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

搜索文档
估值低位易受扰动,基本面仍待改善
东证期货· 2025-06-08 17: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业硅:震荡;多晶硅: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和多晶硅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易受宏观情绪扰动,基本面仍待改善。工业硅盘面或低位震荡,多晶硅需关注龙头企业减产情况,策略上可考虑短空长多/近空远多 [4][1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工业硅/多晶硅产业链价格 - 本周工业硅 Si2507 合约环比+130 元/吨至 7290 元/吨,SMM 现货华东通氧 553环比 -150 元/吨至 8150 元/吨,新疆 99环比 -150 元/吨至 7600 元/吨;多晶硅 PS2507 合约环比 -860 元/吨至 34740 元/吨,N 型复投料成交价 37500 元/吨,环比持平 [9] 2、估值低位易受扰动,基本面仍待改善 - **工业硅**:本周期货震荡运行,周产量 7.01 万吨,环比 +0.44%,社会库存环比 -0.2 万吨,样本工厂库存环比 +0.38 万吨。6 月四川丰水部分硅厂复产,云南 7 月丰水但电价优惠不明,多数硅厂观望。需求无起色,硅厂惜售致库存累积,盘面价近全行业现金成本线,关注供给变化 [11] - **有机硅**:本周价格小幅下跌,开工率提升,周产量 4.67 万吨,环比 +2.86%,库存 4.90 万吨,环比 +3.16%,供给回升需求平淡,价格有向下压力 [12] - **多晶硅**:本周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震荡下行,节后现货成交少,采购方压价,一线厂挺价,二三线厂价格下移。6 月排产上调至 9.6 万吨,有望去库 1 万吨左右,关注龙头企业减产及新疆厂复产情况 [13] - **硅片**:本周价格稳定,6 月排产 53 - 55GW,厂库存 20.02GW,环比 +1.45GW,价格有向下压力 [14] - **电池片**:本周价格涨跌不一,预计 6 月排产下调至 53GW,外销厂库存 13.84GW,环比 +0.96GW,价格有向下压力 [14] - **组件**:本周价格基本持稳,6 月排产 50GW 左右,环比 -10%,关注集中式光伏和海外需求,预计价格低位震荡 [15] 3、投资建议 - **工业硅**:盘面价近全行业现金成本线,现货或触底但无反弹动力,期货受情绪影响大,左侧做多有风险,可反弹后轻仓做空,关注供给和大厂现金流风险 [4][16] - **多晶硅**:龙头企业是否减产影响基本面,未减产时现货基本面偏空,考虑短空长多/近空远多,左侧建仓注意仓位管理,关注 07 合约仓单问题 [4][17] 4、热点资讯整理 - 隆基绿能 100GW 硅片及 50GW 单晶电池项目一期即将投产,总投资 452 亿 [18] - 2025 年 4 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 94%,1 - 4 月为 93.9% [19] - 大晟新能源 4.8GW 高效异质结电池 +7.2GW 电池组件项目即将投产,总投资 47 亿 [19] 5、产业链高频数据跟踪 - **工业硅**:涉及中国通氧 553、99 硅现货价格,全国及各地周度产量,社会及样本工厂库存等数据 [21][23][27] - **有机硅**:涉及中国 DMC 现货价格、周度利润、工厂库存、周度产量等数据 [29][30] - **多晶硅**:涉及中国多晶硅现货价格、周度毛利润、工厂周度库存、企业周度产量等数据 [34][37] - **硅片**:涉及中国硅片现货价格、环节平均净利润、工厂周度库存、企业周度产量等数据 [38][41][43] - **电池片**:涉及中国电池片现货价格、环节平均净利润、外销厂周度库存、企业月度产量等数据 [45][47][50] - **组件**:涉及中国组件现货价格、环节平均净利润、工厂库存、企业月度产量等数据 [53][56][58]
合盛硅业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合盛硅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工业硅业务** - **供需状况**:供应端新疆部分地区工业用电价格下调,预计更多玻璃企业复产,西南地区开工趋势增加,云南 6 月中下旬约 20 台炉全面开工,四川约 30 台炉开工,公司鄯善和石河子部分产能检修,开工率 6 - 7 成;需求端多晶硅 5 月需求弱,6 月或环比小增,有机硅需求稳定[3] - **价格走势**:当前价格非理性,受供需影响大,三季度西南丰水期开工率提高将施压供应端,短期内价格上行空间有限[6] - **成本情况**:现金成本不到 8,000 元/吨,完全成本约 8,000 元出头,售价与完全成本相当;自备电厂自供比例超 50%,石英石自供比例 2025 年计划提至 70% - 80%,可显著降成本;石油焦价格波动对总成本影响有限[5][7][9] - **生产目标**:2025 年预计产量 160 万吨,外售约 100 万吨,自用量稳定[7] - **多晶硅业务** - **装置情况**:2024 年稳定运行 5 万吨后检修技改,目标将现金成本从约 4 万元压缩至 3.5 万元/吨,硅料产线停产检修,若技改成功且价格恢复,6 月末或 7 月初重新开工[5][19] - **行业格局**:2024 年新增产能约 40 万吨,2025 年预计新增 10 - 80 万吨但投放可能延迟;行业库存高,处于缓慢去库阶段,供需错配持续,整体反转需时间[11][24] - **有机硅业务** - **价格走势**:2 - 3 月因联合检查上涨,淡季后回落,淡季维持现价,金九银十旺季或再涨;预计 2025 年行业双位数增长,虽 4 - 5 月价格受关税影响下降,但下游消费增长可观[12][13] - **开工率**:行业开工率约 60% - 70%,公司开工率与行业同步[12] - **盈利情况**:公司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5] - **其他业务** - **碳化硅**:已小批量生产 8 英寸产品,与国内外客户合作,去年销售收入约 5,000 万元,今年规划生产 5 万片,暂无明确盈利展望[25] - **光伏电站**:2.1GW 光伏电站预计四季度末供电,3.8 兆瓦风电项目正在选址[26] - **光伏玻璃**:启动首个窑炉,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开工用于自用,无停产计划[5][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已开始部分减产,未来根据市场和下游需求动态调整生产策略,但无大幅变动[2][7] - 2025 年计划基本开支约 40 亿元,用于光伏项目结尾、有机硅下游深加工、技改及光伏电站等[19] - 去年光伏相关产品已充分库存减值,今年预计无需进一步减值[2][21] - 今年全年折旧预计 8 - 9 亿元,每季度约 2 亿元,并有集采计划[23] - 云南工业硅项目下半年启动,约 5 万吨,今年无新有机硅订单[27] - 2025 年一季度还原后现金流约 19 亿元,货币资金约 20 亿元,持续进行子公司增资和市场化再融资,已有 3 个占资引入到账 20 多亿,初步一期子公司京站规模 50 亿,公司债等项目在日程上[28]
从“制造基地”到“研发热土” 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提质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4:46
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 一方面,中国广阔的市场和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外企长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 布的《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显示,在国际化方面,我国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 单管理制度,持续缩减清单事项,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 提升。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会长曹明思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欧洲企业对于持续投资中国很有动力。以丹麦为 例,目前有超过500家丹麦公司在中国投资、运营。中国是丹麦公司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丹麦 公司很重要的市场,尤其对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来说。 近日,瓦克在张家港生产基地的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正式竣工,索尼首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光谱细胞分 析仪出厂……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32家,同比增长12.1%,外资企业加快在华战略布 局。 多名外国在华商会负责人表示,拥抱中国就是拥抱机遇,在华外资企业正在推进"在中国制造"向"为中 国研发"转变。专家认为,要着重加大高技术领域的招商引资,加强投资者保护,进一步提振外资企业 在华发展信心。 加码投资中国 "即使在经济形势面临挑战的时期,瓦 ...
润禾材料: 公司章程(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5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Ningbo Runhe High-Tech Materials Co Ltd [4] -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海县宁波南部滨海新区金海中路168号,邮政编码315632 [4]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440万股,并于2017年1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79,867,353元,全部为普通股 [4][1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立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 [119] - 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8] -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年度股东大会 [42]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临时董事会会议可由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会提议召开 [127][128] 股份发行与转让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4] - 公司发行的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集中存管 [16][17] - 公司成立时股份总数为6800万股,由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而来 [1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6]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有权依照所持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分配,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表决权 [32]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公司提出提案 [53]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48] - 控股股东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应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39]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行使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的决策权,制定年度财务预算和利润分配方案 [120] - 董事会审议对外担保事项需经出席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57] - 独立董事具有特别职权,包括对重大关联交易的事先认可权、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等 [109] - 董事会会议应有半数以上董事出席方可举行,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 [131] 关联交易与对外担保 - 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且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的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8]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后提供的任何担保需经股东大会审议 [41] - 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必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41] - 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应回避表决 [132]
化工系列研究(二十五):化工供给侧改革蓄力,哪些板块更有空间?
东海证券· 2025-05-28 16: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基础化工整体产能投入持续减少,行业处于底部拐点,供给侧政策或再次发挥作用 [9][15] - 部分板块已提前反映,供给改革预期下可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更侧重需求端带动的板块 [7][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方法和行业整体情况综述 - 研究方法沿用2024年6月报告,摘取资本支出/折旧和摊销、ROE(摊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三个财务指标,综合判断产能投放(出清)情况及与ROE和现金流的匹配度 [9][14] - 政策背景为2025年4月相关政策重视“稳物价”和治理“价格战”“内卷式”恶性竞争,强调系统治理产能过剩 [14] - 2024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持续收缩,资本支出/摊销和折旧比值从2.26回落至1.64,现金流向上转折,类似2014 - 2015年,行业处于关键拐点 [9][15] - 2024年资本支出变化大、产能投入明显减少的前十个板块有有机硅、其他橡胶制品等 [9][18] - 综合盈利和现金流,景气修复较好的板块有复合肥、氟化工等;钾肥、煤化工和氯碱景气好转但产能投入仍处高位 [7][19] - 基础化工板块今年市场表现向好反弹,大部分产能投入放缓、经营数据好的板块有市场反应 [22] 重点子板块分析 - 有机硅产能投入急降,现金流改善,ROE待拐点,2024年为投产高峰,未来新增产能或有限,供需格局有望好转 [24][25] - 膜材料产能待消化,行业景气触底,部分企业ROE回升,2024年BOPET产能增速放缓,新增产能释放高峰或结束 [28][32] - 氯碱产能出清初始,盈利底部反弹,产能扩张受控制,增速放缓,2024年PVC有效产能2754万吨,产能利用率约77.93% [34][36] - 煤化工产能投放处相对高位,一体化龙头优势突出,2024年全球聚烯烃产能增长,中国增量大,未来投产有压力,供需矛盾或加剧 [39][43] - 改性塑料处于国产替代攻坚期,产能投放理性,需求向好带动盈利回升,2024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改性化率近30% [47][49] - 氟化工制冷剂高景气,含氟聚合物和精细化学品需结构调整,长期关注制冷剂相关个股,巨化股份优势突出 [53]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饲料添加剂供给波动影响减弱,关注新和成;食品添加剂有望持续景气,关注金禾实业、百龙创园 [56][57] - 纺织化学制品中,染料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持续,原料端波动助力业绩,关注浙江龙盛、闰土股份 [61][62] - 农药内卷后盈利触底,产能投入减少现金流改善,供给扰动影响价格,2024年产量接近2015 - 2016年峰值,产能利用率30% - 60%,2025年有望去库复苏 [68][71] 投资建议 - 若供给侧改革强化,关注有机硅、膜材料等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及代表企业合盛硅业、东材科技等 [7][75] - 供需格局或仍偏弱,关注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氟化工制冷剂龙头巨化股份、农药板块广信股份等 [7][75] - 更侧重需求端带动,关注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百龙创园,改性塑料代表企业金发科技、普利特等 [7][75]
新亚强: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8:21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为0.40元(含税),总股本315,786,800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26,314,720元(含税)[1] - 分配方案已通过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实施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1] - 差异化分红送转未实施[1] 股权登记与红利发放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5日,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年6月6日[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1]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算税额[2] - 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扣税后每股红利0.36元[4] - 沪港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扣税后每股红利0.36元[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企业所得税,每股红利0.40元[5] 咨询方式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527-88262288[5]
氟硅行业以两大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0: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21家有机硅上市公司和32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多数净利润率下降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效"现象 [1] - 氟硅行业承受市场和经营双重压力 但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有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有机硅和氟化工体系 但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状态 [1] 转型方向与战略 - 行业需强化科技赋能和产链协同 推动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 [1] - 有机硅行业需强化安全环保与集约化发展 实施上中下游一体化整合 拓展全球化市场布局 [2] - 氟化工行业需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配套材料、国产化替代、定制化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及产业链高端化升级 [2] - 新材料发展路径为"重研发、补短板、锻长板、提品质、创品牌"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能源材料、工程塑料、绿色建材 [1] 细分领域数据与规划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72.9万吨 产量27.7万吨 消费量同比增长8% [2] - 生态环境部已全面淘汰29种含POPs类物质 计划2027年建立本土化有害PFAS管控清单 [2] - 氟化工行业发起负责任生产倡议 加快PFAS淘汰、强化环境排放控制、推进绿色替代 [3] 行业资源整合 - 发布《中国氟化工产业年度报告(2025年版)》 提供产业发展数据并对大宗产品产能项目发出预警 [3]
中国甲基三氯硅烷行业风险评估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28
市场综述 - 甲基三氯硅烷按收入计全球市场规模2021-2031年预测数据完整呈现[3] - 按销量计全球市场规模同期预测显示稳定增长[3] - 中国市场份额按收入计2021-2031年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3] - 中国市场价格趋势与全球价格走势保持同步[3] 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市场份额按收入计陶氏、合盛硅业、Wacker Chemie位列前三[10][11] - 中国市场2025年本土厂商内销占比达65% 外销35%[4] - 行业集中度CR3达42% 显示较高市场集中度[13] 产能分析 - 全球总产能2025年预计达850千吨 产能利用率维持78%[14] - 主要生产地区亚太占比62% 北美占18%[14] - 中国蓝星2025年扩产计划新增50千吨产能[11] 产业链 - 上游核心原料为金属硅和氯甲烷 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5] - 下游应用中硅树脂占比54% 气相二氧化硅占33%[5][6] - 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68%) 经销商为辅(32%)[5] 产品细分 - 纯度大于99%的产品市场份额2025年达72%[6] - 高纯度产品价格溢价达23%[6] 区域市场 - 北美市场规模2031年预计达38亿元 美国占89%[7][8] - 欧洲市场德国主导 占区域销量43%[9] - 印度市场增速最快 2021-2031年CAGR达9[10] 主要厂商 - 合盛硅业2025年毛利率维持在32% 高于行业平均[11] - 浙江新安化工出口占比达40% 主要面向东南亚[11] - 信越化学产品单价最高 达28500元/吨[12]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格局依旧,多晶硅:临近交割月,关注市场资金动向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6 10:21
2025 年 05 月 26 日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格局依旧 多晶硅:临近交割月,关注市场资金动向 张 航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8008 zhanghang2@gtht.com 资料来源:SMM,百川盈孚,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宏观及行业新闻】 5 月 21 日,德国化企瓦克化学宣布,张家港生产基地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正式竣工。新生产线主要生 产有机硅硅油、有机硅乳液和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将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特种有机硅的增长需求,未来几 个月内逐步投用。瓦克董事会成员柯思腾博士表示,"我们在张家港的投资表明,即使在经济形势面临挑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国 泰 君 安 期 货 研 究 所 期货研究 商 品 研 究 【基本面跟踪】 工业硅、多晶硅基本面数据 | | | 指标名称 | T | T-1 | T-5 | T-22 | | --- | --- | --- | --- | --- | --- | --- | | | | Si2507收盘价(元/吨) | 7,915 | 35 | -230 | -805 | | | | Si2507成交量(手) | 284,155 | 75,758 | ...
研判2025!中国聚硅氧烷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现状、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国内产能不断扩张,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补充[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24
行业概况 - 聚硅氧烷(PDMS)是以Si-O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商品化产品包括硅油、有机硅环体、硅橡胶、硅树脂等,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工业润滑剂等领域 [1][2] - 中国习惯将硅烷单体和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聚硅氧烷液体称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称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称为硅树脂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硅粉、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供应环节 [5] - 中游为聚硅氧烷生产与供应环节,代表厂商包括兴发集团、东岳硅材、合盛硅业等 [5]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等行业,终端产品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 [5] 供应端分析 - 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达282.2万吨,较2018年141.5万吨实现12.23%年均复合增长率 [1][7] - 2024年产量达229.5万吨,同比增长10.02% [1][7] - 2015年起成为净出口国,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10.88万吨(+5.94%),出口54.56万吨(+34.26%) [9] - 进口均价长期高于出口均价,2024年出口均价下滑至1.89万元/吨,反映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与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9] 消费端分析 - 聚硅氧烷70%用于生产硅橡胶,是消费主力 [11] - 终端应用集中在电子(21.3%)、电力/新能源(19.1%)、建筑(14.1%)、纺织(8.9%)领域,电子与新能源占比提升 [11] - 2024年硅橡胶产量超250万吨,带动聚硅氧烷消费量突破200万吨 [1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CR6超75%,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合盛硅业为龙头(产能62.1万吨/产量51.1万吨),东岳硅材次之(产能28.2万吨/产量24.9万吨) [15] - 合盛硅业2024年营收266.92亿元(+0.41%),2025Q1营收52.28亿元(-3.47%) [17] - 东岳硅材2024年营收51.51亿元(+7.27%),2025Q1营收12.02亿元(-15.68%) [19] 发展趋势 - 产能持续扩张但供需结构分化,需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动态平衡 [21] - 下游应用多元化,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需求激增,消费升级推动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 [22] - 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环保政策驱动绿色生产,需突破技术瓶颈构建绿色供应链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