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最新份额创新高,机构:港股科技板块或迎来较好配置窗口
新浪财经· 2025-07-14 13:58
美的欧洲IT业务系统迁移到腾讯云 - 美的欧洲IT业务系统完成迁移上云,借助腾讯云位于欧洲法兰克福的数据中心构建全新技术基础架构底座 [1] - 利用云原生技术实现业务系统容器化升级,大幅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扩展性 [1] 大中华半导体行业评级上调 - 摩根士丹利将大中华地区半导体行业评级从"与大盘一致"上调至"有吸引力" [1] - AI需求强劲叠加宏观因素逐渐消化,行业估值或开始赶上美国同行 [1] A股市场展望 - A股连续3周大涨,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仍处机会水平,"上台阶"行情有望延续 [1] - 银行板块表现强势,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带来估值修复,险资提供资金面支撑 [1] - 低利率环境下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凸显银行配置价值,关注中报业绩和反内卷主题 [1] 港股科技板块动态 - 港股科技板块对AI应用、端侧硬件升级等产业趋势敏感度提升,建议关注阿里、腾讯、快手等头部企业 [2] - 即时零售行业订单量快速增长,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5亿单 [2] - AI应用多点开花,如快手可灵AI推出单元剧集、微信上线短剧小程序,推动AIGC商业化提速 [3] - AI大模型持续迭代,Kimi发布K2模型,xAI发布Grok 4,推动AI技术向商业化迈进 [4] - 游戏板块景气度上行,暑期档新游密集上线,如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畅销榜排名回升 [5]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1%,成分股蔚来-SW上涨10.77%,理想汽车-W上涨3.22% [8] - 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累计上涨1.69%,近1年日均成交2.57亿元 [8]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5亿单,平均34分钟送达,拼好饭超3500万单 [8] - 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规模达21.45亿元,份额达30.10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9]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19.5倍,处于近1年3.01%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0] - 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86%,包括小米、腾讯、阿里等 [10]
(英)中国外卖大战报告-高盛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0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电商平台(阿里巴巴 京东)与本地服务龙头美团展开激烈竞争 投资持续时间将比以往更长 因各公司都致力于打造中国"日常交易应用"[1][5] - 电商平台目标不仅是抢占美团主导的1.5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 还希望通过高频外卖业务(预计2030年达2.4万亿元)交叉销售低频电商和旅游产品[6][11] - 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增长显著 预计2024-2030年外卖GTV年复合增长率9% 即时零售18% 即时零售涵盖急需品 重物 冷链生鲜 高价奢侈品等场景[1][12] 市场参与者动态 - 美团关闭部分业务聚焦核心 计划推出1200个中央厨房 阿里巴巴投入资金支持商户和用户拓展即时零售 京东扩大即时配送仓储等[1][12]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整合进淘宝天猫集团 京东通过全职骑手和B2B采购能力巩固20-25mn日订单规模 拼多多未直接参与外卖竞争[18][20][34] - 美团战略转向即时零售(Ella超市) 收缩美团优选 阿里巴巴淘宝即时商务日订单达60mn峰值 目标8月达80mn[34][35]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30年外卖市场规模2.4万亿元 即时零售1.5万亿元 即时零售占线上零售行业8%(基于20万亿元线上零售规模)[11][36] - 生鲜食品市场按城市层级划分 一线城市人均日消费22元 二线三线14元 四线及以下8元 不同模式针对不同城市层级[36] - 即时零售在生鲜 FMCG和医疗保健领域增长显著 预计在这些品类中的物流解决方案占比将从2024年的4-27%提升至2030年的23-27%[39] 竞争情景分析 - 基准情景预计美团 阿里巴巴 京东外卖订单量占比5.5:3.5:1 阿里巴巴持续投入可能形成4.5:4.5:1双寡头格局 京东若提升商户覆盖可能形成5:3:2格局[1][14] - 在基准情景下 预计行业GTV从2025年4200亿元增长至长期21510亿元 订单量从108mn增至134mn 每单利润从-1.2元改善至0.7元[28] - 美团在三种情景中均保持领先地位 但份额可能从75%降至55-60% 长期每单利润从1.0-1.2元降至0.7-1.0元[14][19] 商业模式创新 - 中央厨房模式兴起 美团测试"浣熊厨房" 可能通过集中调度降低骑手成本 提升食品安全信心[13][19] - 高频外卖消费为电商平台带来可持续流量 改变营销支出结构 京东进入外卖主要为增加用户触点 替代低效获客渠道[12][20] - 即时零售满足四大消费场景:急需品(药品) 重物(米油瓶装水) 冷链生鲜 高价奢侈品[12][36]
两架波音客机突发意外!一个发动机起火、一个冲出跑道;事关科创板!上交所重磅发布;马斯克,大动作→
第一财经· 2025-07-14 09:01
航空与制造业 - 加拿大西捷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发动机起火 机组疏散数十名乘客 飞机停飞维修[2] - 尼日利亚和平航空一架波音737-300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及飞机损坏报告[3] 资本市场与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配套规则 新增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 涵盖投资经验/持股规模等维度[4][5] - 本周A股解禁市值超260亿元 天岳先进(74.87亿元)/迈威生物(54.20亿元)/宝立食品(30.10亿元)居前三[23][24] - 本周2只新股申购 合计募资12.36亿元 技源集团发行价10.88元/山大电力14.66元[26][27] 科技与能源 - SpaceX向马斯克旗下xAI投资20亿美元 占其50亿美元融资的40%[6]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超高压环网贯通 总长4197公里 覆盖106万平方公里[10][11] -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 首次获取150GHz频段天体辐射图像[15] 消费与零售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创新高达1.5亿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 神抢手/拼好饭贡献8500万单[21][22] - 泡泡玛特IP Labubu供不应求 消费者溢价收购二手产品 公司面临产品线聚焦挑战[28] 房地产金融 - 高评高贷现象泛滥 通过虚高房产评估价实现零首付+超额贷款 涉及职业背债人等灰色链条[29] 电力与基建 -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14]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事关科创板!上交所发布“1+6”配套规则;加拿大一架波音737客机发动机起火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14 08:38
航空安全 - 加拿大西捷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飞机在温哥华国际机场发生发动机排气管起火事故 机组人员紧急疏散乘客 飞机已停飞维修[1] 资本市场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配套规则 新增《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 从投资经验 合规运作等多维度明确认定标准[2] 能源基建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总长4197公里 覆盖106万平方公里 形成全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6] 铁路投资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 5%[9] 科技突破 - 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AliCPT-1在西藏建成 成功获取150GHz频段天体辐射图像[10] 零售行业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 5亿单 其中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16] 人工智能投资 - SpaceX将向马斯克旗下xAI投资20亿美元 占其50亿美元股权融资的近一半[17] 股票解禁 - 本周4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总市值超260亿元 天岳先进(74 87亿元) 迈威生物-U(54 20亿元) 宝立食品(30 10亿元)解禁市值居前[18][19][20] 新股发行 - 本周2只新股发行 合计募资12 36亿元 包括沪市主板的技源集团(发行价10 88元)和创业板的山大电力(发行价14 66元)[22][23] IP运营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持续火爆 但面临产品线平衡难题[24] 房地产金融 - 高评高贷现象泛滥 通过人为抬高房产评估价实现零首付和超额贷款套取[25]
“疯狂星期六”,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36氪· 2025-07-14 08:32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和淘宝闪购从"大水漫灌"式补贴转向"滴灌式补贴",美团保持平日补贴力度(100-30元、48-18元等),淘宝闪购推出38-18.8元和周六188元券包[1][3][6] - 上周六(7月5日)两家平台疯狂补贴(淘宝满25-24元,美团满48-28元),美团单日零售订单创1.2亿单历史纪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3] - 补贴策略转向娱乐性和条件限制型,如淘宝"骑士送免单"(随机开骑手姓氏免单)和美团随机免单20元[6][7] 平台战略目标与业务逻辑 - 三大平台战略趋同,争夺即时零售市场,该市场仍在高速增长而传统电商已饱和[30][31][32] - 美团已验证通过外卖向到店、酒店等业务交叉销售实现30%-40%利润率的模式[36] - 淘宝试图留存非餐用户但业务融合效果不佳,京东自建前置仓探索差异化模式[20][21] - 拉新促活是首要目标,美团618日活1.69亿(同比+18.7%),淘宝6月18日日活4.57亿(同比+5.1%)[25] 行业数据与机构观点 - 餐饮在社会零售中占比回升至11.4%,成为流量担当[14] - 摩根大通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GMV乐观4万亿/悲观2万亿,年投入500-800亿是否合理取决于市场规模[35] - 高盛认为补贴战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外卖获取流量导流至高利润业务[36] - 阿里巴巴财务优势显著(1000亿自由现金流+6000亿现金储备),在消耗战中占据主动[43] 补贴战持续时间与影响 - 今年累计投入将达千亿规模,相当于国家补贴级别[27] - 淘宝"超级星期六"计划持续100天,预计外卖大战至少延续两年[44] - 补贴导致系统过载(上周六达系统极限),商家履约延迟和结算问题显现[7] - 瑞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隐性涨价(调整9.9元专区)适应补贴环境,形成消费习惯[8][9][10]
“几分钟几百杯订单”
财联社· 2025-07-14 08:07
即时零售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等平台掀起新一轮即时零售补贴狂潮,推出0元奶茶券、满18.8减18.8等大额优惠 [1]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拼好饭日订单量超过3500万单 [14] - 淘宝闪购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应战,消费者可获得满18.8减18.8优惠券 [3][12] - 京东外卖每晚18点至次日凌晨2点补贴10万份小龙虾,单份仅售16.18元 [14] 商家订单激增 - 多家奶茶品牌爆单,喜茶门店几分钟内接到几百杯订单 [1] - 爷爷不泡茶门店待制作订单达15-103杯,店员无暇顾及点餐区 [14] - 美团平台商家外卖订单量比日常增长65% [14] - 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等品牌增速位居前列 [14] 行业竞争与影响 - 高盛预计外卖市场竞争将持续至下半年,行业订单量同比将增长30% [15] - 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6月份所在季度总投入达250亿元/30亿美元 [15]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团EBIT将下降250亿元 [16] - 新用户增多及老用户购买频率上升可能推动潜在市场规模扩大 [15]
行业周报:烟火气回归家常菜崛起,潮玩、创作者经济赛道景气度延续-20250713
开源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潮玩6月线上基数提升增速平稳,毛绒/盲盒品类红利延续;创作者经济中音乐流媒体稳定增长,非音乐内容强化平台议价能力;大众中餐性价比成主旋律,家常菜崛起,外卖场景推动其发展;美护领域天猫平台高端国际品牌复苏,国货品牌生态位下滑;即时零售美团订单量突破,各配送平台骑手月活增长;出行数据航空和访港数据环比攀升;本周A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赢大盘[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潮玩 - 2025年6月潮玩动漫品类线上销售额达13.48亿元,同比增长16%,2024Q2高基数阶段已逐步消化[12] - 6月盲盒/积木/毛绒/动漫周边/游戏周边/手办/桌游卡牌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109%/-12%/+23%/+95%/-36%/-1%/-17%,毛绒品类红利延续[12][13] - 6月泡泡玛特/TNTSPACE/TOPTOY等独立IP潮玩品牌表现强劲,线上销售额同比+149%/+108%/+159%;海外玩具巨头迪士尼/乐高/万代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47%/-8%/-57%[16] 创作者经济 - 2024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规模增速放缓,音乐流媒体实现收入超200亿美元,订阅用户规模达7.52亿/同比+9.5%,贡献收入份额超50%[22] - 中东非、拉美、中国等新兴市场是音乐平台渗透及订阅服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各区域音乐市场收入分别同比+22.5%/+22.8%/+9.6%[26] - 2024年Spotify平台MAU达6.75亿/同比+12%,订阅会员数达2.63亿/同比+11%,非欧美区域付费用户同比+25.6%,付费率约17.2%/同比+0.8pct[26][30] - Spotify注重非音乐内容建设,2024年music labels占比降至71%,毛利率提升至30%/同比+4%,R&D、S&M、G&A费用整体收窄,利润快速释放[44] 大众中餐 - 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中式正餐人均消费从2023年87.6元降至2024年79.2元,降幅9.6%[53] - 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36,187亿元,预计2023 - 2028年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达55,871亿元[56] - 2023年中国家常菜行业规模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8.5%,现炒替代预制,小菜园等门店数增长[58] - 2024年中国消费者一人食外卖选择中米饭类快餐占比54.01%,家常菜适合高频次外卖消费,2024年小菜园外卖收入占比提升至38.5%[60][63] 美丽 - 天猫平台护肤市场集中度提升,本土品牌数量与占比双降,国际品牌SK - II等实现双位数增长,排名上升[66] - 天猫平台护肤头部阵营稳定但内部竞争激烈,TOP3 - 10排名月度变化明显[66] - 天猫彩妆市场集中度略降,国货数量增但份额跌,毛戈平2025H1名次同比提升6名至第3[69] 即时零售 - 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1.5亿,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73] - 7月5日对比6月5日美团骑手日均收入增长111%,人均日单量增长33%,夏季活动日骑手人均补贴达120多元[73] - 夏季活动期间美团平台商家外卖订单量比日常时段增长65%,99%的订单顺利完成,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73] - 截至2025年5月,美团外卖商家版等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美团及饿了么在下沉市场持续渗透[76] - 截至2025年5月,达达秒送骑士等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第三方优质配送平台承接订单外溢[77]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7.6 - 7.12)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16875架次,较2024年同期+4%,环比+2%[79] - 本周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4532架次,较2024年同期+2%,环比+2.1%,7月国内航班同比+3%[79] - 本周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965次,环比+1%,恢复至2019年同期89%,7月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89%[79]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7.5 - 7.11)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75.68万人,环比+8.4%;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除内地外)20.17万人,环比+0.5%[80] - 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12.5%,全球访客日均人数(除内地外)较2024年日均+13.8%[80] - 内地访港整周单日峰值14.5万人次,全球访客整周单日峰值(除内地外)达3.3万人次[80] 行业行情回顾 A股行业跟踪 - 本周(7.7 - 7.11)社会服务指数+2.11%,跑赢沪深300指数1.29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88] - 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5.43%,强于沪深300指数的+2.03%,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88] A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7.7 - 7.11)A股涨幅前十名以会展、检测类为主,涨幅前三名分别为国义招标、锋尚文化、凯撒旅业,涨幅后三名分别为金陵体育、ST张家界、天目湖[93] - 本周(7.7 - 7.11)净流入额前三名分别为凯撒旅业、锋尚文化、中公教育,净流入额后三名为豆神教育、天目湖、长白山[93]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7.7 - 7.11)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2.68%,跑赢恒生指数1.75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100] - 2025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10.78%,弱于恒生指数的+20.34%,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100]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7.7 - 7.11)港股教育、旅游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名分别为香港中旅、新高教集团、中国儒意,涨幅后三名分别为思考乐教育、达势股份、美团 - W[113]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APP· 2025-07-13 17:1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外卖行业爆发补贴大战,美团单月消耗2亿资金,饿了么花费1亿元,通过高额补贴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4] - 2020年后行业转向利润导向,但2025年7月5日淘宝闪购发起新一轮补贴战,单日订单总量达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单日亏损超10亿元[6][7] - 竞争焦点从"餐饮外卖服务层"升级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层",目标变为控制商品流通的默认配送网络[16][18] 巨头战略动机分析 - 京东以高频外卖流量反哺电商主业,2025年4月15日至6月1日外卖单量从500万单暴增至2500万单,采用激进补贴策略[21] -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闪购"重新定义战场,将饿了么业务整合至中国电商事业群,原定618上线的项目提前至4月30日匆忙启动[22] - 美团被迫防御核心业务,预计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利润同比减少,采用"超时10分钟不扣钱"等临时政策维持运力[23][29] 行业生态变化 - 履约网络效率显著提升,30分钟配送从惊喜变为基础预期,服务范围从餐饮扩展至"万物到家"[27] - 骑手单日收入可达上千元(平日单均4.7元 vs 补贴日10元/单),商家流水暴增但承受运营混乱,部分门店因爆单被迫关闭外卖[29][30] - 消费者心态从"见证创新"转变为"薅羊毛工具",平台与用户关系演变为纯粹利益交换[28] 市场竞争本质 - 当前战争反映市场增长停滞后的存量博弈,三大巨头分别因效率投机(京东)、战略转型(阿里)、生存防御(美团)被迫参战[21][22][23] - 竞争标志着行业进入终局整合阶段,目标是成为未来十年本地生活的唯一"操作系统",而非单纯的外卖平台[33] - 最终形态将是用户无感知的标准化服务界面,背后由商家和骑手的系统性透支支撑[34][35]
马云刘强东杀入2万亿赛道,京东阿里绝不能输,美团则想赢更多
搜狐财经· 2025-07-12 19:31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 - 京东于2025年2月正式进军外卖市场,推出"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主打品质商家、0佣金和骑手社保三大策略 [1] - 4月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刘强东承诺京东外卖净利润永不超过5% [1] - 京东外卖业务快速起量,4月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6月1日达到2500万单 [2][3] - 截至618,京东已拥有12万全职骑手和150万家入驻餐饮门店,日订单稳定在2500万单以上 [3] - 京东凭借品质电商心智和达达骑配体系快速实现从0到1的跨越 [4] 美团应对策略 - 美团除为骑手补上"新职伤"保险外,反应相对平淡 [5] - 4月12日美团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不必过于在意 [6] - 4月15日美团闪购品牌正式独立,定位"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实现"30分钟送万物" [6] - 美团闪购从餐饮外卖延伸至全品类,引领行业效率革命 [7] 阿里加入战局 - 4月淘宝闪购上线,6月23日饿了么与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8] - 整合后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过6000万单 [8] -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补贴500亿元,相当于阿里4成利润 [13] - 7月5日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盒马获得一级流量入口 [15][16]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 - 美团2021年提出"即时零售"概念,从外卖转向"万物到家" [20] - 美团闪购2023年规模达1750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4000亿元 [21] - 美团形成以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为核心的业务布局 [22] - 美团闪购横向品类扩张,小象超市聚焦农货,美团优选收缩提质 [23][24] - 美团闪电仓数量达3万个,计划2027年做到10万个 [24] - 美团闪购非餐类日订单突破1800万单,618期间用户超1亿 [24] - 小象超市农产品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前置仓升级至800平 [24] 三强竞争态势 - 京东最初将外卖入口置于二级入口,后提升至首页秒杀之后 [29] - 美团在1.2亿日订单中强调外卖订单破亿,淘宝则强调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28] - 京东阿里将外卖作为跳板,即时零售才是未来主战场 [29] - 美团有意区分外卖和即时零售,外卖是基石,即时零售是增量 [27][28] - 京东拥有物流供应链优势,阿里手握饿了么和零售第一资源 [31] - 美团"30分钟送万物"对传统零售形成降维打击 [32] - 京东阿里对即时零售的投入是对传统零售阵地的守护和反击 [32][33]
外卖大战又爆了!0元奶茶点到爆单,小龙虾一口价16.18元,上海点午饭3.4元吃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19:23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外卖、淘宝闪购(饿了么)等平台在7月12日再次发放外卖大额券,延续上周末的外卖狂欢 [1] - 美团外卖提供"0元喝饮品"、"0元喝瑞幸"等优惠券,淘宝闪购提供满18.8元减18.8元、满20元减10元等大额优惠券 [4][7] - 实际支付金额极低:茶百道中杯茉莉奶绿仅需0.01元,原价19元的奶茶最终支付1.2元 [5][7][9] - 京东外卖推出每晚10万份16.18元品质小龙虾的促销活动 [17] 消费者与商家反应 - 消费者积极参与"0元购"活动,免费奶茶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2][3] - 多家奶茶品牌如沪上阿姨、益禾堂、书亦烧仙草等因"0元购"活动出现爆单现象 [11] - 部分商家因订单量过大选择下线商品,如蜜雪冰城下线冰鲜柠檬水,店员面临巨大压力 [27] - 消费者反馈等待时间延长,部分门店夜间仍排长队 [27] 外卖骑手与平台数据 - 外卖骑手单量激增,部分骑手日收入超千元,最高达1700元 [25][26]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 [30]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 [31] - 美团App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出现短时服务异常 [26]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阿里巴巴计划发行120亿港元可交换债券,增强资金储备 [32] - 高盛预测美团日均单量将从7800万单上升至8600万单,阿里从4400万单上升至6200万单 [34][35]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行业前三市场份额从82%下降至67% [38] - 平台通过补贴争夺市场份额,短期内行业整体盈利承压 [34][35] 行业专家观点 - 即时零售本质是履约能力,适合小家电、3C等品类,大型家电难度较大 [33] - 线下商家通过与线上平台合作获取流量,前置仓可能是未来发展方向 [35] - 平台竞争增强商家话语权,商家可利用不同平台政策争取利益 [36] - 供应链深度整合能力将成为未来竞争壁垒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