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景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TMT行业月报:三大运营商加强AI布局,算力需求驱动下国产服务器占比持续提高-20250814
红塔证券· 2025-08-14 16:3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通信行业上涨10.7%,计算机行业上涨3.86%,沪深300指数上涨3.54% [5][12] - 中美暂停24%关税90天,AI产业链相关公司业务迎来利好,光模块、PCB、ODM等头部企业Q2业绩表现突出,部分厂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成长数倍 [5][12] - AI Agent应用逐步落地,亚马逊发布五大AgenticAI,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推动AI算力需求增长 [5][12] - 三大运营商持续强化AI布局,从卖设备向卖服务转变,与企业客户形成长期可持续合作 [6][23][29] - 国产服务器市场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电信服务器Top10厂商中,中兴通讯以20.51%份额位列第一 [7][37] 通信行业 - 2025年6月国内电信业务收入1629.5亿元,同比增长4.86%;上半年累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15][16]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2亿户,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0.75GB/户·月,同比增长14.4% [17][19] - 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7% [20][21] - 三大运营商AI布局: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升级,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涵盖多模态,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具备全模态能力 [6][23][25][26] -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95.7%;中国移动推出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 [24][25] 计算机行业 - 2025年6月国内软件业务收入14796亿元,同比增长13.53%;上半年累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 [30][31] - 全球服务器销售额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预计全年市场规模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36] - 国产芯片服务器中标比例提高,中国电信服务器集采中国产化系列占比67.5%,ARM服务器占比45% [38] - 央国企在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国产服务器销量占比超过85% [38][40]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7月31日,通信行业上涨24.87%,计算机行业上涨17.87%,沪深300指数上涨6.67% [13]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特供版"H20芯片,并准备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GPU [5][12]
服贸会倒计时:11个数字产品将全新亮相北京方案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2:44
展会概况 - 2025年服贸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3号馆举办,主题为"数智链接世界",聚焦数字服务贸易与高精尖产业发展 [1] - 展览将吸引超过1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300家企业线上参与,集中展示信息通信领域最新科技成果 [1] - 设置数字技术、电信服务、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智联网等特色展区,突出科技创新孵化与国际服务贸易双向交流 [1] 参展企业与国际化 - 展会集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阿里巴巴、香港电讯、德国史太白、京东方等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 [2] - 邀请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泰国、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展商参展 [2] - 中国联通连续六年参展,今年将展示双万兆网络、云计算、元景大模型等最新能力,推动算网融合、数智融合、数实融合 [2] 北京数字基建成果 - 北京每万人5G基站数达67个,居全国首位,汇聚算力超3.8万P,推进IPv6规模部署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 [2] - 展会设"5G智联全球·京彩畅行服务"主题展,呈现出入境、交通、学习、生活全链条5G应用,展示低空经济、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等最新成果 [2] 展会亮点 - 数字服务"北京方案展"以2000平方米沉浸式展区,展示政务、交通、医疗等领域标杆性数字服务成果,涵盖算力设施、政务云平台及九大应用方案 [3] - "5G智联全球·京彩畅行服务"信息通信主题展涵盖智慧通关、通信服务、智慧出行等十大体验场景,凸显通信服务贸易国际便利化水平 [3] - 展览通过数字人、交互触控屏、虚拟仿真等多元载体,生动呈现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发展的案例 [3] 专业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办数字经济出海、AI终端设备、数字基建等主题沙龙,以及面向海外买家的经贸洽谈会 [5] - 工信部、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中国非洲总商会等机构将组织系列高端论坛,探讨数字经济国际经贸、增值电信业开放、算力服务等议题 [5]
中国联通(600050):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算力业务动能强劲
国信证券· 2025-08-13 10:0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研究的具体公司中国联通(600050 SH)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002亿元(同比+1 45%) 联网通信收入1319亿元(同比+0 4%) 归母净利润63 49亿元(同比+5 1%) [1][8] - 净资产收益率(ROE摊薄)同比提升0 07pct至3 75% EBITDA率同比下降1 01pct至25 28% [1][8]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95/101/109亿元 对应A股PE 18/17/16x H股PE 13/12/11x [23][26] 业务发展亮点 - 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同比+4 3%) 占收比达26% 其中联通云收入376亿元(同比+4 6%) 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同比+9 4%) AIDC签约金额同比大增60% [1][13] - 移动和宽带用户净增1119万户创近年新高 "双千兆"用户占比达50% 融合业务ARPU超100元 [13] - 智能服务加速发展 构建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和上百个AI智能体 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20] 资本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 全年计划550亿元 同比持续下滑 [13][20] - 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0 11元(同比+16%) 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20][23] 行业比较 - 可比公司中 中国移动(600941 SH)和中国电信(601728 SH)同样获"优于大市"评级 中国联通A股市净率(PB)1 0x低于同业水平 [26]
中国联通上半年营收 突破2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13 02: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3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12元(含税),同比提升1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8%,主要因算网数智业务回款速度较慢及合同付款及时 [1] - 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年化节省OPEX近10亿元,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超过70% [1] 战略转型与投资重点 - 投资重点从移动、宽带等传统连接转向IDC、云等算网数智赛道,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550亿元左右 [2] - 未来2~3年投资保持相对平稳,下降幅度收窄 [2] - 网络从通信网、互联网向数据网、算力网、智能网演进,从"通信管道"向"AI生态"升级 [1][2] - 加快AI赋能网络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感知,推动降本增效 [2] 算网数智业务发展 - 算网数智收入达到454亿元,占比提升到26%,国际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1% [3] - 联通云收入376亿元,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9.4%,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3] - 建设运营上海临港、呼和浩特等万卡智算中心,数据中心能力储备2650MW,智算总规模30EFLOPS [2] - 打造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构建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和上百个AI智能体 [3] 国际市场布局 - 智能组网服务280多个云服务商,连接超过400个数据中心,新建5个海外智算中心 [3] - 打造东盟智能制造、中东智能仓储、非洲智慧矿山、欧洲智慧港口等标杆项目 [3]
中国联通上半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加快AI赋能网络运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21: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增长1.5% [1][2] - 归属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2%,基本每股收益0.203元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12元(含税),同比提升16.0%,共计派发约34.77亿元(含税) [2] - 中国移动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合计派发中期股息594.32亿港元(含税) [2] 现金流与供应商付款 - 中国联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8%,主要因算网数智业务回款较慢及加快供应商付款 [3] - 中国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838亿元,同比下降36.2%,主要因加快付款进度支持产业链 [3] 资本开支与投资策略 - 中国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全年预期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左右 [4] - 投资重点从传统连接转向IDC、云等算网数智赛道,2024年、2025年投资降幅均超10% [4] - 中国移动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全年计划1512亿元,主要投向算力领域 [6] 算力网络与AI布局 - 中国联通数据中心能力储备达2,650MW,智算总规模达30EFLOPS [5] - 联通云收入376亿元,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9.4%,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8] -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智算中心运营,总智算规模61.3EFLOPS [6] 业务结构与发展 - 联网通信收入1319亿元,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 [7] - 国际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86% [7] - 物联网连接数净增超6000万,总量达6.9亿,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60% [8] 技术演进与生态构建 - 网络从通信网向数据网、算力网、智能网演进,打造"AI生态" [1][7] - 构建"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打造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 [8] - 国际智能组网服务280多个云服务商,新建5个海外智算中心 [8]
中央企业千亿级大模型团队再添一员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9:38
行业动态 - 中央企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千亿级大模型出现在多个行业领域[1][2] - 截至今年3月下旬,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2] 公司动态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涵盖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产业的15个业务域、75个关键应用场景[1] - "擎源"大模型构建了覆盖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1] - 目前"擎源"已在多个业务领域成功应用,覆盖13个场景,部署41个智能体[1] 技术应用 - "擎源"大模型可主动跟踪降雨、流量、负荷变化,快速生成精准的调度计划[1] - 以水电调度为例,"擎源"提前7天预测暴雨洪水,迅速决策水库拦蓄和泄洪时机[1] - 国家电网去年12月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面向电力全产业链提供服务[2] - 中国石油今年5月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应用于油气全产业链[2] 其他企业动态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发布九天大模型、星辰大模型、元景大模型[2]
广东联通周立松:携手联盟各方,共促新兴产业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09:07
行业动态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及成立大会将于6月6日在广州召开,由多个政府部门指导和支持,旨在汇聚最优资源和最大力量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1] - 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0%,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 [1] - 广东提出要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全球产业高地,产业联盟成立将加快AI芯片、低空经济、新能源、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布局 [6] 公司布局 - 广东联通把握发展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生态协作为纽带,在工业、政务、医疗等多个领域推广AI应用 [2] - 2024年11月成立全国首个"中国联通(广东)新型工业化研究院",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汇聚千名技术专家与产业行家 [2] - 打造了10个省级产业转移园智慧园区、100多个高质量发展5G标杆示范项目、19个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带动3000多家中小企业转型 [2] 技术能力 - 广东联通技术布局围绕AI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AI安全五大核心展开 [2] - 建成韶关国家东数西算枢纽,布局大湾区400G超大带宽、3ms超低时延算力专网,正在建设21地市的边缘智算中心节点 [3] - 构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信息通信、医疗数据集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建设成果 [3] - 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35个行业大模型,服务300多家客户 [3] 应用案例 - 在工业领域推出"老师傅"大模型,赋能佛山海天味业、东莞衣针衣线等企业 [3] - 在医疗领域参与中山三院智能手术台建设 [2] - 依托5G-A万兆带宽、低时延等优势,建成全球最大、速率最快的5G共建共享网络 [4] 创新体系 - 深化"两院四公司"创新体系,"两院"指新型工业化研究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四公司"涵盖产业互联网、数智医疗、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 [4][5] - 该体系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点两地"新定位 [5]
智能制造进入高级阶段 工业软件成最薄弱环节
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及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导致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深刻变化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演进 对制造业生产方式 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带来深远影响 [1] - 2025智能制造论坛指出 智能制造成为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AI大模型 具身智能 数字孪生等技术正深刻影响制造业 [1] 政府政策导向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1] - 需发挥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 场景丰富 数据潜能巨大等优势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 [1]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 智能制造呈现多技术融合 产业协同升级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三大趋势 [2] - 2025年中国制造业需从"规模红利"转向"创新红利" 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2]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智能制造重要方向 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能耗 减少污染 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8] 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体系 - 智能制造三要素包括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工业软件 赛博物理系统 [3] - 智能制造装备是现代制造之母 智能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之魂 赛博物理系统是智能工厂之核 [3] - 智能制造发展分为数字化制造(30多年) 网络化制造(10余年) 智能化制造(刚进入萌芽期但发展迅速)三个阶段 [3]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 智能制造装备通过融入AI 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 具有状态感知 决策优化 自主控制和执行能力 [4] -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需从制造装备本体升级与融合技术突破两方面发力 推动高端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等自主发展 [4] - 制造装备本体基础精度和稳定性决定智能制造上限 若硬件不足 AI算法再精妙也无法弥补 [4] 智能工业软件现状 - 智能工业软件是我国制造业"短板中的短板"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5] - 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国外垄断: CAD市场90%以上被法国达索 德国西门子等占据 CAE软件95%以上被美国ANSYS等占据 [6] - 国内智能工业软件发展机遇: 加强算法模型和工业机理研究 加快AI技术融入实现弯道超车 [6] 赛博物理系统作用 - 赛博物理系统是智能工厂之核 实现虚拟对现实的感知与操控 打破虚拟与物理世界界限 [7] - 通过数据流动形成"装备数据采集-CPS传输-软件分析决策-CPS反馈指令-装备任务执行"闭环 [7] 制造业转型建议 - 制造业企业应把握三个着力点: 场景智能化驱动 渐进式升级替代颠覆式革命 人才重塑支撑系统变革 [9] - 需破技术瓶颈之局立自主创新 破模式固化之局立生态协同 破数据孤岛之局立价值创新 [8]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中国中车面临个性化需求带来的产品多样性和成本上升挑战 需看清数字化转型的四个关键点 [10] - 中国钢研开发钢铁分割大模型Steel-SAM 工艺机理导入工具等 解决AI在钢铁行业应用卡点 [11] - 中国联通推广元景大模型 浪潮落地AI质检等解决方案 蓝凌借助DeepSeek升级传统OA能力 [12]
从倒茶机器人到共享无人机:一场科技大会里的巴蜀答卷
环球网· 2025-05-16 09:35
科技创新展示 - 四川联通在"2025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AI+基础设施、行业应用、云智创新、终端生态等领域的突破与生态布局 [1][3] - 展区亮点包括倒茶机器人(全流程60秒完成沏茶)、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交互与3D视觉识别)、四足机器人阵列(语音指令响应与高精度运动控制) [3][5] - 共享无人机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跟拍算法实现自动追踪主体,单次续航15-20分钟,已在成都景区试点并计划扩大投放 [7] 生态合作与政策支持 - 大会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解读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地方政府代表进行产业推介 [10] - 中国联通、华为等企业高管及学术专家(如戴琼海、范济安、廉士国、邓鳌)分享技术主旨演讲 [10] - 四川联通与26家单位签署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协议,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14] 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 - 四川联通推动AI+大数据技术落地,案例包括四川博物院"文物活化"、四川大学"大川智问"、医疗AI报告解读助手、AI数字人IP生成等 [12] - 公司5G网络覆盖率达人口99%、行政村97%,计划2025年将5G基站增至8 45万个 [14] - 自主研发元景大模型,聚焦智能体与数据集,并在AI安全领域构建一体化防护体系(覆盖应用服务、算法、数据、基础设施) [14]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四川联通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要参与者,推动行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12][14] - 公司定位为基础设施提供者、技术创新引领者、安全护航者,强调技术需融入日常场景(如机器狗、茶艺机器人) [14]
数字信息服务国家队,云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光大证券· 2025-05-13 2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联通(H)“买入”评级 [4][8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增长,高股息率打造较高防御属性,聚焦“联网通信”和“算网数智”两大核心业务,联通云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依托“联通云”构建云平台,已助力超35个行业大模型落地,具备一定的标的稀缺性和溢价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联通:数字信息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先锋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成立于1994年,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279位,致力于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1][13] - 联网通信业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算网数智业务持续拓展算力布局,2024年公司业务收入保持增长趋势,用户规模再创新高 [16][19] -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具备深厚行业经验和多元化专业背景,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20][24] 行业环境:数字经济赋能提速,算网融合构筑新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电信业务增速放缓,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成为增长主引擎 [26][29] - 政策密集发布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多行业数字化应用潜力巨大,应用赋能作用显著提升 [32][33] - 三大运营商持续发力智算新领域,呈现出差异化布局,公司以“数智融合”突出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36][37] - 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云业务有望成为收入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从通信服务商向数字化服务商转型 [40] 业务:聚焦“两大核心”,“联网通信”筑底稳基,“算网数智”驱动增长 - 联网通信业务包含移动、宽带等多种服务,2024年收入达2613亿元,同比增长1.5%,移动与宽带融合筑牢基本盘,用户规模与业务价值双提升,算网融合与国际业务拓展强化发展基础 [2][45][47] - 算网数智业务包含联通云等多种业务,2024年收入825亿元,同比提升9.6%,强化算力筑基布局,构建全栈自主云平台,以元景大模型为引擎,深度拓展产业应用优势 [2][54][64] 财务分析 - 20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提升,联网通信业务是营收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率保持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68][69] - 公司算力资本开支呈持续上升趋势,股息率较高,充当防御“安全垫” [75]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031亿、4160亿、42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2%、2.2%,营业利润分别为207亿、226亿、244亿元人民币,对应营业利润率为5.1%、5.4%、5.7% [78][81] - 选取中国移动(H)和中国电信(H)作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当前估值具备性价比 [83][85] - 基于联通云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股息率稳健、在稀缺资源方面具有一定壁垒等因素,给予中国联通(H)“买入”评级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