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公司基于MEMS及电化学两种原理的传感器产品可以对固态电池释放的目标气体进行检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4:46
传感器产品应用 - 公司基于MEMS及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可检测固态电池释放的目标气体 [2] - 已获取国内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 [2] - 向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客户提交小批量订单进行测试 [2] 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获得国内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 [2] - 小批量订单已提交给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客户进行测试 [2]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4:42
传感器业务进展 - 公司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行业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 相关业务暂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前沿技术如何赋能“老龄健康”?顶尖科学家热议新路径、新方法
第一财经· 2025-09-28 13:26
前沿技术与疗法进步 - 传感器、AI及远程监控技术结合数据,实现血压测量、活动水平及睡眠模式监测,使老龄群体更快从医疗机构转回家中并获得更好照料[1] - 行业驱动型研究从产业界寻找灵感,在项目管理、保密性及质量体系方面深入研究以满足客户需求[1] - 网络安全需从传感器、云端到区块链部署等所有环节确保安全[1] AI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 通过AI技术监测病患状况并进行预防诊断是应对老龄化时代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关键[2] - 将医院端(各科室检查治疗数据)与生活端(便携穿戴设备数据)两个循环合二为一,可收集病患全生命周期数据以更全面了解情况[2] -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通过穿戴式健康监测手表整合日常体征监测与SOS呼救功能,使患者轻松联系医生及医疗机构[2]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 - 现有阿尔茨海默症疗法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及β淀粉样蛋白抗体仅具短暂数月积极效果且存在副作用[3] - 利用3D人源神经组织模型作为更精准体外模型,通过加入内皮细胞流体系模拟血脑屏障及加入免疫细胞研究免疫功能障碍,以开发更有效治疗范式及预测性药物[3] 营养干预与未来膳食 - 针对老年人肌肉流失、免疫下降及认知障碍等问题,可通过精准营养干预实现有效预防[3] - 全球需建立更统一膳食标准,在农业耕地减少情况下通过植物基肉、精准发酵及细胞工程等方式满足约20亿人口新饮食需求[4]
汉威科技: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3:08
公司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首予汉威科技“增持”评级,传感器龙头,电子皮肤打开空间
格隆汇APP· 2025-09-26 13:49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汉威科技在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柔性传感器研发的企业之一 柔性传感器产业化能力全球领先 [1] - 已构建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 应用于具身智能领域 [1]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高毛利传感器和智能仪表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1] - 公司主业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扩张期 电子皮肤成为实现具身智能的关键环节 [1] - 柔性传感器技术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1]
浙商早知道-20250926
浙商证券· 2025-09-26 07:31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6日上证指数收盘与前一日持平 沪深300指数上涨0.6% 科创50指数上涨1.2% 中证1000指数下跌0.4% 创业板指上涨1.6% 恒生指数下跌0.1% [1][3][4] - 当日表现最佳行业为传媒(+2.2%)、通信(+2.0%)、有色金属(+1.9%)、电力设备(+1.6%)和计算机(+1.5%) 表现最差行业为纺织服饰(-1.5%)、综合(-1.3%)、农林牧渔(-1.2%)、家用电器(-1.1%)和交通运输(-1.0%) [3][4]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23711亿元 南下资金净流入110.5亿港元 [3][4] 美利信(301307)深度研究 - 精密压铸全球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通信基站压铸件、汽车零部件领域 并布局液冷、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新赛道 [5] - 通信业务受益于5.5G/6G基站建设及新进诺基亚供应链 汽车业务获北美无人驾驶定点并加码一体化压铸 液冷技术从通信向算力和储能场景迁移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进入特斯拉和小米车端生态 半导体零部件投资1.7亿元配套国内头部客户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90/5192/5991百万元 同比增长14.5%/23.9%/15.4%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5年亏损134百万元扭转为2026年盈利145百万元和2027年213百万元 每股盈利分别为-0.64/0.69/1.01元 对应PE为-/58.0/39.5倍 [5] 威腾电气(688226)深度研究 - 国内母线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母线、光伏焊带及储能系统 卡位AIDC高景气赛道 [6] - AI算力驱动数据中心母线需求爆发 新能源装机增长带动储能与光伏焊带业务发展 定制化储能服务形成品牌优势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09.27/4806.30/5645.62百万元 同比增长18.06%/16.96%/17.4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5/200.51/323.57百万元 同比增长3.25%/104.71%/61.37% 每股盈利分别为0.52/1.07/1.72元 对应PE为104.52/51.06/31.64倍 [6][7] 锡装股份(001332)深度研究 - 国内金属压力容器领军企业 传统下游包括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 新兴领域布局核电与船舶产业 [8] - 受益于石油炼化、化工、核电及海工行业高景气度 新兴领域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取得突破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7.66/1504.43/1654.87百万元 同比增长-10.83%/10.00%/10.0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42/310.60/352.89百万元 同比增长-2.64%/25.03%/13.62% 每股盈利分别为2.25/2.81/3.19元 对应PE为23.37/18.69/16.45倍 [8] 汉威科技(300007)深度研究 - 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产品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柔性传感器 电子皮肤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9] - 多维产品矩阵发力具身智能领域 产业化能力全球领先 电子皮肤新产能投放并对接更多头部客户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2.43/2833.99/3225.08百万元 同比增长12.34%/13.25%/13.8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1/126.28/156.20百万元 同比增长33.94%/22.95%/23.69% 每股盈利分别为0.31/0.39/0.48元 对应PE为214/174/141倍 [9]
从核“大脑”到5吨级机器人,工博会上的“首台套”潮解码制造梯级配套新路径| 聚焦2025工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9-25 19:17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上海高端制造通过梯级配套模式实现核心零部件突破、整机集成创新和场景深度赋能的产业生态链 为中国高端制造破解卡脖子难题并提供全球价值链上游的上海样本[2][8] 核心零部件突破 - 中广核数科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硬件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可控 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3] - 长江电气CSS系列安全光幕传感器攻克8mm超密光轴、光轴可编程、检测距离可调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成为安全光幕领域国产替代新标杆[3]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参数调整 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效率较传统设备显著提升[4] - 上海柴孚5吨级重载工业机器人突破高刚性机械臂结构设计难题 腕部额定载荷≥5000kg 适配汽车整车举升和矿山设备搬运等重型场景[4] - 中科新松多可HC-O3T系列移动协作机器人集成舵轮底盘、协作机械臂与自研2.5D视觉算法 抓取绝对定位精度±0.5mm 转向精度±1° 路径跟踪达毫米级[4] 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 - 上海实施20035工程 计划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 实现三个全覆盖与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过去8年55%技改项目向智能化倾斜 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已达30%[5] - 闵行莘庄工业区规划250亩高端制造示范区 建设层高7米承重2吨专业化厂房 成立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对突破关键技术企业叠加战略新兴类补贴 17.88平方公里土地创造535.83亿元营收[5] 企业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 拓璞数控全自主研发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MT-i500 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五轴机床技术拓展至通用制造业 中国市场五轴机床销售稳居前三 产品已销售十多家通用行业上市公司并计划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6][8] 绿色制造与场景应用 - 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在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中成功应用 填补中国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空白[8]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上海制造梯级配套范式以核心技术为链节、生态协同为链条、场景应用为链路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赋能实现创新活力涌流 具体体现为拓璞高端数控项目奠基、工业母机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8]
研判2025!中国霍尔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5 09:19
关键词:霍尔传感器产业链、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霍尔传感器竞争格局、霍尔传感器未来趋势 一、霍尔传感器行业相关概述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 一种传感器。霍尔效应是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它定义了磁场和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这种效 应和传统的电磁感应完全不同。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 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在垂直于导体与磁感线的两个方向上产生电势差,后来发现 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因此利用这现象可以制成的各种 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 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 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内容概要: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 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可分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从霍尔传感器产业链来看,上 游为生产所需原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 ...
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机器人产业链技术突破持续落地
环球网· 2025-09-25 08:29
政策与行业方向 - 工信部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培育新兴产业行动 加快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并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1] -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1] 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精确力控核心部件 技术复杂度高且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1] - 国内企业突破算法与应变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关键指标已媲美进口产品[1] - 国产传感器在成本控制和定制化服务方面展现显著优势[1] - 中国企业构建完整技术矩阵及相关产品体系 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级创新的跨越[1]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蓝点触控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70%[3]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出货量超过7万套 占据国内总出货量95%以上[3] - 成为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3] 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企业从替代进口转向通过原创技术进军全球市场[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场景 为培育高端传感器提供优势环境[3] - 产业实现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从"单点应用"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转型[3] - 在迭代速度、应用响应及定制化开发等方面展现超越国际厂商的敏捷性[3] - 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装备、精密医疗等领域与国际厂商处于同一起跑线[3]
爱施德旗下基金Pre-A+轮布局赛感科技,重构价值新逻辑
全景网· 2025-09-24 20:55
投资背景与赛道选择 - 公司通过旗下产业基金联合专业机构完成对柔性传感企业赛感科技的Pre-A+轮投资 [1]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且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人机交互核心入口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亿美元 [1] - 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9% 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00亿元 [1] - 柔性传感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智能机器人等公司深耕领域 [1] 标的公司技术优势与投资逻辑 - 标的企业赛感科技脱胎于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 拥有博士团队十余年技术积累 [2] - 自主研发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实现毫克级至百公斤级全量程覆盖 [2] - 1Pa检测限达国际领先水平 已打通全球首条量产线 [2] - 进入安踏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形成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客户验证商业化闭环 [2] - Pre-A+轮介入规避早期研发风险 伴随企业从量产初期向规模化盈利阶段成长 [2] 战略协同与业务升级 - 投资推动公司增长逻辑从渠道红利转向技术赋能+生态协同 [3] - 公司深耕3C行业二十余年 构建覆盖T1-T6市场的全渠道网络 [3] - 2025年上半年自营苹果APR门店达236家稳居全国第一 [3] - 赛感技术为传统渠道升级智慧服务入口 形成技术+渠道双向赋能 [3] - 公司5亿元规模爱施德智城基金将持续布局智慧终端 人工智能等领域 [3]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调整低毛利业务 强化AI应用实现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3] - 四季度消费电子旺季及苹果新品发布有望带动短期业绩环比提升 [3]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华鑫证券预测2025-2027年EPS稳步增长 [4] - 当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布局踩中传感器国产化与AIoT产业爆发双重风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