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赛力斯、长安汽车最新公告,事关华为引望
券商中国· 2025-02-28 23:39
深圳引望股权交割进展 - 华为旗下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第二期股权转让款支付,赛力斯和长安汽车分别支付57.5亿元,合计115亿元[1][2][3] - 此前两家公司已支付第一期转让价款23亿元,三期总价款为115亿元,各获得深圳引望10%股权[1][2] - 华为对深圳引望持股从100%稀释至80%,转让20%股权合计获得230亿元[4] 深圳引望业务表现 - 深圳引望2024年1-6月营业收入104.35亿元,净利润22.31亿元[4] - 公司定位为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领域[2] 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 - 华为采用零部件供应、解决方案和智选车三种合作模式[6] - 智选车模式合作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形成鸿蒙智行"四界"品牌[6][7] - 上汽集团已与华为达成智选车合作,可能打造鸿蒙智行第五"界"品牌"尚界"[8] 未来发展计划 - 鸿蒙智行计划2025年挑战100万辆销量目标[5][8] - 尊界S800将于5月底深圳车展上市交付[8] - 华为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8]
赛力斯、阿维塔,同日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2-28 23:02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 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 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在近乎同步官宣收购华为引望股权后,赛力斯与阿维塔又在同一天官宣了第二笔转让款的支付情况。 2月28日晚间,赛力斯(601127)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持有的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引望")10%股权, 交易金额为115亿元。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韩忠楠 e公司 . 公告还称,本次交割是阿维塔科技及长安汽车与华为引望长久战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由最早 开始的产业协同率先迈入以资本为纽带的新兴战略合作,这将持续助力阿维塔科技与长安汽车在汽车智能 化领域加快构建领先竞争优势,助推阿维塔科技与长安汽车跨越式发展。 据悉,华为的300人团队已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就第二代产品的产品定义、用户洞察、营销策略等开启联 合共创工作,旗下第四款全新车型阿维塔06,将于二季度正式上市。 截至目前,引望已向受让方出具了出资证明书及股东 ...
挣到钱的小米股东,已经冲向52万的SU7 Ultra
创业邦· 2025-02-28 11:14
小米股东与产品生态 - 小米股东通过股票收益购买公司产品形成闭环生态 包括汽车 手机 家电等 形成"人车家股"新生态[3][21] - 投资群截图显示47名股东已预订SU7 Ultra 预售价80万比正式价高30万[2][5] - 股东马丁通过股票收益覆盖SU7 Ultra购车成本 未透露具体收益但表示"雷总送车"[5] 股票投资与产品购买联动 - 深圳投资者汤姆2022年以8港元抄底小米股票 持仓成本转负 收益超20万可购买SU7[7][8][11] - 新手股东天天将购车款12港元买入小米股票 股价涨至36港元后收益可买3台SU7 Max[14][15] - 宝马车主鱼仔启动"军子送YU7"计划 股票收益率50%接近SUV首付 计划装修采购小米家电[20][21][23] 股价表现与产品预期 - 2月27日小米股价单日大涨4%创历史新高 推动股东购车计划[5] - SU7 Ultra正式售价52.99万较预售价降30万 股东认为将热销[22] - 投资者预测小米市值顶值3万亿港元(现价翻倍) 对应80万收益可购买两台高端车型[25] 产品生态扩展效应 - 股东亚千持有77件小米物联网设备 涵盖电视 门锁等 形成全屋智能场景[17][18] - 投资者因股票收益主动增加小米产品采购 包括非刚需设备如闲置手机[16][17] - 部分股东将股票收益视作雷军"礼物" 强化品牌忠诚度与复购行为[12][26]
小米王炸!SU7 Ultra 52.99万元,让喜欢的人买得起;特斯拉中国版FSD测试屡次翻车;影石创新IPO申请获证监会批复
雷峰网· 2025-02-28 08:16
小米汽车发布会 - 小米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起,相比此前公布的81.459万调低近30万,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 [3] - 小米15 Ultra售价6499元起,雷军强调"让喜欢的人买得起" [3] - 发布会前夕小米股价一度涨超4%至58.7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1.5万亿港元,但收盘回落至53.1港元 [4] - 雷军财富估值接近4400亿元人民币,持股小米约24.2%,通过"金山系"和顺为资本投资获得丰厚回报 [4] 特斯拉FSD测试 - 特斯拉"中国版"FSD测试中,汽车博主陈震出现7次违章,包括占用自行车道、压实线等 [8] - 懂车帝测试显示特斯拉Model Y违章23次、接管12次,对公交车道识别能力较差 [8] - 有用户开通FSD后30秒内连闯两个红绿灯被扣12分,分析认为系统尚未适应国内交通习惯 [9] 地平线纳入恒生指数 - 地平线机器人-W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3月10日起生效 [9] - 高盛将地平线目标价由7.9港元升至11.77港元,花旗将目标价从6元调升至12.3元 [10] - 预计纳入指数后将提升股票流动性和估值,受益于比亚迪电动车智能驾驶标配趋势 [10] 大疆考勤制度 - 网传大疆强制员工9点上班,公司回应称一直是9点到10点半弹性上班制度 [11] - 有员工表示实际工作时长7.5小时,项目紧张时需加班至晚上10点后 [12] 奔驰中国裁员 - 奔驰中国确认精简组织架构,主要涉及销售和汽车金融体系员工,研发体系未涉及 [12] - 被裁员工可获得"N+9"赔偿,若两个月内未找到新工作最高赔付可达"N+11" [12] 英伟达显卡涨价 - 受DeepSeek模型需求提振,英伟达H20 AI芯片订单增加,显卡价格"一路猛涨" [13] - 部分代理商主推RTX 4090显卡用于小模型推理训练,性价比更高 [13] - 英伟达股价两年多飙升近800%,仍是AI浪潮最大受益者 [14] 字节跳动AI IDE - 字节跳动Trae AI IDE下周登陆内地市场,支持智能AI协作和端到端开发 [14] - 可深度理解中文开发场景,提供AI问答、代码自动补全等功能 [15] 百度与宁德时代合作 - 双方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展开合作,探讨动力电池、换电产品在无人车开发应用 [15] - 百度将提供全栈AI能力支持宁德时代数智化建设 [16] 阿里春招 - 阿里启动2026届春招,开放3000岗位中AI相关占近5成 [17] - 高德AI岗位占比约65%,阿里云超过80%,聚焦文本、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 [17] 脉脉接入DeepSeek - 脉脉接入DeepSeek-R1模型优化招聘流程,用户数达1.2亿 [18] - AI实现人才匹配、智能初筛等功能,猎头Agent服务沟通效率达TOP 10%水平 [18] 影石创新IPO - 影石创新科创板IPO获批,全球智能影像市占率67.2% [19] - 2023年营收近40亿,上半年营收超过GoPro [20] 腾讯元宝 -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入驻微信生活服务板块测试 [22] - 启动大规模广告投放,覆盖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 [22] OpenAI发布GPT-4.5 - GPT-4.5在模式识别、创造性洞察和用户交互方面优化,减少"幻觉"现象 [25] - 将在下周扩展至Plus和Team用户,已可在微软Azure AI平台试用 [25] 阿斯顿·马丁困境 - 阿斯顿·马丁宣布裁员5%,中国市场销量同比暴跌49% [25] - 首款纯电车型上市时间再度推迟至"本十年后半叶" [26] 微软量子计算争议 - 微软宣布创建首个拓扑量子比特处理器"马约拉纳1" [26] - 牛津大学教授指出类似研究曾因数据问题被《自然》杂志撤回 [27] 日产CEO变动 - 日产考虑更换CEO,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后领导层调整 [27] - 本田表示若内田诚卸任愿重启谈判创建世界第四大车企 [28] Meta内容审核问题 - Instagram因"错误"向用户推荐血腥暴力视频,包括未成年人 [28] - 部分用户被连续推送数十条含枪击、死亡等内容的视频 [29] 英伟达竞争格局 - 英伟达连续两年将华为列入竞争对手名单 [29] - 黄仁勋称中国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华为等公司"实力极强" [29] 亚马逊AI助手 - 亚马逊推出生成式AI版Alexa+,月费19.99美元 [32] - 号称"最智能、对话能力最强"的AI助手,Prime会员可免费使用 [32]
中国首富?雷军摇头
盐财经· 2025-02-27 18:30
财富与市场表现 - 2025年2月27日早盘小米股价一度上涨超过4% 创公司历史记录[1][2] - 雷军个人财富达425亿美元 位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 钟睒睒以565亿美元居首[3][4] - 当日股价波动导致雷军短暂登顶中国首富后回落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首[1][2] 个人影响力与品牌建设 - 2024年雷军社交账号粉丝净增超过1000万 成为现象级商业IP[5] - 小米汽车成功推动个人关注度提升 "雷学"文化形成广泛社会影响[4][5] - 通过极致性价比策略改变行业格局 被公认消除山寨手机市场[17] 创业历程与战略演进 - 1992年进入互联网行业 经历金山十六年技术积累[7][11] - 2011年创立小米 以"做全球最好手机且价格减半"为初始目标[8][9] - 采用互联网开发模式:先做MIUI系统再研发硬件 内测用户达100人[12] - 突破供应链壁垒:2011年赴日与夏普达成显示屏合作[13][14][16] 产品策略与行业影响 - 小米1定价1999元开启国民品牌时代[17] - 推动行业参数透明化 发布会对比友商成行业标准[17] - 九年时间成为最年轻世界500强企业[15] 汽车业务转型 - 投入1080亿元现金储备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20] - 采用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 自建智能化工厂[24] - SU7上市首月交付超5000台 定位高端纯电轿车[24] - 创始人亲自进行1300公里长途道路测试[2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坚持工程师文化 将复杂梦想拆解为可执行目标[10] - 持续保持高强度工作模式 曾每日工作超16小时[11] - 从手机到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路径[24]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成为核心驱动力[27] - "虽千万人吾往矣"体现创业决心[23][25] - 三年造车周期被视为"人生最后一次豪赌"[24][27]
“智驾平权”真能再造一个比亚迪吗?
海豚投研· 2025-02-26 20:22
比亚迪"智驾平权"战略分析 - 比亚迪通过"智驾平权"战略加快消费者智驾教育,促使智驾成为买车核心因素,标志着电动车行业竞争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变[6] - 比亚迪作为"智驾平权"先行者,预计将享受2025年销量和市占率提升机会,截至2月26日收盘价较发布会当天上涨18%[1] - 传统燃油车企和智驾技术落后的新能源车企将被加速淘汰,比亚迪凭借智驾平权+DMI 5.0技术+政策支持三重优势占据领先地位[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新能源车投资主线将聚焦"智驾成本平权"和"智驾技术引领"两个梯队[5] - 吉利作为比亚迪紧密跟随者,预计3月提出低阶车型搭载高速NOA规划,但可能面临半年时间差导致的市占率下滑风险[8] - 智驾技术头部车企如小鹏、理想、华为有望享受估值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切换的机会,小鹏2025年P/S已达1.8-1.9倍[9][11] - 理想2025年P/S仅1.1倍,在算力、数据、算法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存在低估反转机会[12] 供应链投资机会 - 比亚迪智驾入局将拉动10-20万元智驾市场供应链投资机会,上游供应链确定性最强[13] - 激光雷达赛道格局趋于稳定,重点关注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14] - 芯片行业存在国产替代机会,重点关注地平线J6芯片技术突破和降本能力[15] - 比亚迪电子在域控和智能座舱领域受益,但近期股价已反映部分预期[16] 比亚迪估值分析 - 比亚迪2025年销量目标500-600万辆,中性预期555万辆,乐观预期600万辆[26][27] - 智驾增配不加价可能对毛利率产生3个百分点负面影响,但规模效应和供应商降价可能抵消[25][29] - 中性预期下2025年归母净利550亿元,乐观预期624亿元[31][32] - 当前股价已定价中性预期,但仍具备向乐观预期演绎空间,催化剂包括订单超预期、Q4业绩超预期等[33][35] 技术发展路径 - 比亚迪可能2025年推出纯电E4.0平台,搭载第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从140Wh/kg提升至190-210Wh/kg[22][24] - 长期需关注比亚迪在智驾技术端追赶,特别是城市NOA研发进度和自研方案切换[34] - 短期风险包括Q1业绩不及预期、智驾同行跟随速度快于预期等[36][38]
中科股的“变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09:49
中科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2月25日下跌1.60%,恒生指数收跌1.32%,阿里巴巴-W(9988.HK)和腾讯控股(0700.HK)分别下跌3.76%和2.49% [1] - A股市场中兴通讯(000063.SZ)、中芯国际(688981.SH)、科大讯飞(002230.SZ)、北方华创(002371.SZ)等跌幅超过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下跌5.24%,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DRAG)大跌6.77% [1] - 恒生科技指数自2月3日以来累计上涨24%,进入技术性牛市 [5] 市场回调与疲态 - 市场出现理性交易呼声,本轮反弹由少数科技个股驱动,反弹基础小于宏观政策驱动的行情 [5] - 恒生科技指数2月17日、20日连续阴跌,20日跌幅超过3% [6] -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回落至5.81,为2021年6月以来新低 [6] - 卖空成交占比从18.9%降至13.9%,显示逼空和平仓行为 [6] 财报与市场反应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增长11%,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6] - 2月21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6.53%,阿里巴巴单日上涨14.56% [7] - 2月24日热门中概股普跌,阿里巴巴(BABA.N)、哔哩哔哩(BILI.O)跌逾10% [9] - 携程集团(9961.HK)业绩发布后跌近12%,理想汽车-W(2015.HK)逆市大涨12.52% [10]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为"标配",恒生指数目标价240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价77点 [13] - 摩根大通预期中国股票未来10-15年平均回报率为7.8%,对中国股票看法为"增持" [13] - 国盛证券认为DeepSeek模型突破证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IT基本面发生质变 [14] - 方磊指出A股市场或出现估值重估新周期,科技成长板块和顺周期板块均有表现机会 [15]
互联网平台涉税新规草案公布;ChatGPT早期奠基者全部离开;耐克营收全线下滑,打算重新聚焦“运动”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4-12-20 23:54
政治与科技人物动态 - 三位共和党议员提议埃隆·马斯克担任众议院议长 该职位拥有实权且为美国总统第二顺位继承人 但马斯克因非美国原生公民无法担任总统 [1]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布20多条帖子批评美国国会临时拨款法案 包括反对国会议员加薪 若法案未通过将导致政府停摆 [1] OpenAI人才与技术动态 - OpenAI早期奠基者阿列克·拉德福德离职 参与GPT-1到GPT-4o研发 最早将Transformer架构用于大规模语言训练的研究者之一 [2] - 随着拉德福德离职 前两代GPT论文作者已全部离开OpenAI 反映公司进入创业公司必经的人才流动阶段 [2] - OpenAI推出Mac版ChatGPT与Warp、XCode等应用打通 但该功能在11月已介绍过非全新 [3] - OpenAI发布活动即将结束 从业者猜测可能发布GPT 4.5、Agent应用或"tasks"功能 [4] 科技行业竞争 - Google发布Gemini 2.0 Flash Thinking模型 注重推理能力 对标OpenAI的o1模型 声称回答问题更快 [3] 奢侈品与运动品牌业绩 - Nike最新财季营收124亿美元同比下滑8% 全渠道业绩下滑 新CEO批评公司"失去对运动的痴迷" 将重新聚焦运动差异化 [5] -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考虑为地产业务再融资但否认分拆上市 前九个月营收128亿欧元同比下降12% 预计年底净负债达110亿欧元 [6] 餐饮与汽车行业 - 新徽菜品牌小菜园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3.65%至9.66港元/股 市值113.65亿港元 前八个月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15.3% [7] - 极越汽车数百名离职员工在总部墙壁签名维权 标语被改为"中国智能汽车维权史" [8] - 一汽集团启动涉及30多位高管的人事调整 涵盖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奥迪等子公司 [11] 互联网与电商 - 小红书大面积封禁账号 主要针对低质营销和违规引流 封号话题登顶微博热搜 [12][13] - 中国公布互联网平台涉税新规草案 要求按季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身份与收入信息 但不追溯存量收入 [14] - 印度外卖平台Zomato、Swiggy等推出10分钟内超快配送服务 去年印度线上食品消费占比仅11% 远低于美国的58%和中国的40% [15] 国际贸易政策 - 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加征关税 呼吁通过谈判解决 并提议建立欧盟电动车推广计划 [10]
博原资本二期基金完成5亿元首关:聚焦绿色智能出行、AI工业应用等领域
IPO早知道· 2024-12-12 09:37
基金募资情况 - 博原资本二期基金完成5亿元人民币首关 目标募资规模为15亿元人民币 [3] - 累计管理资金规模已达11亿元人民币 [4] - 二期基金获得博世集团基石出资 并吸引顶尖机构投资人高比例复投 [2][4] 投资策略与赛道 - 聚焦绿色智能出行上下游、本土企业出海、AI工业应用领域 [3] - 重点布局深科技和硬科技领域 背靠博世集团产业优势和全球资源 [4][5] - 关注产业链重组机会 如卡文新能源、芯联动力等案例 [5] 产业资源与投后管理 - 通过博世海外网络帮助企业开拓出海商业机会 提供供应链对接和品牌背书 [5] - 采用共同孵化、创新合作平台等方式布局新质生产力企业 [5] - 已投项目黑芝麻智能登陆港交所 佑驾创新通过聆讯 [5][9] 管理层观点 - 绿色智能出行、半导体、AI+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战略增长潜力 [5] - 全球化背景下将助力中国企业"下西洋" 实现海外市场软着陆 [5]
鸿蒙智行在豪华车市场拾级而上,月交付均价逼近 40 万元
晚点LatePost· 2024-10-01 23:49
中国电动车市场增长与自主品牌崛起 - 2020至2023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长90%,从136.7万辆增至949.5万辆,超越燃油车成为主流 [2] - 自主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2024年前8个月市场份额达58%,较2021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3] - 增程式车型增速显著,2021至2023年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06%、116%和173%,同期纯电车型增速为157%、68%和24% [3] 鸿蒙智行业绩表现与市场定位 - 问界新M7上市一年累计交付超20万辆,成为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2] - 问界M9月均交付1.6万辆,连续6个月位居中国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2] - 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39931辆,问界M9占比15496辆,成交均价39.9万元,高于奔驰(32.5万)、宝马(32.3万)等传统豪华品牌 [2] 豪华车市场评价标准变革 - 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定义从传统动力、内饰转向智能驾驶、座舱、OTA等科技属性 [4][6] - 电动车技术弥补自主品牌动力系统差距,软件价值占比提升,AI技术加速应用 [4][6] - 罗兰贝格调研显示产品体验成电动车购车首要考量,消费者愿为智能化支付溢价 [6] 鸿蒙智行产品与技术优势 - 华为主导研发全流程,覆盖智能座舱(HarmonyOS)、智能驾驶(ADS系统)等核心领域 [11][13] - ADS系统云端算力达7.5 EFLOPS,日训练里程3500万公里,全系车型累计避免63万次碰撞事故 [11][14] - 2024年上半年问界NPS达83.7%,智界NPS 84.5%,分列主流品牌第二和第一 [11] 品牌合作与战略布局 - 华为联合赛力斯、奇瑞等四家车企,推出问界、智界、享界三大品牌,尊界即将发布 [7] - 2024年密集发布问界M7 Ultra、享界S9等车型,覆盖SUV/轿车多品类,完成高端-大众化分层布局 [3][11] - 华为车BU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2.31亿元,预计全年扭亏为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