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SU7 ultra
icon
搜索文档
狂降28万元!玛莎拉蒂“大甩卖”,价格近腰斩
凤凰网财经· 2025-07-11 20:50
豪车卖不动了,疯狂降价大甩卖?! 近日,上海浦东玛莎拉蒂放出猛料: 原价65万元 起 的Grecale SUV,现在限时价 38.88万元 起 !有汽车平台显示,上海经销商最低报价甚至已杀到36.96万元, 砍掉超28万元, 降幅近 43% ! 对此,上海浦东玛莎拉蒂门店销售人员回应媒体称,38.88万的活动是门店专属, 经销商买断包 销,与玛莎拉蒂品牌无关。 只有白色外观黑色内饰一款,车型为Grecale2023款,落地价预计43 万元左右。活动开始后非常火爆,2天已经卖出了10多辆,该售价此批车辆售完为止。 不仅在国内销售不佳。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玛莎拉蒂全球销量仅11300辆,同比下跌 57% 。 品牌去年调整后运营亏损达2.6亿欧元(约人民币21.8亿元)。 因为玛莎拉蒂的销量惨淡、业绩亏损,已经不止一次传出过Stellantis集团打算出售玛莎拉蒂品牌的 消息,但最后均被Stellantis集团否认。Stellantis集团股价也一路震荡下跌,自去年3月高位至今, 截至7月10日, 股价已下跌近60% 。 据大河报报道, 郑州多家玛莎拉蒂门店已悄然关闭,有 郑州车主反映,本地最后一家4S店已停 ...
港股上市后募资超IPO,同行企业为何境遇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7-11 19:27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出色,大盘指数录得双位数涨幅,跑赢全球不少股权市场。 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股,不少新股在招股阶段已录得数百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后表现更是蒸蒸日上,例如蜜雪集团 (02097.HK)、宁德时代(03750.HK)等上市后股价飙升。 新股市场热闹非凡,上市后募资活动也愈发活跃。Wind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7月11日,港股市场上市后募资规模达到1,644.18亿港元, 已超越IPO募资规模1,235.64亿港元。而且,仅仅半年的上市后募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上市后募资规模的两倍,见下图。 其中,配售为今年主要的上市后募资手段,募资规模达1,569.85亿港元,占了95.5%。 今年以来,上市后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两大造车厂商比亚迪(01211.HK)和小米集团(01810.HK),均在3月份宣布配售计划,募资总额分别 为435.09亿港元和426.00亿港元。 比亚迪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补充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小米则将配售所得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实力,以及用于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有意思的是,完成配售之后,比亚迪和小米的股价继 ...
都市车界|38.88万开玛莎拉蒂?门店回应:清库存行为
齐鲁晚报· 2025-07-11 14:45
玛莎拉蒂降价促销事件 - 上海浦东玛莎拉蒂门店推出Grecale SUV限时尊享价38.88万元起,较官方指导价65.08万-103.88万元最高降幅达43%,差价26.2万元[1][3] - 活动为经销商"买断包销"行为,与品牌官方无关,部分门店报价甚至低至36.96万元[3][5] - 促销活动从7月初持续至9月30日,仅提供白色外观搭配黑色内饰的单一配置,落地价约43万元[4][5] 玛莎拉蒂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仅1209辆,同比下滑71%,2025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384辆,同比下滑44%[6] - 全球市场2024年销量11300辆,同比下跌57%,品牌去年调整后运营亏损2.6亿欧元(约人民币21.8亿元)[8] - 2017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达1.44万辆,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女性车主占比40%[6] 超豪华车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前五个月宾利销量884辆(同比-20%)、劳斯莱斯289辆(同比-23%)、法拉利300辆(同比-14%)、兰博基尼157辆(同比-39%)[9] - BBA阵营中奔驰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2.8%,宝马下滑26.4%[10] - 乘联会指出中国市场消费降级趋势明显,超豪华品牌首当其冲[10] 玛莎拉蒂困境根源 - 服务体系、配件价格、豪华体验竞争力下降,品牌形象因"微商神车"标签受损[11] - 主力车型Levante和Ghibli已停产,替代车型2027-2028年才上市,在售车型未能扭转亏损[11]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承认品牌定位模糊不清,2024年10月公开财务困境[12] 中国高端品牌崛起 - 比亚迪仰望品牌两年内销量突破1万辆,车型价格覆盖62.8万-168万元[13] - 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尊界S800大定超5000台,定价70.8万-101.8万元[13] - 小米SU7 Ultra售价52.99万-81.49万元,极氪9X光辉版定价100万元起[13]
狂降28万元!玛莎拉蒂“大甩卖”,价格近腰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8:18
玛莎拉蒂降价促销 - 上海浦东玛莎拉蒂经销商对Grecale SUV进行大幅降价 原价65万元起降至38 88万元起 最低报价达36 96万元 降幅达43% [1] - 降价车型为Grecale2023款 仅限白色外观黑色内饰一款 落地价约43万元 活动开始后2天售出10多辆 [1] - 经销商表示此次降价为门店专属活动 属于买断包销行为 与品牌无关 [1] 玛莎拉蒂销量下滑 - 2024年前5月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仅384辆 同比下滑44% 5月单月进口销量107辆 [3][5] - 2024年玛莎拉蒂全球销量11300辆 同比下跌57% 品牌调整后运营亏损达2 6亿欧元(约21 8亿元人民币) [5] - 玛莎拉蒂在华销量巅峰出现在2017年 达1 44万辆 中国曾为其全球最大市场 [4] 品牌经营困境 - 郑州多家玛莎拉蒂门店已关闭 有车主反映本地最后一家4S店停业 售后需跨省处理 [7] - Stellantis集团多次传出拟出售玛莎拉蒂品牌消息 集团股价自去年3月高位下跌近60% [5] 超豪华车市场整体遇冷 - 2024年1-5月宾利 劳斯莱斯 法拉利 兰博基尼 阿斯顿·马丁累计进口销量分别下滑20% 23% 14% 39% 2% [9] - 奔驰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2 8% 宝马下滑26 4% 中国市场成为BBA销量下滑最大区域 [9] 自主品牌崛起 - 比亚迪仰望品牌三款车型价格覆盖62 8万-168万元 不到两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 [9] - 江淮与华为尊界S800定价70 8万-101 8万元 大定超5000台 小米SU7 Ultra售价52 99万-81 49万元 [9]
吉利上调全年目标,小米、鸿蒙智行成“搅局者”丨车市半年考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11
传统自主车企阵营表现 -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海外出口47万辆同比增80.6%,年销550万辆目标完成率39% [1][2] - 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140万辆同比增47%,新能源销量72.5万辆同比增126%,银河系列销量54.84万辆同比增232%,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3][4] -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2%,新能源销量45万辆同比增48.8%,创近8年同期新高 [1][4] - 奇瑞集团上半年销量126万辆同比增14.5%,新能源销量35.9万辆同比增98.6%,出口55.02万辆同比增3.3% [1][4] - 长城汽车上半年销量56.9万辆同比增1.84%,WEY品牌销量34.49万辆同比增73.62%,欧拉品牌销量1.39万辆同比下滑56.19% [1][6] 新势力车企竞争格局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155.7%,首次超越理想汽车登顶新势力榜首,年销50万辆目标完成率44% [1][7][9] - 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30.38万辆同比增7.8%,年销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纯电车型目标翻倍至12万辆 [7][9] - 鸿蒙智行上半年交付20.62万辆同比增6.2%,问界品牌占比达80%,年销百万目标完成率20.6% [10] - 小米汽车上半年交付超15万辆同比增456%,年销目标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 [10][11] - 小鹏汽车上半年交付19.72万辆同比增279%,年度目标完成率51.9% [10] - 蔚来上半年交付超11万辆同比增30.6% [12] 新能源与智能化趋势 - 自主五强新能源业务均实现高增长:比亚迪海外出口占比提升,吉利银河系列增速超200%,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发力 [3][4] - 新势力加速技术布局:领克10 EM-P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零跑计划下半年推出B01等新车,理想聚焦纯电车型i8/i6 [3][9] - 跨界玩家表现亮眼:小米汽车增速超450%,鸿蒙智行全系车型焕新 [10][11]
小米造车给中国车圈带来的新思考:“工业+营销”的魔法?
36氪· 2025-07-09 09:21
雷军成为中国首富与小米汽车崛起 - 雷军自2025年6月底成为中国首富,其推出的电动休旅车款小米YU7挑战特斯拉Model Y市场地位 [1] - 小米汽车14个月建成超级工厂,230天达成10万辆下线,打破行业纪录 [2] - 小米SU7累计交付25.8万辆,其中4月交付超2.8万辆,成为国内20万以上价位销量冠军 [2] - 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 [2] 小米汽车的互联网思维造车模式 - 电动汽车绕开传统燃油车技术壁垒,中国电动化技术成熟和供应链完善为小米提供基础 [4] - 采用智能手机供应链管理模式,核心部件自主掌握,其他环节通过合作分包 [4] - 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电机电控用汇川技术,激光雷达用禾赛科技,底盘与博世合作 [4] - 生产车间700+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100%自动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100% [6] - AI检测系统质检准确率超99.9%,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7] 智能化与用户体验优势 - 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传统车企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 [5] - 汽车智能化需求增长,但许多燃油车仍无法满足基础智能功能 [5] - 无历史包袱,延续互联网精神快速创新,实现跨越性进步 [5] 营销策略与舆论风波 - 雷军通过持续预热和话题营销为小米汽车造势,节省大量广告费用 [8] - 饱和式营销带来爆发式增长,但也导致负面事件被放大 [8][10] -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2小时大定破1万辆,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争议引发维权 [9] - 舆论事件显示过度营销风险,需规范宣传用语并提高企业标准 [10] 财务表现与价格策略 - 2024Q2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4亿元,毛利率15.4%,亏损18亿元,单车亏损超6万元 [12] - 2024Q3收入97亿元,毛利率17.1%,亏损15亿元,单车亏损降至3.7万元 [12] - 2025Q1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0.7%,毛利率23.2%,亏损收窄至5亿元,单车亏损约6600元 [12] - 高性价比路线带来销量奇迹,但需要雄厚资金支持持续投入 [1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领跑,到智驾定义新未来
淡水泉投资· 2025-07-08 17:10
重要提示:本材料不构成淡水泉任何形式的要约、承诺或其他法律文件,亦非任何投资、法律或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建议。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从2012年约1.3万辆的年产销量,到2018年突破百万量级,再到2024年迈上千万辆台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国 内汽车市场中的占比已过半壁,渗透率超越50%。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也在拓展。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首次登顶全球。同时,在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历来较高的欧洲市场,也迎 来"分水岭":2025年5月,某中国领先电动车品牌在欧洲的单品牌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本土品牌对传统外资巨头的超越,背后核心支撑在于完备产业链体系的建立。随着行业从爆发式增长转向新阶段,电动化角逐也步入大浪淘沙阶段。在此 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迈向以智能化为核心,重新定义汽车未来的新阶段。 01 换道超车:从汽车行业的追赶者到定义者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外资品牌曾长期凭借燃油车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难以突破40%的"红线"。然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 熟,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换道超车 " 机遇。伴随新能源 ...
小米YU7闭式双腔空簧系统后期维修贵吗?官方回应:质保与整车质保一致
快讯· 2025-07-07 22:46
7月7日晚间,小米汽车在最新一期答网友问中表示,小米YU7 Pro和Max版搭载的"闭式双腔空簧系统"享 有"5年/10万公里"的质保期,该质保与整车质保一致,用户不用过多担心其维修问题。小米汽车表示,小米 YU7 Pro和Max版搭载的"闭式双腔空簧系统",相比传统开式空悬系统来说,其综合调节速度更快,能耗更 低,而且调节空簧产生的发热也更少,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小米SU7 Ultra搭载同样的"闭式双腔空簧"成功地 通过了纽北赛道等极端环境下的测试,其品质经过了严苛的认证,您完全可以放心。 ...
雷军现身!小米YU7正式交付
天天基金网· 2025-07-07 13:08
小米汽车交付动态 - 小米首款SUV YU7于7月6日在58城同步开启交付 北京小米科技园举行首批车主交付仪式 雷军亲自参与交付流程并与用户互动 [1] - YU7是雷军第三次亲自下场交付的车型 此前分别为2024年4月3日SU7创始版和2025年3月2日SU7 Ultra版本 [2] - YU7用户偏好Max高配版 热门颜色为影青色 珍珠白 流金粉 [2] 产品测试与产能布局 - YU7测试阶段投入653台车辆 累计完成649万公里道路实测 覆盖296个城市 [2] - 小米汽车在纽北租用2780平方米办公室 预计明年年初启用 [2] - 一期工厂设计产能15万台 双班倒月产2-3万台 二期工厂近期有望投产 [3] 交付数据与订单情况 - 2025年6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25000台 [3] - SU7当前订单交付周期超30周 交付量受限于产能 [3]
数十万YU7准车主被友商盯上,小米汽车产能困局何时解?
36氪· 2025-07-07 09:11
3分钟大定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能打破小米汽车上市订单纪录的可能只有它自己,继SU7之后,小米YU7再次刷新新能源汽车上市最快订 单纪录。 然而,销量狂欢背后,漫长的交付周期也成了小米的"甜蜜烦恼"。 因订单量远超预期,YU7标准版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50周以上,Max版最快也要33周。 众多下定的准车主们陷入两难的选择:要么等到明年,要么亏5000元退定。 这样的焦虑正被竞争对手精准捕捉。极氪、蔚来、智己等汽车品牌的销售们纷纷在社交媒体喊话:"退订YU7,5000元定金我们补!" 一场以"补偿定金"为武器的抢客暗战,在小米的爆单阴影下悄然开打。 01 YU7交付周期比SU7更长 7月6日,小米宣布YU7正式开启全国交付,覆盖全国58个城市。在交付仪式上,雷军亲自出席向首批YU7车主交付新车,并为车主们开车门,再次上演 了"千亿总裁为我开车门"的名场面。 不过,小米并未披露首批YU7的交付数量,这意味着只有部分小米YU7准车主能率先提车,更多的准车主只能翘首以盼。 小米YU7自发布以来,开售3分钟大定数量便突破20万辆,1小时突破28.9万辆,这个数据超越众多造车新势力全年的销量。 或许为了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