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备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 山东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31 11:21
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山东深入推行"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标志性产业链 所在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21.1%、21.9%。各条产业链加快生长,助力山东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跃升。 以"链"聚势推动更多企业"卡位入链" 走进位于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底座、轮毂等风机零部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这家企业是山东省风电装备产业链"链 主"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强说,他们凭借"链主"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打造滨州(惠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风电领域85%以上的产 品品类可以在基地内生产。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对风电轮毂进行喷涂作业。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介绍,19条标志性产业链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现代医药、纺织服装等领域。入链企业数量超3.6万 家,占全省的90%以上。 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山东先后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元宇宙创新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医药产业提质等各行业支持政策20余项,还启动"十链百 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围绕重点产业 ...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续期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1:57
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宁波胜越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30,261,325股,占总股本的10.77% [2] - 宁波胜越累计质押股份73,580,000股,占其直接持股的31.95%,占总股本的3.44% [2] - 梁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61,571,752股,占总股本的44.99%,累计质押276,230,000股,占其持股的28.73%,占总股本的12.93% [2] 股份解除质押及续期详情 - 宁波胜越于2024年8月13日质押93,000,000股,其中19,420,000股于2025年7月29日解除质押,剩余73,580,000股办理质押续期 [2] - 质押股份未被用于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等担保用途 [3] 子公司担保事项 - 子公司嘉拓智能为江西嘉拓提供1,500万元担保,累计担保金额达21,500万元 [7] - 2025年新增担保1,500万元,在股东会批准的15,000万元额度范围内 [7][12]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最高限额1,500万元,保证范围涵盖主债权本金及衍生费用 [12] 对外担保总体情况 - 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额175.91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95.67% [9][14] - 担保对象均为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记录 [14][15] 担保决策与合理性 - 担保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12][14] - 江西嘉拓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偿债能力,担保风险可控 [13]
日照|42条措施支持日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大众日报· 2025-07-29 08:51
港口效能提升与智慧绿色建设 - 扩大铁矿石等大宗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规模,试点进口矿产品远程查验 [1] - 推进粮食进口全流程电子化,打造示范口岸 [1] - 依托全国首个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优势,推广油品自动取样模式 [1] 口岸功能拓展与监管创新 - 支持日照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推动裕廊码头粮食监管场地扩建 [1] - 创新实施"先放行后处置"等便利措施,推广"样捷通"智慧应用,实现取样送检"一站式"办理 [1] - 支持日照进口铁矿破碎加工项目建设,拓展铁、镍等多矿种保税混配、保税破碎、保税筛分等业务 [1] 陆海联运网络与通道建设 - 支持开通"中亚-郑州-日照港-广东"海铁联运新通道,推动"日照-仁川"新航线开通 [2] - 推广应用"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2] 营商环境优化与智能监管 - 复制推广青岛前湾港智能监管模式,实现查验业务"一个平台"通办 [2] - 推广进口燃料油"税检合一"改革成果,探索扩大适用商品范围 [2] - 加强智慧海关、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设衔接协同,复制青岛前湾港口岸智能监管模式 [2] 产业集群与新业态培育 - 支持日照打造千亿级粮油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 [2] - 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 [2]
新格局 新增长-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26 09:32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 2025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总分升至49分 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1][10][44] - 开创竞争新前沿维度增长7分跃居首位 数字核心和释放人才力量短板有进步 [1][10][47] - 优化运营维度有所下降 加速增长和融入可持续保持稳定 [1][10][47] 企业重塑三大趋势 - 坚持创新与全球化:企业在业绩承压下保持高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9% 高于收入增速5% [11][52][53] - AI从工具走向战略:仅21%企业能快速推进AI规模化应用 9%通过生成式AI实现显著价值 [12][49][59] - 韧性升级对抗脆弱:人才短板改善 运营长板需升级 44%企业表示已为外部变化做好充分准备 [13][34][50] 创新与全球化进展 - 中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4%跃升至26% 高端制造领域机器人有效专利占全球近三分之二 [7][52][53] - 37%大型企业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五分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至11593亿元 [54][54] - 致力于创造新行业基准的企业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 先导智能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4% [55][57][63] AI技术应用与挑战 - GPT-3.5水平系统推理成本两年下降超280倍 预计2028年15%日常工作决策由AI智能体自主完成 [31][32] - 64%中国企业将生成式AI投资重点放在AI驱动的产品和服务 显著高于全球47% [59][60] - 先导智能开发50多个AI应用场景 通过智能算法提升锂电制造性能稳定性 [64][64] 行业经济环境变化 - 2023-2024年大型企业营业利润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同比增速仅3.5% [25][30] - WTO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量萎缩0.2% 全球供应链闲置产能达五年来最高水平 [29][29] - 76%中国企业认为外部变化明显加快 25%认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34][35]
长清区装备制造相关规上企业现有12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3:12
行业现状 - 长清区装备制造相关规上企业达到128家,2024年产值规模达到21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4% [1] -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相关企业26家,年产值约20亿元 [1] - 新能源装备相关企业32家,年产值约49亿元 [1] - 汽车装备及零部件相关企业39家,年产值约102亿元 [1] 产业发展方向 - 围绕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汽车三大主导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1] - 以集群化、链条化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强基固本、锻链塑链、生态赋能 [1] 项目谋划与招商 - 聚焦中油济柴、巨能液压等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制定精准招商图谱 [2] - 针对核心零部件生产、智能装备研发等短板环节,开展靶向式项目谋划招引 [2] - 力争引进5-8个引领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 [2] 技术改造与创新 - 实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投入 [2] - 推动100家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整体质效 [2] - 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共建创新载体、攻关关键技术 [2] - 力争每年均有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应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 政策支持 - 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对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实行点供政策 [3] - 实施装备制造人才专项计划,在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 - 建立靶向式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3] - 联合省属国有企业成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参股、融资担保等支持 [3]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装备制造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 - 对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给予政策倾斜与资金奖励 [3] -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在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 - 对产业链配套合作项目给予奖励,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3] 营商环境优化 -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策信息、政务服务的精准推送与智能办理 [4] - 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 - 组织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展会论坛,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4] -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员 [4]
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现已储备项目30余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12:06
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发展规划 - 市中区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拓展和优化都市工业载体空间,重点在中心城区西部片区布局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 [1] - 该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5万亩,总建设体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约7000亩 [3] - 按照"三年起势、五年成形、十年建成"目标,预计到2035年新增产值1300亿元,实现税收65亿元 [4] 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 机制创新:全市率先推动M9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落地,建设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 [3] - 产业布局:构建"一主三副"园区组团,"一主"为济南中央活力区、郑庄组团、陡沟组团,"三副"包括西门子能源、山东电力设备和电力战新产业园三处特色园区 [3] - 产业方向: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等主导产业和高端软件、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道路网络:"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和"十三纵七横"支路路网基本成型,山水路、魏家路等已通车,党东路等加快施工 [5] - 电力保障:110kV东风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未来将利用党家变电站和规划中的丘山变电站提供更多电力支持 [5] - 公共服务:引进育英教育集团、南上山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一山两河三园"生态景观体系 [5] 项目招引与产业集聚 - 基金支持:瞪羚基金、未来先导基金已完成组建,年内将新增6支基金,基金储备总规模达85.5亿元 [6] - 企业合作:与中建国际推动战新产业园项目,与万帮能源合作打造新能源产业园区,布局风洞群、高空台等航空航天关键技术设施 [6] - 项目储备:已储备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项目30余个,年底前落地入驻16家以上 [6]
装备制造技术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19 13:26
上合示范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 上合示范区已汇聚458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960亿元,成为区域产业核心引擎[3] - 形成橡塑机械、纺织机械、农牧机械、锻压机械、新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特色产业组团[3] - 拥有全球首个空调"端到端灯塔工厂"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全球领先冷藏集装箱制造商青岛中集冷藏箱、亚洲领先船用锅炉企业阿法拉伐(青岛)等标杆企业[3] - 青岛宏达锻压机械研发国内首台80兆牛重型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填补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空白[3] -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自主研发高梯度电磁分离机,助力行业"净零排放"目标实现[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山东省工信厅强调装备制造业为经济关键支柱,此次对接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4]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工商会代表指出中吉装备制造合作空间广阔,期待建立紧密合作机制[4] - 中国矿业联合会提到全球矿业对先进装备需求增长,会议为技术攻关提供平台[4] - 上合示范区提出"一核引领、全域联动"战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4] 企业合作与技术案例 - 俄罗斯采购商分享实际案例,中俄企业展示装备制造互补性及国际市场开拓潜力[5][6] - 阿联酋哈伊马角经济区推介投资政策,吸引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共建国际化产业园[6] - 山东钢刚好智能制造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钢铁企业生产管理数字化集成[6] - 前丰帽业分享非洲加纳建厂经验,提供海外投资与本地化运营参考[6] - 上合装备制造产业园展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集群规划[6] 会议成果与未来展望 - 参会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聚焦产品推广、技术合作及市场拓展[7] - 会议推动企业了解国际需求,提升竞争力,为跨国合作创造新契机[7] - 上合示范区将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国内一流装备制造基地[7]
浙江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7-18 00:51
经济表现 - 1至5月浙江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国份额的15.9%,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0.7%,居全国首位 [2] - 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为2025年以来的次新高 [2] - 1至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2] - 1至5月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期东部四省(粤苏鲁浙)首位,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1% [3] - 浙江连续两次组织"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累计开工项目达204个,总投资逾5800亿元 [5]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前4月、前5月同比分别增长8.2%、7.6%,均好于同期全国 [5] 创新动能 - 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增加值分别同比提升6个、0.6个、2.7个百分点 [9] - 浙江新产品产值率达41.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9] - 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有望带动上半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9] - 上半年浙江高端船舶、人工智能、智能物联、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8个集群营收均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14] 外贸与民营经济 - 浙江对美出口依存度第一,在4月关税风波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2] - 今年春季广交会浙江展位数约占全国出口展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前列 [10] - 义乌全年将举办56场各类专业展会,连续两年周周有展会 [10] - 前5月浙江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 [15] - 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0.6万家,同比增长6.8% [15]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4个百分点 [15] 政策支持 - 浙江连续第四年出台"8+4"经济政策体系,今年省级财政资金达1042.8亿元,比去年多了近20亿元 [12] - 浙江第一时间印发《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2] 企业动态 - 全球缝纫机"销冠"杰克发布智能平缝机"快反王2",集结200余位专家与多所高校联合创新 [9] - 截至6月全省共有规上工业企业超6万家,上半年新增纳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00% [14] - 去年集中"小升规"企业和今年月度投产入规企业合计拉动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 [14]
专家解读经济半年报:中国经济正穿越周期“分水岭”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21:43
中国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二季度增长5.2% [2] -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2]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预计突破45% [2] - 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 [2] 产业结构变化 - 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跑 [2] - 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投资增长超20% [2] - 清洁能源占比达36% [4] - 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2% [4] 需求结构特征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维持在65% [3] - 服务消费占比升至55%以上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 [3] - 民生领域投资增长12% [3] - 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 [3] 企业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4.97% [4] - 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中位数升至4.8% [4] - 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7% [4] 政策建议 - 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关专项债发行力度 [5] -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信贷占比提升至25% [5] - 扩大数字贸易港试点 [5] - 建立东盟产业链备份基地 [5]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关于股份性质变更暨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授予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20:09
振江股份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展 激励计划授予详情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向93名激励对象授予252.9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1.67元/股 [2] - 激励对象已完成缴款,公司收到认购款合计29,513,430元人民币,验资报告由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3] - 授予股份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已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申请办理登记 [3] 股本结构变更 - 授予完成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2,529,000股至181,772,307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新增2,529,000股 [4] - 公司总股本保持不变,仍为184,301,307股 [4] 后续安排 - 公司需继续完成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登记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