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搜索文档
华勤技术(603296):2025中报利润超预期,AI服务器与智能终端共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21: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中报预告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5Q2营收利润双超预期,此前25Q1利润略超预期 [7] - 华勤技术“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货量居全球智能硬件ODM行业第一,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ODM行业占据龙头地位 [7] - 2024年战略升级为“3 + N + 3”智能硬件平台,2025年多业务延续高增态势 [7] - 数据业务成为多个国内CSP厂商核心服务器ODM供应商,2024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倍数增长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全栈式自研能力和车规制造中心,产品和客户均有突破 [7] -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2025PE 23X,可比公司平均PE 28X,上升空间23% [7]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5日收盘价91.0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05.98/42.84元,市净率4.0,股息率0.99%,流通A股市值52,052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505.00/10,744.56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3.03元,资产负债率70.85%,总股本/流通A股1,016/571百万,流通B股/H股无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878|34,998|165,490|183,030|206,575| |同比增长率(%)|28.8|115.7|50.6|10.6|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26|842|4,071|4,437|5,026| |同比增长率(%)|8.1|39.1|39.1|9.0|13.3| |每股收益(元/股)|2.89|0.84|4.01|4.37|4.95| |毛利率(%)|9.3|8.4|8.7|8.6|8.6| |ROE(%)|13.0|3.6|15.3|14.3|13.9| |市盈率|32|/|23|21|18|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85,338|109,878|165,490|183,030|206,575| |营业成本|75,708|99,657|151,152|167,360|188,885| |税金及附加|294|337|508|562|634| |主营业务利润|9,336|9,884|13,830|15,108|17,056| |销售费用|199|217|361|396|436| |管理费用|2,167|2,291|2,813|3,112|3,512| |研发费用|4,548|5,156|6,620|7,321|8,263| |财务费用|-96|-332|-7|-122|-112| |经营性利润|2,518|2,552|4,043|4,401|4,957| |信用减值损失|-42|9|-85|-45|-24| |资产减值损失|-300|-127|-28|-50|0| |投资收益及其他|394|779|412|400|400| |营业利润|2,831|3,022|4,341|4,705|5,333| |营业外净收入|2|12|37|11|0| |利润总额|2,834|3,034|4,378|4,716|5,333| |所得税|178|121|308|278|308| |净利润|2,655|2,914|4,071|4,437|5,026| |少数股东损益|-51|-13|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07|2,926|4,071|4,437|5,026| [9]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营收结构:高性能计算632.2亿元 + 智能终端353.2亿元 + AIoT及其他46.7亿元 + 汽车及工业产品15.6亿元 [7] - 2025Q1营收349.98亿元,同比+115.65%,毛利率8.4%,环比微增,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39.05% [7] - 数据业务包括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交换机全栈式产品组合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全栈式自研能力和车规制造中心,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业务突破,实现首个座舱产品全栈研发交付,新增新势力车企客户 [7] - 主要客户包括三星、OPPO、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厂商,2024年收购易路达新增北美可穿戴客户 [7] - “1 + 5 + 5”全球化布局:总部上海,5大研发中心,2大国内制造中心和3大海外制造基地 [7]
七彩虹BW2025硬核破圈,次世代体验燃炸全场!
搜狐网· 2025-07-15 20:14
Bilibili World 2025 本月11-13日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七彩虹以"i 你所爱玩创星球"为主题, 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3H 馆 3A25 展台构建了一颗融合硬核科技与次元文化的未来之星。作为国内 IT 硬件全产业链领军品牌,七彩虹携手 NVIDIA,展示前沿技术与硬件生态,深度探索 AIGC 赛道。随着 玩家聚拢在展台,我们看到了一场集合新产品矩阵、新硬件技术、跨越 AI 与电竞的新交互体验,接下 来就一同步入展台,看一下本次展台有哪些亮点吧! 柒小希破次元硬件首秀,AI生图解锁创意新边界 全新虚拟代言人柒小希作为七彩虹拥抱 Z 世代次元文化的先锋。这位赛博城精英领航者携首发硬件套 装降临"玩创星球",包括iGame GeForce RTX 5070 Advanced OC Senna显卡、iGame C25A Senna机箱及 iGame X870 Senna V14主板,红银战甲涂装与RGB光效交织,将萌动活力与硬核性能完美融合。玩家置 身于柒小希主题桌搭专区——环绕硬核装备的角色立绘及元气周边宇宙,不仅能沉浸式感受深度IP定制 赋予的硬件情感联结,更能亲证"热爱如何被锻造 ...
小摩预警:下半年美国通胀或飙升至5%,成本转嫁与行业配置成焦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6:24
通胀动态 - 美国实际加征关税从年初的2.3%升至约13%,全年有效税率可能逼近20% [1] - 5月美国整体CPI维持在2.4%,但下半年通胀年化率可能飙升至5% [1] - Brent原油价格同比下跌但4月以来逐月回升,可能成为通胀升温推手 [1] 企业成本转嫁 - 企业初期内部化关税成本,担忧消费者接受度和市场份额 [1] - 部分企业开始试探性转嫁成本,如日本汽车制造商提价、奢侈品品牌平均上调中单位数价格、科技硬件企业传递成本压力 [1] - 企业策略呈现三阶段:内部消化、价格调整、供应链优化 [3] 经济影响 - 美元短期内或反弹,但中期将维持弱势,可能伴随进口通胀上升 [1] - 美元贬值可能形成"关税-汇率-通胀"传导闭环 [1] 行业策略 - 能源板块持保守态度,矿企获"双重升级"评级,因弱势美元和全球金属库存低位 [2] - 工业板块分化,部分企业因产品已售出或价格调整受限面临短期利润挤压 [2] 企业案例 - H&M动态调整定价策略,Inditex依托全球化采购分散风险 [3] - 阿塞洛·米塔尔量化关税成本约8亿美元/年(占EBITDA 10%),受益于美国钢价上涨 [3] 市场博弈 - 通胀反弹由石油价格、企业行为与汇率变动综合驱动 [4] - 行业配置偏好资源类资产,警示工业领域短期阵痛 [4]
Switch的救世主是老黄!?
量子位· 2025-07-15 14:28
Switch2技术突破 - 新一代Switch2搭载英伟达NVN2图形API,显著改善前代发热、卡顿、续航短等问题,轻松应对3A大作 [1][2] - NVN2整合DLSS和光线追踪技术,实测《王国之泪》从720p/30帧提升至1440p/60帧,DLSS加持下接近原生4K画质 [30][31] - 联合开发者证实Xbox平台60帧游戏可无缝移植至Switch2,性能表现远超硬件参数预期 [3][27] 任天堂与英伟达合作历程 - 2013年任天堂因WiiU销量惨淡利润暴跌30%,转向开发融合主机与掌机特性的Switch [6][8] - 英伟达Tegra芯片在移动市场失利后,通过为Switch定制Tegra X1及NVN API实现技术突围 [9][13][15] - 合作成果显著:Switch总销量超1.5亿台,英伟达Tegra处理器销售额增长108%至3.32亿美元 [17][18] NVN技术架构优势 - NVN为Switch专属定制图形API,剔除通用功能降低性能开销,实现400g设备的高效渲染 [25][26] - 技术轻量化设计使Switch在硬件性能弱于PS/Xbox情况下,仍能输出流畅画面 [27] - NVN2延续技术协同理念,通过DLSS和RT Core实现便携性与画质的双重突破 [30] 产品理念与市场定位 - Switch设计核心理念为"场景自由切换",满足日本玩家移动社交与西方玩家家庭娱乐需求 [34][3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技术应服务于创造力,Switch系列成功源于对玩家体验的极致追求 [37][39] - Switch2发售4天销量达350万台,刷新任天堂历史销售纪录,验证混合形态市场认可度 [5][40] 行业影响 - 任天堂与英伟达十年合作打破主机行业技术路径依赖,开创移动高性能芯片新应用场景 [4][11][12] - Switch系列成功逆转两家公司颓势,成为跨平台游戏设备的技术标杆 [17][18][31] - NVN2技术曝光显示任天堂持续强化便携设备性能边界,推动掌机与主机技术融合 [22][30]
午评:沪指跌近1% 算力硬件股逆势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7-15 13:37
市场表现 - 沪指报3486.88点跌0.93%成交4306亿元深证成指报10657.22点跌0.26%成交6502亿元创业板指报2211.03点涨0.64%成交2957亿元 [1] - CPO液冷服务器元件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电力光伏医药商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算力硬件股逆势大涨新易盛涨停创历史新高稀土永磁概念股一度冲高华宏科技涨停光伏概念股调整国晟科技跌停 [2]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 [3] 机构观点 - 富荣基金认为市场做多情绪高涨板块轮动上涨价值板块银行顺周期成长板块海外算力链偏主题稳定币表现不俗建议关注成长赛道AI应用半导体医药及底部区间有拐点预期的板块证券电新消费 [4] - 中信证券指出政府债发行支撑6月社融增速小幅上升M1改善受低基数和企业资金面修复带动M2上行体现银行负债端稳定央行明确科技创新+服务消费为货币政策双重点结构性宽松将成为下阶段政策主线 [4] 宏观经济 - 国家统计局表示6月CPI同比转涨核心CPI创14个月新高上半年CPI下降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后核心CPI同比上涨0.4%预计下半年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支撑因素包括经济稳定向好扩内需政策显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假日经济效应翘尾因素减弱 [5]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宣布获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并将推出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RTX Pro GPU [6]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2:43
市场表现 - 7月15日早盘市场震荡分化,沪指跌0.93%,深成指跌0.26%,创业板指涨0.64%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0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085亿元 [2]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个股跌多涨少 [2] 板块热点 - 算力硬件股逆势大涨,新易盛涨停创历史新高 [3]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4] - 稀土永磁概念股一度冲高,华宏科技涨停 [5] 板块调整 - 光伏概念股展开调整,国晟科技跌停 [6]
20年前的“古早品类”,加了AI后拿下百万美元众筹
36氪· 2025-07-15 11:52
智能相框行业概述 - 智能相框行业经历了从1.0时代(数码相框)到2.0时代(智能化)的演变,2010年iPad发布对行业造成冲击[4][7] - 1.0时代产品主要通过内存卡或调制解调器传输照片,采用低分辨率LCD屏幕[4] - 2.0时代产品普遍采用WIFI/蓝牙传输,屏幕技术升级为IPS/OLED,并增加社交功能[8][9] - 2020年后出海团队成为智能相框众筹主力军,功能趋向多元化但众筹表现平平[11][12] BLOOMIN8产品亮点 - 众筹表现远超同类产品,筹集240万澳元(约156万美元),早鸟单价167美元[1][3] - 采用E-Ink Spectra 6显示技术,支持6种颜色颗粒,保持低功耗同时提升色彩表现[20] - 支持App/SD卡/Home Assistant多种传输方式,注重隐私保护和设备互联[22][24] - 定位艺术展示装置而非传统相框,提供三种尺寸且兼容宜家相框[30] 显示技术发展 - 早期产品采用LCD屏幕,存在背光发光、视角受限等问题[4] - 中期升级为IPS/OLED屏幕,提升分辨率至HD/FHD/4K[7][8] - 近期部分产品尝试E-Ink技术,具有能耗低、观感舒适等优势[12][13] - BLOOMIN8采用最新E-Ink Spectra 6技术,支持动态闪烁效果[20][22] 功能演进趋势 - 从单纯照片展示扩展到社交共享功能,如Frameo/Aura支持多用户关联[9] - 近年产品增加AI功能(图像生成、日程管理)但用户接受度有限[12][19] - 部分产品探索旧物利用(如iFramix Pro改造iPad)获得市场认可[17] - BLOOMIN8配套App提供AI艺术创作功能,但用户评价两极[30][31] 公司背景 - 开发团队安铂科技(Arpobot)来自深圳,成立于2021年[24] - 首款产品Smart Shade为智能窗帘,支持Matter/Thread物联网协议[25] - 将物联网技术积累应用于BLOOMIN8,延续省电设计理念[25][27] - 创始团队为墨尔本大学校友,产品灵感来自哈利波特元素[24][28]
午评:沪指半日跌近1% 算力硬件股逆势大涨
快讯· 2025-07-15 11:34
市场表现 - 沪指半日跌0.93%至3486.88点,深成指跌0.26%至10657.22点,创业板指逆势涨0.64%至2211.03点 [1][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0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085亿元 [1]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热点 - 算力硬件股逆势大涨,CPO、液冷服务器、元件板块涨幅居前,新易盛涨停创历史新高 [1]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冲高,华宏科技涨停 [1] - 光伏概念股调整明显,国晟科技跌停,煤炭、电力、医药商业板块跌幅居前 [1] 资金与情绪指标 - 封板率为65%,当日32只个股封板,17只触及涨停 [5] - 昨日涨停个股今日平均表现1.3%,高开率66%,获利率52% [5]
A股午评:沪指半日跌0.93% 算力硬件概念表现强势
快讯· 2025-07-15 11:3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分化 沪指跌0.93% 深成指跌0.26% 创业板指涨0.64% 北证50指数跌1.51%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0961亿元 较上日放量1087亿元 两市近4700只个股下跌 [1] 板块表现 - 算力硬件概念集体爆发 CPO方向新易盛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 东田微、中际旭创、仕佳光子涨超10% [2] - 液冷服务器方向博汇股份20CM涨停 方盛股份、依米康涨超10% [2] - 光伏板块持续走弱 亚玛顿盘中触及跌停 [2] - 煤炭开采板块大有能源、陕西黑猫跌超7% [2] - 电力板块华银电力触及跌停 [2] - 房地产板块绿地控股早盘跌停 [2] 涨停梯队 - 5连板个股:上纬新材 [3] - 3连板个股:达意隆、华宏科技、上海物贸、兰生股份、汇通集团、绿田机械 [4] - 2连板个股:潍柴重机、三和管桩、金田股份、奥康国际 [5] 热门概念 - 2025中报预增概念16家涨停 最高连板达意隆、绿田机械3天3板 [6] - 机器人概念9家涨停 最高连板上纬新材4天4板 [7] - 新能源汽车概念8家涨停 最高连板绿田机械、华宏科技3天3板 [8] 政策驱动热点 - 光伏行业受"反内卷"政策推动 胜宏科技、三和管桩、清源股份受关注 政策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11] - 创新药领域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万邦德、奥赛康、力生制药受益 [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全国首个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落地北京 胜宏科技、金田股份、鹏鼎控股受关注 [13]
镜像世界、手机消失、人类爱上AI:“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的2049预言
创业邦· 2025-07-14 17:57
核心观点 - 凯文·凯利在新书《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中描绘了25年后充满希望的未来世界,包括交通、就业、互联网、娱乐等领域的发展 [9][10] - 他强调构建情境而非预测未来,目的是帮助人们想象并主动实现理想的未来 [12][13] - 技术发展将带来教育、职业、内容创作等领域的重大变革 [16][17][24][25] AI时代的教育与职业 - 未来教育体系将发生根本性改变,AI助手将使学习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17] - 教育的核心将转向"学会学习"和"学会提问",而非特定知识的掌握 [19][20] - AI不会取代工作,而是改变工作性质,接管部分任务 [22] - 职业选择建议追随热情而非经济回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23] AI内容产业变革 - 生成式AI将颠覆内容产业,但人类记者仍将负责内容管理和质量把控 [28] - 未来内容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包括沉浸式体验新闻 [30] - 小型内容公司比大型媒体更有适应新趋势的优势 [32] - YouTube等视频平台可能成为下一个重要内容平台 [33] 镜像世界与智能眼镜 - 25年后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现实世界将与虚拟世界叠加 [35] - 镜像世界包含四个层次:VR体验、数字孪生、自动驾驶感知层和本地AI处理层 [37][38] - AI情感交互将成为未来25年最大的技术冲击之一 [40][41] - 智能眼镜的最终赢家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因其硬件优势和快速迭代能力 [47][48] 五大关键技术预测 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将先在工作场景普及,家庭应用可能还需25年 [52] - 机器人性能提升缓慢,主要变化是成本降低 [54] 无人驾驶 - 25年后人类驾驶将变得稀有且难度增加 [56] - 部分城市区域可能禁止人类驾驶 [56] 太空科技 - 火星不会出现城市,最多建立科研站 [59][60] - 太空探索的经济价值主要在近地轨道活动 [60] 生命科学 - 延长健康寿命是可行目标,但延长最大寿命进展缓慢 [65] - 全球人口将在2046年开始缩减,带来社会结构挑战 [68] 脑机接口 - 25年内可能实现非侵入式脑机连接 [71] - 医疗应用前景明确,但消费级应用尚不清晰 [71] 硅谷未来 - 真正的技术颠覆仍将来自初创公司而非科技巨头 [74] - 硅谷在全球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将保持,但创新路径可能改变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