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9 05:31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1][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基本保持稳定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1]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 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向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渗透,首型纯电无人矿卡投入运营 [4]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重点培育241家中试平台 [4] - 计划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7]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 [8]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19 04:5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工信部将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1] -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1] - 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政策先行先试,打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 [1]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吸引3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800余项产品,累计助企融资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融资 [1] - 上半年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1] 金融政策创新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研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放宽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 [2] - 联合23家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贷款产品,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超42%,最长贷款期限达10年 [2]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科创贷支持产业科技,绿色工厂贷、工信数转贷支持传统产业转型,累计融资超1500亿元 [2] 工业经济运行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25.7% [2]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重点行业布局 - 将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培育新增长点并促进产业转型 [3] 新兴技术发展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 [3] - 国内企业发布多款"全球首款"硬件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AI一体机等领域,AI终端已超百款 [4]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用户11.18亿户,在用算力标准机架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748EFLOPS [4] - 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培育面向6G的应用生态 [4]
向稳、向新、向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详解上半年工业经济
新华网· 2025-07-18 23:1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2]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贡献率提升 [2]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新动能发展 - 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5% [2] - 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2]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2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2] 创新型企业培育 - 支持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3] - 上半年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促成交易订单金额近82亿元,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86亿元 [3]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集开源550多万条,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4]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4]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储备2400余家中试平台,首批重点培育241家 [4] 产业转型升级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5]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5万个,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 [5] - 1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5][6]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 [6]
工信部:新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00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3] - 工作方案将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3]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3]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3]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5%和16.4%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3]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3] -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提升智能化水平 [3] 上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回顾 - 上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于2023年8月21日发布 [4] - 方案提出2023年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5% [4] - 2024年目标为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4]
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新京报· 2025-07-18 18:53
工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长6.5%和6.3%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保持稳定 [1] - 重点行业如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5%和16.4% [1]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1] 区域工业表现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1] -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未来政策方向 - 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转型等 [1]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1] -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新产业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
工信部: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7:39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较GDP增速高出1 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维持较高增速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 7%,基本保持稳定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 5%,受益于"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工程 [1]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5 5%和16 4% [1]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1] - 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6%,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4031 9万吨,同比增长2 9% [4] - 1-5月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 9%、16 9% [4] 区域工业表现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2] -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2] 政策方向与行动计划 - 将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开展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和"人工智能+"行动 [3] - 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3] - 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3] - 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4] - 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供需协同发力 [4][5] 装备制造业表现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 5%,1-5月利润同比增长7 2% [4] - 铁路客货车辆、包装专用设备、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4]
6月经济数据点评: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华创证券· 2025-07-16 12:42
二季度经济数据 - 二季度GDP增速5.2%,上半年累计增速5.3%,名义增速3.9%,季调环比1.1%[2][2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3] -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74.0%,上半年累计74%,部分行业低于去年同期[3] 6月经济数据 - 6月社零增速同比4.8%,餐饮、网购等增速回落[3][43] - 6月固投当月同比增速 -0.1%,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回落[3][4][38] - 6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 -5.5%,销售额同比 -10.8%,投资增速 -12.9%[4][38][47] 量价分配再均衡 - 二季度量的贡献率132.1%,价的贡献率 -30.6%,不均衡程度处高位[4][9] - 应对举措包括严控投资端增量、改善企业端现金流、提升居民端消费意愿[5] - 上半年资本形成贡献率16.8%,2季度居民消费倾向68.6%,6月末居民活期存款增速7.01%[5][10][16]
锚定长远,凝心聚力助推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7:25
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大省,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气机械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1] - 2024年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达32 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工业机器人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2] 产业集群与产业体系 - 广东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9个万亿元产业集群,拥有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 -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和汽车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 - 广东产业体系呈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特征[2] 产业政策与政府作用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市场"双向合力,人大在产业政策精准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3] - 广东通过创设平台载体倾听企业需求,提升产业政策针对性和传导效率[3] - 人工智能、无人机、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需要人大推动精准政策支持[3] 产业发展新动向 - 2025年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向"新"突围,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4]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7场专题会议,分领域研究拆解重点任务推动产业突破[4] - 广东产业政策以重点领域突破为带动,加速产业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4]
专题 | 发挥多层次债券市场功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41
深交所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举措 - 截至2025年3月末深交所累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3.67万亿元占债券发行总规模36%其中公司债券2.29万亿元ABS 1.37万亿元REITs 81亿元 [1] - 民营企业债券期限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债项评级以AA+和AAA为主发行人分布在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10余个行业 [1] - 深交所推出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等专项品种截至2025年3月末发行"五篇大文章"领域债券1.31万亿元 [2] 产品创新与融资渠道 - 深交所推出纾困债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融资规模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总规模比重超四成其中纾困债发行规模234亿元股债结合产品发行规模0.56万亿元 [3] - 首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累计发行323亿元惠及2100家科技创新企业盘活7000余项知识产权占全市场发行规模八成以上民营科技企业约2000家平均每家融资1400万元 [4] - 首推供应链证券化融资模式核心企业供应链应付账款ABS近0.80万亿元覆盖地产建筑汽车制造等10余个行业帮助数万家供应链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4] REITs市场发展 - 试点5年以来深交所已上市REITs产品22只募集资金578亿元涵盖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清洁能源等资产类型支持首单农贸市场华威顺丰仓储物流项目发行REITs产品受理首单数据中心REITs润泽 [5][6] - 积极探索Pre-REITs私募REITs公募REITs多层次市场建设为民营企业项目提供全链条融资服务 [6] 增信支持体系 - 截至2025年3月末深交所累计发行具有增信担保措施的民营企业债券0.64万亿元推出信用保护工具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累计达成合约交易177笔凭证项目22单名义本金合计174亿元撬动民营企业融资约234亿元 [7] - 构建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引入地方金融机构构建"全国+地方"双层增信支持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单海洋领域民营科技创新债券 [8] 二级市场建设 - 联合中国结算推出受信用保护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支持信用债ETF产品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9] - 修订债券做市指南放低民营企业债券基准做市券准入门槛15家证券公司成为深交所债券做市商做市券余额累计达155亿元 [9] - 暂免收取债券和ABS的流量费交易经手费配合中国结算暂免收取民营企业债券的证券登记费派息兑付手续费赎回回售手续费 [9] 民营企业融资难点 - 部分民营企业资质较弱评级不高资产抵押规模有限公开市场发债难度大个别民企存在虚假陈述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 [10] - 债券市场投资者偏好优质央国企券民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的风险事件导致发行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10] - 部分增信机构对民企支持意愿较弱通过市场化方式常态推进增信支持难度较大 [11] 未来支持方向 - 加快构建"接力棒"式债券产品体系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等专项债券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行REITs [12] - 分类施策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鼓励优质发行人通过权益出资供应链金融等形式支持上下游民营企业 [13] - 强化一二级市场协同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推动更多优质民营企业纳入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14] - 培育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执业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培训宣传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债务结构健全债券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 [15]
热点思考 | “反内卷”,被低估的决心(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10 23:58
本轮"反内卷"的特点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明确后续政策路径 [2] - 本轮反内卷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均被纳入讨论范畴 [2] - 内卷行业民营经济占比较高,政策更强调与市场机制配合,突出区域治理,将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列为核心任务 [2][12] "内卷"的成因与表现 - 内卷行业营收增速从2021年28.5%降至2024年-0.4%,但固定成本增速仍达12.3%,显著高于无内卷行业的6.4% [20] - 成本压力下,内卷行业2024年平均净利润增速骤降至-28.2%,而无内卷行业仍保持3.5%正增长 [20] - 内卷行业通过延长账期转移成本压力,2024年应付账款周转率4.6%,较2021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26] - 内卷行业通过促销维持销售效率,2024年存货周转率维持在5.4%的较高水平 [26] "内卷"的负面影响 - 内卷行业2024年销售费用-9.7%,管理费用增速2.6%,较2021年下降约8个百分点 [31] - 内卷行业2024年员工增速2.6%,较2022年下降超5个百分点,人均薪酬增速4.6%,较2023年下降3个百分点 [31] - 内卷行业2024年ROA为2.9%,较2021年高点下滑2.7个百分点,ROE下滑5.5个百分点至6.3% [40] - 长期盈利能力减弱将抑制企业研发投入,阻碍产业转型升级,影响行业发展后劲 [40] 破解"内卷"的路径 - 总量层面需缓解供需矛盾,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并重构需求端扩张动能,参考供给侧改革经验 [44] - 结构转型需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和市场机制推动供给创新升级,设定智能化、绿色化行业标准 [50] -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应对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抓手,2023年文体娱、教育、卫生行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2.8、1个百分点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