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

搜索文档
中国甲基三氯硅烷行业风险评估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28
市场综述 - 甲基三氯硅烷按收入计全球市场规模2021-2031年预测数据完整呈现[3] - 按销量计全球市场规模同期预测显示稳定增长[3] - 中国市场份额按收入计2021-2031年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3] - 中国市场价格趋势与全球价格走势保持同步[3] 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市场份额按收入计陶氏、合盛硅业、Wacker Chemie位列前三[10][11] - 中国市场2025年本土厂商内销占比达65% 外销35%[4] - 行业集中度CR3达42% 显示较高市场集中度[13] 产能分析 - 全球总产能2025年预计达850千吨 产能利用率维持78%[14] - 主要生产地区亚太占比62% 北美占18%[14] - 中国蓝星2025年扩产计划新增50千吨产能[11] 产业链 - 上游核心原料为金属硅和氯甲烷 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5] - 下游应用中硅树脂占比54% 气相二氧化硅占33%[5][6] - 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68%) 经销商为辅(32%)[5] 产品细分 - 纯度大于99%的产品市场份额2025年达72%[6] - 高纯度产品价格溢价达23%[6] 区域市场 - 北美市场规模2031年预计达38亿元 美国占89%[7][8] - 欧洲市场德国主导 占区域销量43%[9] - 印度市场增速最快 2021-2031年CAGR达9[10] 主要厂商 - 合盛硅业2025年毛利率维持在32% 高于行业平均[11] - 浙江新安化工出口占比达40% 主要面向东南亚[11] - 信越化学产品单价最高 达28500元/吨[12]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格局依旧,多晶硅:临近交割月,关注市场资金动向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6 10:21
2025 年 05 月 26 日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格局依旧 多晶硅:临近交割月,关注市场资金动向 张 航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8008 zhanghang2@gtht.com 资料来源:SMM,百川盈孚,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宏观及行业新闻】 5 月 21 日,德国化企瓦克化学宣布,张家港生产基地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正式竣工。新生产线主要生 产有机硅硅油、有机硅乳液和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将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特种有机硅的增长需求,未来几 个月内逐步投用。瓦克董事会成员柯思腾博士表示,"我们在张家港的投资表明,即使在经济形势面临挑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国 泰 君 安 期 货 研 究 所 期货研究 商 品 研 究 【基本面跟踪】 工业硅、多晶硅基本面数据 | | | 指标名称 | T | T-1 | T-5 | T-22 | | --- | --- | --- | --- | --- | --- | --- | | | | Si2507收盘价(元/吨) | 7,915 | 35 | -230 | -805 | | | | Si2507成交量(手) | 284,155 | 75,758 | ...
研判2025!中国聚硅氧烷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现状、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国内产能不断扩张,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补充[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24
行业概况 - 聚硅氧烷(PDMS)是以Si-O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商品化产品包括硅油、有机硅环体、硅橡胶、硅树脂等,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工业润滑剂等领域 [1][2] - 中国习惯将硅烷单体和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聚硅氧烷液体称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称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称为硅树脂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硅粉、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供应环节 [5] - 中游为聚硅氧烷生产与供应环节,代表厂商包括兴发集团、东岳硅材、合盛硅业等 [5]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等行业,终端产品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 [5] 供应端分析 - 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达282.2万吨,较2018年141.5万吨实现12.23%年均复合增长率 [1][7] - 2024年产量达229.5万吨,同比增长10.02% [1][7] - 2015年起成为净出口国,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10.88万吨(+5.94%),出口54.56万吨(+34.26%) [9] - 进口均价长期高于出口均价,2024年出口均价下滑至1.89万元/吨,反映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与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9] 消费端分析 - 聚硅氧烷70%用于生产硅橡胶,是消费主力 [11] - 终端应用集中在电子(21.3%)、电力/新能源(19.1%)、建筑(14.1%)、纺织(8.9%)领域,电子与新能源占比提升 [11] - 2024年硅橡胶产量超250万吨,带动聚硅氧烷消费量突破200万吨 [1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CR6超75%,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合盛硅业为龙头(产能62.1万吨/产量51.1万吨),东岳硅材次之(产能28.2万吨/产量24.9万吨) [15] - 合盛硅业2024年营收266.92亿元(+0.41%),2025Q1营收52.28亿元(-3.47%) [17] - 东岳硅材2024年营收51.51亿元(+7.27%),2025Q1营收12.02亿元(-15.68%) [19] 发展趋势 - 产能持续扩张但供需结构分化,需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动态平衡 [21] - 下游应用多元化,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需求激增,消费升级推动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 [22] - 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环保政策驱动绿色生产,需突破技术瓶颈构建绿色供应链 [23]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多晶硅多空博弈仍较大,盘面小幅反弹-20250523
华泰期货· 2025-05-23 13:11
市场分析 2025-05-22,工业硅期货价格偏弱震荡低位震荡,主力合约2507开于7840元/吨,最后收于7880元/吨,较前一日结 算变化(-15)元/吨,变化(-0.19)%。截止收盘,2505主力合约持仓183690手,2025-05-23仓单总数为65298手, 较前一日变化-355手。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 | 2025-05-23 多晶硅多空博弈仍较大,盘面小幅反弹 工业硅: 供应端:工业硅现货价格回落。据SMM数据,昨日华东通氧553#硅在8500-8800(-50)元/吨;421#硅在9300-9700 (-100)元/吨,新疆通氧553价格8000-8100(-50)元/吨,99硅价格在8000-8100(-50)元/吨。根据SMM调研,工 业硅原料电极价格再次承压下调,成本方面,自5月份以来,电极原料价格持续下行,降幅约700-1000元/吨。截至 5月22日,普通功率炭电极直径960-1100mm报价6500-6700元/吨,单周下调800元/吨,直径1272mm报价6900-7100 元/吨,下调900元/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直径960-1100mm、 1272mm、 1320mm ...
2025年中国有机硅产业供给及格局概况,产能粗放式扩产周期步入尾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3 09:42
有机硅产业发展概述 - 有机硅化合物以Si-O-Si为骨架,占总用量的90%以上,兼具有机物特性和无机物功能,具有耐温、耐候、电气绝缘、生物相容性、低表面张力等特性 [2]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导向聚焦技术突破(如苯基单体、氟硅聚合物研发)、低碳转型(生物基有机硅、可降解材料)和产业链垂直整合(东部高端化、中西部原料基地) [4] - 地方政策具体支持方向:湖北省重点推进苯基有机硅产业化及高端氟硅聚合物,云南省强化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布局,青海省提升硅橡胶等精深加工能力并拓展航天、电子等领域应用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以金属硅和一氯甲烷为核心原料,中游形成硅橡胶(占主导)、硅油、硅树脂产品矩阵,下游传统领域(建筑、电子电器)与新兴领域(新能源、生物医疗、智能穿戴)同步驱动 [6][8] - 硅橡胶细分应用:高温胶用于工业密封/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室温胶用于建筑粘接/电子封装,液体胶用于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精密部件 [1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有机硅中间体产能达344万吨,产量225.3万吨,产能利用率降至2018年以来新低,2022-2024年新增产能72万吨/年,2024年后扩产放缓 [1][10] - 行业集中度提升,合盛硅业、东岳硅材等龙头依托新疆、内蒙古能源优势形成煤电硅一体化集群,截至2024年全国单体生产企业13家 [10][14] 企业竞争格局 - 呈现"一超多强"梯队结构:第一梯队全产业链布局,第二梯队差异化竞争(特种单体、环保材料),中小企业向功能化产品收缩 [14] 未来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研发环保催化剂、低VOC材料,采用智能化生产与循环经济模式,中西部煤电硅一体化基地降低能耗 [16] - 应用场景升级:新能源(光伏封装、电池热管理)、电子通信(5G基站导热)、医疗健康(生物相容性材料)成为增长引擎 [16]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多晶硅盘面宽幅震荡,关注仓单增加影响-20250522
华泰期货· 2025-05-22 11:26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 | 2025-05-22 多晶硅盘面宽幅震荡,关注仓单增加影响 工业硅: 市场分析 2025-05-21,工业硅期货价格持续创新低,主力合约2507开于7980元/吨,最后收于7865元/吨,较前一日结算变化 (-140)元/吨,变化(-1.75)%。截止收盘,2505主力合约持仓192802手,2025-05-21仓单总数为65653手,较前 一日变化-596手。 供应端:工业硅现货价格持稳。据SMM数据,昨日华东通氧553#硅在8600-8800(-100)元/吨;421#硅在9400-9800 (-100)元/吨,新疆通氧553价格8000-8200(0)元/吨,99硅价格在8000-8200(0)元/吨。昆明、黄埔港、天津、 四川、上海、西北地区部分硅价也持续走跌。新疆地区硅价暂稳。97硅价格同样暂稳。 消费端:据SMM统计,有机硅DMC报价11300-11600(0)元/吨。SMM报道,有机硅市场生胶、D4价格涨跌并行, 随着近期贸易窗口期的到来,生胶下游市场需求度上升较快,成交向好运行,但D4方面由于室温胶需求方面的萎 靡,整体成交一般。 策略 整体来看,现货价格不断创新低, ...
兴业证券:化工行业仍处底部区间 建议主要聚焦具相对确定性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4:10
行业现状 - 化工行业仍处底部区间 多数化工品价格和价差处于磨底阶段 [1] - 需求端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待政策巩固 海外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 - 供给端海外产能开工率弹性有限 资本开支放缓且多投向特种化学品 国内在建产能逐步释放 供给增速显著放缓 [1] 投资机会 龙头白马 - 化工核心资产估值跌至底部水平 具有强安全边际 [1] - 龙头白马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规模、成本优势 储备项目充足 中长期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1] - 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华峰化学、龙佰集团、扬农化工、新和成、卫星化学、宝丰能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 [1] 刚需/内需相关子行业 - 农化行业需求刚性 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 复合肥进入量、利修复通道 龙头集中度持续提升 [2] - 海外农药库存去化 细分品类农药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建议关注新洋丰、史丹利、扬农化工等 [2] - 民爆行业内需驱动 新疆、西藏等地增量需求旺盛 供给端严约束集中度不断提升 建议关注广东宏大、易普力、雪峰科技等 [2] 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 - 吸附分离材料高端产品多被海外垄断 创新型龙头企业推动国产化进程 建议关注蓝晓科技 [3] - 润滑油组分全球供应格局重塑 进口产品价格上行加速国内产业升级及国产替代 建议关注瑞丰新材、利安隆等 [3] - OLED材料和设备受益于OLED渗透率提升及国内高世代产线建设 国产专利材料打破海外垄断 建议关注奥来德、莱特光电 [3] - 光刻胶高端产品国产化率较低 自主可控背景下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鼎龙股份、八亿时空 [3] 价格见底后涨价机遇 - 供给增速放缓或政策约束的子行业盈利有望改善 如有机硅、氨纶、磷化工、氯碱化工、钛白粉等 [4] - 油价阶段性回调见底或带来石化行业战略布局机遇 关注炼化及下游涤纶长丝行业 [4]
现货价格继续走弱,工业硅盘面继续探底
华泰期货· 2025-05-20 12: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原料及西南丰水期电价回落致成本支撑减弱,消费端无亮点,高库存抑制价格,需关注西南复产及宏观情绪影响 [2]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偏震荡运行,现货价格持稳,厂家库存降低,硅片库存环比增加 [4] - 硅片、电池片、组件现货实际成交极少,下游消耗库存,近月合约交易交割博弈,远月合约交易弱现实弱预期 [6] 各品种市场分析总结 工业硅 - 2025年5月19日,期货主力合约2507开于8150元/吨,收于8130元/吨,较前一日结算价跌155元/吨,跌幅1.87%,持仓155038手,仓单总数66384手,较前一日减少49手 [1] - 现货价格下跌,华东通氧553硅8800 - 9100元/吨(降150元/吨),421硅9600 - 10100元/吨(降150元/吨),新疆通氧553价格8100 - 8300元/吨(降100元/吨),99硅价格8100 - 8300元/吨(降100元/吨),部分地区硅价持续走跌,97硅价格也下跌 [1] - 消费端,有机硅DMC报价11300 - 11600元/吨,5月中下旬市场成交量预计恢复加快,单体企业低位去库效果尚可,前期华北、西南等单体企业开工复苏,但西北单体企业仍处检修周期 [1] 多晶硅 - 2025年5月19日,期货主力合约2506偏震荡运行,开于36900元/吨,收于37150元/吨,收盘价较上一交易日涨0.51%,持仓28688手(前一日32702手),当日成交72986手 [4] - 现货价格持稳,多晶硅复投料报价34.00 - 36.00元/千克,致密料33.00 - 35.00元/千克,菜花料报价30.00 - 32.00元/千克,颗粒硅33.00 - 34.00元/千克,N型料37.00 - 39.00元/千克(降0.75元/千克),n型颗粒硅34.00 - 36.00元/千克 [4] - 厂家库存降低,硅片库存环比增加,多晶硅库存25.00(环比降2.27%),硅片库存19.44GW(环比增7.22%),多晶硅周度产量21400.00吨(环比持平),硅片产量12.42GW(环比增0.50%) [4] 硅片、电池片、组件 - 硅片方面,国内N型18Xmm硅片0.94元/片,N型210mm价格1.28元/片(降0.02元/片),N型210R硅片价格1.08元/片(降0.02元/片) [6] - 电池片方面,高效PERC182电池片价格0.29元/W,PERC210电池片价格0.28元/W左右,TopconM10电池片价格0.26元/W左右,Topcon G12电池片0.28元/W,Topcon210RN电池片0.26元/W,HJT210半片电池0.37元/W [6] - 组件方面,PERC182mm主流成交价0.67 - 0.74元/W,PERC210mm主流成交价0.69 - 0.73元/W,N型182mm主流成交价格0.69 - 0.69元/W,N型210mm主流成交价格0.69 - 0.70元/W [6] - 近期现货实际成交极少,下游消耗库存为主,近月合约交易交割博弈,远月合约交易弱现实弱预期,目前仓单90手(270吨) [6] 策略总结 工业硅 - 单边:区间操作为主,上游逢高卖出套保 [3] - 跨期:无 [3] - 跨品种:无 [3] - 期现:无 [3] - 期权:无 [3] 多晶硅 - 单边:区间操作为主 [7] - 跨期:无 [7] - 跨品种:无 [7] - 期现:无 [7] - 期权:无 [7] 需关注因素总结 - 西南复产情况及西北开工变化 [5] - 多晶硅企业开工变化 [5] - 政策端扰动 [5] - 宏观及资金情绪 [5] - 有机硅企业开工情况 [5] - 行业自律对上下游开工影响 [7] - 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带动 [7]
化工板块:稳的基础更加巩固——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报业绩盘点(下)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0:46
化工板块整体表现 - 一季度化工板块529家上市公司主营收入6217.3亿元,同比下降15.33%,但净利润达362.08亿元,逆势增长1.58% [1] - 内需市场稳步扩容,出口展现强劲韧性,带动化工产品需求逐步复苏 [1] - 制冷剂、氯碱、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钾肥和农药等子行业净利润增幅显著,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动力 [2] 增长动力稳固的子行业 制冷剂行业 - 5家制冷剂概念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46.54亿元,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大增140.16% [2] - 三代制冷剂进入削减配额周期,二代制冷剂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削减,产能产量受限 [2]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刺激汽车和家用空调市场稳步增长 [2] 氯碱行业 - 16家氯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59.22亿元,同比下降13.98%,但净利润达31.17亿元,同比大增84.55% [2] - 房地产销售改善(一季度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121.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和汽车产量快速增长(751.33万辆,同比增长12%)带动市场需求 [2]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 - 19家相关公司营业收入377.73亿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53.69亿元,同比大增75.57% [3] - 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大众消费理念升级及下游饲料、养殖行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3] 农化行业 - 38家农药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93.78亿元,同比下降6.51%,净利润30.93亿元,同比增长25.12% [3] - 复合肥市场产销两旺,8家上市企业中多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3] - 4家钾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58.38亿元,同比增长19.95%,净利润24.82亿元,同比增长44.98% [3] 其他表现亮眼的子行业 - 16家改性塑料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2%,净利润增长41.46% [3] - 12家民爆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45%,净利润增长17.29% [3] 行业分化加剧的子行业 有机硅行业 - 16家有机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几乎持平,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7.74% [4] - 受单体企业供应压力与高库存影响,日产量远超市场需求,成本支撑乏力 [4] 钛白粉行业 - 9家钛白粉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5%,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5.61% [4] - 下游需求持续疲软,硫酸和钛精矿价格上涨 [4] 氮肥行业 - 6家氮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6.82% [4] - 产量库存较高,叠加出口政策收紧与春耕备肥节奏变化 [4] 轮胎行业 - 10家轮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4.84% [4] - 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炭黑价格同比上涨20%~30%,国际海运费用回升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4] 日化行业 - 19家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27%,净利润却下降22.38% [5] - 聚氨酯行业24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30%,净利润下降6.50% [5] 未来展望 - 制冷剂行业在配额制与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下,景气周期有望延续 [6] - 农化市场随着用药高峰来临,交投活跃,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6] - 民爆行业整合加速,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6] - 钛白粉市场新增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关税不确定性增加 [6] - 日化行业加速分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成为关键 [6] - 轮胎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运营能力以应对出口关税压力 [6]
化工子行业年报和1季报深度梳理 - 有机硅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有机硅行业 - **公司**:和盛、新发、东岳、江瀚新材、回天新材、晖宝科技、硅宝科技、新亚强、晨光新材、天洋新材、东岳硅材、合盛硅业、新安 [1][4][9][10][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供需情况**:2024 年生产端增速快于需求端,2024 年累计产量 225.3 万吨,同比增长 25%,国内累计需求量 181.7 万吨,同比增长 22%;2025 年一季度需求增速基本赶上生产增速,2025 年一季度产量 62.5 万吨,同比增长 22%,需求 51.3 万吨,同比增长 22.3% [1][2] - **进出口表现**:2024 年 DMC 进口量 10.9 万吨,同比增长 6%,2025 年一季度降至 2.4 万吨,同比下滑 9.8%;2024 年出口量 54.6 万吨,同比增长 34.2%,2025 年一季度达 13.5 万吨,同比增幅 10% [1][3] - **产能投放及供需关系**:2024 年是产能投放大年,供给压力大;目前新增产能投放接近尾声,预计供需关系将逐渐改善 [1][5] - **收入和盈利表现**:24 年度板块营业总收入 460.5 亿元,同比增加 3%,净利润 29.7 亿元,同比减少 24%;25 年第 1 季度营业收入 98 亿元,同比下降 0.7%,环比下降 12%,净利润同比增长 35%至 5.9 亿元,环比增长 34% [1][6] - **固定资产投资及资产结构**:24 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 40%以上至 417 亿元,在建工程项目同比减少 10%至 341 亿;24 年度资产负债率提升至 55%,同比提高 3 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从 24 年第 1 季负值转正,今年第 1 季达 16 亿 [1][7] - **产品价格及盈利**:一季度前期产品价格震荡向上后回落,华东商家价格跌至 12,000 元/吨;前期价差改善使盈利转正,近期盈利再次承压 [1][8] - **龙头企业表现**:和盛、新发、东岳等韧性较强,和盛原料自供、新发业务多样化、东岳集中有机硅板块,且企业在管理运营方面有优势 [9] - **深加工板块企业表现**:江瀚新材毛利率和净利率领先,回天新材与晖宝科技收入和净利润正增长,企业通过专注领域实现业绩提升与稳定发展 [4][10] - **2025 年盈利能力**:2025 年行业毛利率 25.6%,净利率接近 20%,得益于硅烷规模优势,新亚强盈利能力底部向上 [11] - **费用管理及运营效率**:销售费用规划和回天新材支出多,管理费用晨光和回天高;存货周转天洋新材快,应收账款周转晨光、江瀚和新亚强快;江瀚新材和新亚强资产负债率低、流动资产占比高 [12] - **未来发展趋势**:板块目前承压,需求增长和新产能消化后可能迎来上升周期,预计 2025 年三、四季度供需关系改善,中间体涨价修复弹性大 [4][13] - **投资标的选择**:东岳硅材弹性最佳,合盛硅业有规模优势,新安深加工和草甘膦板块有望带动业绩,建议关注江瀚新材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