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迎来在华50周年!康明斯中国最新战略布局曝光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7 14:54
康明斯在华50周年庆典 - 公司举办特殊客户日活动庆祝在华50周年,汇聚200名客户代表、行业协会领导及合资伙伴[1][5] - 活动回顾了公司50年来与中国产业链合作推动交通、基建、矿山等行业发展的历程[6][14] - 公司从发动机制造商转型为覆盖发动机/电力/零部件/新能源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14] 在华发展历程 - 1975年首批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应用于中国铁矿,开启在华业务[11] - 1981年签订首份许可证协议,90年代建立重庆/襄阳/无锡等合资企业[12] - 2006年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开启本地化研发,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12] - 通过技术反哺推动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形成"研发-生产-供应链"全产业链布局[12][14] 能源转型战略 - 发布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多元能源技术方案,涵盖传统动力减排与零排放新技术[3][29] - 推出排放升级"三驾马车":国七/非五技术储备+全球研发资源整合+场景定制化开发[31] - 大马力发动机实现19-60升平台全覆盖,2026年将推出专为矿山设计的30升新平台[33] 技术创新成果 - 发布多燃料动力总成3.0,支持柴油/天然气/甲醇/氢气等燃料,节油效果达1.3%-6%[35] - 开发智慧大脑3.0系统,实现动力总成协同优化,天然气系统节气1%-2%[35] - 构建电驱动核心技术,推出新一代电桥和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35] 服务体系升级 - 建立2000+服务商和20个中心库的全网络覆盖[37] - 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派工、小时级配件送达的智慧物流[37] - 配备5000+认证技师和120+驻点专家保障专业服务[37] 行业合作与影响 - 产品应用于高原/极地/海洋等极端环境,覆盖卡车/农机/科考等多元场景[17][27] - 与东风/北汽福田/陕汽等主机厂建立深度合作[5] - 通过"货运路巾帼行"等项目赋能女性司机等特殊用户群体[27]
仇建平四次敲钟打造千亿巨星系大而不强 中策橡胶破发新柴股份波动需练内功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7
核心观点 - 传奇浙商仇建平通过9年耗资110亿元收购及连续IPO,打造了涵盖手工具制造、叉车、轮胎、机器人等多个行业的巨星系,实际控制四家A股上市公司(巨星科技、杭叉集团、新柴股份、中策橡胶)[4][5][18] - 巨星控股集团2023年营业收入达780亿元,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1位,但旗下公司盈利能力分化(新柴股份业绩下滑、中策橡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9.14%)[6][24][25] - 中策橡胶上市第七个交易日破发,一季度末有息负债132.45亿元,IPO募资40.66亿元缓解财务压力[25][17] 仇建平创业历程 - 1962年出生于浙江奉化,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铸造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成为杭州市属企业引进的首个研究生[8] - 1992年辞职创业,从工具外贸起步,首年销售额200万美元,1993年创立巨星工具(巨星控股前身),当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9] - 2010年巨星科技上市,通过一站式采购平台实现毛利率超20%,超越传统制造业水平[10] 资本运作与产业扩张 - 工具领域:2015-2019年斥资超25亿元收购华达科捷、瑞士PT公司、美国Arrow、瑞士Lista等企业,建成全球领先工具帝国,拥有23个生产基地[11] - 叉车领域:2011年耗资12.45亿元收购杭叉控股98.8%股权,2016年推动杭叉集团上市[13][14] - 发动机领域:2017年4.65亿元收购新柴股份99%股权,2021年实现创业板上市[14][16] - 轮胎领域:2019年联合杭叉集团以57.98亿元收购中策橡胶46.95%股权(整体估值123.5亿元),2024年6月上市[16][17] 巨星系经营现状 - 巨星科技:2024Q1营收36.56亿元(同比+10.59%),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11.44%),但增速较2024年全年30%水平放缓[24] - 新柴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0.79亿元,低于2020年上市前0.94亿元,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25] - 中策橡胶:2023-2024年净利润创新高,但2024Q1归母净利润11.52亿元(同比-19.14%),货币资金36.52亿元[25] - 关联交易:2024年巨星科技通过中策经销商网络创收超2亿元,新柴股份向巨星采购零部件[25] 产业布局与规模 - 巨星控股集团覆盖工具、轮胎、叉车、柴油发动机、机器人五大产业,员工4.5万人,业务遍及180个国家/地区[23] - 未上市资产包括浙江国自机器人(国内移动机器人领先制造商)[23] - 仇建平夫妇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250亿元(排名1083位)[20][21]
全柴动力: 全柴动力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29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以总股本435,599,919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6,135,995.14元 [1][2]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实施日期为2025年6月19日至2025年6月20日 [1]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所有股东按相同比例分配 [1] 股东权益实施细节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的由结算公司暂存 [1] - 控股股东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6,700万股质押股份红利由结算公司派发,其余股份红利由公司直接派发 [2] 税收政策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个月内按20%税率征税,1个月至1年按10%税率减半征收,超过1年免征 [2]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实际每股派发0.054元 [3] - 香港联交所投资者按沪港通税收政策执行,其他股东自行申报纳税 [3][4] 股东咨询渠道 - 股东可通过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550-5038369或0550-5038289咨询权益分派事项 [4]
【掘金行业龙头】核电+航空发动机,拥有核柔性屏蔽材料和防护服产品,这家公司累计为国产航空发动机开发几十个品种
财联社· 2025-06-13 13:02
目提供各类产品,累计为国产航空发动机开发几十个品种,这家公司客户包括中核集团、中广核、中国商 发、赛峰、罗罗等。 前言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核电+航空发动机,拥有核柔性屏蔽材料和防护服产品,可控核聚变设备已通过验证,为我国所有核电项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0:32
公司动态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向中国南方航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由中国南方航空与德国摩天宇合资成立,3月已正式运营[1] - 首台发动机交付代表厂区硬件设施完全启用,先进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成功[5] 产能规划 - 金湾厂区2023年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达260台[2] - 保税区厂与金湾厂区合计年维修能力将超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MRO厂[5] 战略意义 - 金湾厂区提升南航在发动机MRO领域能力,提供更多维修机位、更好品质、更短周期[2] - 厂区高效运营并持续提升产能,支持GTF发动机MRO网络建设[2] - 厂区毗邻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地理优势显著[5] 业务范围 - 公司服务覆盖CFM国际的CFM56/LEAP发动机、IAE的V2500发动机、普惠PW1100G-JM发动机[5]
应流股份20250612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应流股份、GE、西门子、三菱、贝克休斯、安塞尔多、中国联合重燃、哈电、艾默生、斯伦贝谢、中核科技、吉祥航空、赛峰、罗尔斯·罗伊斯、中国商发、银龙股份、豪迈(Howmet)、PAC、东方电气、捷蓝航空、普惠、中国商飞、EAST项目组、德国SBM公司、易飞航空、顺丰、南康无人机、GEA [1][2][3][4][11][12][16][17][19][20][22][24][25][26] - **行业**: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核能核电、低空经济 [2][3][4][24][2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应流股份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两机业务**:2015 年起向高端化转型,成为国内龙头,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产品领先,供货全球多家龙头公司 [2][3] - **核能核电及高端装备零部件业务**:客户包括头部企业,重资产投入构建资产壁垒,2024 年底固定资产 40.86 亿元,在建工程约 16 亿元,研发费用率 12%以上 [4][5] - **财务表现**:两机业务板块毛利率 40%以上,2025 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预计 2025 年全年收入 4.4 - 4.5 亿元,明后年分别达 6 亿和 8 亿以上,增速 40%以上 [2][6] - **未来发展规划**:推进两机专项,叶片和机匣加工涂层项目未来产值预计提升至 15 亿元,加上核能核电项目,总产值预计新增 21 亿元 [2][7] 燃气轮机行业情况 - **工作原理**:由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组成,空气压缩后与燃料混合燃烧,推动透平产生动力,涡轮叶片是核心,价值量占比约 25% [8][9] -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发电、工业驱动和舰船,各占约三分之一,按功率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10] - **市场需求**:2024 年起数据中心对重型燃气轮机需求增加,预计 2025 年销量 60GW,2029 年达 100GW [11] - **市场份额与订单**:三菱、西门子、贝克休斯和 GE 占据全球 80%左右市场份额,头部公司订单增长显著,积极扩产 [12] - **国产化进展**:中国加速推进,东方电气实现 F 级国产化,上海 F 级 300 兆瓦首次点火成功,应流股份某型号重型燃气轮机第二级动叶片验证通过,进口减出口差额缩小 [13] 涡轮叶片行业情况 - **核心地位**:在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中价值量占比高,技术壁垒高,英力股份在 2017 - 2018 年购入大型熔炼单晶炉具优势 [14][15] - **行业集中度**:全球主要由豪迈和 PAC 主导,占据约 50%市场份额,产能扩张缓慢 [16] - **英力股份表现**:技术水平能供应多种型号燃气轮机热端产品,2024 年三季度末燃机订单达 8 亿元,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预计大规模交付 [17] 航空发动机行业情况 - **订单与交付**:全球市场由头部公司垄断,订单加速增长但交付能力恢复慢,主机厂扩产拉动零部件需求上升 [19] - **国内市场趋势**:中国民航客机保有量预计增加,国产大飞机 C919 份额可能提升,中国商发为长江 1000 开展工作,拉动发动机需求 [20] - **国产化进展**:中国出台政策支持,AG600 鲲龙号和 AES1000 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取得生产许可证,美国限制出口推动国产化 [21] - **应流股份表现**:技术实力突出,与头部主机厂签订协议,开发多种产品,新签订单有望提升,与中国商发合作订单预计增长 [22][23] 核能核电业务情况 - **应流股份业务**:涉及设备端和材料端,是国内少数有核一级泵设备资质厂商之一,产品需求增加 [24] - **英力股份发展趋势**:预计稳健增长,中子吸收材料需求上升,涉足核聚变业务,技术领先,有望获订单 [25] 低空经济板块情况 - **英力股份发展**:发展较早,收购德国 SBM 公司引进发动机,专注涡轮轴发动机,获订单,研发直升机整机项目,未来收入增速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机业务 [26] 英力股份估值情况 - **估值对比**:目前估值刚突破 30 倍,低于国际龙头企业,利润增速预计未来三年至少 40%以上,估值应更高 [27] - **上涨空间**:今年利润增速 55%,预计估值达 45 倍,对应市值约 200 亿,有 30% - 40%上涨空间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燃气轮机涡轮叶片进口环境温度每提升 40 度,热效率可提高 1.5%,功率提升 10% [14] - 2024 年豪迈收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产能扩张缓慢,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呈下滑趋势 [16] - 吉祥航空 2019 年新签订单 2390 台,2023 年超 3000 台,2024 年接近 4000 台,2023 年交付 2000 台,2024 年 1900 台 [19] - 中国自 2022 年以来每年核电审批数量保持在 10 台以上,今年一到四月已审批 10 台,全年预计至少 10 台 [24] - 英力股份在低空经济板块与易飞航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顺丰 100 架飞机订单及南康无人机 50 架飞机订单 [26]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成功交付
中国民航网· 2025-06-12 18:15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交付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向中国南方航空交付首台PW1100G-JM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隶属于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南方航空和MTU航空发动机合资成立[1] 金湾厂区运营规划与能力 - 2024年金湾厂区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可达260台[5] - 金湾厂区与保税区厂相加年维修能力将超过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MRO厂[5] - 厂区采用行业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基础[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珠海摩天宇为CFM56、LEAP、V2500和PW1100G-JM发动机提供维修服务[6] - 公司培训部于2023年投入使用,每年可培训100名机械员[6] - 公司利用毗邻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的地理优势服务全球客户[6] 合资方MTU公司背景 - MTU航空发动机股份公司是全球知名飞机发动机专家,2024财年实现75亿欧元营收[6] - MTU技术应用于全球三分之一的商用机队,年度维护规模达1,500台航空发动机及工业燃气涡轮[6] - 公司在全球19个战略据点拥有12,000名航空工程人员[6]
伦敦谈判落幕!特朗普7字坦言中美交锋,稀土博弈暴露美国软肋?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58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新能源、半导体产业,这些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60%以上 [1] - 全球超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5月中国恢复部分稀土磁铁发货,但实际到货量仅占美国企业需求的15% [1] - 稀土管制导致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因钐钴磁体短缺面临停工 [9] 美国施压措施及失效原因 - 美国打出三张"施压牌":AI芯片禁令升级、C919发动机断供、留学生签证设限,试图切断中国AI产业命脉和阻断科技人才交流 [4] - 单边施压加速"去美国化"进程,暴露美国霸权逻辑的致命漏洞 [6] -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导致其本土企业损失超1200亿美元,中国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国产化率年均提升15个百分点 [10] 中国反制与产业链重构 - 华为昇腾芯片国产替代率突破85%,C919订单量不降反增,国产CJ-1000A发动机进入量产倒计时 [9] - 日本住友、德国巴斯夫转向非洲、东南亚寻求稀土供应,但提炼技术差距导致成本飙升300% [9] - 中国提出"稀土产业链共同体"概念,与东盟、欧盟共建资源-技术-市场闭环 [13] 产业格局变化与战略优势 - 中国构建从稀土开采到高端制造的产业闭环,美国无法绕过 [14] - 中国芯片自给率从16%提升至35%,体现"封锁什么就突破什么"的战略定力 [14] - 非洲、中东、拉美国家成为中国技术、资本、市场的"新支点",美国"脱钩断链"策略失效 [14]
亮剑“零碳”征程 玉柴重磅发布5款动力新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09:39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5款新能源动力产品,覆盖车用、工程机械、船舶及低空经济领域,包括3款增程动力(YCK06H氢能增程动力、YCY30N天然气增程动力、YCK16LM甲醇混合动力总成)、大型船用甲醇发动机和小型低空动力发动机 [3][4] - YCK06H氢能增程动力是国内首款商业化应用的燃氢增程动力,实现"零碳"排放,专为城市公交、邮政、环卫及短途载货车辆设计,燃氢动力与120kW电机深度融合,对氢气纯度要求低于燃料电池,成本与可靠性优势显著 [3] - YCY30N燃气增程动力专为N3类中重型卡车增程及N2类轻卡直驱打造,3升排量燃气动力领先机型,问鼎同级功率巅峰,实现更低气耗,显著降低用户运营成本 [3] - YCK16LM甲醇混合动力总成专为非道路矿卡打造,采用专利防腐蚀技术,耐久性超出行业平均28%,功率达426kW,扭矩2700牛·米,燃料成本较柴油机降低45%,500小时超长保养周期使维护成本降低25% [4] 技术路线 - 公司坚持多元燃料技术路线,从传统柴油、天然气到氢气、氨、甲醇乃至生物燃料等多种燃料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探索,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渐进过程 [5][7] - 公司积极探索商用车领域最经济的解决方案,2021年开始在新能源领域确立3个赛道,包括纯电和发动机与其他新能源结合的零碳路径 [6] - 公司在传统发动机方面积累深厚经验,能够将电机与发动机的高效区高度耦合以达到最高发电效率,深入研究智能网联,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优化控制策略 [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长期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专利质量持续提升,连续5年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首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8] - 公司在新能源动力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国际排放法规的最终判断能力,掌握发动机与电机协同控制的核心技术,利用AI工具进行控制策略的自动寻优 [8] - 公司针对国七排放标准进行深入研究,预测可能的排放限值范围,完成不同技术路线的"摸底"与通道打通工作,分析各种技术路线对用户总拥有成本(TCO)的影响 [4][5] 市场与战略 - 公司在混合动力商用车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品牌,用户从观望转向主动寻求合作,尤其在非道路及天然气增程领域 [8] - 公司提出"动力超市"概念,以需求为引领,覆盖各种细分市场及燃料种类,确保用户能找到最适合自身需求和实际运营场景的动力解决方案 [4] - 公司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下游伙伴合作,共同推进绿色燃料的发展与应用 [7] - 公司目标明确: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攻克技术难题,加速成果转化,向"成为世界一流的独立动力系统供应商"的目标坚定迈进 [9]
加快燃油/燃气产品迭代,玉柴多款发动机亮相乘龙品牌日!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0 14:24
商用车动力市场现状与需求 - 商用车动力性能直接影响运输效率、可靠性和经营者收益,尤其在干线中长途及工程自卸场景中至关重要[1] - 行业竞争加剧,用户在选择品牌和发动机排量时需匹配业务需求[1] - 新能源化趋势对燃油、燃气车型市场表现带来冲击,但后者保有量仍远超新能源[3][4] 玉柴发动机产品布局与技术亮点 - YCK16LN系列天然气发动机针对重载爬坡工况开发,峰值扭矩2600-2800牛米,功率覆盖590-660马力,适用于长途干线物流和大件运输[4] - YCK12L系列柴油发动机功率覆盖470-520马力,峰值扭矩2200-2400牛米,是国内12升柴油机中功率和扭矩最大产品,低速扭矩较竞品高10%[6] - 公司通过多款不同排量发动机实现对燃料类型和市场需求的全覆盖[6] 产品性能优势 - YCK16LN燃气机具备低温启动能力(零下42度)、"逆流"冷却技术、高爆压+小惯量增压技术,B10寿命超180万公里[10] - YCK16LN百公里气耗低于竞品1公斤以上,年增收可达1万元[12] - YCK12L柴油机为行业最轻12升机型(比竞品轻50公斤),标配缸内制动装置,平原工况百公里油耗较竞品节省1.5升[12] 市场策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提升燃油/燃气机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应对新能源冲击和运价走低压力[13] - 燃气重卡市场整体衰退背景下,公司燃气机出货量逆势增长,反映产品矩阵布局成效[14] - 工程师认为燃油/燃气机型在长途干线和重载自卸场景仍具优势,并将通过持续迭代保持竞争力[14] 产品市场定位 - YCK16LN和YCK12L系列发动机围绕用户核心痛点开发,有望成为相关车型首选动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