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烯期货和期权
icon
搜索文档
期货衍生品“上新”不断 补齐短板服务实体经济显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05 00:44
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加速 - 中国证监会提出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业内预计将有铂、钯期货和期权等新品种面市 [1] - 2023年内已有7个期货和期权新品种上市 包括白糖系列期权、铝合金期货和期权、纯苯期货和期权、丙烯期货和期权等 [2] - 新品种紧扣"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战略 集中在农产品、化工品、新能源和有色金属等领域 [2] 新品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纯苯和丙烯期货上市丰富了石化产业品种 为下游苯乙烯和聚丙烯企业提供原料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2] - 自2022年8月以来期货和期权新品种累计达50个 期货市场品种总量达152个 在新能源、农产品、金属等领域创新品种功能发挥显著 [3] - 企业参与度快速提升 积极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并探索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 [3]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丙烯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日益完善 成为亚太地区相关贸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4] - 我国在部分重要工业品领域正从"规模优势"向"定价优势"迈进 增强了相关产业链国际话语权 [4] 未来创新方向 - 业内期待推出国债期权等利率类衍生品 与国债期货形成场内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双支柱" [4] - 绿色金融方向期货品种创新受关注 如电力期货和碳排放权期货 对能源转型和碳市场发展有深远意义 [5] - 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完善国内碳市场衍生品体系 为控排企业提供更灵活对冲工具 探索"期货+碳金融"联动机制 [5]
内蒙古百企聚首探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期货日报· 2025-07-29 00:49
内蒙古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培训 - 培训由郑商所等五家机构联合主办 旨在引导煤化工 软商品等优势产业实体企业科学利用期货市场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1] - 近百家企业参与 包括内蒙古国有企业 大宗商品相关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 [1]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 2024年发布套保公告的上市公司达1503家 套保参与率28.6% 过去10年参与企业数量年复合增速23% [1] - 华友钴业 云天化 中粮等企业已将期货工具纳入整体发展战略 形成成熟风险管理模式 [1] 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情况 - 郑商所2024年数据显示 与内蒙古产业关系密切的品种中 菜粕 玻璃等8个品种产业客户数量增长超20% [1] - 烧碱 锰硅等品种产业客户持仓占比同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1] - 化工 粮油 养殖等行业企业经常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 原料成本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生存 [2] - 川农化肥通过尿素期货套期保值 在2024年国储任务中实现期现综合盈利50元/吨 [2] 企业套期保值实践 - 企业从传统现货贸易转向基差交易和含权贸易 实现从绝对价格博弈到风险精准管理的转变 [2] - 通过嵌入期权的含权贸易 企业可定制结算条款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灵活平衡 [2] - 天职国际提出"套期保值五位一体业财融合方法论" 强调以风险为导向 以流程为对象 以制度为平台 以财务为支撑 以IT为保障 [3] 交易所服务与品种发展 - 上期所 郑商所 大商所和广期所推动品种业务更加贴合产业发展实际 [3] - 油菜籽行业80%的菜油贸易和超90%的菜粕贸易以基差方式进行 菜油期货价格被纳入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商品价格监测范围 [3] - 郑商所47个上市品种构建了聚酯 煤化工 油脂油料等多个板块体系 [4] - 7月22日上市的丙烯期货和期权进一步完善煤化工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 [4] 内蒙古资本市场现状 - 内蒙古有29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7868.80亿元 [4] - 仅6家参与套期保值 占比20.69%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上市公司多集中于能源 农牧业等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领域 [4]
丙烯期货上市赋能行业风险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11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背景 - 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补齐烯烃产业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标志着我国化工期货品种体系进一步完善 [1] - 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上游原料包括原油、石脑油、煤炭等,下游有聚丙烯、环氧丙烷等8种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纺织等领域 [2]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丙烯表观消费量5536万吨,市场规模约3845亿元 [2] 丙烯行业现状 - 2014年至2024年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达到12.8%,但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4%至77%的低位 [2] - 行业竞争充分,2024年我国丙烯生产企业有100余家,前10家企业产能合计占比56.4%,前20家企业占比73.4%,前30家企业占比82.1% [3] - 丙烯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剧烈波动特征,实体企业面临原料价格波动与终端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 [3] 风险管理需求与工具创新 -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填补了产业风险管理空白,企业可借助工具锁定采购或销售价格,规避现货市场波动风险 [4] - "期货+期权"双重设计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套保工具选择,有利于全国丙烯产业链健康发展 [6] - 丙烯期货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调效应,完善产业链套保策略,实体企业可通过跨品种套利等操作实现全产业链风险管理 [6]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期货市场为产业链提供连续、权威的价格信号,减少传统定价模式中的信息盲区,助力基差等贸易模式创新 [6] - 贯通"液化石油气—丙烯—聚丙烯"衍生品链条,产业企业可利用多维度套保体系提升抗波动能力 [7] - 期货价格信号可引导资源配置,促进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为行业整合、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9] 国际定价权与市场拓展 - 丙烯期货推出有助于提升中国丙烯价格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内企业外贸交易 [8] - 随着市场流动性提升和参与者结构完善,丙烯期货价格信号有望被国际市场认可,成为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的重要定价基准 [9] - 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丙烯净进口地区,对中国价格参考的需求日益增长 [9]
中国首个烯烃类衍生品工具上市 全天成交金额达62.4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23 01:04
行业影响 - 中国首个烯烃类衍生品工具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首日成交4.7万手,持仓量1.0万手,成交金额62.4亿元,运行平稳[1] - 丙烯期货和期权补齐烯烃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调效应,丰富产业链衍生品类型[2] - 新品种上市有助于将化工产品"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提升能源化工产品定价影响力[2] 企业参与 - 丙烯期货首日挂牌7个合约全部飘红,反映出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高[4] - 实体企业参与积极,物产中大化工集团与中基石化摘得产业企业成交首单[5] - 企业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新品种有助于应对价格波动,提升经营稳定性[5] 市场功能 - 为产业提供定价参考、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工具,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2] - 不同工艺路线的上游企业可构建价差组合模拟加工过程以保护利润[2] - 预期传统长约及现货贸易模式逐步向基差贸易转变,优化贸易模式[2] 产业链影响 - 填补碳三产业链衍生品空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直接风险管理工具[3] - 与聚丙烯、甲醇等品种形成联动,增加跨品种套利机会,提升市场流动性[3] - 期货公司可通过新品种拓展客户群体,深化产业链服务[4]
现场 | 炼化一体化项目如何优化效率?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赋能烯烃产业链
搜狐财经· 2025-07-22 17:28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 - 丙烯期货和期权于7月2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3] - 郑商所理事长熊军表示,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能够补齐烯烃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原油、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形成协同效应 [4] - 上市后将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助力把我国化工产品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 [4] 丙烯产业链概况 - 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其中聚丙烯(PP)是主要产品,占比67.7%,丙烯腈占比6.6% [5] - 2014-2024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从1553万吨增长至3775万吨,累计增长143.1%,年均增长率为9.3% [7] - 2024年我国丙烯产能为6973万吨,产量为5341万吨,表观消费量为5536万吨,市场规模约为3845亿元 [10] 丙烯下游应用 - 聚丙烯可广泛应用于化纤、家电、汽车、包装等领域 [7] - 丙烯腈可用于生产ABS树脂、腈纶、丁腈橡胶和聚丙烯酰胺等 [8] - 2024年我国腈纶产量为62万吨,同比增长2.6%,吉林化纤腈纶年产能为5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0% [9] - 丙烯腈还是生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主要原料,2024年我国碳纤维产能为13.55万吨 [9] 企业动态 - 荣盛石化聚丙烯设计年产能为180万吨,ABS树脂设计年产能为160万吨,在建ABS产能120万吨,丙烯腈产能66万吨 [7][8] - 恒力石化运营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12] - 金能化学丙烯年产能为180万吨 [12] - 东华能源的PDH产能和聚丙烯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14] 行业影响 -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化"转型 [12] - 期货市场为产业链提供连续、权威的价格信号,减少传统定价模式中的信息盲区 [14] - 丙烯期货上市能打通"液化石油气-丙烯-聚丙烯"的金融衍生品链条 [14] - 有助于提升中国丙烯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更好服务我国丙烯产业链企业参与全球市场 [15]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对等关税”再临,TACO面临考验
天风证券· 2025-07-15 17:17
报告核心观点 7月以稳应变谨防过热,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特朗普2.0对等关税或使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中美贸易豁免期限临近,三季度稳增长压力或增大;预计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协同,后续政策转向结构宽松应对潜在影响 [114] 海内外政策要闻 国内政策要闻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巴西中资企业座谈会,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要性,中巴在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成果显著,深化合作有积极意义 [11] - 丁薛祥副总理出席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提出四点建议推动数字经济合作,强化成员国合作有积极影响 [12][13][14] - 其他政策涉及货币财政、资本市场、产业、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对经济各方面发展有推动作用 [4] 海外政策要闻 - 美国实施新一轮关税极限施压,特朗普向25个国家下“最后通牒”,或受贸易逆差、债务付息压力等因素影响 [19] - 特朗普再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虽难迫使鲍威尔辞职,但可能产生压力 [20][21] 政策导向分析 - 上周海外政策聚焦美国关税施压和特朗普催降息;国内政策聚焦多个重要会议和多项政策发布 [22][23] 权益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A股三大权益指数7月以来延续上涨,万得微盘股指数涨幅近3%,南向资金净流入,MSCI中国A股指数上涨,股指期货四大品种上涨,美股三大股指回落 [25] 政策影响分析 - 保险公司“长钱长投”有制度性突破,预计后续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方案或推出 [26] - 沪深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出台监管措施,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报告范畴,促进交易规范发展 [27] 固收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定调宽松,7月上旬资金面宽松,央行净回笼资金,DR007维持低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反弹 [49] 政策影响分析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扩容至四类非银机构,可拓宽海外资产配置渠道 [50] - 6月PPI同比跌幅扩大,预计财政加力扩容,需警惕输入型通胀抬头 [51][53]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有色金属价格走低,原油价格回升,贵金属价格反弹,黑色金属价格反弹,猪肉价格反弹猪粮比高于预警区间 [68][69][71][72][73] 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 商务部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合理审查出口许可申请 [90] - IEA报告今年原油供给远超需求,下调需求增长预期 [91] - 上半年黄金ETF净流入创5年新高,投资者寻求避险使贵金属投资需求激增 [91] - 发改委明确新型城镇化目标,以资金为抓手加大重点领域投入 [93] - “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提升,“十五五”将继续加强保护修复 [95] 外汇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美元指数震荡小幅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抬头,相关汇率指数有反弹 [96] 汇率政策影响分析 - 6月外汇储备上升,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经济稳健利于储备稳定 [97] - 马来西亚下调基准利率,中美外长吉隆坡会晤有建设性成果 [98][99]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7月以稳应变谨防过热,重视黄金,债券挖掘转债;特朗普2.0对等关税使市场不确定性上升,预计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协同应对潜在影响 [114] 本周大事前瞻 本周将公布上半年进出口、金融数据,二季度GDP等经济数据,还有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要事件 [116]
冠通期货资讯早间报-20250707
冠通期货· 2025-07-07 14: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隔夜夜盘市场走势、重要资讯、金融市场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期货市场各品种表现、宏观经济动态、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等,为投资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投资参考 各部分总结 隔夜夜盘市场走势 - 国际贵金属期货小幅收涨,COMEX黄金期货收涨0.11%报3346.5美元/盎司,周涨1.79%,COMEX白银期货收涨0.14%报37.135美元/盎司,周涨2.1% [2] - 国际油价全线走低,美油主力合约跌0.75%报66.5美元/桶,周涨1.5%;布油主力合约跌0.42%报68.51美元/桶,周涨2.56% [3] - 伦敦基本金属收盘全线下跌,LME期镍跌1.24%报15260.00美元/吨,本周累计上涨0.1%;LME期铜跌1.03%报9852.00美元/吨,本周累计下跌0.26%;LME期锌跌0.55%报2735.50美元/吨,本周累计下跌1.57% [3] -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丁二烯橡胶跌超2%,20号胶(NR)跌超1%,纯碱、橡胶、燃料油跌近1%;苯乙烯(EB)、棉花、菜粕、棉纱、烧碱小幅上涨 [3] 重要资讯 宏观资讯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报1763.49点,与上期相比跌98.02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1342.99点,与上期相比跌1.9% [5]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不同国家征收60% - 70%、10% - 20%不等的关税,8月1日开始支付 [6] - 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后,双方确认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具体细节,中方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取消对华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6] - 丹麦航运巨擘马士基估算企业运往美国货柜货物面对的有效关税税率平均为21%,低于美国4月暂停对等关税前高峰的54% [7] - 6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739579418手,成交额为52793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1%和17.25% [7]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基本完成,关键在于欧方政治意愿 [9] 能化期货 - 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并督促做好准备工作 [11] - 郑商所公开征集丙烯期货指定交割仓(厂)库,范围为浙江、江苏等多地 [11] - 欧佩克6月石油产量上升,沙特增幅最大,伊拉克产量低于目标;欧佩克+同意8月日产量提高54.8万桶 [11] 金属期货 - 印尼镍矿商协会要求政府将矿业配额有效期保持在三年 [13] - 智利6月铜出口量为150295吨,对中国出口29990吨;铜矿石和铜精矿出口量为1126625吨,对中国出口809837吨 [15] - 7月发往中国的南非锰矿储量因铁路火车脱轨事件减少 [15] 黑色系期货 - 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调研,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17] - 2025年6月下旬全国日产粗钢275万吨、环比下降0.9%,日产生铁238万吨、环比增长0.3%,日产钢材421万吨、环比增长1.3%;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45万吨,环比上一旬减少76万吨,下降4.7% [17] - 截至7月4日,全国35个港口铁矿石总库存13713万吨,较上周增加21万吨;日均进口矿疏港量301.5万吨,比上周减少4.5万吨 [17] - 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46%,环比上周减少0.36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增加0.65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40.85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44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53万吨;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总量13878.40万吨,环比下降51.83万吨 [18] - 本周城市总库存量为723.66万吨,较上周环比增加8.14万吨(+1.14%);建筑钢材库存总量为375.07万吨,较上周环比增加4.76万吨(+1.29%) [20] 农产品期货 - 6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8.0点,较5月上升0.5%;预计2025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29.25亿吨,比此前预估增长0.5% [22] - 马来西亚6月1 - 30日棕榈油产量预估减少4.69%,其中马来半岛增加0.68%,沙巴减少11.95%,沙捞越减少8.98%,婆罗洲减少11.24% [22] - 截至7月4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盈利119.72元/头,前一周为盈利50.2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亏损26.26元/头,前一周为亏损131.71元/头 [22] - 第27周(6月28日至7月4日)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233.22万吨,开机率为65.56%,较预估高5.35万吨;预计第28周(7月5日至7月11日)国内油厂开机率小幅上升 [22] 金融市场 金融 - 2025年港股势头向好,申请在港IPO个案快速增加,已收到约200宗申请,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港交所推动更多不同主题ETF上市 [24][25] -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缺点火催化,中报季有色、AI硬件、创新药、游戏和军工轮动为主旋律 [25] - 多家明星私募对后市积极,淡水泉看好AI产业链等科技方向及高端制造机会,重阳投资关注科技创新和优势产业 [25] - 上周A股迎来7月开门红,业内机构认为市场有望震荡向上,关注中报季基本面投资机会 [26] - 截至7月6日19时,5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整体盈利性较好,部分公司披露后引发机构调研和股价波动 [26] - 截至7月6日,688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358.6亿元;今年以来436家获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865.77亿元;A股市场分红频次增多 [26] - 知名基金经理上半年在医疗和军工板块调仓,如融通基金万民远、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广发基金吴兴武等 [28] - 沪市主板新股华电新能7月7日申购,预计募集资金约158.01亿元,可能成为今年最易中签新股和最大IPO项目 [28] 产业 - 深圳出台措施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设立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29] -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预计新季夏粮收购量1亿吨左右,小麦8500万多吨左右,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9] - 截至上半年末,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多数产品获正收益,头部效应凸显 [29] - 广东印发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指导意见,8月4日起施行,严禁违法用地等登记 [30][31] - 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启用,场景可迁移至汽车制造等领域 [31] - 重庆发布支持科技影视产业政策,新建设硬件载体最高补贴1000万元,重大项目按10%比例补贴 [31] - 近一个月白羽肉鸡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需求疲软、供应增加致行业景气度低迷 [31] 海外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开幕,围绕六大议题展开 [32] - 普京提议在金砖国家构建独立结算与托管系统,扩大本币结算范围 [32]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加选举 [33] - 韩国内乱特检组要求拘留前总统尹锡悦 [35] - 6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 [35] 国际股市 - 美国CFRA Research上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价,预计12个月内达6850点 [36] - 上周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入316亿美元,美银认为美股泡沫风险夏季上升,标普500指数7月突破6300点可能触发“卖出信号” [36] - 投资公司Azoria推迟Azoria Tesla Convexity ETF上市 [36] - 美国简街集团因操纵市场被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勒令临时市场禁入,没收484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0亿元)非法所得 [36] 商品 - 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额两位数增长,黄金霸榜商品期货市场,贵金属期货、期权成交额占全国市场17.61%,黄金期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49% [37][38] 债券 -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8月发行“非洲・TICAD债券”,用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普及,发行总额约230亿日元 [39]
宝城期货资讯早班车-20250707
宝城期货· 2025-07-07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数据、商品投资、财经新闻、股票市场等多领域信息,显示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稳健,部分指标有向好趋势,商品市场有不同表现,金融市场政策与数据交织,股票市场受机构看好部分板块投资机会 [1][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3月GDP不变价当季同比为5.4%,与上期持平,高于去年同期 [1] - 6月制造业PMI为49.7%,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为50.5%,较上期均有提升 [1]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月值、M0、M1、M2同比等多项金融指标有不同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等也有相应变动 [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2] - 6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8.91%、17.25%,1 - 6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7.82%、20.68% [2] - 美方恢复部分产品对华出口,双方落实经贸会谈共识 [2][14] - 6月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3] 金属 - 过去半年贵金属是期货市场最活跃品种,黄金期货成交额超去年全年,期权成交量大增 [5] - 印度将胶体贵金属及其化合物进口类别重新划分,影响电子制造业 [5] 煤焦钢矿 - 今年前5个月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稳健,钢材产量同比增长5.2%,工业用钢需求提升 [6] - 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 [6] - 6月下旬焦炭、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创纪录新低 [6] 能源化工 -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 [6] - 欧佩克+8月增产幅度超出预期,日产量将提高54.8万桶 [7] -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在苏里南近海钻探油井 [8] - 沙特上调对亚洲买家原油售价,交易商预计后期市场走软 [8] - 卡塔尔确定8月原油出货价 [8] 农产品 -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国家预计新季夏粮收购量1亿吨左右 [10] - 近一个月白羽肉鸡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 [10] - 6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比涨2.82%,玉米价格环比涨1.33% [11][12]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6522亿元逆回购到期,上周净回笼13753亿元 [13] - 7月4日央行开展3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4919亿元 [13] 要闻资讯 -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设定新单边关税税率,可能8月1日生效 [14] - 欧盟白兰地反倾销案部分企业申请价格承诺获接受 [14]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基本完成,中方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反倾销税 [15] -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方将建立研究中心、设立奖学金 [15] - 蓝佛安出席金砖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新开发银行批准新成员 [16] - 住建部要求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16] - 业界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环比多增 [16] - 专家认为6月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稳健,CPI同比有望回升,PPI同比或处低位 [17] - 地方密集发行新增专项债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18] - 齐鲁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18] - 多地国企加强债务风险防范和市场转型 [18][19] - 高盛下调美债收益率预测,预计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 [20] - 法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超意大利 [20] -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将发行债券用于非洲建设 [20] - 美国财长称贸易谈判繁忙,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关税将恢复 [21] - 多家公司有债券相关重大事件和海外信用评级变动 [22][23] 债市综述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稳中稍降,国债期货多数上扬,资金面宽松 [24] - 交易所债券市场部分债券涨跌不一,地产债和高收益城投债指数有表现 [24]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部分转债涨幅居前,部分跌幅居前 [25] - 7月4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行 [26] - 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下行 [27] - 财政部、进出口行债券中标情况 [27] - 银行间、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 [27] - 欧债收益率涨跌不一 [28]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下跌,中间价调贬,离岸人民币上涨 [29] - 美元指数下跌,非美货币多数下跌 [29] 研报精粹 - 申万固收认为转债市场采取哑铃策略有效 [30] - 国盛固收称超长信用债有下行空间,不同机构参与策略不同 [31] - 中信建投称下半年港股、科技、消费等领域有亮点 [31] - 中信证券认为中长久期信用债性价比提升 [31] - 中金固收称年内美债利率或震荡回落 [32] 今日提示 - 7月7日多只债券上市、发行、缴款、还本付息 [33][34] 股票市场要闻 - 2025年港股势头向好,申请IPO个案增加,港交所推动ETF上市 [35] - 中信证券认为中报季有色、AI硬件等是配置主旋律 [35] - 多家私募看好股市后市,关注科技、高端制造等方向 [36] - 上周A股开门红,后市有望震荡向上,中报季受关注 [36] -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加速,部分公司盈利性较好 [37] - 多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分红频次增多 [37] - 知名基金经理上半年在医疗和军工板块调仓 [38]
证监会批准丙烯期货期权注册,5536万吨市场迎风险管理新工具!
搜狐财经· 2025-07-07 06:49
中国证监会同意郑商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 - 中国证监会正式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标志着我国化工衍生品市场的重要补充 [1] - 丙烯作为碳三产业链核心环节,衍生品工具的推出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手段 [1] - 我国是全球最大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表观消费量5536万吨,国内供给5341万吨,进口202万吨,出口7万吨 [1] 丙烯产业链地位及风险管理需求 - 丙烯在化工产业链中占据承上启下关键位置,上游原料涵盖原油、煤炭、丙烷等多种来源,下游延伸至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等衍生物 [3] - 丙烯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家电、医疗等领域,形成庞大产业网络 [3] - 近年来丙烯行业面临上游产能扩张与下游需求波动的结构性矛盾,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大,传统现货经营模式难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3] 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设计特点 - 合约交易单位设定为20吨每手,充分考虑现货贸易和运输习惯,丙烯运输主要依靠压力车(约20吨)或压力船(主力船型约2000吨) [4] - 交割方式采用实物交割,最后交割日为合约交割月份第13个交易日,交割月份覆盖全年1-12月,匹配丙烯行业全年连续产销特点 [4] - 期货和期权同步推出,为企业提供丰富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可根据风险偏好和市场预期灵活运用不同工具组合 [4]
丙烯衍生品上市交易在即 将有效填补碳三产业链品种空缺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06
碳三产业链概述 - 碳三产业链以丙烷脱氢为核心起点,延伸至环氧丙烷、双酚A等下游产品,丙烯作为基础化工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1] - 中国证监会同意郑商所注册丙烯期货和期权,填补碳三产业链品种空缺,增强产业链韧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1] 丙烯市场供需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表观消费量达5536万吨,其中国内供给5341万吨,进口202万吨,出口7万吨 [2] - 丙烯上游原料包括原油、煤炭、丙烷,下游衍生物涵盖聚丙烯、环氧丙烷等,应用于包装、汽车、家电等领域 [2] 衍生品市场影响 - 丙烯期货及期权上市将补全从液化石油气到聚丙烯的整条期货产业链,增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2] - 衍生品推出有助于企业应对上游产能扩张和下游需求不足问题,提供库存保值和加工区间套保工具 [3] - 丙烯与甲醇、聚丙烯等品种存在联动效应,可完善产业链套保策略 [3] 期货合约设计细节 - 交易单位定为20吨/手,符合压力车(20吨)和压力船(2000吨)的现货运输习惯 [4] - 采用实物交割方式,交割月份覆盖1-12月,最后交割日为合约月份第13个交易日 [4] - 套期保值需关注基差变动,现货与期货价差受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等因素动态影响 [4] 市场发展展望 - 中国期货品种总量将从148个增至152个(含丙烯、纯苯期货及期权) [5] - 期货公司需提前研究新品种产业链,引导客户理性参与并管理交割初期潜在矛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