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前5月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辽宁日报· 2025-06-20 09:00
工业经济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2] -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2%、1.6%、4.4% [2] - 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5.8%,私营企业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8% [2] - 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达67.5% [2] 固定资产投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制造业投资增长12.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4% [2]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 [2] - 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1.3亿元,同比增长6.4% [3]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0.3%,日用品类增长13.3%,烟酒类增长9.4% [3] - 智能手机销售增长1.3倍,1-2级能效家电增长54.7%,新能源汽车增长21.6% [3]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3048.0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出口增长12.1%至1615.5亿元 [3] - 机电产品出口803.6亿元(+6.0%),电工器材出口79.5亿元(+11.9%) [3] - 高新技术产品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出口36.8亿元,增长24.1% [3]
以色列首都被炸!白宫:将决定是否攻击伊朗!
证券时报· 2025-06-20 07:30
以伊军事冲突动态 - 以色列于6月13日凌晨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伊朗随后对以色列城市发动大规模报复性袭击,冲突持续一周未缓和 [1] - 伊朗宣称19日导弹袭击准确命中以色列军事和情报机构建筑物,并指责以方将防空系统部署在居民区导致"无安全区域" [1] - 6月19日晚伊朗防空系统启动拦截德黑兰北部来袭目标,显示冲突范围扩大至伊朗本土 [1] - 特拉维夫都市圈内环CBD遭袭,拉马特甘制造业中心及金融交易机构所在区域被数枚导弹命中 [1] 美国应对策略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 - 特朗普政府与伊朗保持沟通渠道,总统称谈判"有很大机会" [1] - 特朗普未来几天将每日听取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以伊冲突的情报简报,考虑是否加入以色列行动 [2] 冲突区域经济影响 - 特拉维夫首都圈最大卫星城拉马特甘遭袭,该区域集中以色列主要制造业中心和金融交易机构 [1]
提升政策效能强化科技投入保障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2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连接创 新链与产业链,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为此,要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对接的"转化关口",加大建 平台、出政策、投资金力度。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研发、产业奖补等政策,2024年财政等部门首批支持 1039家"小巨人"企业,就全面提升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再如,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 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等政策,推动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鼓励各级财政聚焦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引导、投贷联动等方式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出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要更好发挥财政 作用,持续提升政策效能,不断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强化跨部门政策协调配合,深化财政科技体制改革,确保政策同向发力、效能增 进。不断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统筹用好财政贴息、资本金注入、引导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 等工具,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加强财政、货币、产业、 ...
AI在工业铺开应用,英伟达的“AI工厂”并非唯一解
第一财经· 2025-06-19 21:47
英伟达AI工厂战略 - 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出AI工厂概念,计划在中国台湾和德国建设配备1万颗Blackwell GPU的超级计算机和工业AI云,并在欧洲建设20余个AI工厂[1] - AI工厂与传统数据中心不同,专为AI创造价值而设计,部署英伟达GPU并搭配Omniverse仿真平台[2] - 英伟达通过Omniverse平台切入工业AI领域,与西门子、Ansys等软件厂商合作,应用于汽车仿真、数字工厂规划等场景[3] - 公司战略是通过Omniverse平台吸引软件和制造厂商,带动硬件销售和算力消耗[3][4] 工业AI应用现状 - 工业领域AI渗透率当前仅7%,预计2028年将提升至25%[8] - 小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运维、工艺优化、AI质检等场景,在工业AI支出中占比预计保持60-70%[9][10] - 大模型应用主要集中在流程助手、知识库应用和经营决策分析等场景[9] - 合成生物领域有公司通过自研小模型实现研发效率指数级提升,每年AI技术投入占研发投入10-20%[10] 工业AI技术路线 - 英伟达路线侧重仿真和数字孪生,提供虚拟平台而非直接AI应用[5] - 其他厂商聚焦大模型和小模型应用,解决工厂现场实际问题[5][6] - 大模型有望用于串接小模型和跨系统整合,多模态结合是发展方向[11] - 工业场景碎片化特点导致技术路线多样化,不存在单一解决方案[5][6] 工业AI算力需求 - 国内企业倾向自建私有云数据中心,主要考虑数据安全因素[13] - DeepSeek一体机受工业企业青睐,今年国内销售额预计达千亿量级[14] - 小模型算力需求多元,从CPU到GPU不等,大型企业训练大模型需要高端显卡[15] - 工业对算力需求大规模增长还需2-3年,当前算力并非主要瓶颈[15]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预算减少,AI预算单独列出趋势明显[8] - 数字孪生平台在工厂建设前预训练可缩短投产时间,但目前国内缺乏对标产品[5] - 工业AI发展面临数据缺乏、场景碎片化和部分企业数字化未完成等挑战[15] - 边缘算力需求将随小参数模型应用增加而提升[15]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9日(周四)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6-19 21:01
工业生产 - 前五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4][5] - 5月当月41个工业大类中有35个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85.4%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1.1%和18.3% [5] - 前五个月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8%和18.3% [5]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5] - 大规模设备更新拉动前五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在5月分别增长30.9%、20.5%、13.4% [5] 林业发展 - 强调依法实施森林法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6] - 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建设 [6] -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林业科学研究 [6] - 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林下经济 [6][7]
灵活用工爆火!企业降本增效、人才自由增收的双赢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19 19:11
灵活用工市场概况 - 灵活用工市场2014-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3.6%,预计2023年突破4200亿元 [2] - 技术革新推动零工经济兴起,企业通过在线平台实现灵活用工 [2] -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因用工成本高、监管严格,灵活用工需求旺盛 [7] 灵活用工对企业价值 - 制造业采用灵活用工后人力成本降低30%,互联网企业运营效率提升超40% [2] - 季节性行业(如旅游、零售)通过灵活用工应对高峰期,某零售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25% [3] - 灵活用工减少社保缴纳、劳动纠纷风险,降低招聘、培训等管理成本 [4] 灵活用工对人才吸引力 - 38%劳动者希望通过灵活用工提高收入,33%渴望发展新技能,32%看重工作时间掌控 [5] - 自由撰稿人、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吸引追求自由与创新的年轻人 [5] 行业应用与趋势 - 互联网、制造业、零售行业位居灵活用工TOP10行业前列 [7] - 政策完善推动平台模式用工规模扩大,未来将向合规化、智能化发展 [7] -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灵活用工的匹配效率和服务质量 [7]
总量双周报:扰动增加,趋势依旧-20250619
东兴证券· 2025-06-19 17:29
宏观经济 - 5月上半月消费进一步回升略超预期,核心通胀稳定在0.5%上方,下半年社消同比压力小但需政策护航[4]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至5.8%,制造业PMI仍在收缩区间,下半年出口同比或略低于上半年[4] - 融资温和,货币和社融增速同比温和增长,人民币贷款同比未触底企稳,地产继续下行[4] 海外市场 - 美国5月非农超预期、通胀不及预期,关税影响未显现,年内陷入衰退概率降低,或有1 - 2次降息[5] 策略市场 - 市场虽有调整但区间震荡趋势不变,3季度有望启动中长期慢牛,3400点将成中期慢牛起点[26] - 建议抓住景气度线索,中小盘和成长风格有望延续,关注创新药、新消费热点及低估值高分红股[26] 固收市场 - 近两周各期限利率普遍下行,DR001、DR007均值下行超10BP,存单利率中长期将下行[28] - 建议10Y国债在1.60% - 1.70%区间波段交易,久期中性[9] 银行板块 - 银行盈利维持稳定积极因素多,信贷增速放缓、存款增速回升,净息差收窄幅度将缩小[36] - 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关注国有大行等高股息标的和优质区域行[11] 地产行业 - 33城新房年内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0.3%,17城二手房年内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23.3% [12] - 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关注估值修复机会和龙头企业[12] 非银金融 - 证券行业等待政策催化,关注头部券商和行业ETF投资价值[13] - 保险行业长期价值和高股息投资逻辑持续,关注上市头部险企[14]
美联储不降息还能拖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51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 -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 25%至4 50%之间不变 为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不变 [1] - 政策声明与经济预测的微妙调整折射出美国经济在多重矛盾下的脆弱性 [1] 政策声明措辞变化 - 删除"通胀和失业率风险均上升"的表述 [2] - 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调整为"不确定性有所下降 但仍处于高位" [2] - 措辞变化反映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 美联储对经济风险的评估从"全面警惕"转向"结构性谨慎" [2] 高利率环境的经济影响 - 企业融资成本攀升抑制制造业投资 [2] - 5月新屋开工年化总数环比大幅下降9 8% [2] - 居民消费受房贷 车贷利息挤压 零售数据持续疲软 [2] - 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超过3% 财政政策空间被大幅压缩 [2] 经济预测调整 - 经合组织将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 2%下调至1 6% 同时上调通胀预期至3 2% [2] - 美联储2025年核心通胀预期从2 8%上调至3 1% GDP增速预期从1 7%降至1 4% [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经济与政策前景最大变数 [3] - 提高关税将直接推升进口商品价格 短期内加剧通胀并抑制需求 [3] - 长期效应取决于企业成本转嫁程度 消费者支出削减幅度等复杂传导链条 [3] - 美联储难以精确预判所有环节 选择暂不采取行动以待形势明朗 [3]
威海加强银企对接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3:26
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 截至4月末威海市本外币贷款余额6231.47亿元,增幅5.75%,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755.65亿元,增幅6.83%,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08个百分点 [1] - 建立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银行信贷产品、金融惠企政策"三张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双向推送以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1] - 今年以来开展6场银企对接活动促成融资276亿元,计划联合多部门围绕专精特新等领域精准开展行业对接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机制 - 制定《2025年"金融汇 产融共兴"工作方案》,开展十二大专项行动,累计对接2751条融资需求并解决199.28亿元 [2] - 人民银行推出包含三大类十项措施的一揽子货币政策,将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并优化科技支行等惠企政策机制 [3] - 推动制造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月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省内2025年首家境内上市公司 [3] 政银企协同措施 - 指导各区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银企对接活动,深化"金融伙伴"联动机制提供"一企一策"综合性融资服务 [2] - 归集分类国家、省、市金融惠企政策形成"明白纸"式清单,后续将联合监管机构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1][3] - 鼓励银行机构向上争取资源汇集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同时推动企业通过股票债券拓展直接融资 [2][3]
*ST恒立退市“甩锅”不成立,行政处罚揭示年报难产真相
环球网· 2025-06-19 12:16
退市决定与原因 - 公司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示,公司拒绝接受将导致退市的审计结论,而非此前声称的审计报告送达过晚 [1] - 公司董事长石圣平反对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审议年报,最终导致年报未能按期披露,触及强制退市条款 [5]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自2018年后主业大幅萎缩,转向委托加工及贸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4] - 2021年以来,除2021年微利外,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营收从2021年的3.46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1.1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7005.77万元 [4] - 2024年第四季度突击增加收入超2亿元,业绩预告显示全年营收约3亿-3.5亿元,但净利润仍预计亏损3300万至4300万元 [4] 审计争议与处罚 - 年审机构旭泰所早在4月15日提出收入调整事项,4月19日发送审计报告初稿,载明2024年营业收入为1.96亿元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4] - 公司未向旭泰所提供可供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及配套资料,导致审计受阻 [5] - 公司被处以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3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处以100万至180万元不等的罚款 [5] 后续调查与风险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信息披露文件财务数据虚假披露,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若查实存在财务造假,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责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