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机器人订单潮:叫好之后考验叫座
北京商报· 2025-09-04 20:39
行业发展节奏 - 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明显加快发展节奏 多家企业接连宣布斩获上亿元采购合同 宇树计划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1] - 从年初春晚舞蹈秀到马拉松、格斗大赛、运动会等赛事出圈 在典型企业明星效应下获得广泛关注[1] - 大额订单成为企业展示实力的新方式 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叫好迈向商业叫座的关键进阶[1] 商业化进程 - 早期订单主要来自高校职校、科研院所等"发烧友"群体 客户数量分散且单体采购金额较小 对产能拉动能力有限[2] - 当前大额订单开始广泛触及商用市场 智元和宇树瓜分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大单[2] - 优必选于7月和9月两次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 金额分别为9051.15万元和2.5亿元[2] 客户结构演变 - 从"发烧友"群体转向规模化企业客户 最终目标是海量普通消费者[2] - 企业客户财力雄厚且应用场景明确 相比普通消费者具备更强承载能力 充当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考核官"[2] - 这批人形机器人将进驻营业厅、仓库和工厂等商业场景[2] 企业面临挑战 - 大额合同背后是对产能与交付能力的考验 是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关键路径[3] - 企业级客户需要看到真才实学的场景落地 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将加速正向循环 经不住考验则可能被淘汰[3] - 技术需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真实购买力 实现商品化与货币化的最优解[1]
A股公告精选 | 与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客户合作 均胜电子(600699.SH)相关产品已批量供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20:20
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进展 - 均胜电子为全球车企及机器人企业提供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材料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国内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多种精度IMU及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1] - 开发集成高能量密度电芯与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及支持快充的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 [1] - 海外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 正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 [1] - 与另一家海外机器人公司就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机器人开展合作 [1] 人工智能及算力合作 - 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曦望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AI算力合作、工业制造与决策AI垂直模型开发应用及智能体开发推广 [2] 股东减持计划 - 济民健康股东双鸽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1575.27万股(占总股本3%)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3] - 长飞光纤股东长江通信拟减持不超过110万股A股(占总股本0.15%)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6日至12月26日 [3] - 国光连锁实控人胡金根拟减持不超过1250.6万股(占总股本2.49%) 胡春香拟减持不超过250.6万股(占总股本0.5%) [7] 重大资产重组 - 中国船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换股比例为1:0.1339(每1股中国重工换0.1339股中国船舶) [4]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权利义务 [4] 药物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获得HRS-4729注射液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该产品为自主研发的GLP-1R/GIPR/GCGR三激动剂 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5] 芯片技术突破 - 国芯科技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CBC2100B内部测试成功 基于130nm BCD工艺 适用于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领域 [8] - 新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开发应用工作正在进行中 但尚未完成第三方检测测试 [8] 经营数据 - 温氏股份8月销售生猪收入48.25亿元 环比下降1.07% [8] - 宇通客车8月销量4260辆 同比增长16.78% [8] - 江铃汽车8月销量30003辆 同比增长8.92% 1-8月累计销量22.65万辆 同比增长5.67% [8] 项目中标 - 宁波建工下属子公司合计中标11.17亿元施工项目 [9]
9月4日晚间公告 | 均胜电子已向智元机器人供货;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探索算力合作
选股宝· 2025-09-04 20:06
停复牌 - 中环海陆终止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并复牌 [1]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9月5日终止上市 [2] - 科博达拟以3.45亿元收购上海恪石持有的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标的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域控制器产品 [2] 投资合作与经营状况 - 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批量供货 多种精度IMU及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并开发集成高能量密度电芯与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及支持快充的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 [3] - 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曦望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AI算力合作 [4] - 国芯科技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高性能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5] - 吉峰科技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 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5] - 春光科技签订产业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协议 一期预计投资约2.89亿元 [5] - 福立旺机器人减速器等金属零部件已开始出货交付 [6] - 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 [7] - 东南网架中标浦沿街道五村联合统筹开发项目 中标总金额16.86亿元 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5% [7] - 恒瑞医药获得HRS-4729注射液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8]
智元机器人预中标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9:57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预中标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采购及安装项目 投标报价3101.61万元 [1] 项目信息 -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于今年6月 由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丁汉 刘胜等院士团队 高校及企业共建 [1] - 创新中心是人形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动作训练场 数据采集场 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 [1] - 该中心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 场景最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1]
又一厂商拿到大单,人形机器人落地提速 专访星尘智能方科:预计明年商业化会有显著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9:50
公司战略与技术路线 - 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 将AI与机器人本体强耦合 通过真实场景数据训练提升AI能力 实现规模化应用[4] - 采用绳驱传动技术 具备高动态响应 高灵巧操作和高交互安全优势 成本较传统方案显著降低 行星减速器比谐波减速器更便宜 算法降低对电机性能要求[5][6] - 数据来源以真实场景为主 辅以仿真和视频数据 通过远程遥操实现100%交付 并收集训练数据[7][8] 商业化进展与产能规划 - 公司与上海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订单 计划两年内在工业 制造 仓储 物流等场景部署上千台机器人[1] - 2024年6月正式量产 年内计划交付上百台 2025年量产目标至少1000台 产品迭代周期为半年至一年大更新 1至2个月小更新[10] - 硬件成本明后年将快速下降 通过AI加远程遥操降低部署成本 跨国部署可实现24小时工作[9][11] 市场前景与应用场景 - 工业封闭场景将率先起量 公司与下游头部企业合作推进 家庭等C端开放场景需长期适配[12] - 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类比100米赛跑仅完成5到10米 但技术闭环和成本下降趋势已明确[8][11][12] - 当前获得千台级订单的厂商增多 商业化进程加速 企业刚需场景存在大量机会[1][12]
东方精工:公司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技术保持密切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9:45
公司战略 - 公司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保持密切关注 [1]
新时达(002527):深度报告:海尔入主、转型升维:国产机器人龙头加码一体化方案、具身智能
浙商证券· 2025-09-04 19:32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3] 核心观点 - 海尔入主后公司转型升维,加码智能制造一体化方案及具身智能布局,依托海尔工业互联网生态、全球供应链资源及场景落地能力,推动主业结构优化与盈利修复 [2][7][12] - 公司作为国产机器人龙头,具备控制器+伺服驱动全链自供能力,在电梯控制器全球市占率第二(约18%)、SCARA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第四 [7][25] - 受益轨交、老梯更新、加装电梯及出海等结构性需求,电梯控制器业务长期稳健增长;半导体机器人等低国产化率赛道(国产化率不足10%)提供新增长点 [7][30][42] -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显著改善,预计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567.3%、+127.6%,CAGR约290% [3][7][89] 业务与市场地位 - 电梯控制器2024年营收6.6亿元(同比+2.1%),全球市占率约18% [20][25] - 工业机器人2024年营收8.0亿元(同比-15.3%),其中国内SCARA机器人出货量居第四(国产品牌第二) [20][25] - 自动化产品(通用控制+机器人)营收占比71.3%,2025H1机器人营收同比+4.6%至3.2亿元 [20][21] 成长驱动因素 - 电梯行业结构性需求:2025H1国内轨交电梯采购规模36.87亿元(同比+199.0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市场规模约2.6万亿元;2025H1电梯出口量同比+24%至5.6万台 [30][34][40] - 半导体机器人:2024年进口金额32.1亿元,公司2025H1获国产头部设备商订单,覆盖前/后道工艺制程 [42][50] - 工业自动化复苏:2025Q1需求同比+2.4%,结束连续4季度下滑;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同比+13.4%至33.2万台 [52][53] 海尔赋能价值 - 技术协同:依托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及22PB工业数据,加速具身智能研发;2025年9月推出焊接方案,年底推出通用控制器及整机 [2][7][77] - 场景落地:产品进入海尔全球工厂试验;车端合作长安/奇瑞,家端为海尔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 [2][78][79] - 财务优化:共享全球供应链及"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毛利率较汇川/埃斯顿低10pct以上(2024年公司毛利率17.5%);卡奥斯认购12.19亿元定增改善现金流 [7][67][7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35.4/38.0/41.5亿元,同比+5.5%/+7.2%/+9.3% [3][86] - 归母净利润预计0.13/0.84/1.90亿元,对应PE 860/129/57倍 [3][89] - 毛利率逐步提升至20.3%,ROE改善至13.6% [3][86]
机器人业务进度受关注 均胜电子: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新浪财经· 2025-09-04 19:29
战略调整与业务进展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将战略方向调整为"汽车+机器人 Tier1" 首次将机器人业务纳入公司战略 计划将其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1] - 2025年机器人业务进展加快 产品开发从零部件逐渐向总成方案发展 [1] - 4月上海车展期间推出机器人零部件系列产品包括传感器套件、轻量化机甲、无线充电系统等 [1] - 第三季度发布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节省空间和提升效率 [1] 客户合作与产品交付 - 国内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实现批量供货 多种精度IMU和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并定制开发电池包产品 [2] - 海外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 正在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 [2] - 与另一家海外机器人公司就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机器人开展合作 [2] - 已提前布局基于英伟达新一代Jetson Thor芯片的定制化机器人域控研发 相关战略合作伙伴将优先选用该产品 目前产品已在研发中 [2]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提升12.07%和11.13%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 [2] - 业绩增长主要受传统汽车业务拉动 机器人业务收入尚未在半年报中体现 [2] - 公司将持续提高核心部件自供比例、推动全球产能转移 预计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有望延续增势 [3]
宇树机器人拟IPO!各品牌机器人产业链梳理
天天基金网· 2025-09-04 19:26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表现 - 在大盘走低之际 部分机器人概念股在9月3日逆市走强 春兴精工 华纬科技 博杰股份 景兴纸业 宝馨科技 东杰智能纷纷涨停 卧龙电驱 浙江荣泰等也明显跟涨[5] 宇树科技业务进展 - 宇树科技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5] - 以2024年为例 四足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 30%和5%[5] 特斯拉战略布局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完整文件 封面图上一款Optimus机器人正打开汽车后备箱[5] - 马斯克重申机器人业务在特斯拉的战略地位 并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5]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趋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升至2024年的72.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5] 行业品牌关注度 - 除宇树 特斯拉外 智元 华为 Figure 优必选 1X等品牌机器人也受到市场较多关注[6] 行业发展前景 - 随着智元 宇树 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斩获大额订单 机器人商业化进展正在加速 产业链协同不断深化 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6] - 预计到2029年 全球和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324亿美元和750亿元人民币[6]
仿真王者,实操青铜?不存在的,逐际动力新方案为具身大脑训练“开外挂”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4 19:23
具身智能训练范式突破 - 逐际动力推出LimX DreamActor方案 融合仿真数据和真机数据 实现Real2Sim2Real与真机强化学习深度融合[3] - 采用四步训练流程:手机采集现实环境数据→三维重建赋予物理参数→仿真环境大规模训练→真机强化学习微调[7][9][11][13] - 显著降低训练门槛 使用消费级设备替代高精度专业设备 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7][16] 多元数据策略优势 - 突破单一数据局限:真机数据昂贵 仿真数据真实性不足 视频数据缺乏物理属性[3][17] - 实现数据效率最大化 通过优化数据配比提升"数据-性能ROI" 不以数据量而以性能提升为评价标准[21][23] - 支持跨平台泛化能力 机器人可适应不同桌子、杯子或房间等场景变化[11] 技术实现路径 - 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几何、物理、尺度和坐标四重对齐 确保仿真环境与现实一致[9] - 真机强化学习(RL)技术保障部署可靠性 实现低样本高效学习和Sim2Real泛化[16][18] - 仿真训练阶段可大规模生成3D资产 低成本扩展数据量[22] 行业应用前景 - 为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工具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科研、制造和家庭场景[25] - 破解虚实数据协同平衡点 加速具身智能大规模应用进程[25] - 与早期视频数据方案LimX VGM形成技术互补 完善多元数据配方策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