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搜索文档
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28 08:0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改革需要中央、地方和司法体系协同配合,而非简单的"涨价去产能"[1][3][6] - 改革需突破阻力最小路径,针对新兴产业内卷问题,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9][10] - 改革目标是提升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地方政府正确政绩观[7][8] 阻力最小的方向 - 资本市场和政策的阻力最小方向是上游传统行业:国央企比重高、集中度高且普遍亏损[3] - 2016年供改记忆使上游行业成为市场短期参与反内卷主题的阻力最小方向[4] - 阻力最小路径可能导致中下游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甚至加剧内卷[4] 改革之路 - 内卷式竞争背后涉及地方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政府补贴等体制机制因素[6] - 改革三方面:1)司法体系打击不正当竞争 2)中央部委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 3)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7][8] - 新兴产业内卷导致研发投入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与高质量发展初心背道而驰[10] 改革重点行业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是反内卷改革重点[9] - 新兴产业内卷外化导致廉价出口,可能损害"中国制造"形象并引发反倾销调查[10]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出口增长75.2%,但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6] 改革预期效果 - 反内卷改革将成为行业提升质量、企业改善利润率的重要催化剂[11] - 改革有望写入"十五五"规划,后续将有更多政策落地[11] - 待房地产业进入新稳态后,改革对宏观经济效果将更明显[11]
低空经济强链 储能电池扩能
四川日报· 2025-07-28 04:43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双尾蝎A"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救援平台在福建汛情中投入灾情监测与应急调度任务 [1] - 腾盾科创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定位为低空经济和无人机创新基地,预计主体建筑今年封顶,明年底投用 [1] - 公司计划从攻克技术难关、打造应用场景、探索空域、形成低空产业生态链等方面推进低空经济和无人机产业化发展 [1] - 绵阳游仙区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计划总投资约164亿元,包含无人机研发中心、低空飞行保障及应急救援装备研制中心等,一期预计11月完工、12月交付 [2] - 绵阳产业园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将突破80亿元,到2030年力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与燃机产业基地 [2] 新能源与储能产业 - 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投资百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3条生产线,年产设计产能25吉瓦时,已建成17吉瓦时 [3] - 公司产品以314安时(Ah)储能电芯为主,主要应用于工商业储能、电力储能、家庭储能等领域 [3] - 上半年公司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21%,交付量、出货量同比翻番 [3] - 公司正在建设第3条生产线,联合研制储能能量最大化的产品,预计电池容量为现有主流产品2倍以上 [3] 四川省重点项目建设 - 上半年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1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3.4% [3]
(经济观察)中国多方发力整治“内卷式”竞争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20:34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范围扩大 - 行业领域从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扩展到电商平台、外卖行业、产品质量等领域 [1] - 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多家外卖平台针对"补贴大战"问题 [1] - 曝光以"低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企业违法行为 [1]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议题聚焦 - 行业方面聚焦无序竞争、同质化竞争、低价格竞争问题 [1] - 地方政府方面存在地方保护倾向、不公平优惠政策、盲目上马项目导致重复建设和生产过剩 [1]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机制完善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平台强制低价销售扰乱市场秩序 [2]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重点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2] - 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细化要求以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2]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缓解"内卷" - 供给端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3] - 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3] - 需求端优化消费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3] - 强化市场监管整治劣质低价乱象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 [3]
GGII:超20家上市公司2025H1披露锂电项目调整
高工锂电· 2025-07-27 18:04
锂电产业调整现状 - 2024年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公告延缓、调整或终止锂电产业相关投资项目,2025年上半年共有22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3] - 国内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行业项目调整数量较多,国外电池厂及材料项目受地缘政治与成本压力冲击推进缓慢,如LG新能源退出印尼84.5亿美元电池供应链项目,国轩高科暂停美国密歇根州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项目 [3] - 跨界企业、产业链延伸项目调整较多,容百科技、金浦钛业、川恒股份、八亿时空等终止/延期/调减产能的项目均非其核心业务 [3] - 部分深耕锂电领域的企业亦调整战略,如天力锂能终止三元正极材料募投项目转投补充流动资金,欣旺达终止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3] 锂电产业调整原因 - 供需结构逆转导致产能结构性过剩与价格内卷,部分环节产品售价跌破企业成本线 [3] - 新技术迭代使原计划项目技术"过时",如磷酸铁锂材料已发展至高压实第四代产品,粉末压实密度由2.40g/cm³增至约2.60g/cm³ [4][5] - 企业现金流承压与融资环境收紧,2023-2024年碳酸锂价格跌幅超70%,部分企业计提减值超净利润50%,2024年中国新能源行业一级市场融资金额同比下降30% [6] - 地方资金撤出与政策导向调整,2024年6月工信部对新建锂电项目实行"产能利用率不低于50%"的硬性标准,部分地方城投公司因债务率红线暂停对锂电产业链项目的股权投资 [7] - 部分企业转向投资更热门的新赛道,如震裕科技终止新能源电池壳体生产项目转投人形机器人领域 [8] 跨界企业退出案例 - 2024年以来锂电产业链掀起跨界企业"终止潮",如宝明科技终止62亿元复合铜箔项目、华软科技终止4.5亿元电解液添加剂项目、黑芝麻暂缓35亿元储能锂电池项目 [9] - 中核钛白2024年新能源材料营业收入仅412.46万元,总营收占比0.06%,产能利用率仅1.95% [10] - 跨界失败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壁垒高、资源与经验短板、政策限制等 [10][11][12]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产能继续扩产、低端产能出清仍为未来1-2年主流趋势,头部企业聚焦高镍三元、(半)固态电池等产能 [15]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新型材料体系将成投资热点 [15] - 虽然海外项目因地缘风险和政策壁垒等因素项目建设进度较慢,但企业出海仍为主旋律 [15] 企业建议 - 谨慎跨界,需充分评估标的企业技术可行性与市场需求 [16] - 中小企业可通过被头部企业收并购获取技术、渠道资源 [16] - 做好现金流管理同时充分研究借力政策,如利用绿色金融、产能置换补贴等政策降低转型成本 [16]
AI点燃电力焦虑,数据中心储能锂电市场升温
高工锂电· 2025-07-27 18:04
AI发展引发的电力需求激增 - 美国PJM电力市场容量拍卖价格飙升至每兆瓦日329.17美元,同比涨幅22%创历史新高[2] - 杭州2025年上半年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同比飙升237.7%,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6月用电量同比激增60.95%[2]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翻番至945太瓦时,2024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全球发电量1.4%[2] - Redwood预测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可能占据全国电力负荷12%[2] 锂电池在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的机遇 - 高工产研预测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用锂电池出货量突破69GWh,2030年达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80%[3] - 宁德时代明确将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作为未来优质增量市场,预测2025年带来15GWh电芯需求[3] - 德赛电池推出数据中心专用86Ah高倍率电芯和LPC2.0锂电UPS系统,单机功率达320kW[4] - 德赛电池"源网荷储一体化"策略可使度电成本低至0.25元/kWh,电价高峰期帮助客户削减79%用电成本[4][5] 锂电产业链企业的战略布局 - 德赛电池与多家储能及智算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罗马尼亚Voltika集团1GWh订单[5] - Redwood在内华达落地63MWh储能微电网项目,利用退役电动汽车电池为AI数据中心供电,成本降低50%[5] - Redwood系统可保证15年以上运行时间并建立完整回收再利用闭环,解决性能一致性和安全性问题[5]
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
国金证券· 2025-07-27 15:31
阻力最小方向分析 - 市场短时间参与“反内卷”,上游行业是阻力小的方向,因其国央企比重高、行业集中度高且普遍亏损,类似2016年供改,有流动性、情绪、涨价预期和筹码结构优势[4][5] - 但仅上游涨价去产能会使中下游新兴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加剧内卷,且需经现实检验,否则有证伪风险[5] 改革综合整治内卷原因 - 部分行业内卷成因复杂,低价和供需失衡是表象,背后涉及体制机制因素,如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出口量同比增长75.2%,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40.4%,但行业利润率下滑[6] 改革综合整治方式 - 需标本兼治,涉及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司法体系协同配合,如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7] 改革重点行业 - 针对出现无序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威胁行业高质量发展且与地方政府行为密切相关的行业,如“新三样”和电商平台[9][10] 改革潜在效果 - 成为相关行业提升产品质量、优秀企业提升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的催化剂[12] - 有望写入“十五五”规划,后续大概率有更多政策落地[12] - 明后年国内需求侧如房地产业进入新稳态,改革对行业和宏观经济效果更明显[12] 风险提示 - 部分地方、行业对政策精神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运动式去产能[13] - 中美经贸会谈结果可能影响短期政策重心和落实力度[13]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孚能获定点;楚能再下订单;瑞浦净亏大幅收窄;欣旺达20GWh项目受理;湖南裕能落子马来西亚;比亚迪申请新专利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新能源公司成立与投资 - 宁德时代成立东营时代零碳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业务涵盖碳减排、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2]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人民币,同时推进西班牙5万吨项目[12][13] - 南京锂泰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锂电池安全消防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15] - 物科金硅获得战略投资,专注于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具备单炉吨级制备能力并与陕西有色达成战略合作[20] 电池技术合作与创新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供应基于SPS超级软包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3]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下线,全球首款量产800V三元增混电池,电量65KWh并支持5C超充[7] - 比亚迪申请新专利,可在电池包尺寸不变情况下增大续航里程[9][10] - 逸飞激光交付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从设计到验收仅用112天[23]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欣旺达义乌20GWh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环评获受理,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产能[8] - 江苏烨晨新材料年产4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获批,占地105亩[14] - 鼎胜新材将年产80万吨电池箔项目建设期延至2027年12月,因资金安排变化[16] -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总投资730亿元,一期包括5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18][19]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 创明新能源与平高集团储能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移动储能解决方案[4] -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签订五年16万吨铜箔采购协议,推进固态电池协同创新[5] - 紫江新材51%股份被威尔泰以5.46亿元收购,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17] 企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瑞浦兰钧上半年收入预计93-98亿元,同比增长22.4%-29%,净亏损收窄84.8%-92.4%[6] - 长城汽车Q2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提升19.46%[37]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型为仰望U7[38] - 特斯拉Model 3全球销量突破300万辆,推出限时购车权益[42] 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黑龙江鹤岗市1.8万吨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公示,分两期建设[29] - 广东梅州市拟审批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6.51亿元[30][31] - 江西瑞昌市拟建3.8万吨锂电回收项目,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拆解线[3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预计2027年达98亿元,年复合增速39.6%[25] - 叠片设备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和格林晟,第二梯队有光大激光等6家企业[25] 汽车行业动态 -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连续10个月位居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36] - 奇瑞计划全年销量200万辆,营收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球前十[39] -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40][41] - 宝马在南京设立全资信息技术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研发基地[35]
美元前景已定?若美国衰弱,犹太资本流向这两国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24
资本流动趋势 - 外资单月抛售美债规模达1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犹太资本集团从华尔街撤资,转向以色列科技和远东新能源产业 [1] - 47国推行本币结算,沙特石油贸易18%转用人民币,美元全球储备份额跌破58% [1] - 巴西稀土进口量激增两倍,中国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合收购淡水河谷15%股权 [8] 美元霸权挑战 - 美国制造业仅占GDP11%,债务利息消耗联邦税收22% [3] - 美国金融制裁使用量三年增长240%,促使多国寻求去美元化 [3] - 印度用卢比购买俄原油,法国道达尔用欧元结算卡塔尔天然气,东盟建立本币清算机制 [3] 产业转移与技术投资 - 以色列科技公司密度达硅谷3倍,网络安全出口占全球12% [6] - 中国在稀土纯度(99.999%)、锂电池、半导体等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8] - 犹太资本在华重点投资28nm芯片、生物医药、量子实验室等硬科技领域 [8] - 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比加州总部高40% [8] 新兴市场崛起 - 巴西建立"拉美纳斯达克",吸引170家犹太科技公司入驻 [8] - 人民币-雷亚尔结算已覆盖35%铁矿石贸易 [8] - 南美形成"资源-技术-货币"三角同盟,成为新资本避风港 [10] 全球产业格局变化 - 72%美国关键军工企业依赖犹太资本 [5] - 以色列2023年GDP仅4230亿美元,不足中国广东三分之一 [6] - 全球资本转向具备"产业链、创新力和劳动者韧性"的经济体 [10]
锂电产业链双周评(7月第2期):英国重启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上汽新名爵4将搭载半固态电池
国信证券· 2025-07-26 1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锂电部分环节企业受益行业反内卷,行业竞争态势与格局有望优化,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或向好 [3][14]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设备端、电池端、应用端均有进展 [3][13] - 英国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14] - 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2066 万辆,同比 +20%,2027 年有望达 2723 万辆,2025 - 2027 年均复合增速 15%;预计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为 1301GWh,同比 +24%,2027 年为 1793GWh,2024 - 2027 年均复合增速 17% [62] 各部分总结 行业动态 - 锂电部分环节企业受益行业反内卷,储能电池、磷酸铁锂正极、铜箔等行业竞争格局或优化 [3][14]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交付、电池量产、应用搭载均有进展 [3][13] - 英国出台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资 6300 万英镑建充电桩,补贴 6.5 亿英镑 [3][14] - 特斯拉发布 2025 年中报,汽车业务营收、交付量等有变动,储能业务营收、毛利率等有变化,还在人形机器人和储能领域有计划 [3][14] 新能源车产业链数据 - 2025 年 6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132.9 万辆,同比 +27%、环比 +2%,渗透率 45.8%,同比 +4.7pct、环比 -2.9pct;1 - 6 月累计销量 693.5 万辆,同比 +40% [3][37] - 2025 年 6 月欧洲九国新能源车销量 27.84 万辆,同比 +23%、环比 +21%,渗透率 28.9%,同比 +6.5pct、环比 +1.9pct;1 - 6 月累计销量 135.44 万辆,同比 +26% [3][38] - 2025 年 6 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 11.91 万辆,同比 -9%、环比 -11%,渗透率 9.5%,同比 -0.3pct、环比 +0.3pct;1 - 6 月累计销量 77.81 万辆,同比 +1% [3][38] - 2025 年 5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 92.8GWh,同比 +33%、环比 +7%;1 - 5 月累计装车量 401.3GWh,同比 +39% [43] - 2025 年 6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 58.2GWh,同比 +36%、环比 +2%;1 - 6 月累计装车量 299.6GWh,同比 +47% [50] - 2025 年 6 月国内储能及其他电池销量 37.4GWh,同比 +63%、环比 +3%;1 - 6 月累计销量 173.5GWh,同比 +109% [58] 锂电材料及锂电池价格 - 本周末碳酸锂价格 7.29 万元/吨,较两周前上涨 0.91 万元/吨,磷酸铁锂、三元正极、六氟磷酸锂报价上涨,负极、隔膜报价稳定,电解液报价下跌 [2] - 本周方形三元动力电芯/铁锂动力电芯/储能用 100Ah 电芯/储能用 280Ah 电芯报价为 0.384/0.323/0.358/0.300 元/Wh,较两周前增加 0.001/0.002/0.001/0.000 元/Wh [2]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行业反内卷的细分环节领先企业,如万润新能、湖南裕能等 [2] - 关注低空经济与机器人产业布局领先企业,如卧龙电驱、蔚蓝锂芯等 [2] - 关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领先企业,如厦钨新能、容百科技等 [2] - 关注需求持续回暖的消费电池企业,如珠海冠宇、豪鹏科技等 [2] - 关注充电桩行业领先企业,如特锐德、盛弘股份等 [2] - 关注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领军企业,如天能股份 [2] - 关注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先企业,如宏发股份 [2] 板块行情回顾 - 近两周锂电池板块上涨 4.2%、电池化学品板块上涨 4.4%、锂电专用设备板块上涨 7.9% [10] - 重点个股本周股价有变动,宁德时代 +4.3%、亿纬锂能 +3.3%等 [10] 主要公告及要闻速递 - 部分磷酸盐系正极制备技术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16] - 必和必拓与比亚迪、宁德时代达成合作 [17] - 通用汽车加速富锂锰基系电池研发 [17] - 宁德时代收获海外 2.2GWh 储能系统订单 [17] - 孚能科技获广汽定点 [17] - 豪鹏科技与宇智动力合作探索机器人领域 [17] 高频数据跟踪 - 材料价格:碳酸锂等多种材料价格有变动 [21] - 国内充电桩:2025 年 5 月新增公共充电桩 9.12 万台,同比 +26%、环比 -1%等 [24] - 海外充电桩:欧盟 27 国和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直流桩占比等有数据 [31] -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中汽协和乘联会有相关数据 [33][37] - 海外新能源车销量:欧洲九国和美国有相关数据 [38]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2025 年 5 月装车量及企业装车量、市场份额有数据 [43][46] -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2025 年 6 月装车量及企业装车量、市场份额有数据 [50][54] - 国内储能电池:2025 年 6 月销量及出口量有数据 [58] - 全球新能源车与锂电池市场展望:预计 2025 - 2027 年销量和需求量 [62]
超高镍三元材料“突围”锂电下半场竞赛!
起点锂电· 2025-07-26 14:29
锂电正极材料升级方向 - 磷酸铁锂材料升级路径包括自我更新(压实密度提升至≥2.6g/cm³)和调整配方(与锰元素复配形成磷酸锰铁锂和富锂锰基材料)[2] - 三元材料升级方向包括高镍化、高电压化和单晶化,其中高镍化是主拼技术[4][7] - 超高镍三元材料(镍含量≥90%)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国内量产企业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等[8][9][10] 三元材料市场需求 - 2024年1-5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27GWh,磷酸铁锂占比近80%,三元电池占比18.5%[2][13] - 1-5月三元动力电池出口量39GWh同比增长25%,占比近60%[13] - 四大终端市场包括新能源汽车、3C数码、低空飞行和机器人领域,其中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5年或突破1000亿元[13][14][15][16] 技术应用进展 - 大圆柱电池(如4680、4695等型号)与超高镍三元材料高度匹配,能量密度可达280-350Wh/kg[19][20][21] - 2024年中国大圆柱锂电池出货量24.96GWh,预计2030年超180GWh(年均复合增速38.6%)[22] - 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路线,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350Wh/kg,全固态目标500Wh/kg以上[24][25] 企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2.4万吨,容百科技全球市占率超12%连续四年第一[28][30] - 容百科技2024年9系超高镍产品出货2.7万吨(占比23%),同比增长170%[11][30] - 当升科技是全球首个实现超高镍单晶正极(Ni≥95%)量产的企业[33] - 厦钨新能2024年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Ni9系材料已实现百吨级交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