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舰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为中国重工 股票代码为601989 SH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280,203 5324万元人民币 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良 成立日期为2008年3月18日 住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经营 投资管理 舰船及配套产品设计生产 海洋工程装备 能源装备 交通装备 环保装备和机械电子设备的研制销售 以及进出口业务 [2] 终止上市方案 - 终止上市方案为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 [3]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 负债 业务 人员及其他权利义务 [3] - 本次合并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 7 1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导致法人资格注销情形 [4] 批准与授权情况 - 本次交易已获得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双方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与授权 [4] - 中国重工主动终止上市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终批准 [4]
加拿大总理:今年实现军费开支占GDP 2%的北约目标,将创建新AI研究机构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23:35
军费开支调整 - 加拿大政府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2% 提前实现北约要求 原计划为2032年 [1] - 当前加拿大国防开支占GDP的1.4% [1] - 军费增加将用于提高军人薪资和采购军事装备 包括潜艇 飞机 舰船 装甲车 大炮 雷达 无人机和传感器 [1] 军工产业支持 - 加拿大将设立全新防务采购机构 优先采购本土制造的防务产品 钢铁和铝材来自本国企业 [1] - 投资新型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 创建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Borealis [1] - 加拿大国防部将签署新版防务政策 支持本土军工产业 [1] 市场反应 - 萨博公司股价下跌约7.2% 领跌欧洲军工股 [2] - Kongsberg Gruppen ASA股价下跌4.4% [2] - 美国钢铁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超0.5% 美国铝业股价一度上涨超3.3% [2]
加总理提供国防开支细节,或是美加贸易协议达成的迹象
快讯· 2025-06-09 22:37
国防开支 - 加拿大将今年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 达到北约目标 [1] - 开支用于建造新潜艇 飞机 舰船 武装车辆 火炮及雷达系统 [1] - 支出增加比原计划提前5年 未来几年投资将继续增加 [1] 美加贸易协议 - 上周迹象显示加拿大和美国即将达成贸易协议 [1] - 美加大使证实双方进行秘密会谈 [1] - 分析师认为关键问题是达成时间 部分报道称目标在6月15日七国集团会议前完成 [1] - 军费开支是美国提出的要求之一 此次加拿大宣布内容可能解决该问题 [1]
加拿大总理卡尼:加拿大将在本财政年度增加国防支出,以达到北约2%的GDP目标。加拿大将购买新潜艇、飞机、舰船、武装车辆和火炮,以及新的雷达系统和无人机。
快讯· 2025-06-09 22:10
国防支出增加 - 加拿大将在本财政年度增加国防支出以达到北约2%的GDP目标 [1] 军事装备采购 - 加拿大将购买新潜艇、飞机、舰船、武装车辆和火炮 [1] - 加拿大将采购新的雷达系统和无人机 [1]
中国反制后,3名美上将罕见承认美国已受阻,美国局势还在恶化
搜狐财经· 2025-05-31 19:06
中美贸易战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极大冲击 [1] -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导致美国国内物价大幅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压力,最终迫使特朗普政府主动提出谈判 [3] 高科技与芯片领域 - 美国在芯片领域实施出口管制,禁止高端芯片及相关技术流向中国,并组建"芯片联盟"试图孤立中国芯片产业 [3]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超过90%的稀土生产和加工能力,稀土对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4] - 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对美国军工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高达80%以上 [6] 军事与造船能力 - 中国造船能力远超美国,达到美国的200倍,每年能建造十余艘主力舰艇,包括航母、驱逐舰和核潜艇 [7] - 美国造船业衰落,7000吨级星座级护卫舰首舰开工两年后进度仅为10%,远慢于中国同类舰艇的建造速度 [7] - 中国在055型驱逐舰和新一代核动力超级航母等先进舰艇的研发和建造上迅速提升,削弱美国海军的技术优势 [7] 美国军事困境 - 美军高层承认美军在对华军事战略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且衰落趋势难以逆转 [9] - 美国军费使用效率低下,各军种争夺预算导致资源浪费,装备质量和训练水平不足 [10] - 美国长期低估中国的发展潜力和韧性,忽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积累和发展 [10] 战略竞争与多极化趋势 - 美国试图通过霸权手段压制中国发展,但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难以得逞 [11] - 中国应继续坚定发展自身实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以巩固国际地位 [11]
千亿订单创新高!造船巨头迎来“爆单季”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5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营收23.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2.20亿元),同比增长35% [2] - 造船业务营收18.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7.87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营收72% [2][3] - EBITDA达1.5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同比增长54%,EBITDA利润率从5.7%提升至6.4% [2] - 造船业务EBITDA为1.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1亿元),同比增长53.3%,EBITDA利润率从6.2%提升至6.8% [3] - 近海和特种船舶业务营收3.19亿欧元,同比增长6.7%,EBITDA利润率从4.3%提升至4.7% [3] 业务板块表现 - 邮轮业务收入10.45亿欧元,占集团总营收41%(去年同期为48%) [3] - 舰船业务营收7.70亿欧元,占集团营收30%(去年同期为20%) [3] - 水下业务板块EBITDA利润率高达17%,显示高盈利能力 [2] 订单情况 - 一季度接单总额1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6.4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5亿欧元,占2024年全年接单金额154亿欧元的76% [4] - 造船板块新接订单115.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1.80亿元),去年同期为1.41亿欧元 [4] - 诺唯真邮轮4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订单金额高达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8.03亿元),首制船预计2030年交付 [4] - 维京游轮4艘环保邮轮订单生效 [4] - 途易邮轮旗下Marella Cruises订造两艘新邮轮,嘉年华集团旗下阿依达邮轮订造两艘新一代中型豪华邮轮,两份订单价值均超20亿欧元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持订单5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59.41亿元),创纪录,约为2024财年营收的7.1倍 [5] - 已确认手持订单102艘403亿欧元,备选订单173亿欧元,交船期排至2036年 [5] 行业与市场趋势 - 邮轮行业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5] - 防务支出预期增长以及海上能源资源(包括风电与油气)全球需求上升为公司创造业务发展机会 [5]
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国证航天指数近5日涨超10%,航空航天ETF天弘(认购代码:159241)正在发行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0:44
市场表现 - 5月9日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军工板块小幅回调,上海瀚讯、亚光科技、光启技术等个股涨幅居前 [1] - 截至5月8日收盘,国证航天指数近5个交易日涨幅达10.38%,领先中证军工指数2.27% [1] 产品动态 - 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认购代码:159241)于5月6日至5月16日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场内简称为航空航天ETF天弘 [1] - 该ETF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代码CN5082),覆盖军工、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概念股 [1] 行业趋势 - 中国已进入"自研装备为主"的军贸净顺差阶段,国产军工产品以高性价比获得全球市场认可,飞机、舰船、装甲车和导弹为主要出口产品 [2] - 2025—2027年军工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2025年一季度"业绩底"基本确立,二季度起业绩将明显改善 [2]
中国重工提质增效第一季赚5.19亿 在手订单充裕合同负债660亿增38%
长江商报· 2025-05-06 09:0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54.36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扣非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437.69% [1][4] - 2024年单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3.97亿元、4.01亿元和3.77亿元,同比增幅达104.63%、215.44%、232.9%和155.71% [4] 订单与产能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660.1亿元,同比增加37.75% [1][5] - 2024年承接新船订单103艘(1589.9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0.4%,完工交付62艘(548.5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4%,手持订单216艘(3030.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2%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2亿元、15.15亿元、20.02亿元,三年累计49.49亿元 [2][7]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56亿元,同比增长13.68% [7] - 公司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船型研发,如硬翼风帆、LNG运输船安装平台、甲醇燃料动力智能VLCC等 [7] 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为舰船研发设计制造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现代化造船企业 [1][6] - 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板块 [6] - 推进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高端船舶产能 [7]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2252亿元,资产负债率62.18%,货币资金814.9亿元,同比增加12.62% [8] - 财务费用连续九年为负,2025年一季度为-1.46亿元,同比减少31.78% [8]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4.1亿元(每股0.018元),占净利润31.31%,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41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