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600150):24A、25Q1点评:盈利持续释放,造船龙头合并重组未来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5-06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24年及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释放,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后续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2] - 2024年船舶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我国市场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新签及交付订单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得到释放 [2] - 船舶行业供需缺口持续,环保需求带动绿色船舶订单占比提升,船舶集团重组合并后经营效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国船舶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22.21%;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80.99%,超此前预告中值(11亿元) [4] 事件评论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9.94%,同比提升0.43pct,25Q1毛利率达12.84%,同比大幅提升6.16pct [10] - 2024年公司新签及交付订单量价齐升,共承接民船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同比增加26艘/353.85万载重吨;交付民船93艘/721.34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2艘 [10]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均增长,市场份额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后续造船订单量有望维持较高位置 [10] - 展望25年,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后发挥协同效应,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预计2025 - 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3.5亿元、100.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及13倍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8584|90965|99961|1099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614|7347|10082|12800| |EPS(元)|0.81|1.64|2.25|2.86| |市盈率|36.23|17.82|12.99|10.23| |市净率|2.57|2.25|1.92|1.62| |总资产收益率|2.0%|3.8%|4.8%|5.6%| |净资产收益率|7.1%|12.6%|14.8%|15.8%| |净利率|4.6%|8.1%|10.1%|11.6%| |资产负债率|69.6%|67.1%|64.7%|61.9%| |总资产周转率|0.43|0.48|0.48|0.48|[14]
11亿!这家船厂再获液化气船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5-06 14:17
订单情况 - HD韩国造船海洋与非洲船东签订2艘45000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总金额2122亿韩元(约1.534亿美元),单船造价7670万美元,计划2027年底交付[2] - 此次订单单船造价较半月前欧洲订单(8150万美元/艘)低480万美元,较去年4月希腊订单低110万美元[3] - 公司2024年累计承接新船订单51艘(63.1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180.5亿美元的35%,包括LNG船、集装箱船、VLEC等多种船型[3] - HD现代尾浦2024年累计承接中型LPG/液氨运输船订单达14艘[5]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HD现代尾浦在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领域全球排名第一[3] - 2023年10月将2艘46000立方米LPG船改为氨动力双燃料发动机,成为全球首批中型氨燃料动力气体运输船[3] - 通过反复建造同型船可提升建造利润,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5] 行业趋势 - 全球LPG需求预计2025年持续增长,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可运输多种货物(LPG/液氨/烯烃/乙烷)[4] - 2024年船龄超15年的中型LPG/液氨运输船达77艘(占船队35%),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将推动新订单增长[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HD现代尾浦2023年营业利润885亿韩元(约4.64亿元),显著低于集团其他子公司[5] - 2024年一季度营业利润685亿韩元(约3.48亿元),仍低于HD现代重工(约22亿元)和HD现代三湖(约18.6亿元)[5] - 当前手持订单133艘478万载重吨,涵盖油船、LPG船、集装箱船等,交船期排至2028年[5]
中国重工提质增效第一季赚5.19亿 在手订单充裕合同负债660亿增38%
长江商报· 2025-05-06 09:0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54.36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扣非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437.69% [1][4] - 2024年单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3.97亿元、4.01亿元和3.77亿元,同比增幅达104.63%、215.44%、232.9%和155.71% [4] 订单与产能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660.1亿元,同比增加37.75% [1][5] - 2024年承接新船订单103艘(1589.9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0.4%,完工交付62艘(548.5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4%,手持订单216艘(3030.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2%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2亿元、15.15亿元、20.02亿元,三年累计49.49亿元 [2][7]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56亿元,同比增长13.68% [7] - 公司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船型研发,如硬翼风帆、LNG运输船安装平台、甲醇燃料动力智能VLCC等 [7] 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为舰船研发设计制造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现代化造船企业 [1][6] - 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板块 [6] - 推进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高端船舶产能 [7]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2252亿元,资产负债率62.18%,货币资金814.9亿元,同比增加12.62% [8] - 财务费用连续九年为负,2025年一季度为-1.46亿元,同比减少31.78% [8]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4.1亿元(每股0.018元),占净利润31.31%,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41亿元 [8]
中国船舶(600150):业绩符合预期,301新方案对船厂影响弱化,PO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6] -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利润弹性逐步验证 [6] - 301对船厂影响较原方案大幅减弱,新签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 考虑订单交付延迟和排产延后,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5.84亿、816.17亿、914.07亿、1150.8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3.9%、12.0%、25.9% [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亿、70.29亿、102.76亿、146.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2%、94.5%、46.2%、42.2% [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1、1.57、2.30、3.27元/股 [2]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0.2%、15.5%、18.3%、20.5% [2] - 2024 - 2027E ROE分别为7.1%、12.4%、15.8%、19.1% [2] - 2024、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36、19、13、9 [2]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29.2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45.95/26.93元 [3] - 市净率2.5,股息率0.68%,流通A股市值1309.53亿元 [3]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为3279.03/9899.82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1.63元,资产负债率68.80% [3] - 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44.72亿股,无流通B股/H股 [3] 事件 - 2024年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36.14亿元,接近预增范围中值,同比增长22%,2024Q4归母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 [6] - 2025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11.27亿元,同比增长181%,略高于预增范围中值,符合预期 [6] 收入成本双向改善 - 订单交付:2024年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112.74%;2025Q1交付民船22艘/63万CGT;预计2025 - 2027年订单交付量(CGT)同比变化-11%、+11%、+30%,交付订单金额同比+6%、+23%、+40% [6] - 手持订单:2024年末民船手持订单金额2170亿元,当前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金额约310亿美元 [6] - 收入端:21H2及之后签订的高价订单在2024H1、2024H2、2025H1、2025H2的交付比例分别为50%、80%、96%、100% [6] - 成本端:2024、2025年交付订单平均钢材价格预计同比下降20%、6% [6] 301新方案影响 - 美国针对中国船海产业的301新方案取消对中国造新船手持订单的收费项,且针对拥有中国造船的非中国船东收费力度降低,悲观情绪有望修复,订单量及船价有望企稳上行 [6]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E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03、146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81、122亿),对应PE为19、13、9倍,当前PO(市值订单比)0.58倍,处于历史低位(历史范围0.5 - 4倍) [6] 财务摘要 - 展示了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多项财务指标的情况 [8]
中国船舶(600150):年报和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在手订单饱满
新浪财经· 2025-05-05 18:26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 [1] - 4Q24收入224.16亿元,同比下降11.0%,归母净利润13.43亿元,同比增长239.2% [1] - 1Q25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1.0% [1] - 2024年和1Q25归母净利润均位于预告中枢(2024年33-40亿元,1Q25年10-12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1] 盈利能力 - 1Q25毛利率为12.8%(不含税金及附加),同比提升5.62个百分点,主要因高价船持续交付确收 [2] - 2024年毛利率为10.2%,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2] - 2024年净利率为4.6%,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1Q25净利率为7.1%,同比提升4.48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9%/4.6%/-2.0%,同比变化+0/-0.2/+0.4/-0.25个百分点 [2]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7%/3.5%/-1.4%,同比变化+0/+0.06/-0.29/+1.38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2024年完工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12.74% [2] - 2024年修理完工船舶277艘/21.69亿元,交付应用产业设备产值16.94亿元,海洋工程业务交付1艘34万吨FPSO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 [3] - 修船订单63艘/9.18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7.43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13.82亿元 [3] - 集装箱船、油轮、VLEC、PCTC、多用途船、自卸船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6.4倍/13.0倍市盈率 [3] - 目标价下调12.8%至41.00元,对应22.9倍2025年市盈率和18.3倍2026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40.0%上行空间 [3]
全球最大纯电动船在澳洲下水:长130米,电池重达250吨;美空间望远镜“SPHEREx”开启巡天任务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4 11:29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 -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12平台成功投产 该平台采用无人化设计 位于南海东部海域 距深圳东南方向200公里 水深约114米 [1] - 平台高150.8米 重约7000吨 具备智能采油 智能设备运维 智能安防等功能 在台风生产模式 远程复产 复杂原油处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1] - 相较传统开发模式 无人化设计可降低工程投资 每年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1] 纯电动船发展 - 全球最大纯电动船"China Zorrilla"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下水 船长130米 配备超过250吨电池 是目前体型最大 动力最强的电动船 [1] 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 -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3.79万亿元 同比增长10.6% 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保持增长 效益稳步改善 投资持续快速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1] 空间望远镜任务 - 美国航天局空间望远镜"SPHEREx"开启为期两年巡天任务 每天拍摄约3600张图像 绘制全新宇宙三维图谱 帮助探索宇宙演变 银河系生命起源等问题 [1]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提供智能制造产业日报订阅服务 精选行业新闻 [1] - 会员服务可查公司 找项目 看行业 深入了解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 AGI等热门赛道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5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动力拟向中船工业集团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该交易已获部分批准,尚需多项程序,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相关议案 [7][21] 分组1:信息披露义务人相关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及通讯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大道1号,签署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信息披露义务人拥有境内外其他上市公司权益的股份比例达到或超过5%的情况未详细披露 [5] - 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除本次权益变动事项外,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未来12个月内暂无增持或减持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具体计划安排 [6] 分组2:权益变动相关 - 本次权益变动系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船工业集团购买其持有的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 [7] - 经资产基础法评估,截至2024年8月31日评估基准日,中船柴油机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734,809.96万元,评估价值为2,397,093.85万元,增值额为662,283.89万元,增值率为38.18% [7] - 扣减现金分红金额后,确定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作价为381,428.40万元,其中75,326.29万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剩余306,102.11万元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 [7][8] -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前,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直接与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4.67%的股份;完成后,信息披露义务人将持有上市公司7.26%的股份,中国船舶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7.95%的股份 [8] 分组3:交易审批相关 - 本次交易已获得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控股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原则性同意,经上市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取得国防科工局涉及军工事项审查的意见及信息披露豁免有关事项的批复,标的公司评估报告已获有权国资单位备案,交易双方已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资产购买协议》和《业绩承诺补偿协议》 [9][10] - 本次交易尚需有权国资单位批准正式方案、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必要批准或核准 [2][10] 分组4:董事会决议相关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议案,该议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1][26] - 逐项审议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包括总体方案、购买资产情况、募集配套资金情况等,各子项均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6][209] - 审议通过《关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的议案》等多项议案,部分议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09][268]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攻坚” 沪市公司研发规模破万亿元激活链式创新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5-03 18:43
研发投入与创新突破 - 2024年沪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 [1] - 沪市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五年间实现翻倍增长 [1] - 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831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1] - 钢铁、基础化工、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研发增速居前,分别达到12%、8%、7%、6%、5% [1] - 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医药生物、通信等行业研发强度较高,分别达到14%、6%、5%、5%、4%、4% [1] 行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 - 化工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从传统化工品到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品的产业链升级 [2] - 电力领域企业突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技术,如国电南瑞攻克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体系架构 [2] - 船舶企业实现全谱系发展,中国船舶中高端船型占比超80%,大型LNG运输船全球市场份额超20% [2] 未来产业布局与新兴技术 - 拓普集团聚焦机器人执行器自主研发,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 [3] - 中国移动主导"智简内生网络"验证平台,中国联通攻关智能超表面技术,中国电信提出"星地融合"架构 [3] - 中国核电以10亿元战略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加速聚变堆商用化进程 [3] - 福耀玻璃推出全球首款支持车载5G通信的"天线玻璃",解决智能汽车多天线布局难题 [3]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进程 - 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形成上游液压系统龙头恒立液压、艾迪精密与下游三一重工、杭叉集团、安徽合力、浙江鼎力协同发力格局 [3]
A股:股民朋友不用猜测,权重回调,小票反弹,节后市场这样走!
搜狐财经· 2025-05-03 14:20
市场行情分化 - 银行保险等大盘股集体下跌,招商银行上午跌超3%,拖累上证50指数下跌0.5% [3] - 小盘股逆势上涨,创业板出现20多个涨停,跌停票几乎清零 [1]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中芯国际港股三天暴涨15%,带动A股相关个股上涨 [6] - 船舶制造板块表现突出,中国船舶一季度净利润暴增821%,股价三个月翻倍 [8] 政策与资金动向 - 央行四天内投放9228亿元流动性,包括5000亿元MLF和4228亿元逆回购 [3] - 北京出台政策补贴AI芯片企业,上海计划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 [1][3] - 两市成交额达1.1万亿元,较节前平均水平增加2000亿元 [6] - 科创板尾盘出现神秘资金护盘,中芯国际等权重股被拉升,指数从下跌0.7%转为上涨 [10] 行业表现 - 军工板块表现强势,中国船舶股价创历史新高 [3] - 电力板块分化,长江电力连续18天上涨,华能国际等火电股下跌 [10] - 黄金板块表现不一,山东黄金业绩增长58%却下跌4%,周大生等首饰股上涨 [10] - 旅游股下跌,中国中免三天跌8%,电影股因五一预售破5亿元而上涨 [8] 外资与机构动向 - 外资卖出12亿元白酒股,加仓7亿元光伏股 [3] - 北向资金下午转向买入30亿元,重点买入券商和光伏板块 [8] - 电力股获内资机构青睐,华银电力尾盘涨停 [8] -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尾盘涨停,出现3万手大单 [3]
远洋船舶航行更安全,有他的贡献(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新时代产业变革中年轻人成创新主角,本版推出“新产业里的年轻人”系列报道,介绍中船发动机祖象欢等年轻奋斗者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事迹 [1] 行业情况 - 低碳零碳船舶动力发展势头正劲,对相关人才需求增大 [5] 公司情况 - 中远海特交付的船舶有中船集团中船发动机研制的船舶低速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PHM)保障 [2] - 中船发动机项目团队2018年开始研制“船舶低速柴油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3年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首套船舶低速机PHM并实现国内首次实船商业应用 [4] - 祖象欢在PHM成功交付后加入低碳零碳发动机研制,和同事在山东青岛海西湾加紧研发生产零碳排放氨燃料发动机 [5] 人物情况 - 祖象欢是中船发动机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90后,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主修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2019年入职后成长为业务骨干 [2] - 祖象欢入职时不适应科研和应用的不同,后找到方向在船舶发动机制造领域展露才华 [4] - 祖象欢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低碳零碳船舶动力事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