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第二轮涨价信号枪打响,闪迪、美光之后,群联也跟进暂停报价;机器人行业需求旺盛,激光雷达订单有望爆发——《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7:32
重要市场新闻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国家外汇局负责人将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1] 存储行业动态 - 存储市场第二轮涨价启动:闪迪宣布所有渠道和消费者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美光科技存储产品价格上涨20%-30% 群联跟进暂停报价 [2] - 涨价驱动因素:云端服务提供商2025财年资本支出提高180亿美元 推动AI领域存储需求增长 DRAM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72% NAND供给从消费市场转向企业市场 [2] - 行业展望:美光科技将在9月23日发布的2025财年Q4财报中给出超预期业绩指引 预计四季度企业级存储价格继续上涨 [2] 激光雷达行业增长 - 市场需求激增:深圳市某激光雷达企业上半年机器人传感器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0% 某机器人企业激光雷达采购量达去年4倍 [3] - 产量数据: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 [3] - 市场前景:激光雷达成为机器人自主感知关键传感器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40.7亿元 2026年升至431.8亿元 未来三四年将成为继车载辅助驾驶后最大市场 [3] 锂电池产业政策导向 - 政策动向:工信部在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表示将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统筹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技术重点:明确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全气候电池、快充技术为战略重点 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4] - 市场预测:新型电池产业2025-2030年市场规模从4800亿美元增至78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 半固态电池已产业化 全固态电池处于研发阶段 预计2027年实现量产 [4]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瑞丰高材:持股5.2%股东桑培洲计划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总股本0.96%) [6] - 环球印务:持股10.98%股东香港原石国际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320.04万股(占总股本1%) [6] - 海泰科:苏州新麟三期创业投资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146.81万股(占总股本1.5276%) 赵冬梅计划减持不超过96.1万股(占总股本1%)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5日至12月24日 [6] - 秀强股份:香港恒泰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817.51万股(占总股本1.06%)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7] 公司治理风险 - 臻镭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由董事张兵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公司称日常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6]
中概股回归有望加速
证券日报· 2025-09-21 23:37
中概股回港上市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明确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1]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提供一对一咨询渠道并允许企业保密提交申请 [4]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3] 中概股市场现状 - 中概股企业累计412家总市值约1.34万亿美元其中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约339家总市值7120亿美元 [2] - 15%头部优质中概股企业占整体中概股市值九成以上且完全符合港股上市条件 [2] - 禾赛科技在港上市首日市值达358.51亿港元首发募集资金约41.6亿港元为近四年最大规模融资项目 [3] 上市规则与要求 - 无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上市最低市值要求30亿港元 [4] - 同股不同权架构创新产业公司最低市值要求400亿港元或100亿港元且最近会计年度收益不少于10亿港元 [4] - 纳斯达克交易所拟修订规则要求主要在中国运营公司IPO最低募资2500万美元 [2] 回归路径与行业分布 - 中概股回归呈现四条主流路径:第二上市、私有化后重新上市、分拆上市及直接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5] - 回归行业从互联网平台和生物科技扩展至资源与能源、硬科技半导体、AI基础设施及工业软件等领域 [5] - 2020至2021年共有17家企业回归港股包括网易、哔哩哔哩和百度等多家已转为双重上市 [4] 市场影响与流动性 - 高盛预计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港股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 [5] - 瑞银预计中概股回流将为港股日均成交额增加190亿港元 [5] -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更有能力承接中概股回流 [3]
晚报 | 9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21 22:37
激光雷达 - 机器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100% [1] - 机器人企业对激光雷达采购量达到去年四倍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 [1] - 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240.7亿元 2026年升至431.8亿元 [1] HBM - 三星电子12层堆叠HBM 3E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 [2] - 三星将与SK海力士、美光共同成为英伟达HBM核心供应商 [2] - 预计2025年HBM新增产量27.6万个单位 年度总产量增至54万个单位 年增长率105% [2] 人工智能 - OpenAI与中国立讯精密达成协议生产AI设备 [3] - 产品包括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 [3] - 首批设备计划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3] 固态电池 - 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4][12] - 新型电池产业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从4800亿美元增至7800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1% [4] - 新能源汽车2030年销量3800万辆 储能市场容量达146GW/377GWh [4] 汽车后市场 - 商务部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 [5] - 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5] 金融政策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介绍"十四五"金融业发展成就 [6] -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8] - 外汇局称8月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稳定 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8] 产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原则 [8] - 国家数据局加大数据领域投入培育付费市场意识 [8] - 上海成立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培育交叉人才团队 [8] - 华为投入150亿生态发展费用 [8] - 国务院研究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政策 [8]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9月26日上会 [8] - 国务院食安办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 [8] 市场热点 - 中芯国际测试深紫外光刻机 [10][11] - 美股存储龙头创历史新高 台厂DDR4四季度产能被抢完 [10] -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带动旅游板块 [10] - 华为四季度推出8192卡算力节点 [11] - Figure机器人估值达390亿美元 英伟达等跟投 [11] - 台积电拟用12英碳化硅解决散热问题 [12]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辅助标准征求意见 [12] - 华为公布三年昇腾芯片目标并自研HBM [12]
IPO周报 | 禾赛、劲方医药登陆港交所;云迹科技、卓正医疗获备案通知书
IPO早知道· 2025-09-21 21:22
禾赛港股上市 - 2025年9月16日以股票代码"2525"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3] - 本次IPO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41.6亿港元(5.33亿美元) 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3]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 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2.3% 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 是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4] 劲方医药港股上市 - 2025年9月19日以股票代码"2595"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募资规模达2.68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板块之最[6] - 基石投资认购达1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新高 是港股IPO阶段首个同时手握上市新药与多个BD授权收入的Biotech[6] - 管线涵盖8款候选药物 其中5款进入临床阶段 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 已建立全面差异化的RAS产品矩阵[6]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 - 计划2025年9月25日以股票代码"9973"在港交所挂牌 发行价区间27.75-30.75港元 IPO市值1600.41-1773.42亿港元[9] - 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87亿美元(45.725亿港元) 包括混改基金、高瓴、景林等知名机构[9] -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和全球第十一大 销量同比增长超25% 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10] - 2024年营收2698.97亿元 2022-2024年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11] BeBeBus港股上市 - 计划2025年9月23日以股票代码"6090"在港交所挂牌 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各认购500万美元[13] - 按2024年GMV计算是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排名第一[13] - 2024年营收12.49亿元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从977万元增至1.11亿元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3.3%至0.78亿元[14][16] - 私域平台复购率从2022年45.7%提升至2024年53.3% 线上渠道复购率从2022年20.1%提升至2024年40.9%[14] 暖哇科技港股递表 - 2025年9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18] - 2024年营收9.44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65.5%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575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6.1%[19] - 截至2024年底解决方案被90家保险公司采用 包括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八家 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18] 云迹科技港股备案 - 2025年9月18日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21]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完成超过5亿次服务 2024年12月单月执行超过186亿次指令[22] - 2024年营收2.45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23.2% 毛利率从2022年24.3%提升至2024年43.5%[23] 卓正医疗港股备案 - 2025年9月17日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是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26][27] - 2024年营收9.59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42.3% 毛利率从2022年9.3%提升至2024年23.6%[27]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约1070万元 腾讯持有19.39%股份 为最大机构投资方[27][28]
智驾平权系列五:智驾与机器人共振,激光雷达乘风起势
长江证券· 2025-09-21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3] 核心观点 - 高阶智驾与机器人双轮驱动激光雷达需求增长 激光雷达作为核心感知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平价化趋势加速激光雷达渗透 [4][8][11] - 国内激光雷达企业实现全球份额超越 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为行业龙头 在数字化与固态化技术变革中推出多款强竞争力产品 [9][11] - 激光雷达技术向数字化与芯片集成化演进 SPAD-SoC成为超高线数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头部厂商加速布局下一代产品 [10][102][109] 激光雷达技术特性 - 激光雷达被誉为机械之眼 通过ToF原理实现高精度三维感知 成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核心传感器 [7][20] - 半固态激光雷达在性能与成本间取得平衡 成为智能驾驶领域主流方案 机械式用于测试车 固态用于机器人 [27][29] -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以激光雷达为核心 强调冗余设计与安全性 在极端环境下可靠性优于纯视觉方案 [7][29][37]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乘用车智驾渗透率进入10%-50%大周期 2024年激光雷达搭载量达154万颗 渗透率6.7% [8][47] - Robotaxi单车搭载4-10颗激光雷达 远超乘用车1-2颗 滴滴、小马智行等平台推动需求 [49][52] - 机器人领域注重广视场角与低功耗 2023年全球销售额1.9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12亿美元 CAGR30.12% [59][61] - 激光雷达成本从2020年3200元降至2024年2500元 推动中低价位车型加速渗透 [53][65]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全球份额从2019年1%提升至2024年超90% 实现全面超越 [9][71] - 2024年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图达通CR4超95% 份额分别为33.5%、27.4%、25.6%、13.4% [9][81] - 中国激光雷达ASP为450-500美元 显著低于海外700-1000美元 成本优势推动份额提升 [76] 重点企业分析 - 速腾聚创2024年车载激光雷达出货52万颗 全球第一 推出EM系列转镜方案激光雷达 2024年营收16.5亿元 毛利率17.2% [75][87][89] - 禾赛科技2024年激光雷达交付50.2万颗 营收20.8亿元 毛利率42.6% 机器人业务交付量同比增长649.1% [96][99][100] - 两家企业均布局SPAD-SoC技术 速腾2025年实现自研芯片量产 禾赛通过并购Fastree3D提升芯片能力 [109][114] 技术发展趋势 - 激光雷达向数字化与芯片集成化演进 SPAD-SoC技术实现高线数(如1080线)与高性能 体积缩小至传统方案1/3 [102][104] - 半固态方案向转镜技术收敛 速腾从MEMS转向转镜 禾赛与华为坚持转镜路线 转镜在探测距离与稳定性上优势显著 [10][121][127] - 全固态激光雷达作为补盲雷达逐步上车 速腾E1R与禾赛FTX等产品实现量产 支持L3级自动驾驶冗余需求 [10][115] 市场空间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空间超300亿元 2024年为41亿元 [65][70] - L2+及以上智驾渗透率将从2023年3.4%提升至2030年84% 驱动激光雷达搭载量增长 [65]
数字龙头齐聚港交所 2家净利过亿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21 08:11
港交所IPO市场活跃度提升 - 9月15日-19日港交所IPO市场迎来多元赛道企业集中亮相 包括数字医疗、激光雷达、预制钢结构、光伏电池、保险AI等领域企业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 - 健康160作为中国最大数字医疗服务平台 9月17日港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37.34% 业务覆盖超260城 连接4.46万家医疗结构[2][6] - 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9月16日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首日市值突破360亿港元 获得全球22家主机厂120款车型定点[2][7][8] 证监会审议会议结果 - 2025年第19-20次审议会议于9月19日召开 共审议3家拟IPO企业 元创股份和新广益IPO审核获通过 优迅股份暂缓审议[2] - 优迅股份从6月26日受理至上会未满3个月 元创股份和新广益排队时间均超过2年[2] 元创股份主板IPO过会 - 公司主营业务为橡胶履带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产品包括农用机械橡胶履带和工程机械橡胶履带[4] - 控股股东王文杰合计控制公司90.93%股份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1.41亿元和13.49亿元[4] - 拟募集资金4.85亿元 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技术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4] 新广益创业板IPO过会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5.16亿元和6.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8328.25万元和1.16亿元[5] - 拟募资6.38亿元 较原计划8亿元有所缩水 取消了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5] 健康160港股上市表现 - 9月17日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首日收盘价28.2港元/股 较招股价11.89港元上涨137.34%[6] - 业务覆盖全国超260个城市 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健康机构 包括14,400家医院和30,2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 - 平台注册用户5,520万名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330万名[6]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情况 - 9月16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成为全球首家"美股+港股"双重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7] - 上市首日开盘价229.2港元 较发行价212.8港元上涨7.7% 市值一度突破360亿港元[7]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2024年12月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7][8] 劲方医药上市表现 - 9月19日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 首日早盘高开115.79%[9] - 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开发 2023-2025年前四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7373.4万元、1.05亿元和8214.9万元[9]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6.78亿元和6662.4万元 研发费用占总营运开支的74.7%-86.2%[9] 美联钢构二次递表 - 9月15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综合预制钢结构建筑分包服务提供商[10][1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24亿元 同比增长180% 净利润0.63亿元 同比增长360%[10]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工业领域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3.5%[11] 华勤技术首次递表 - 9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1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06% 净利润19.08亿元 同比增长49.28%[12] - 同时为A股上市公司 证券代码603296.SH[12] 爱科百发二次递表 - 9月15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1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截至目前尚未产生商业化收入[13] 中润光能冲刺上市 - 9月15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14] - 2024年营收113.20亿元 同比下滑45.68% 净亏损13.63亿元[14] - 按2024年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 公司在全球排名第二 市场占有率14.6%[14] 新元素药业首次递表 - 9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代谢、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15] - 截至目前尚未产生商业化收入 2025年前6个月研发成本约0.74亿元 同比下降54.54%[15] - 净亏损约1.65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6.30% 预计2026年多管线进入临床三期[15] 暖哇科技首次递表 - 9月16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16] - 2024年收入9.44亿元 净亏损1.55亿元 毛利率49.84%[16] - 解决方案已被90家保险公司采用 包括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八家[16] 紫金黄金国际大规模IPO - 计划通过香港上市募资250亿港元(32亿美元) 有望成为5月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17] - 以每股71.59港元发售约3.49亿股股票 预计9月29日挂牌上市[17] - IPO募资将用于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和现有矿山升级建设[18]
禾赛科技赴港二次上市 上海跑出激光雷达最大IPO
新浪财经· 2025-09-20 04:58
上市与融资 - 禾赛科技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也是近4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1] - 双重主要上市战略考量包括拓宽资本渠道提升融资灵活性 优化投资者结构吸引全球优质资本 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信心 奠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 [2] - 募集资金约50%用于研发投资 约35%用于投资生产能力 约5%用于业务发展 [2] - 此次融资规模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所需资源的审慎评估 旨在为长期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3] 市场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8亿元 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 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4] - 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2.3% [4]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突破54万台 同比增长超270% ADAS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交付量均大幅提升 [4] - 在国内主激光雷达中 公司位居2025年上半年装机排行榜第一 [4] - JT系列机器人激光雷达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创下全球最快量产纪录 [4] 技术优势与产品策略 - 公司没有降线策略 ATX产品发布时明确表示最高256线 性能优于市场上其他厂商同代际产品 [1] - 价格调整本质是技术迭代的红利释放 基于自研芯片 垂直整合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1] - 成本优化核心是技术自信 通过芯片化架构 垂直整合和规模效应实现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的乘数效应 [5] - ATX分辨率为前一代AT128的2倍 为当前已量产L2市场上有效分辨率最高的激光雷达产品 [5] - 公司拥有ETX真800线激光雷达满足更高需求客户 [5] - 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 自建百万产能工厂 规划年产能超过200万台 核心生产工序自动化率达100% [5] 财务风险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3.1% 67.5% 59.9% 2025年第一季度升至68.3% [6][7] - 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4.3% 28.4% 33.7% 24% [6][7] - 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分别为4.85亿元 5.25亿元 7.65亿元和9.58亿元 [7] - 主要客户业务流失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客户财务困难可能导致无法收回应收账款 [7]
禾赛-W(02525.HK)根据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配发293.25万股B类普通股
格隆汇· 2025-09-19 17:00
公司股份变动 - 禾赛-W(02525 HK)于2025年9月19日发行293 25万股B类普通股 [1] - 本次股份发行基于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 [1]
三个85后上海造硬件,干出350亿香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23
IPO概况 - 禾赛科技以秘密递表方式完成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成为近四年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1][3] - 发行价定为每股212.80港元 总募资额达41.6亿港元(约38亿元) [3]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冲至244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超14% 市值突破350亿港元 [1][4] - 公开发售获168.65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14.09倍超额认购 [6] 投资者结构 - 六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42.12万股 价值1.48亿美元(约11.54亿港元) 占发售股份总数27.73% [6][7] - 高瓴旗下HHLR为最大基石投资者 认购5000万美元 自2021年D轮融资持续支持 [7] - 其他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WT Asset Management、Grab、宏达集团和Commando Global Fund [7] 业务与产品 - 激光雷达产品覆盖三大应用领域:ADAS、L4自动驾驶及机器人 [12] - ADAS产品线包含AT/ET/FT系列 已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量产定点 [14] - L4领域主导市场份额 客户包括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及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疑似Waymo) [16] - 机器人领域产品包括JT/XT系列 服务宇树、维他动力等客户 [1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0.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亿元 同比增长50.5% [20][2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47.9% [2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53.7万元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4409万元 [27] - 现金储备充足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短期投资达28.45亿元 [31] 交付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54.79万台 同比增长276.2% 超2024年全年水平 [20] - 连续三年收入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第一 在ADAS、L4及机器人市场均居市占率首位 [20][24] - 2024年ADAS产品交付45.64万台 机器人产品交付4.55万台 [18] 研发与产能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2.02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83亿元 占收入31.1% [29] - 核心器件超90%为自研 募资净额50%将用于研发 35%用于扩大产能 [29][41] 行业前景 -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16亿美元增至2029年17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1.7% [44] - 中国ADAS激光雷达市场增速领先 预计从2024年10亿美元增至2029年1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3.6% [46] - 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预计从2024年6亿美元增至2029年5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6.3% [47] 创始团队与股权 - 三位85后联合创始人(李一帆、向少卿、孙恺)合计持股20.4% 拥有71.84%投票权 [41] - 创始人团队均拥有斯坦福或清华大学博士背景 在传感器及机电领域拥有超100项专利 [31][33][35] - 上市后三位创始人身价均突破20亿元 [3][41]
万集科技:公司及子公司取得17项专利证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6:00
专利技术布局 - 公司及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7项发明专利证书 [1] - 专利涵盖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1] - 专利涵盖多层道路场景的误预警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1] - 专利涵盖车辆的称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 - 专利涵盖一种运动方向测量方法及激光雷达系统 [1] - 专利涵盖一种点云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1] - 专利涵盖激光扫描点的类别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1] - 专利涵盖回波波形的脉宽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1] - 专利涵盖一种激光器频率响应的校正系统和方法 [1] - 专利涵盖一种激光雷达及探测方法 [1] - 专利涵盖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1] - 专利涵盖激光雷达 [1] - 专利涵盖车辆信息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1] - 专利涵盖激光雷达接收系统及激光雷达信号接收方法、激光雷达 [1] - 专利涵盖激光雷达回波波形的修正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1] - 专利涵盖多线激光雷达 [1] - 专利涵盖一种OPA激光雷达 [1] - 专利涵盖通道内车辆的定位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1] 技术研发重点 - 专利技术主要集中于激光雷达相关领域 [1] - 技术研发重点包括目标跟踪、误预警检测、车辆称重等应用场景 [1] - 技术研发重点包括点云数据处理、激光扫描点类别检测等核心算法 [1] - 技术研发重点包括激光器频率响应校正、回波波形处理等硬件优化 [1] - 技术研发重点包括OPA激光雷达等新型雷达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