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宁电入湘”助力湖南迎峰度夏 新能源产业链红利将加速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7-10 14:15
电力供需与负荷预测 - 湖南省夏季最大用电负荷预计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同比增长8.4% [1] - 外电入湘峰值超12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供应约四分之一 [1] - "宁电入湘"中衡直流工程提前投运,新增400万千瓦外电输送能力 [1] "宁电入湘"工程进展与影响 - 国家电网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试运行,正式向湖南送电 [1] - 工程贡献外电入湘峰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湖南电网"稳压器" [1] - 预计9月中旬全面投产后,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电量400亿千瓦时,占湖南年用电量16% [1] 新能源产业链受益环节 - 上游新能源发电设备企业加速生产,助力西北发电项目建设 [2] - 中游输变电设备企业跟进国家电网招投标,推动中西部电力通道建设 [2] - 下游用电企业借助绿电实现节能减排,为碳配额交易创造空间 [2] 发电端具体项目与供应链 -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带动光伏、风电设备及储能系统需求 [2] - 湖南与宁夏共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上市公司项目落地,形成本地化供应链 [2] 输变电设备与技术突破 - 特变电工为工程提供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一次性试验合格率100% [3] - 公司针对工程需求研发钢芯铝绞线,具备抗冰耐腐蚀能力,可复用至其他西电东送项目 [3] 用电端企业降本增效案例 - 湖南华菱钢铁、三一重工等制造业龙头依托400亿千瓦时绿电降低用能成本 [3] - 三一重工湖南基地使用绿电替代煤电,显著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 [4] - 公司参与西部风光发电及输变电建设,形成"绿电直供+设备输出+协同"格局 [4]
海南136号文:现货市场申报、出清下限-0.057元/kWh,出清上限1.26元/k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10 13:34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核心观点 - 海南省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鼓励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市场交易[1][20] - 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存量项目(2025年6月前投产)按煤电基准价0.4298元/千瓦时执行机制电价,增量项目(2025年6月起投产)通过竞价确定电价,海上风电/陆风光伏竞价上限分别为0.4298/0.3998元/千瓦时[5][9][30] - 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机制电量不参与中长期交易,电网企业按月结算机制电价与市场均价的差额,费用由工商业用户分摊[22][34] 市场交易机制 - 放宽现货价格限制:申报价上限0.84元/千瓦时,出清价上限1.26元/千瓦时,下限-0.057元/千瓦时(考虑绿证收益和补贴)[11][20] - 辅助服务费用分摊分两种模式:现货未连续运行时由发电侧承担,连续运行时由工商业用电量和未参与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分摊[3][21] - 新能源项目可自主参与各类中长期交易,不限制签约比例,加快完善日前市场机制[20] 存量项目政策 - 机制电量比例按投产年份递减:2023年前项目100%,2023年90%,2024年85%,2025年1-5月80%[4][24] - 执行期限为20年减去已运行时间,竞配项目维持原竞配价格,其余执行煤电基准价0.4298元/千瓦时[5][6][25][26] - 改造不增容项目视同存量,新增容量需独立备案并按增量项目参与竞价[13][32] 增量项目竞价规则 - 首次竞价于2025年10月开展,覆盖2025年6月-2026年12月并网项目,分海上风电(单独竞价)和陆风光伏(合并竞价)三类[7][28] - 竞价电量规模:海上风电按年上网电量80%,陆风光伏按75%,设置申报充足率下限确保竞争充分[8][29] - 执行期限差异化:海上风电14年,陆风光伏12年,到期自动退出机制[12][31] 过渡期与配套措施 - 2025年6-12月为过渡期,集中式项目参照市场化交易方案执行,分布式项目由电网按现行政策收购[13][32] - 强化绿电绿证协同:机制电量不参与绿电交易,对应绿证划转至省级账户,禁止重复获取收益[36] - 明确储能政策:不得将储能作为新建项目并网前置条件,2025年6月前并网存量项目继续执行原有储能政策[37] 参数附表关键数据 | 参数类型 | 海上风电 | 陆风光伏 | |---------|---------|---------| | 竞价上限 | 0.4298元/kWh | 0.3998元/kWh | | 竞价下限 | 0.35元/kWh | 0.20元/kWh | | 现货申报上限 | 0.84元/kWh | 同左 | | 现货出清上限 | 1.26元/kWh | 同左 |[9][40]
中信证券:绿电直连助力出口企业降碳 度电成本优化凸显经济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8:46
绿电直连模式核心优势 - 绿电直连模式通过专线供电可保障发电侧利用率并帮助用户侧降碳 对出口型企业具有刚需吸引力 [1] - 该模式下80%以上自发自用电量需缴纳费用 但线损和输配成本压降及交叉补贴减免可显著节省度电成本0 09~0 13元/kWh [1][3] - 欧盟碳边境税政策2026年执行 出口企业需通过绿电直连实现电量物理溯源以满足降碳要求 [2] 成本节省机制分析 - 线损费用:专线供电度电线损率低于大电网 通过降低线损节省费用 [3] - 输配电费:自发自用专线建设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大电网购电输配电价 [3] - 政策性交叉补贴:参考自备电厂政策 预计自发自用可免征交叉补贴 [3] - 系统运行费用:仍需缴纳电网调节服务费用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政策缴纳 [3] 经济性与投资机会 - 发电侧分成比例30%且弃电率压降5%时 项目资本金回报率可达9% 显著高于常规并网模式 [4] - 建议关注资源获取能力强的新能源及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 以及电力市场化受益的信息化服务商 [1] - 江苏 浙江 山东 广东等沿海省份110kV用户绿电直连降本效果最为显著 [3]
三峡能源: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24
发电量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发电量达19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4% [1] - 风电发电量11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3%(陆上风电84.92亿千瓦时,增长10.24%;海上风电32.01亿千瓦时,下降4.02%) [1] - 太阳能发电量76.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6% [1] - 独立储能发电量1.61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85.06% [1] 累计发电量表现 - 2025年累计总发电量达393.14亿千瓦时 [1] - 风电累计发电量250.61亿千瓦时,增长8.69%(陆上风电175.24亿千瓦时,增长15.21%;海上风电75.37亿千瓦时,下降3.95%) [1] - 太阳能累计发电量139.11亿千瓦时,增长10.25% [1] - 独立储能累计发电量3.42亿千瓦时,增长84.86% [1] 行业ETF动态 - 绿电ETF(562550)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近五日涨幅2.33% [4] - 当前市盈率17.62倍,估值分位49.40% [4][5] - 最新份额1.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3.6万元 [4]
“十四五”绿色成绩单:全球“增绿”最多,建成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6:11
"十四五"绿色发展成就 - 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1]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1]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比"十三五"提高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绿电占比达33%[2] - 每年钢材生产中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3] 绿色发展四大领域协同 - 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大领域协同发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3] - 增绿主要涉及生态建设,治污是污染治理核心,用能聚焦能源结构转型,循环强调资源高效利用[3] - 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制定统筹性政策法规,建立统一协调机制[3] "十五五"绿色投资机遇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大型风光基地、新型储能、智能电网和氢能产业[4] -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低碳化智能化改造[4] - 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充换电设施网络和城市智慧交通系统[4] - 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绿色建筑、韧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4] - 生态修复与碳汇增强:林业碳汇、海洋碳汇、草原碳汇等[4] - 绿色科技与服务创新:前沿低碳技术、碳监测认证、环境大数据等[4]
收评:沪指冲高回落跌0.13% 3500点得而复失 多元金融板块领涨
新华财经· 2025-07-09 15:3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7月9日冲高回落,沪指微跌0.13%报3493.05点,深证成指微跌0.06%报10581.80点,创业板指微涨0.16%报2184.67点 [1] - 多元金融板块延续强势,越秀资本、南华期货涨停,机器人概念股活跃,上纬新材、日发精机等涨停,影视院线、短剧游戏板块拉升,欢瑞世纪封板,中文在线涨10%,电力板块活跃,华银电力等多股涨停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调整,宝明科技跌停,有色金属板块集体调整,远航精密、洛阳钼业跌超5% [1] 热点板块 - 涨幅居前板块:影视院线、多元金融、银行、短剧游戏、信托、化债 [2] - 跌幅居前板块:保险、贵金属、橡胶制品、中船系、存储芯片、AI手机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市场整体趋势向上,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3] - 国泰海通证券判断新能源发电将减速,对煤电的边际冲击减弱,电煤需求拐点或将在2027年,推荐业绩风险释放的板块龙头企业 [3] - 中信建投看好医疗器械行业,认为创新、并购、国际化将推动中国器械龙头成长,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板块业绩将改善,推荐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新科技方向 [4] 政策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建设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 [5] 港股动态 - 港交所6锣齐响,蓝思科技、极智嘉等5家内地企业及1只ETF同日上市,港股IPO排队通道内仍有200多家公司 [6]
越秀资本: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9:15
特此公告。 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证券代码:000987 证券简称:越秀资本 公告编号:2025-039 | | --- | | 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 |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 (一)业绩预告期间 | | (二)业绩预告情况 | | 预计经营业绩:同向上升。 | |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 | 项目 | |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 | 盈利:147,308 万元 ~ 157,467 万元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 盈利:101,591 万元 | | 股东的净利润 | | 比上年同期:增长 45% ~ 55% | | 扣除非经常性损 | | 盈利:146,572 万元 ~ 156,731 万元 | | 益后的归属于上 | | 盈利:86,666 万元 | | 市公司股东的净 | | 比上年同期:增长 69% ~ 81% | | 利润 | | 基本每股收益 盈利:0.2922 元/股 ~ 0.3125 元/股 ...
国泰海通|煤炭: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政策影响 - 近十年来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2] - 新能源挤压火电需求,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66.75%降至2024年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2] - 2025年"430新政"导致分布式光伏量价不确定性增加,盈利模式改变,"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 [3] 电煤需求拐点预测 - 新能源新政导致现金流确定性下降,2024年或成新能源装机峰值,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 [4] - 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端由新能源汽车、AI相关、储能驱动,预计稳步增长 [4] - 2025年6月起新能源装机下滑,电煤压力2026年缓解,2027年消费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4] 投资机会分析 - 新能源高速发展时代已过,2025年起新政将减缓新能源发电增速,煤电边际冲击减弱 [1] - 电煤需求拐点预计出现在2027年,推荐业绩风险释放后的板块龙头企业 [1]
国泰海通: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格隆汇· 2025-07-08 13:59
新能源发展对火电的冲击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1][5] - 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66.75%降至2024年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1][15] - 2024年火电发电量增速1.7%明显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6.8% [17] 新能源消纳压力 - 2024年弃风弃光率分别升至4.1%和4.2%,风电和光伏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98和75小时 [5] - 三北地区消纳问题突出,西藏2025年1-3月风光利用率仅69.6% [24][25] - 2024年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降至95.9%和95.8% [29] 政策调整影响 - 2025年"430新政"要求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取消工商业项目全额上网 [32][33] - "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普遍较燃煤基准价折价15-25% [47][50] - 新政后光伏项目IRR可能降至4.8%,风电降至7.3% [66][67] 电煤需求展望 - 预计2025年风光新增装机2.8亿千瓦,十五五期间年均2亿千瓦 [84] - 煤电增速拐点或出现在2027年,预计2025-2030年增速分别为-0.1%、0.1%、1.7%、1.6%、1.7%、2.0% [87] - 煤电低负荷运行时度电煤耗增加超15%,深度调峰时增加超50g/kwh [80]
国泰海通:市场担忧电煤消费进入下行通道 板块推荐业绩风险释放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0:07
新能源发展对煤电的影响 - 近十年来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1] - 火电需求受到挤压,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的66.75%降至2024年的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1] - 2024年火电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主要受新能源发电挤压 [1] 新能源政策调整 - 2025年1月"430新政"发布,分布式光伏量价皆不保,盈利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躺赚模式"终结 [2] - 2025年1月"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交易,结算电价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预计进一步下降 [2] - 受新政影响,预计2025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大幅下降 [2] 电煤需求展望 - 新能源新政或促使装机量下降,2024年可能成为新能源装机历史大顶,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 [3] - 新能源汽车、AI相关、储能等驱动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增长,推动全社会用电量稳步提升 [3] - 预计2025年6月起新能源装机下滑,电煤压力2026年缓解,2027年消费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3] 行业投资建议 - 推荐业绩风险已释放的板块龙头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