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

搜索文档
云南聚焦三大重点任务梯度培育智能工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19
云南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计划 核心观点 - 云南省六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计划2025-2027年通过梯度培育体系推动智能工厂建设,目标包括普及基础级、规模化先进级、突破卓越级及探索领航级智能工厂 [1][2] 基础级智能工厂推广 - 组织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鼓励企业制定建设提升计划并自评 [1] - 每年实施制造业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 [1] - 目标到2027年,50%以上完成自评企业达到基础级水平 [1] 先进级智能工厂建设 - 围绕重点领域每年认定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推进行业重点企业完成成熟度评估 [2] - 目标到2027年累计认定80个以上先进级智能工厂 [1][2] 卓越级与领航级智能工厂突破 - 支持先进级工厂向卓越级跃升,推动制造环节集成优化和AI技术融合应用 [2] - 鼓励卓越级工厂申报领航级,目标到2027年培育10个以上国内领先的卓越级智能工厂 [1][2]
造“底板”锻“尖峰” 智能工厂“四级”培育精准施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7:05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政策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通知,按照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培育智能工厂 [1] -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四级梯度设计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制度创新,体现发展阶段科学划分和企业差异化诉求精准回应 [1] 智能工厂层级划分与目标 - 基础级面向刚起步企业,引导从"有设备"到"用数据"的基础转变 [2] - 先进级要求企业实现系统协同并具备行业影响力 [2] - 卓越级要求具备智能化优化能力,成为全国示范引领者 [2] - 领航级聚焦未来制造模式探索,强调全球竞争力和人工智能深度整合 [2][4] 政策实施特点 - 采取"普遍参与+重点突破"组合方式,基础级鼓励自评自建,先进级由地方认定,卓越级和领航级通过专家评审遴选 [3] - 政策差异化布局推动智能工厂建设,重点聚焦战略产业链和场景创新 [3] - 领航级通过"母工厂+复制推广"机制构建国际标准体系,增强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地位 [6] 领航级智能工厂特征 - 技术融合特征包括人工智能与制造深度耦合、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应用 [5] - 管理创新趋势包括运营智能体驱动的少人化管理、制造服务化、低碳可持续模式 [5] - 领航级工厂聚焦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等战略性产业,支撑高端产业自主可控 [6] 2025年培育行动新方向 - 深化数字化普及与网络化连接,新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场景要求 [8] - 首次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纳入典型场景,如生成式设计、智能排产 [8] - 显著提高安全可控与标准化要求 [9]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 - 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超过80%制造业行业大类 [7] - 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不良品率下降50.2%,碳排放减少20.4% [7] - 建设智能仓储、在线检测等优秀场景近2000个 [7] 产业链影响 - 卓越级和领航级工厂带动供应商优化运作模式,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 [9] - 智能工厂建设拉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增长 [9] - 培育行动通过标杆效应和政策合力推动企业转型 [10]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开启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04:25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 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1] - 培育行动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围拓展、更深程度渗透、更高层次演进[1][2] 培育层级划分 - 基础级智能工厂要求规上企业自评自建,聚焦数字化改造和网络化连接建设[2] - 先进级智能工厂需在基础级基础上打造区域行业领先标杆,聚焦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协同[2] - 卓越级智能工厂要求打造全国领先标杆,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升级,需已完成先进级建设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3] - 领航级智能工厂要求打造全球领先标杆,需为本行业领军企业且已获评卓越级,智能制造达到全球领先水平[3] 培育成效 -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4] - 卓越级工厂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超过80%制造业行业大类,建设优秀场景近2000个[4] - 卓越级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不良品率下降50.2%,碳排放减少20.4%[4] 基础要求 - 申报企业需为规上工业企业,近三年经营财务状况良好,无安全环保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5] - 工厂使用的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等需安全可控,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可控[5] - 企业需建立智能工厂组织机制并拥有智能制造专业人才[5] - 基础级和先进级工厂需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卓越级需三级及以上,领航级需四级及以上[5]
四川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公示 长虹8家智能工厂榜上有名!
中金在线· 2025-06-20 10:14
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首批104个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1] - 绵阳市共有19个智能工厂入选,占全省总数的18% [1] - 长虹控股集团旗下8家智能工厂入选,占绵阳入选总数的42% [1] 长虹控股集团智能工厂建设 - 公司入选的智能工厂包括长虹新能源、长虹空调、长虹新网科技、长虹爱创科技、长虹技佳、长虹模塑、长虹精密和长虹包装 [2] - 近一年来围绕"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五大路径推进智能制造 [2] - 对全球22个制造基地、65个制造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 [2] - 通过"AI+制造"深度融合实现设备更新,打造高品质高效率生产线 [2] 长虹智能制造实施情况 - 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代传统人工生产 [3] - 生产过程实现高度透明化、可视化 [3] - 实施"双轮驱动"创新战略,以自主创新为内核、协同创新为外延 [3] - 通过"智改数转"构建全体系、大规模、高质量制造能力 [3] 长虹未来发展规划 - 8家入选工厂将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3] - 将继续推进各制造基地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 [3] - 重点提升制造能力建设 [3]
智改数转之道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22
核心观点 - 全球产业格局调整下制造业成为经济竞争制高点,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17] - 智能化改造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质量并降低成本,推动商业模式向柔性化生产转变 [2][33] - 数字化转型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重构业务模式,实现数据到决策的高效转换 [4] - 中航工业、华为等案例显示智改数转可构建动态感知、精准执行的智能制造系统 [3][5] 企业发展与智能化改造 外部形势 - 国际市场质量要求提升,低质产品无生存空间,质优价廉成为竞争关键 [13][14] - 全球掀起再工业化浪潮: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相继推出 [16][19] - 中国工业转型面临基础薄弱挑战,但拥有阿里巴巴、华为等成功案例和政策支持 [21][22] 内在压力 - 企业面临时间(生产周期缩短)、质量(品牌效应)、成本(76%企业人工成本攀升)、服务(个性化需求)、环保(66%企业增加投入)、协同六大压力 [28][30] - 价值链模式从传统线性结构向网络化协同转型 [26] 定义与特征 - 智能化改造是在精益生产基础上,通过自动化、信息化集成提升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33] - 具备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涵盖九大技术支柱如3D打印、人工智能等 [31] - 演进路径:1971年数控机床→1980年代CAD/CAM→2013年工业互联网平台 [35] 智能化改造实现路径 - 关键环节:数据采集、协议转换、流程规范化、企业间协作 [3] - 实施步骤:咨询诊断→方案设计→改造实施→考核评价 [3] - 中航工业案例:通过动态感知、实时分析的智能制造系统,目标2025年航空产品全面智能化 [3] 数字化转型 - 技术基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业务数据化与数据业务化 [4] - 华为实践:以数据中台为核心提升效率,目标成为行业标杆 [5] - 智慧电厂案例:运用"云大物移智"技术建立全业务数据中心 [5] 政策支持措施 - 设立专项资金/产业基金支持机器换人、智能科技产业培育 [5] -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同作用 [5]
重庆:到2027年 全市累计新建智能工厂30家和数字化车间300个
快讯· 2025-05-28 14:07
产业数字化转型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累计新建智能工厂30家和数字化车间300个 [1] - 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对企业"智改数转"提升予以补助 [1] - 支持出口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数字化出海 [1] 重点出口领域 - 面向"一带一路"及RCEP市场,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电子信息制造、云计算、智能装备等领域产品升级和出口 [1] - 提升对外贸易高技术附加值,实现从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标准"输出转型 [1]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 - 深化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枢纽 [1]
镇江经开区33家智能工厂入选“省先进”
镇江日报· 2025-05-28 07:42
近日,省工信厅2025年度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结束公示,中节能等33家镇江经开区企业 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卓越实践与创新成果,成功跻身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行列,为经开区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是指在江苏省范围内,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深度应用,达到省 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一评定是江苏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 重要举措,旨在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通过参与评定,不仅能提升竞争力,还可 获得政策红利,推动行业整体升级。 先进级智能工厂需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 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5个关键环节,建设15个以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实现生产经营数据互通共 享、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生产与经营协同管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效益。 智能工厂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为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 级版",镇江经开区积极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在丁卯和大港片区举办2场政策解 读活动,邀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相关机构专家为申报企业进行3轮辅导,组织园 ...
我国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央广网· 2025-05-27 09:07
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1] - 重点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等[1] - 目标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1] 重点领域部署 - 农业领域支持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建设数智化商品市场[1] - 制造业领域协同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1] - 批发业领域增强供应链集成能力[1] - 零售业支持企业采用数智技术整合全渠道信息,加快消费端信息反馈速度[1] 技术应用与设施建设 - 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1] - 支持贸港航一体化发展[1] -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1] 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智供应链建设和发展模式[1] - 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基本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数智供应链体系[1] - 培育100家左右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1] 专家观点 - 数字化和智能化相融合的数智化成为加快供应链创新的重要动能[1] - 有利于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1] - 行动计划作出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部署[2] - 突出领军企业带动作用,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2] - 通过系统化全方位发力打通堵点、卡点[2]
内蒙古加快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内蒙古日报· 2025-04-29 15:14
在择优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方面,支持先进级智能工厂推进制造各环节集成贯通和综合优化,向卓越级 智能工厂跃升。力争到2027年底,支持和培育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家左右。 在积极培育领航级智能工厂方面,引导卓越级智能工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 融合发展,带动装备、工艺、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打造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应用标杆。到 2027年底,重点支持和培育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3家以上。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康丽娜 按照《行动计划》,自治区将重点聚焦现有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升级打造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 到2027年,基础级智能工厂大面积普及,规模化建设一批具备区域行业领先水平的先进级智能工厂,力 争向国家申报推荐一批国内领先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鼓励和引导区内优势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建设领航级 智能工厂。 在普及推广基础级智能工厂方面,自治区引导工业企业围绕单机设备、生产线、制造车间和能耗、碳排 放管理等,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与操作系统和工业网络设备等集成应用。每年推动300家企业 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力争到2027年底,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达到25%左 右。 在规 ...
【新华解读】医药工业以数智化破解研发、生产等环节堵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24 21:58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研发融合日益深入,本次《实施方案》聚焦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卓 越企业培育等方向做了重点部署。 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李唐宁)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 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4月24日公布。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可破解医药工业的研发痛点、重构生产流程、优化流通体系。随着《实施方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改造成为未来一段时 间的主攻方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将提高产业整体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机遇。 二是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方面,推广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培育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建设数智化医药产业园区。 三是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面,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 四是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方面,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新智慧监管新工具,研究智慧监管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医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