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SP
icon
搜索文档
CEVA(CEVA)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1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为2570万美元 同比下降10% 去年同期为2840万美元 [15] - 许可及相关收入为1500万美元 占总营收59% 同比下降13% [15][16]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为1070万美元 占总营收41% 环比增长16% 同比下降5% [17] - 2025年特许权使用费总收入为1990万美元 低于2024年的2180万美元 [17] - GAAP毛利率为86% 非GAAP毛利率为87% 低于去年同期的90%和91% [18] - GAAP运营亏损为450万美元 去年同期亏损35万美元 [19] - 非GAAP净利润为180万美元 稀释每股收益0.07美元 去年同期为420万美元和0.17美元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签署13份许可协议 包括5家新客户和4家OEM客户 [4] - 边缘AI NPU业务进入广泛采用阶段 签署4项战略NPU客户协议 [5] - 汽车领域签署两项战略协议 包括与高通合作支持V2X解决方案 [9][10] - 蓝牙出货量2.54亿台 同比下降5% [21] - 蜂窝物联网出货量创纪录达6600万台 同比增长66% [21] - WiFi出货量6200万台 同比增长80% WiFi 6出货量同比增长113%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疲软 低端市场普遍低迷 [11] - 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有望增长 因美国OEM客户采用公司5G调制解调器技术 [12] - 消费物联网出货量环比增长21% 同比增长60% [12] - 工业物联网出货量2400万台 同比下降16% [20] - 汽车领域取得多项设计胜利 预计将带来长期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通过连接、感知和推理技术组合实现边缘AI民主化 [69] - AI业务进入关键阶段 成为半导体行业首选NPU IP提供商的目标取得进展 [13] - 将NPU业务扩展至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市场 [9] - 累计出货量突破200亿台 确立公司在移动和物联网时代的技术领导地位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下半年特许权使用费将保持环比增长 受季节性因素和客户备货影响 [12] - 智能手机特许权使用费预计将在下半年增长 受美国OEM客户份额增加推动 [23] - 维持全年营收增长预期 预计非GAAP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25] - 第三季度营收预期为2600万至3000万美元 毛利率预计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26] 其他重要信息 - 截至6月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1.57亿美元 [22] - 第二季度回购30万股股票 价值约620万美元 [22] - 员工总数为435人 其中354人为工程师 [2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NPU许可增加是否意味着未来特许权使用费杠杆率提高 - 管理层确认NPU交易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预计每单位特许权使用费将显著增加 [29] - 从许可到特许权使用费的时间通常为18-24个月 AI领域可能更快 [30] - 产品生命周期取决于终端市场 消费类设备周期较短 基础设施类较长 [31][32] 问题: 智能手机特许权使用费增长前景 - 公司预计下半年智能手机特许权使用费将增长 受美国OEM客户推动 [39] - 第四季度历来是最强劲的季度 受低端智能手机季节性因素影响 [40] 问题: AI业务扩展和云推理机会 - 公司提供从数百GOPS到数百TOPS的可扩展NPU平台 [42] - 完整的软件堆栈使客户能够轻松集成 [43] - 边缘NPU解决方案开始适用于云推理场景 作为GPU的补充 [44] 问题: 蓝牙业务表现和前景 - 蓝牙出货量下降主要受客户组合影响 无特定因素 [57] - 预计下半年将恢复增长 受蓝牙6.0采用和7.0推出推动 [58] - 2025年上半年蓝牙出货量已高于2024年同期 [64] 问题: 各终端市场出货量展望 - 智能手机和工业市场预计下半年将强劲增长 [52] - 消费物联网、基础设施和其他市场表现良好 预计将继续增长 [53] - WiFi 6和蜂窝物联网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53]
BERNSTEIN:全球半导体_2025 年 5 月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跟踪 - 销售额环比增长 9.5%,略好于常规(环比 + 8.2%),同比增长 18.5%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 - **公司**:AMD、ADI、AVGO、INTC、NVDA、NXPI、QCOM、TXN、AMAT、LRCX、TSMC、UMC、Vanguard、Novatek、MediaTek、Samsung Electronics、SK hynix、Micron、KIOXIA、SOI.FP、SMIC、Hua Hong、NAURA、AMEC、Piotech、Hygon、Silergy、Advantest、DISCO、Tokyo Electron、Screen、Kokusai、Lasertec、SUMCO、Hoya、Ibiden、Renesa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行业整体情况 - **销售情况**:5月半导体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8.2%,4月为22.8%;内存销售额同比增长17.5%,排除内存后销售额同比增长18.5%;环比增长9.5%,略好于历史5月平均的8.2% [2][3] - **产品表现**:MPU、DRAM、NAND环比表现优于典型模式;Discretes、Optoelectronics等7个产品组环比表现差于典型模式;Logic环比表现与典型模式一致 [3][4] - **地理区域表现**:除日本外,所有地区总销售额同比增长;除日本外,所有地区环比销售额增长。美洲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14.0%;欧洲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9.6%;中国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9.0%;亚太/其他地区同比增长29.1%、环比增长7.3%;日本同比下降5.4%、环比持平(0.1%) [41] - **单位出货量和ASP情况**:总单位出货量环比持平(-0.2%),ASP环比增长9.8%;按产品组来看,3个产品组单位出货量环比下降,7个上升,1个持平;6个产品组ASP环比上升,4个下降,1个大致持平 [48][50][51] 各公司投资建议 - **ADI(Market - Perform,$220.00)**:估值显著扩大,股价/收益可能需要增长以匹配市盈率 [10] - **AMD(Market - Perform,$95.00)**:AI预期仍然很高,但核心业务部分仍然疲软,股价仍然有些昂贵 [10] - **AVGO(Outperform,$295.00)**:2025年强劲的AI发展轨迹似乎将持续到2026年,受软件、现金配置以及出色的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支撑 [10] - **INTC(Market - Perform,$21.00)**:英特尔的问题已凸显出来 [11] - **NVDA(Outperform,$185.00)**:数据中心机会巨大,仍处于早期阶段,仍有很大的上行空间 [12] - **NXPI(Market - Perform,$200.00)**:周期性底部可能推迟,复苏步伐仍有待讨论 [13] - **QCOM(Outperform,$185.00)**:苹果带来的逆风可能临近但已知,产品组合比以往更强,存在期权价值,股价仍然便宜 [13] - **TXN(Market - Perform,$180.00)**:在周期性不确定性和加速投资的背景下,德州仪器的股价在当前环境中似乎已充分估值 [13] - **AMAT(Outperform,$210.00)**:对半导体设备的长期增长持积极看法,认为AMAT有多个驱动因素,包括SAM增长、服务业务增长和资本回报 [14] - **LRCX(Outperform,$95.00)**:公司已走出低谷,2025年的业绩评论(以及估值)越来越有利,NAND升级周期可能开始 [14] - **TSMC(Outperform,PT = NT$1,43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5] - **UMC(Underperform,PT = NT$32.00)**:给予表现不佳评级 [16] - **Vanguard(Market - Perform,PT = NT$93.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17] - **Novatek(Market - Perform,PT = NT$500.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18] - **MediaTek(Outperform,PT = NT$1,7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9] - **Samsung Electronics(Outperform,target price of KRW 78,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0] - **SK hynix(Outperform,target price to KRW 31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1] - **Micron(Outperform,target price of US$14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2] - **KIOXIA(Underperform,target price of JPY1,500.00)**:给予表现不佳评级 [23] - **SOI.FP(Outperform,a target price of €85.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4] - **SMIC(Outperform,PT of HKD 30.00 (H - share) / CNY 110.00 (A - share))**: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Hua Hong(Outperform,PT of HKD 30.00 (H - share) / CNY 55.00 (A - share))**: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NAURA(Outperform,PT of CNY 55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AMEC(Outperform,PT of CNY 3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Piotech(Outperform,PT of CNY 28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Hygon(Outperform,PT of CNY 2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Silergy(Outperform,PT of TWD 5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Advantest(Market - Perform,PT of JPY 7,060.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25] - **DISCO(Outperform,PT of JPY 41,3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Tokyo Electron(Outperform,PT of JPY 33,8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Screen(Market - Perform,PT of JPY 11,3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25] - **Kokusai(Outperform,PT of JPY 3,64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Lasertec(Underperform,PT of JPY 10,500)**:给予表现不佳评级 [25] - **SUMCO(Market - Perform,PT of JPY 1,100.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25] - **Hoya(Outperform,PT of JPY 25,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 **Ibiden(Market - Perform,PT of JPY 5,880.00)**: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 [25] - **Renesas(Outperform,PT of JPY 2,500.00)**: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评级定义和基准**:Bernstein品牌和Autonomous品牌的评级定义和基准不同,Bernstein品牌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指数进行评级,Autonomous品牌根据不同行业的市场指数进行评级,且评级均基于12个月的时间范围 [95][99][103] - **利益冲突披露**:包括分析师的持仓情况、公司与分析师所在机构的业务往来、机构作为做市商或流动性提供者的情况等 [107][109][110][112] - **报告分发说明**:不同地区的报告分发由不同的机构负责,且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限制 [121][123][125][130][131][135]
深圳出台措施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以"政策+资本"组合拳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 - 政策围绕"强链、稳链、补链"核心目标,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涵盖高端芯片产品突破、芯片设计流片支持、EDA工具推广应用等关键领域 [1] - 基金将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细分龙头企业及对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作、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产业现状 - 深圳已汇聚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产业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1] - 2023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 [1] 重点发展方向 - 高端芯片产品突破:鼓励企业研发CPU、GPU、DSP、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以及人工智能芯片、边缘计算芯片等专用芯片 [1] - 加快EDA工具推广应用:推动本土EDA工具的研发与应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2] - 突破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聚焦光刻机、光刻胶等"卡脖子"难题,加大研发投入 [2] - 提升高端封装测试水平,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成熟,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 [2] 实施机制 -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支持研发、专项资助、推广应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2] - 在关键核心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2]
NPU洗牌潮,即将到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1 08:58
半导体知识产权行业的繁荣与萧条周期 - 行业遵循与自然界相似的"外部触发-激增-资源枯竭-崩溃"循环模式,体现在新房建设、石油开采、珍珠奶茶等商业领域[1] - 半导体IP行业同样经历该周期,每次新接口标准或设计趋势出现都会引发供应商激增[3] - 2000年存在40多家CPU/DSP架构公司,2005年骤减至不足10家,多数被收购或消失[6] CPU/DSP行业的历史性洗牌 - 2000年SoC设计浪潮触发处理器IP公司数量激增,包括3家上市公司和40余家竞争者[3] - 市场无法支撑过多架构,淘汰主因包括:投资资本枯竭(1998-2000年泡沫期后融资困难)和编译器人才短缺[6] - 编程难度高的架构因无法构建先进工具链而失去竞争力,Tensilica、Arc等幸存者最终被收购[6] NPU行业当前的重演态势 - 2018-2024年AI爆发触发NPU加速器公司数量激增,类似25年前CPU/DSP周期[8] - 技术快速迭代(如Transformer/LLM出现)导致固定功能加速器过时,部分公司已消失或被收购(如Untether)[11] - 风险资本态度转变:从疯狂投资转为要求市场吸引力(芯片产量或授权成功率)[11] NPU行业未来生存法则 - 市场最终将淘汰50多个NPU至5-10个赢家,2025年成为关键转折点[13] - 胜出者需具备三大特征: 1) 能处理数万AI模型的先进软件工具链(编译器)[13] 2) 支持快速编程新AI模型的用户友好工具[13] 3) 持续吸引新资本的商业模式[13] - 行业共识是既不需要垄断者(800磅大猩猩),也不需要过度分散的竞争格局[13]
缅怀DSP发明者Jim Boddie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9 09:26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发展历程 - DSP先驱James R Boddie领导开发了业界首批成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该芯片于1980年在国际固态电路大会(ISSCC)发布并实现批量生产[3][10] - DSP1采用4.5微米全定制负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其新型算术单元设计成为关键技术突破[8][9] - 后续开发DSP2提升性能与内存容量,DSP32引入浮点运算简化算法精度维护并获ISSCC最佳论文奖[12][13]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 - 早期信号处理依赖模拟元件或超级计算机模拟,DSP1首次实现经济型数字解决方案替代定制模拟滤波器[7][8] - StarCore公司创立采用长指令字架构,通过单指令编码多操作提升并行处理能力,被行业分析师评价为"改变行业格局"[13][14] - DSP技术从电话交换系统扩展至助听器等微型设备,最终成为所有可编程半导体的基础功能[3][15] 行业影响与里程碑 - 贝尔实验室通过DTMF(双音多频)信令等特定应用验证DSP商业可行性,推动技术迭代至DSP16成为当时全球最快处理器[8][13] - 技术路线从定点运算(DSP1/2)演进到浮点运算(DSP32)再回归优化定点设计(DSP16),形成完整技术谱系[12][13] - 原始DSP架构团队聚集算法专家、半导体专家和系统设计师,体现贝尔实验室鼎盛期的跨学科协作优势[7]
传统NPU供应商,碰壁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2 08:41
NPU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NPU赛道发展迅猛,传统和新兴厂商均在布局,但主流方案仍采用传统核心+硬连线加速器的架构[1][2] - 行业普遍通过微调指令集和提供矩阵加速器来应对早期ML基准测试(如Resnet、Mobilenet),但仅能覆盖约20个图运算符[1] 传统IP厂商的技术困境 - 五年前CPU/DSP/GPU IP厂商为保持竞争力,选择附加外部矩阵加速器的短期方案,而非开发专用可编程NPU[4][5] - 该架构需对算法进行分区运行,在Transformer等新模型出现后暴露缺陷,加速器无法有效支持新算子(如自注意力机制)[4][5] - 厂商陷入创新者窘境:既需维护传统IP核价值,又需投入资源开发竞争性新架构,导致连续两代加速器设计重复相同缺陷[5] 技术路线对比 - 理想方案应为矩阵计算与通用计算深度集成的统一架构,而非物理分离的加速器模块[1] - 专用可编程NPU需支持2000+图形运算符,但开发周期长且技术风险高,传统厂商因既有利益束缚难以转型[4][5] 行业影响 - 客户被迫承担硅片重新流片的高成本,因加速器无法适应快速演进的AI算子需求[4] - 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成为技术分水岭,原有架构性能骤降,倒逼IP厂商重新评估技术路线[4][5]
瑞银:全球半导体-半导体产业协会 4 月数据,3 月创纪录后销售回落
瑞银· 2025-06-10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半导体销售从3月的创纪录高位回落,总半导体销售额环比下降11.7%,符合5年季节性平均水平,但比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低约120个基点;除内存外,IC销售额环比下降8.3%,比正常季节性平均水平差约150个基点;整体ASP环比下降4.9%,比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差约360个基点;同比销售额连续第19个月增长,加速至21.7% [2] - 预计2季度半导体行业收入(按销售计入基础)将实现3 - 6%的环比增长,而当前市场预期(按销售通过基础)为环比增长3.4% [2] - 内存市场近期价格有支撑,但长期面临压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内存周期将走弱,NAND从3季度、DDR DRAM从4季度开始可能出现供应过剩,且可能持续到2026年2季度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半导体销售情况 - 4月总半导体销售额环比下降11.7%,同比增长21.7%;除内存外,IC销售额环比下降8.3%,同比增长24.0%;内存销售额环比下降23.3%,同比增长23.8% [2][8] - 预计2季度半导体行业收入(按销售计入基础)将实现3 - 6%的环比增长,当前市场预期(按销售通过基础)为环比增长3.4%;除内存外的半导体收入市场预期环比增长2.2% [2][4] 内存市场情况 - 4月内存销售额环比下降23.3%,主要因销量下降22.1%;DRAM ASP环比上涨2.8%,NAND ASP在3月下降后环比反弹19.6%;DRAM收入环比下降29.0%,NAND收入环比下降9.4% [3] - 2025年2季度需求拉动和较低库存仍支撑价格,6月内存半导体月度报告预测2季度DRAM ASP环比增长6%,NAND ASP环比增长3%;预计2025年下半年内存周期走弱,NAND从3季度、DDR DRAM从4季度开始可能供应过剩,或持续到2026年2季度 [3] 公司偏好情况 - 在美国市场,偏好AVGO、MRVL、ARM、MU、NVDA和TXN;在国际市场,偏好ASE、Hon Hai Precision、NXP、Infineon、JCET、MediaTek、Quanta、Renesas Electronics、Samsung Electronics、SK Hynix、TSMC和Wiwynn [2] 各细分产品销售、单位和ASP变化情况 - 报告给出了逻辑、MPU、模拟、MCU、DSP等细分产品在4月的销售、单位和ASP的环比、同比变化情况,以及与5年和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的对比 [8] 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 - 提供了2017 - 2026E期间各细分产品的年度半导体销售、单位和ASP数据,以及总IC、离散&光电器件和总半导体的相关数据 [10] - 展示了2019 - 2026E期间半导体销售通过收入、除内存外半导体销售通过收入和OEM收入的季度数据,包括环比和同比变化 [11] 公司评级情况 - 报告对多家公司给出了12个月评级,如ASE Industrial、Arm Holdings PLC、Broadcom Inc.等公司均被评为“Buy”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