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支“金”画笔,添彩“浙”里好图景 政策性金融助力浙江绿色向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5
绿色发展实践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关闭矿山打造美丽乡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吉利集团2024年销量达148.8万辆,同比增长52% [6][7] - 浙江通过"腾笼换鸟"策略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1] 水利基础设施投资 - 绍兴镜岭水库总投资超百亿元,预计2028年底完工,解决优质工业用水短缺问题 [2] - 银华绍兴原水水利REIT于2024年11月上市,为水库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2] - 国家开发银行提供2亿元前期贷款和后续中长期贷款支持镜岭水库建设 [3] 污水处理项目 - 嘉兴海盐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8万吨,出水达一级A标准 [3] - 国家开发银行向该项目发放贷款3.2亿元,支持2024年6月投入运营 [3] - 原城乡污水处理厂同步完成扩容提标改造 [3] 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 - 湘湖通过环境整治与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实现"肥瘦搭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 - 国家开发银行设计"1+4"整体方案,贷款余额达62.28亿元支持湘湖项目 [5] - 成立浙江湘旅绿色开发建设公司作为市场化运营主体 [5]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吉利汽车新能源基地每90秒下线一台车,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 [6][7] - 国家开发银行以纯信用研发贷款支持吉利新能源汽车架构开发 [7] - 2024年1-4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 [7] 政策性金融支持 - 国家开发银行通过"融资+融智"模式创新绿色项目投融资机制 [5] - 重点支持准公益类绿色环保项目,提升绿色贷款占比 [7] - 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16
国证国际· 2025-05-16 15:48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进入技术调整期,但长期涨势不变,调整视为加仓良机;宁德时代运营优秀、行业前景好,港股打新市场氛围佳,建议申购其 IPO [2][6][16] 国证视点 - 周三反弹后港股昨日回调,恒指高开后掉头向下,最终收报 23453 点,全日跌 187 点或 0.79%,主板成交 2002 亿港元,较上日减少 10.2% [2] - 港股通交易再度净流出 2.21 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为建行、中移动、理想汽车,净卖出最多为腾讯、泡泡玛特、中芯 [2] - 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仅电讯业逆市涨 0.28%,其余 11 个行业下滑,领跌板块跌幅 1.86%-0.99%,大于恒生综指 0.75%跌幅 [3] - 美股个别发展,纳指跌 0.18%,标指涨 0.41%,道指涨 0.65%;美国 4 月零售销售几无增长,PPI 创五年最大降幅,制造业产值六个月首降,通胀有回落迹象但后续遇阻力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因任期问题市场不重视其长期观点 [3] - 阿里巴巴季度利润低于预期但收入前景不变,后续利润随投入波动 [3] 阿里巴巴点评 - FY4Q25 总收入同比增 6.6%,略低于预期 0.6%,剔除大润发&银泰收入后增 10%,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 22%,低于预期 3.8%(11 亿元) [4] - 喜处为 CMR 同比增 12%高于预期,预计 FY2026 技术服务费和全站推渗透率提升带动 take rate;云智能收入同比增 18%,管理层对未来云收入加速增长有信心,AI+云逻辑成立;AIDC FY26 盈利预期不变 [4] - 忧处为淘天 EBITA 增速低于收入增速,未来利润随投入波动,稳定市占率是首要目标,用户&商户投入持续;即时零售投入转化率待验证,本地生活亏损加大或拖累集团利润 [4] - 股东回报方面,宣布年度&特别股息 46 亿美元,FY2025 回购 119 亿美元,股东回报率约 5% [6] - 估值上,云智能收入及利润是阿里整体估值突破电商估值关键,AI+云逻辑成立但提速或低于预期,现价对应约 13 - 14 倍 FY 2026E 市盈率,利润不确定因素来自淘天投入和本地生活亏损 [6] - 后市腾讯业绩理想股价受压,阿里业绩逊预期股价急跌,因港股累积涨幅且缺乏利好,资金获利沽售,恒指超买调整合理,仍看好今年中国资产表现 [6] 宁德时代 IPO 点评 公司概览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球设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生产基地,服务网点遍布 64 个国家和地区 [8] - 2024 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 37.9%,连续 8 年第一;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 36.5%,连续 4 年第一;年化产能 646GWh 全球最大;截至 2024 年底,动力电池累计装车约 1700 万辆,储能电池全球应用超 1700 个项目 [8] - 2022 - 2024 年,收入分别为 3286/4009/362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7/447/520 亿元;近三年利润率逐年上升,毛利率分别为 17.6%/19.2%/24.4%,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9.4%/11.1%/14.4%,ROE 分别为 24.7%/24.3%/24.7% [9] - 收入主要来自动力电池系统(约 70%),其余来自储能电池系统(约 15%)、电池材料(约 8%)及回收和电池矿产资源;毛利率提升因创新产品上市、单位盈利能力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下降 [9]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4 - 2030 年,全球新能车预计年复合增长率 21.0%,中国 18.3%,欧洲 26.5%,美国 25.4% [10] - 2024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 969GWh,2020 - 2024 年 CAGR 约 51.8%,2024 - 2030 年预计 CAGR 25.3%;中国 2024 年出货量 551GWh,2020 - 2024 年 CAGR 约 63.3%,2024 - 2030 年预计 CAGR 约 24.1%,欧洲 30.0%,美国 27.2% [10] - 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301GWh,2020 - 2024 年 CAGR 约 82.7%,2024 - 2030 年预计 CAGR 27.4%;表前储能出货量 235GWh,占比超 75%,2024 -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21.3%,表后储能 36.2%,数据中心 76.3% [11] - 2024 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 153GWh,2020 - 2024 年 CAGR 约 87%,2024 - 2030 年预计 CAGR 27.4%,欧洲 21.5%,美国 31.2% [11] 优势与机遇 - 基于深厚经验和独特方法论构筑全链条研发壁垒;拥有全面先进产品矩阵引领行业;多维度拓展,新兴领域领先;率先实践零碳构建零碳生态;全球布局领先,能力难以复制 [12] 集资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约 90%(约 276 亿港元)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约 10%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15] 投资建议 - 基石投资人有中石化(香港)等,合计认购 77,455,400 股 H 股,以最高发售价 263 港元计,总金额约 203.7 亿港元,约占国际配售 71% [16] - IPO 全球发售初步可供认购 117,894,500 股 H 股,约占已发行股本总额 2.61%,香港公众可认购 8,842,500 股 H 股,占比 7.5%不回拨;发行价最高 263 港元,对比 A 股最近收盘价 257 人民币有 5%折价 [16] - IPO 或集资 307 亿港币,为 4 年来港股最大 IPO;采用最高发售价 263 港元计,对应 2024A 年和 2025E 年彭博预测净利润 P/E 为 20.96x/16.68x,港股同业中中创新航 2024A/2025E 年 P/E 为 50.44x/18.08x,估值合理 [16] - 综合考虑给予 IPO 专用评级“6.0”,建议申购 [16]
中通客车(000957) - 000957中通客车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14
公司运营与财务 - 公司应收账款处于行业中等水平,正通过加强内控管理、精细业务流程等措施提升运营质量及水平 [1] 海外市场 - 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机遇下,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1] 回购计划 - 公司正在积极办理相关回购前准备工作,需关注公司公告 [2]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在旅团客车、燃料电池、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平台研发等方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车载芯片全部使用“中国芯”,依托山东重工集团资源优势搭载黄金动力组合,提供一体化产品方案 [3] - 持续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在新能源、节能、安全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研发和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 [5] - 2020 年获山东省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实现无人驾驶客车在开放道路运行,目前与多个团队合作开发,已推出四代智能驾驶客车,在多地开展示范运营 [6]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坚持深耕新能源技术路线,深挖国内外主流市场产品需求,坚持产品优化升级,致力智能网联新业态,完善市场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4] 同业竞争问题 - 对于山东重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及与亚星的同业竞争问题,公司将持续跟进,有进展会及时公告 [4][6] 公司优势 - 60 余年历史积淀使公司构建起多维度竞争优势,依托山东重工集团产业协同效应及国有企业信用背书,在研发资源整合、国内外市场及产业链协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平台与渠道优势 [6]
热点思考|中国制造“难替代性”?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5 16:41
关税豁免机制分析 - 关税豁免机制具有独立性,主要由美国进口企业主动申请,不依赖中美谈判 [3][9] - 关税1.0时期豁免商品占比最高达60%,规模最高达1183亿美元,主要覆盖纺织服装(19.3%)、机械设备(12.8%)、橡胶塑料(11.0%)等行业 [3][12] - 本轮豁免速度更快,豁免清单金额占2024年美国自华总进口的26.5%,涵盖手机(40.3%)、计算机(35.3%)、医药与化学品(12.9%)等 [3][14] 关税豁免原因 - 被豁免商品普遍对华依赖度高,如橡胶塑料(62.9%)、家具(62.2%)等,其依赖度均超30.4%平均水平 [4][19] - 关税导致行业成本上升,表现为"加税比重高-PPI涨幅大-豁免比例大"链条,如家具(PPI涨3.1%,豁免62.2%)、机械设备(PPI涨2.9%,豁免37.9%) [4][24] - 缓解美国供应链错配问题,豁免比例高的行业(纺服、机械、汽车等)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在2017-2020年下滑10-40bp [5][29] 中国制造"难替代性"评估 - **供应链难脱钩行业**:机械设备(占豁免有效商品24.4%)、橡胶塑料(14.5%)、电气设备(13.6%)等中间品和资本品 [6][39] - **价格与依赖度韧性行业**:橡胶塑料(进口价格涨12.9%,依赖度降5.6%)、皮革制品(价格涨13.5%,依赖度降2.2%)等 [7][43] - **高溢价行业**:电动车(比亚迪汉EV溢价2.4倍)、手机(华为Mate 60 Pro溢价1.9倍)、服装鞋靴(李宁运动鞋溢价1.8倍) [50][51] - **低成本高依赖行业**:消费电子(成本率82.7%,依赖度56.9%)、服装皮革(成本率87.2%,依赖度76.8%)等 [53] - **间接脱钩难度大行业**:消费电子(中国转口墨西哥)、纺织服装(越南进口价格上升且依赖度停滞)、电气设备(细分商品与墨西哥/德国差异显著) [56][59][65]
重庆长安汽车申请智能驾驶接口管理专利,提高接口检查效率
金融界· 2025-05-15 13:42
公司专利技术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智能驾驶接口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19988224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 [1] - 专利涉及智能驾驶接口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接口代码合并请求、调用网络回调函数触发自动检测机制、按照执行顺序调用检查策略对接口代码文件进行检查等步骤 [1] - 该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检查和构建,提高了接口的检查效率,确保接口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加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 技术在进行接口代码合并时无需对原有数据格式进行改变,确保接口在扩展时的向后兼容性 [1] 公司基本情况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重庆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992179.9422万人民币 [2]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1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113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964个 [2]
受美关税影响,丰田、本田等四家日本车企本财年净利润预期合计下滑38.8%
快讯· 2025-05-15 12:36
5月15日消息,丰田汽车、本田、铃木和三菱汽车四家日本大型车企日前公布的2025财年(2025年4月至 2026年3月)合并财报净利润预期合计较上财年大幅减少38.8%至3.7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30亿 元)。这主要是受到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冲击。 日产汽车、斯巴鲁和马自达以测算困难为由表示净利润预期未定。 ...
城市24小时 | 位居中部第二,河南“不甘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3:39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6个专项行动和6个专项攻坚,共45项重点任务 [1] - 主要目标包括:3年内民营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和量增,经营主体数量增速高于全国,中国民企500强入榜企业数量与经济规模匹配,民间投资活力增强,骨干民企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占比超80% [1] - 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65%左右税收、70%左右进出口总值、8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1] - 截至2024年底,河南民营经济主体达1081.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6% [2] - 2024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河南有13家上榜,数量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 [2] 地方政府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 河南省委书记61天内调研18座城市,其中民企占比过半 [2] - 郑州提出到2027年培育3-5家营收超500亿民企集团,民营上市公司达60家 [2] - 湖北计划到2027年形成50个民营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增加值达4.5万亿元 [3] - 河南将梯度培育骨干民企,统筹专项资金支持民企转型升级、研发创新等 [5] - 开展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对研发投入符合条件的民企给予奖补 [6] 行业与企业数据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以186亿元营收位列2024中国民企500强第37位 [5] - 牧原实业集团以114亿元营收位列第85位 [5] -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以60亿元营收位列第199位 [5] - 郑州中瑞实业集团以201亿元营收位列第202位 [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河南上榜企业中占比最高 [5] 区域经济与贸易 - 广东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4.9%,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 [14] - 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89万亿元增长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63.8% [14] - 广东对东盟、中国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5%、7.6%、7.7%,对美国下降3.8% [14] - 广东对非洲进出口增长7.5%,中亚五国增长24.2% [14] 人才流动 - 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 [15]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和东北持续净流出 [17]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连续2年净流出 [17]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一二线城市,17.4%应届生和23.2%硕士以上人才投向一线城市 [17]
造车黑马被“破产”内幕:烧光228亿,被广告商“500万逼宫”
凤凰网财经· 2025-05-14 21:45
公司财务危机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申请破产重整 暴露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 拖欠供应商超60亿元债务 228亿元融资灰飞烟灭 [1] - 截至2025年3月账面现金仅剩3.2亿元 短期债务超20亿元 现金流缺口持续扩大 [13] - 存在超9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1.4亿元 多条限制消费令和股权冻结信息 [4] 债务纠纷详情 - 上海禹形广告因千万元级别费用长期未支付起诉哪吒汽车 截至去年11月仍有500多万未归还 法院执行陷入停滞 [2] - 长沙广汽东阳汽车零部件与合众新能源合同纠纷案件将于5月19日开庭审理 [6] - 3月供应商大会计划通过百亿融资解决债务问题 但因银行撤走30亿元贷款导致融资缺口达三分之一 [13] 经营状况恶化 - 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 但2023年起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跌至6.45万辆 2025年1月单月销量暴跌97.76%至110辆 [11] - 2023年每卖一辆汽车亏损5.3万元左右 累计销量127496辆 经营亏损67.58亿元 [13] - 5月2日App及官网突发断网 知情人士透露因"流量欠费"导致 暴露内部管理疏漏 [14]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分歧 - 原CEO张勇已远走英国 仍担任顾问为公司融资 与原投资人周鸿祎存在严重战略分歧 [7][9][11] - 周鸿祎主张"高端化"路线 张勇坚持"下沉市场" 内部战略撕裂加速崩盘 [11] - 周鸿祎频繁公开批评张勇 从产品命名到演讲能力 张勇曾发微博暗讽周鸿祎 [12] 行业影响与反思 - 案例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的残酷真相 对盲目扩张的新能源车企提出深刻反思 [16] - 业内分析认为根本原因是产品力不足 内部把营销看得重于研发 "硬蹭式"营销难支撑长期增长 [14] - 曾融资10轮总额达228亿元 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360集团等 但造车烧钱速度惊人 [14]
全省率先!以“一张薄表”换企业“轻装上阵”,长沙经开区环评新政助力项目降本增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7:51
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 - 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改革 将环评报告审批简化为填写申请表 实现环评"零耗时"和成本"大瘦身" [1] - 改革覆盖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四大行业 取消环评报告表审批及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2] - 企业仅需填报《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申请表》和《排污许可提前服务基本信息表》 经审核后即可免予办理环评审批 [2] 企业效益提升 - 单个项目落地周期缩短2个月以上 实现"零等待抢投产" [2] - 单个项目综合成本支出减少约10万元 节省环评编制和审批费用 [2] - 长沙仁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建油缸生产线因豁免环评手续直接投入生产 [1] 监管体系强化 - 制定四大行业环境准入清单 确保试点项目符合环保法规和产业政策 [3] - 明确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纳入总量动态台账实施量化管控 [3] - 构建"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全过程管理体系 [3] 改革推广计划 - 长沙经开区入选湖南省唯二的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园区 2024年11月27日启动"百日攻坚"计划 [4] - 计划开展"我为企业+"系列服务活动100场以上 扩大试点企业范围 [4] - 目标形成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环评分类管理改革经验 [4]
上周三家IPO企业撤回首发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5-14 05:56
IPO撤回企业概况 - 上周共有三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材料,分别来自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和北交所 [1] - 撤回企业包括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造业)、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制品业)和深圳市控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主要产品为涡轮壳及配套精密零部件 [3] - 2022年资产总额13.06亿元,营业收入11.0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68.43%降至2022年的54.35% [4] - 实际控制人股权高度集中(98.9024%),但存在控制权不清晰问题 [4] - 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油车,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行业挑战 [5]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主营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解决方案,属于轻资产企业 [6] - 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额9.08亿元,营业收入4.44亿元,净利润7456.81万元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43.05%降至2024年6月的19.96% [7] - 固定资产仅1022.66万元,主要从事设计及组装环节 [7] - 业绩在房地产低迷背景下仍保持成倍增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8] 深圳市控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多个新兴领域 [9] - 202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2.91亿元,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1721.33万元 [10] - 毛利率维持在26.67%-30.88%区间 [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94.02%至205.51万元 [10] - 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