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恒汇涨2.11%,成交额1.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40.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1日盘中报79.40元/股,上涨2.11%,总市值190.21亿元 [1] - 当日成交1.97亿元,换手率5.56%,主力资金净流入540.4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0.77%,近60日上涨40.53%,但近20日下跌10.91% [1] - 今年以来已1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25日龙虎榜净买入1.69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特大单买入1500.59万元,占总成交7.61%,卖出851.69万元,占比4.32% [1] - 大单买入4276.34万元,占总成交21.68%,卖出4384.82万元,占比22.23% [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成立于2017年12月7日,于2025年6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卡业务(收入占比59.74%)、蚀刻引线框架(28.34%)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6.1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近端次新、eSIM、物联网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73万,较上期减少30.05%,人均流通股1219股,较上期增加42.96%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4.51%,归母净利润8895.45万元,同比减少11.94% [2] 分红信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0亿元 [3]
立昂微:12英寸重掺外延片订单饱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1:48
南方财经10月21日电,立昂微(605358.SH)在2025年9月25日至10月17日的调研中表示,公司衢州基 地12英寸硅片产能为15万片/月,其中重掺外延片产能10万片/月,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低电阻产品订单 饱满,正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公司回应,12英寸轻掺抛光片产能为5万片/月,硅片产品验证周期较长, 下游客户新产品开发与新产线建设为国产替代提供主要机遇。 ...
中信建投:金刚石散热材料优势显著 算力需求与第三代半导体带动高端市场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1:42
金刚石作为半导体衬底材料优势显著 1)高热导率:金刚石在目前已知材料中热导率最高,能在高功率密度设备中有效散热。2)高带隙:金刚 石的带隙约为5.5eV,能够在高温、高电压环境中稳定工作,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功率电子设备。3)极高 的电流承载能力:金刚石的电流承载能力远超传统半导体材料,能适应高电流应用。4)优异的机械强 度:金刚石的硬度和抗磨损性使其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增加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5)抗辐射性:金刚石的抗辐射性使其适合用于空间、核能等高辐射环境中。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与标准变化。 随着半导体产业遵循着摩尔定律逐步向2纳米、1纳米甚至是埃米级别迈进,尺寸不断缩小,功率不断增 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管理挑战。芯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散热不及时芯片温度将急剧 上升,进而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芯片内部热量无法有效散发时,局部区域会形成"热点",导致性能下 降、硬件损坏及成本激增。 金刚石是良好的散热材料 传统金属散热材料(如铜、铝)虽然导热性能较好,但其热膨胀系数与高导热、轻量化要求难以兼顾。金 刚石作为一种散热材料,它的热导率 ...
上海新阳股价涨5.13%,申万菱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1万股浮盈赚取8.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49
申万菱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7067)基金经理为刘敦、夏祥全。 10月21日,上海新阳涨5.13%,截至发稿,报58.87元/股,成交3.86亿元,换手率2.41%,总市值184.49 亿元。 资料显示,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思贤路3600号,成立日期2004年5月12 日,上市日期2011年6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一类为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用关键工艺材料及配 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为客户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另一类为环保型、功能性涂料的研 发、生产及相关服务业务,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整体涂装业务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集成电 路材料74.93%,涂料品20.86%,集成电路材料配套设备及配件2.76%,集成电路电镀加工1.34%,其他 0.11%。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申万菱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上海新阳。申万菱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7067)二季度 持有股数3.0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0.83%,位居第九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8.64万 元。 申万菱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7067)成立日期2023年2月14日,最 ...
江丰电子涨2.00%,成交额2.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1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94.26元/股,成交额2.87亿元,换手率1.39%,总市值250.0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5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87%和5.05%,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80%和24.5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6.32%,近5日、20日、60日涨跌幅分别为-10.99%、21.30%和35.98% [1] - 最近一次于9月24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237.06万元,买卖总金额分别占成交额的17.65%和17.59%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8.71%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56.7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超高纯靶材63.26%,精密零部件21.90%,其他14.8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00万,较上期增加52.64%,人均流通股3161股,较上期减少34.4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16.20万股,较上期减少4.7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46.73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成立于2005年4月14日,于2017年6月15日上市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电子化学品、存储概念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8亿元 [3]
中晶科技涨2.00%,成交额1972.9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0%,报35.68元/股,成交额1972.96万元,换手率0.58%,总市值46.2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23万元,大单买入239.54万元(占比12.14%),卖出200.31万元(占比10.1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12%,近5个交易日下跌4.80%,近20日上涨0.90%,近60日下跌0.22%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成立于2010年1月25日,于2020年12月18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半导体单晶硅片52.93%,半导体功率芯片及器件31.50%,半导体单晶硅棒14.06%,其他1.5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安防、集成电路、芯片概念、半导体、汽车电子等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减少1.62%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2573.66万元,同比增长144.0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50.96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76万,较上期增加24.77% [2] - 人均流通股2546股,较上期减少20.7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9.72万股,较上期增加4.60万股 [3]
有研新材涨2.02%,成交额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09:56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有研新材十大流通股东中,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 ETF联接A(007300)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27.8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55.5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 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80.8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3.74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 (51210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47.6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03.82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 (159845)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22.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6.39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 (516150)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01.9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55.97万股。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 主题ETF(159516)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70.7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3.39万股。 资料显示,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号D座有研科技创新中心18层 1801,成立日期1999年3月12日,上市日期1999年3月1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 光电材料、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
纳米铜膏上车,全球首家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0 0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平创半导体官微 ,作者平创半导体 平创半导体官微 . 平创半导体官方公众号。平创致力于发展以SiC、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高效能量转换与控 制技术,并针对电力电子行业和数字能源产业提供完整的系统及应用端解决方案。 全球首家 平创半导体自主研发的有压烧结纳米铜膏此次拿到头部车企项目定点,标志着平创半导体成为国内 首家突破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材料国际壁垒和全球首家实现纳米铜膏上车应用的企业。 平创半导体现已开发出量产芯片级铜膏和系统级铜膏,一期生产线现已建成月产达500kg/月,二 期生产线规划1000kg/月。 芯片级铜膏(seCure-BC1113)以纳米铜粉为导电主体,低沸点无残留挥发性溶剂为载体的低温有压 烧结型铜浆,支持氮气环境烧结,烧结后形成的连接层具有出色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较高的连接 强度,可适配金、银、铜等不同芯片表面镀层,适用于低成本耐高温可靠性功率芯片封装方案。 | 测试项目 | | 参数 | | --- | --- | --- | | 膏体参数 | 粘度 | 45±10 Pa·s | | | 固含量 | 80%±1% | | | 烧结温度 | ≥250°C | | 工艺 ...
半导体合成石英材料国产化进程与竞争格局:谁在制造光刻机的“瞳孔”?
材料汇· 2025-10-19 21:48
核心观点 - 合成石英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芯片制造的精度与良率,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变革,该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2] 核心应用与市场地位 - 合成石英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三大核心应用场景:光刻工艺中的掩模版基板、光学系统中的精密光学元件、工艺耗材领域的扩散炉管等产品[4] - 在光刻工艺中,高端ArF浸没式光刻和EUV光刻已完全采用合成石英基板,其全球市场份额稳定在60%-70%之间[6] - 掩模版全球市场规模约50-6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达1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10] - 石英光学元件全球市场约15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应用占比70%,规模超过100亿美元[11] - 中国市场的石英耗材规模达50-60亿元人民币[12] 技术特点与成本结构 - 合成石英材料需要满足极端技术指标:193nm波长处透过率超过99.5%,内部缺陷密度需控制在每平方厘米个位数水平,热膨胀系数低于5×10⁻⁷/℃[14] - 每台先进光刻机需要消耗500公斤至2吨合成石英材料,按市场价每公斤1500元计算,原材料成本达75万至300万元,制造过程中材料损耗率高达25%-33%[16] - 在价值1亿元的光刻机中,光学系统物料成本占比达50%-60%,其中曝光源组件约2500万元,光学元件约3000万元,石英材料在光学元件成本中占比33%-50%,每台光刻机中石英材料价值贡献达1000万至1500万元[16] - 量检测设备虽然单台石英用量较少,光学系统成本在500-600万元之间,但这类设备数量占芯片工厂设备总量的75%,累计需求不可忽视[18] 全球格局与国产化现状 - 全球合成石英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德国贺利氏、日本东曹、日本小原和美国康宁四家企业控制超过80%的高端市场份额,在EUV光刻用超高纯度石英材料领域几乎形成完全垄断[21] - 中国半导体用石英材料整体国产化率约20%,但在不同细分领域进展悬殊:G线光刻和显示面板领域国产市场份额达40%-50%,半导体石英耗材和I线以下低端产品市场国产份额高达70%-80%,但用于DUV光刻的掩模版基板材料国内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EUV光刻用石英材料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20][22][23] - 技术差距深层原因包括原材料纯度不足、熔炼工艺落后、检测标准和设备不完善等[24] 国内外主要竞争者分析 - 国际巨头各具特色:贺利氏以完整产品线和技术积累著称,日本东曹和小原在高端光学级石英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康宁在石英玻璃掺杂和改性方面拥有独特技术[26][27] - 国内领军企业中,菲利华已构建从高纯石英砂到精密石英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在中国石英掩模版市场占有率约25%,神光公司专注于高端光学元件材料,长飞石英正从通信光纤向半导体用高端石英材料领域拓展[28] - 在石英制品和耗材领域,凯德石英、宁波云德等企业已建立明显成本优势和市场地位,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约三分之一份额,国内光学元件制造商如福光股份、茂莱光学等已有20%-30%的石英材料转向本土采购[30] 国产化进程与未来前景 - 中国合成石英材料国产化进程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加速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进口替代"政策提供支持,中美科技竞争带来的供应链安全顾虑促使国内芯片制造商更积极验证和采用国产材料[32] - 在量检测设备领域国产化窗口已经打开,国内量检测设备制造商快速成长为国内光学厂商提供市场机会,在28纳米制程对应的I线光刻领域国产材料已开始小批量试用[33] - 未来五年发展前景显示分化趋势:成熟制程对应石英材料领域国产化率有望从当前50%提升到80%以上,DUV光刻用中高端材料领域预计从不足10%提升到30%左右,EUV光刻材料领域实现突破仍需较长时间[34] - 产业链协同创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企业需要更早介入设备厂商研发流程,设备厂商需要向材料企业开放更多技术需求[34]
地缘风险降温,油价继续震荡下行
平安证券· 2025-10-19 19: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石油石化行业:地缘风险降温,油价继续震荡下行 [1][6] - 氟化工行业:热门氟制冷剂品种供需偏紧,价格高位续涨 [6] - 半导体材料行业:周期上行加速,国产替代强势助推指数上涨 [8] 化工市场行情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基础化工指数收于3,951.07点,较上周下跌5.83% [10] - 石油石化指数收于2,250.51点,较上周下跌2.59% [10] - 化工细分板块中,氟化工指数下跌8.14%,半导体材料指数下跌6.79% [10]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22% [10] - 申万三级化工细分板块周涨跌幅前三为:动力煤(+6.00%)、焦炭Ⅲ(+4.59%)、焦煤(-0.24%)[12] 石油石化 - 油价表现: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WTI原油期货收盘价下跌1.0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下跌1.21% [6] - 地缘政治:中东地缘风险降温,加沙停火协议签署;俄乌及美委风险仍在发酵;中美贸易摩擦面临反复风险 [6] - 基本面:OPEC维持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为增加130万桶/日,2026年增加140万桶/日 [6] - 宏观层面: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公共服务停滞、经济运行承压 [6] 氟化工 - 价格表现:R32制冷剂价格延续高位,R134a制冷剂高位续涨 [6] - 供给端:二代制冷剂产量继续下降,三代制冷剂产量及配额被锁定,行业集中度高 [6] - 需求端:下游空调行业2025年10-12月排产预计环比增加4.2%、25.3%和16.6%;汽车产销持续高增长,2025年9月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 [6] 聚氨酯 - 市场状况:旺季需求支撑,价格持稳运行 [34] 化肥 - 市场状况:秋肥收尾,冬储未起 [57] 化纤 - 市场状况:金九银十旺季效应驱动,纺织行业生产动能复苏 [68] 半导体材料 - 行业趋势:半导体库存去化趋势向好,终端基本面逐步回暖 [7][8] - 市场表现:费城半导体指数、申万半导体指数、万得半导体材料指数均有上涨 [7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板块:石油石化、氟化工、半导体材料 [7][86] - 石油石化:建议关注盈利韧性强的“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 [7][86] - 氟化工:建议关注三代制冷剂产能领先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及上游萤石资源企业金石资源 [7][86] - 半导体材料:建议关注南大光电、上海新阳、联瑞新材、强力新材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