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搜索文档
上海小米通讯技术公司拟注销
新浪财经· 2025-09-29 11:05
公司动态 - 上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简易注销公告 公告期为9月24日至10月14日[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 法定代表人曾学忠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1] - 经营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1] 股权结构 - 公司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1]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开盘跌0.97%
新浪财经· 2025-09-29 09:40
ETF表现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9月29日开盘下跌0.97%至1.632元 [1] - 该ETF成立以来回报率达64.43%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0.42%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收益率 管理人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为单宽之 [1] 成分股表现 - 重仓股中软通动力上涨1.10% 北京君正上涨2.43% 景嘉微上涨0.40% [1] - 天孚通信下跌2.21% 新易盛下跌1.04% 中际旭创下跌0.87% [1] - 网宿科技持平 润泽科技微涨0.06% 全志科技下跌0.36% 深信服上涨0.14% [1]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
北京青年报· 2025-09-29 02:20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 中心建设成果。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已实现"五个全球前列 ",形成"五个创新领先"。 根据第三方机构初步评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创 新网络关键枢纽。 据介绍,北京已连续8年蝉联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高被引科学 家达到431人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创新城市首位;连续三年位列清华大学、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全球第三;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R&D经费投入强 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重16%左右,比肩创新领先国家水 平。 四是下大力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世界一流创新生态铸就新优势。在全国率先整合设立教育科技人才工 作领导小组,持续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中关村先行先试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科技成 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政策向全国推广,以超前模式与专业能力重塑科技企业孵化生态,北京这片创新 热土上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 五是下大力气汇聚全球科技创 ...
严监严管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9-29 00:08
核心观点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资本市场全链条监管 对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通过完善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和构建立体追责机制净化市场生态 [1][2][8] - 投资者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从"事后赔偿"转向"事前预防+多元救济" 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 示范判决等机制提升维权效率 康美药业案赔付投资者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 [5][6][7] - 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2][9] 监管执法行动 - 聚焦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重大违法行为 对康美药业 美尚生态 紫晶存储等重大财务造假案件严肃处罚 [2] - 查处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 去年以来至2025年8月已查处67家退市公司 移送33家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 [3] - 打击隐蔽性违法行为 对中核钛白定增融券罚没2.25亿元 破除造假"生态圈" 对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 [3] 制度体系建设 - 新证券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 期货和衍生品法等法规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 [2] - 新"国九条"出台后配套60余项规则 全方位重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2] - 完善行刑衔接机制 会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8] 投资者保护机制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新规 证监会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5] - 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 示范判决 持股行权等机制落地 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24.6亿元 [5] - 推动欺诈发行责令回购机制与先行赔付制度常态化落地 优化行政罚款优先用于赔付投资者的具体条件 [6] 监管技术提升 - 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管精准性 推进科技赋能监管 提升风险早识别能力 [3][4] - 会同公安部门运用联合情报导侦方式 综合运用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案件查办效能 [8] - 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线索通报处理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 打防结合的综合惩防体系 [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9.24”新政一周年:专精特新领涨,估值弹性兑现,生态跃迁开启
开源证券· 2025-09-28 20:14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在“9.24”新政一周年期间表现亮眼,北证专精特新和北证50指数涨幅分别达210.02%和163.26%,显著优于其他主要指数 [2] - 新政周年行情可分为四轮,前三轮由估值低位、小市值高弹性及AI、科技等产业趋势驱动,北交所领涨;第四轮表现为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补涨行情 [2] - 当前市场需关注国庆长假带来的避险情绪,本周北证50指数下跌3.11%,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滑 [3] -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反内卷及储能等方向,聚焦北交所具备稀缺性和专精特新属性的新质生产力公司 [66] 市场表现与行情回顾 - **整体表现优异**:自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4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210.02%和163.26%,远超沪深300(42.12%)、科创50(126.50%)和创业板指(108.14%)的涨幅 [2][13] - **第一轮行情(2024/9/23-2024/11/7)**:北证双指数涨幅巨大,专精特新和北证50分别上涨143.23%和134.9% [2][14][15];此轮行情起点估值低,北交所市盈率TTM仅17.62X,低于科创板(32.93X)和创业板(25.33X) [18][19];小市值(20亿以下涨幅均值158.91%)和信息技术行业(涨幅均值256.70%)表现最为突出 [20][21] - **第二轮(2025/1/13-2025/3/18)与第三轮行情(2025/4/7-2025/5/21)**: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涨幅分别为53.59%和45.72%,北证50指数涨幅分别为44.16%和41.73% [2][22][25][26][28];行情受益于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科技产业叙事,20亿以下小市值企业在第二轮涨幅均值达61.91% [22][29][31][32];行业方面,第二轮高端装备和信息技术领涨(涨幅均值分别为69.74%和68.67%),第三轮医药生物领涨(涨幅均值53.10%) [22][35][36][38] - **第四轮行情(2025/8/1-2025/9/24)**:市场风格切换,科创50和创业板指涨幅(40.48%和37.15%)高于北证双指数(北证专精特新13.88%,北证5011.22%) [2][39][40];北交所内部化工新材行业(涨幅均值19.40%)和100亿以上大市值企业(涨幅均值10.60%)表现相对较好 [2][42][45] 近期市场动态 - **指数与估值**:截至2025年9月26日当周,北证50指数报1,528.98点,周下跌3.11%,指数PE TTM为71.74X;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报2,652.61点,周下跌3.49%,指数PE TTM为81.82X [3][51][55][56];北交所整体PE估值由前一周的53.66X下跌至50.83X [46][47] - **流动性**:当周北证A股日均成交额为221.62亿元,较上周下滑20.71%;日均换手率为4.72%,较上周下降1.27个百分点 [3][48][50] - **估值结构**:截至2025年9月26日,北交所PE TTM超过45X的企业数量达143家,占比51.62%,其中60家企业PE TTM超过105X,占比21.66%,过高估值企业数量已超过2024年11月7日的前期高点 [57][58][59][60][61] - **行业估值**:按开源证券分类,北交所五大行业PE TTM(剔除亏损)分别为:高端装备42.53X、信息技术102.55X、化工新材47.51X、消费服务54.90X、医药生物44.06X [3][62][64] 上市与新股情况 - **新股表现**:2024年初至2025年9月26日,北交所共有38家企业新上市,新股首日涨跌幅均值高达264.20%,中值为243.22% [69][74][78][79];2025年上市的15家公司首日涨幅均值为335.51%,本周新股锦华新材首日涨幅为133% [69][74] - **发行节奏**: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2025年至今(9月26日)上市企业为15家,近期发行审核会议频率有所提升 [69][80][81] IPO审核与监管动态 - **审核进展**:2025年9月22日至26日当周,精创电气、大鹏工业、泰凯英3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至“已注册”;蘅东光更新状态至“已过会”;新天力将于9月30日上会审议 [4][83][84] - **监管动态**:当周,北交所继续将退市风险警示股票“*ST云创”列为重点监控股票;对10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并对41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专项核查 [4][85]
星巴克人事地震,传奇女CTO辞职,离职真相引猜测
36氪· 2025-09-28 10:04
核心人事变动 - 星巴克首席技术官Deb Hall Lefevre已宣布辞职,由全球体验技术高级副总裁Ningyu Chen担任临时首席技术官 [1] - 此次人事变动由新任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通过内部信披露 [1] - Lefevre将留任至年底以协助交接工作,其离职原因有传言称是考虑退休或个人职业规划 [6] 离职高管背景 - 离职首席技术官Deb Hall Lefevre拥有超过30年跨行业技术管理经验,职业轨迹涵盖摩托罗拉、麦当劳、Circle K等巨头 [2] - 其在麦当劳任职15年期间,负责北美约1.4万家餐厅的数字化转型,推出了首款APP并引入客户自助点餐机等 [3] - 在Circle K担任全球CTO时,负责统领1.55万家门店、12.5万名员工的技术战略,日均分析900万顾客行为 [3] - 她于2022年5月加入星巴克,是推动公司“科技+咖啡”使命融合的核心人物,并于2024年斩获CIO ORBIE领导力大奖 [5] 公司战略背景 - 人事变动正值星巴克深化“Back to Starbucks”战略期,该战略强调提升门店体验、优化操作效率及技术赋能 [6] - 2025年6月,公司宣布组织变革,技术部门运营将并入/汇报给财务部门,Lefevre转而向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汇报 [6] - 公司同期选举Dambisa Moyo和Marissa Mayer加入董事会,以增强在技术、转型和全球化方面的经验 [8] 公司经营状况 - 星巴克当前面临全球裁员、大幅削减成本、高层重组、业绩下滑、经营压力陡增、股价下跌等多重挑战 [10] - 公司于今年2月份裁员1100名员工,对IT团队打击尤为沉重,并正将越来越多IT工作外包给印度服务商团队 [10] - 有观点认为,随着大模型、Agent等新兴技术普及,公司或许需要新的技术领袖来带领其走出当前困境 [11]
去美国的“打工人”天塌了,特朗普10万美元签证费击碎“美国梦”,美企加速外包,加拿大趁机“抢人”
36氪· 2025-09-28 09:05
H-1B签证新规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H-1B签证新规,将申请费从2000-5000美元大幅提高至10万美元,涨幅近50倍 [1][2] - 新规适用于9月21日后提交的新申请,为一次性收费 [2] - 美国国土安全部拟引入“加权抽签”制度,工资越高则中签概率越大,改变了人才筛选逻辑 [1][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科技界立即陷入恐慌,特斯拉要求境外员工立即返美,三星组织政策解读会,显示企业内部震动与焦虑 [2] - 商业交易平台DesignRush数据显示,每年新发放的8.5万份H-1B签证中约有5.5万份与计算机相关 [7] - 科技行业年招聘H-1B员工成本将从2-4亿美元飙升至55亿美元,可能迫使招聘重点转向资深人才,导致人才梯队断层 [7] 对初创企业的影响 -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报告显示,超一半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初创企业至少有一位移民创始人 [5] - 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警告,10万美元费用对员工少于25人的小型企业成本过高 [5] - AI初创公司指出高昂费用使其海外招聘计划无法实现,扼杀了依赖精英工程师的创新模式 [5] 对印度IT服务公司的影响 - 2024年美国H-1B签证获批数量前十公司中,塔塔、印孚瑟斯、威普罗三家印度IT服务公司上榜 [6] - 分析师估算,新签证费可能导致这三家印度IT巨头的核心运营利润被削减7%-15% [6] - 新规可能迫使印度IT公司改变其长期依赖的商业模式 [6] 对美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影响 - 从常春藤盟校到州立大学及医学院,每年申请数千份H-1B签证招聘科研人员及教职员工 [10] - 每人增加10万美元预算将迅速蚕食科研经费,可能迫使高校减少外籍招聘,影响实验室项目及科研实力 [10] - 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生表示校方已邀请律师为国际学生答疑,反映出普遍担忧 [10] 引发的连锁商业反应 - AI初创公司Otter.ai表示可能减少H-1B员工数量,将部分员工外包至印度等其他国 [12] - 薪资公司Native Teams称,寻求免签证全球招聘选择的美国公司数量增加了50% [12] - 埃森哲已计划在印度安得拉邦设立新园区,新增约1.2万个就业岗位 [14]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 - Native Teams表示雇用一名H-1B员工相当于在其他国家远程雇用20名员工 [13] - 加拿大皇家银行CEO称新规是加拿大吸引科技人才的“重大机遇”,可能加速其创新领域增长 [13] - 加拿大可能吸引原计划赴美的印度、南亚或欧洲人才 [13]
新华社经济随笔丨在这些展会上感受“数智”新气象
新华网· 2025-09-27 20:51
数智技术应用与创新 -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等数智技术在展会中占据核心地位,具体应用包括智能眼镜多模态交互、5G-A网络部署无人矿车、具身智能机器人分拣铸件 [1] - 多语言交互技术平台支持多语种实时对话与场景化翻译,AI医生提供问诊服务,登山服内置北斗芯片实现轨迹追踪与一键救援功能 [2] - 华为展出算力总规模达300 PFLOPS的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展示国产算力系统级创新 [3] - 讯飞星火大模型在教育、医疗、汽车、金融、工业、能源等领域带来全链条变革,智慧矿山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无人值守”,农业借助气象土壤数据实现精准作业 [4] - 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数字政务机器人等技术正提升生活便捷性与政务服务效率 [4]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规模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3] - 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已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超1500个 [3] - 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31个省份算力标识系统贯通,推进全国算力资源互联互通 [3]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吸引154个国家和地区、33家国际组织参展,主宾国印度尼西亚产生超50亿元人民币采购意向,主宾国阿联酋参展人数80人为历年之最 [5] - 北斗系统引导出长期可持续的技术转移项目,帮助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将先进技术融入本土发展 [5] - 中国积极搭建数智领域开放平台,促进技术共享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数字经济 [5][6]
我省大力推进琼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9-27 08:46
我省大力推进琼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琼台携手共筑未来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君 9月27日,2025年琼台经贸合作交流会将在海口开幕,吸引来自台湾岛内工商业界、大陆台商协 会、海南省台商企业及各地台青代表等200余人参与。 琼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似。琼台交流合作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对海南自贸 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落实各 项惠台政策措施,同台胞台企分享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机遇, 增强台胞台企扎根海南发展的信 心,加快琼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成果斐然。 分享发展机遇 经济合作紧密 近年来,我省从出台惠台政策、搭建合作平台、落实招商项目等方面着力,积极促进琼台产业合 作。2025年1月至7月,海南对台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0.4%。截至今年8月,海南累计注册台资企业超过 2808家,累计实际使用台资突破59亿美元。 促进心灵契合 加强文化交流 8月24日至25日,2025年第二届琼台"宝岛杯"两岸青少年文体交流活动在海口举行,来自琼台两地 的2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与。此次活动让琼台两地青少年在文体交流中 ...
3只科创板股大宗交易成交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23:24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17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40笔 成交量2353.27万股 成交金额6.96亿元 [1] - 中微公司成交金额最高 达2.44亿元 涉及6笔交易 成交量92万股 [1] - 海光信息和合合信息成交金额分别为1.27亿元和1.00亿元 [1] 个股折溢价情况 - 折价率最高为燕麦科技19.74% 博众精工17.28% 万德斯15.46% [1] - 航天宏图出现溢价交易 溢价率达9.14% [1] - 寒武纪和博瑞医药大宗交易价格与收盘价持平 [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50指数当日下跌1.60% 大宗交易个股平均下跌1.07% [1] - 品茗科技上涨20.00% 复洁环保上涨10.01% 和辉光电上涨2.45% [1] - 中微公司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80亿元 寒武纪净流入7070.38万元 [2] - 海光信息净流出7.15亿元 博瑞医药净流出4.21亿元 合合信息净流出2.96亿元 [2]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14笔交易 涉及5只个股 [2]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为中微公司2.17亿元 海光信息1.27亿元 合合信息1.00亿元 [2] - 和辉光电成交量最大 达1810万股 成交金额4936.7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