PPI数据表现 - 2025年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11][19] - PPI环比继续持平,表现稳定[11][19] -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跌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1.81个百分点[22] - 煤炭加工等6个主要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3][21]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价格低位运行为宏观政策加码发力创造空间,建议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4][30] - 报告提示风险包括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及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5][31]
核心CPI连续第5个月同比扩大
长江商报· 2025-10-16 11:2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9月份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2] - CPI同比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下降4.4%影响,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1] 核心CPI与服务业价格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2] - 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较为稳定,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2] - 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下降1.5%和1.7% [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 9月份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3]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6个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3] - 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3] 消费与制造业升级行业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3] -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