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秦L
icon
搜索文档
传小鹏汽车增程战略加速,和零跑、理想“抢饭碗”
犀牛财经· 2025-07-10 15:40
小鹏汽车增程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四季度推出G9和X9两款增程版大型车,正式进入增程式市场,后续技术将下放至G7及MONA系列 [2] - 增程技术命名为"鲲鹏电动",采用差异化技术路径,包括430公里纯电续航和5C超充,实现"纯电+超电"双路线并行 [2] - 增程车型将帮助公司快速覆盖15万元以下市场,对标比亚迪秦L EV、零跑B01等竞品,同时为欧美充电基建薄弱地区做准备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挑战 - 2023年公司面临销量下滑、产品策略失误等问题,G9因定价混乱导致退订,全年销量141601辆同比增长17%但落后于蔚来和理想 [3] - 2024年8月推出的MONA M03(11.98-15万元)成为爆款,带动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暴增331%,超越理想成为新势力销冠 [3] - 当前销量过度依赖M03单一车型,且该价格区间面临比亚迪秦L、海豹06等规模化竞品的激烈竞争 [3] 增程战略的市场考量 - 增程路线被视为提升销量的捷径,参考零跑和深蓝的成功案例,其中零跑已实现盈利 [4] - 2025年1-5月增程车型销量达98万辆同比增长82%,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4] - 公司需在技术、产品和品牌力持续创新,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以应对零跑、理想等竞争对手 [4] 未来展望 - 公司增程战略将为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活力,具体表现值得期待 [5]
小鹏增程下放至G7、MONA等,多新车迎战零跑、比亚迪
36氪· 2025-07-03 09:04
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四季度推出两款增程版大型车G9和X9,首次进入纯电以外的市场[1] - 后续将把增程技术下放到中端和低端市场,包括即将推出的G7和MONA系列车型[2] - 正在研发至少三款MONA系列全新车型,大部分将同步推出纯电和增程版本[4] - 将推出代号E29的高端轿车和一款旗舰轿车,填补P7i停产后的产品空缺[4] 市场策略 - 采取高中低三市场同步推进增程技术落地的策略[7] - 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定价11.98-13.98万元,主攻15万元及以下市场[3][8] - 2025年一季度15万元以下乘用车销量占整体60%,达303万辆[10] - 目标2024年销量实现翻倍增长,达到约40万辆[11] 技术路线 - 将采用"纯电+超电"双技术路线,"超电"指增程式混动技术[7] - 增程技术命名为"鲲鹏电动",主打差异化:更大纯电续航、超静音发动机[7] - 目标增程发动机启动后音量仅比电动机高出几分贝[7] 销售表现 - 2024年6月交付新车3.5万辆,连续8个月销量超3万辆[10] - 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9.7万辆,超2023年全年[10] - MONA M03上半年销量超8万辆,占公司总销量四成以上[4][10] - 2023年8月M03交付后,月销量从不足1万辆迅速回升至2万辆以上[10] 竞争格局 - M03主要竞争对手为比亚迪秦L EV、海豹06 EV等[8] - 将直面零跑、比亚迪等品牌,零跑2024年上半年销量22.2万辆[11] - 性价比市场新对手不断涌现,如零跑B01、吉利银河星耀8等[11] 内部管理 - 2023年进行大规模高管调整,裁撤10名高管[10] - 重点提升制造、采购等环节效率,实现成本控制[10] - 新款P7+、G6等车型定价比老款低数万元[10]
荣威、飞凡“联姻”终将沦为一场“尴尬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11:02
品牌整合背景 - 上汽集团2024年底将飞凡汽车重新纳入荣威体系,试图解决新能源转型中的品牌向上突破乏力问题 [1] - 飞凡汽车2021年独立后定位20万-30万元高端市场,但首月销量仅815辆(F7),R7长期三位数销量 [3] - 荣威品牌2016年RX5月销峰值2.8万辆,后因质量问题衰落,2024年D6 DMH混动版月销仅2001辆,远低于比亚迪秦L DM-i的3万辆 [3] 整合措施与现状 - 研发层面由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统一负责,销售渠道整合超100家经销商门店 [4] - 2024年12月合并后销量未改善:荣威1.4万辆+飞凡554辆,仍无法抗衡竞品 [4] - 飞凡定位调整为荣威高端系列,计划新增插混/增程车型,但63%消费者认为两品牌定位重叠 [5][8] 产品与技术矛盾 - 价格重叠严重:荣威D7 EV(14.98万-17.68万)与降价后的飞凡F7(16万区间)形成内部竞争 [8] - 技术同质化明显:荣威D6 DMH与飞凡F7均采用DMH混动系统(热效率43%、续航1400km) [10] - 经销商反馈合并后"卖车亏损2万/辆",且需完成双品牌考核任务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能源市场被比亚迪、特斯拉主导,飞凡与荣威在品牌力、产品力、渠道方面全面落后 [13] - 合并暴露传统车企转型矛盾:需平衡燃油车规模优势与新能源品牌高端化 [13] - 关键问题未解决:爆款缺失、技术同质化、品牌认知模糊可能使整合效果持续低迷 [11][13]
今日新闻丨奥迪暂停全面电动化计划,不再停售燃油车!吉利银河A7首秀!江铃否认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
电动车公社· 2025-06-20 00:58
奥迪暂停全面电动化计划 -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宣布暂停原定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 未来不再设定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转而采取燃油 混动 纯电并行的多动力总成策略 [2] - 欧洲汽车工业出现回归燃油车的浪潮 以确立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 受限于全球不够稳定廉价的电力供应 欧洲车企重启内燃机事出有因 [4] -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品牌需应对接下来的激烈竞争 [4] 江铃福特否认并入长安福特 - 江铃汽车回应传闻 称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 [7] - 此前传言称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以应对福特在华销量困局 但双方产品线差异较大 整合难度高 [10] - 长安福特产品序列主要为轿车和SUV等乘用车 江铃福特更偏向商用车和工具车 双方渠道 资源和用户群体整合不易 [10] - 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近两年都在积极拥抱电气化 推出插电混动产品 未来可能继续在各自领域发力 [10] 吉利银河A7首秀 - 吉利银河A7为中型插混轿车 长宽高分别为4918/1905/1495mm 轴距2845mm [13] - 内饰采用15.4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与8.8英寸液晶仪表及怀挡设计 风格简约温馨 [14] - 智能化方面搭载基于魅族Flyme Auto深度定制的银河NOS系统 全系标配5R10V传感器 支持L2+级智能驾驶功能 [14] - 动力方面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 匹配18.4-18.99kWh磷酸铁锂电池包 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115-120km 综合续航突破2100km [15] - 竞争对手瞄准比亚迪秦L DM-i 产品力旗鼓相当 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设计 定价策略待公布 [15]
“满配、降维、白菜价”,自主品牌变革新品逻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09:47
产品策略创新 - 自主品牌采用"基础款即高配"策略,打破传统分级认知,将智能驾驶和豪华内饰等配置作为标准 [2] - 通过"满配、降维、白菜价"逻辑重塑市场,推动技术普及并实现技术平权 [2] - 配置全面升级,如智己L6起售价20.49万元即包含800V高压平台、四轮转向系统等传统豪华品牌需额外支付20万元以上的配置 [3] 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 - 自主品牌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降低高端技术研发成本50%以上,实现技术普及 [5] - 国产化技术突破如碳化硅器件使车规级碳化硅模块成本预计2025年比2022年下降47% [5] - 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技术使动力电池成本降低30%以上 [7]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自主品牌智能配置覆盖率达到合资品牌2.3倍,如哈弗H6、博越L全系标配2级辅助驾驶 [3] - 问界M9以46.98万元起售价提供传统高端品牌百万元级配置,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 [6]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42万辆,同比增长7.3%,显示技术话语权转移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自主品牌正在从"跟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如奇瑞风云A9L安全标准被写入国际法规 [7] - 价格透明化策略增强竞争力,问界、理想等实行全国统一价 [7] - 行业从"配置竞赛"转向"技术普及",重新定义全球汽车工业价值标准 [8]
配备2颗Orin-X芯片不到13万元!小鹏MONA M03 Max版“上市交付” 欲以智能辅助驾驶对抗比亚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1:16
产品发布与升级 - 小鹏MONA M03 Max版车型于5月28日上市交付,比原计划的2025年春节后交付时间提前[1] - Max版车型续航里程从580km免费升级至600km,并新增502km续航版本,售价分别为13.98万元(下调1.6万元)和12.98万元[1] - 新增两款PLUS版车型,售价分别为11.98万元和12.98万元,在整车配置及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升级[2] 技术配置 - Max版车型搭载"满血版"小鹏AI图灵智驾系统,配备2颗Orin-X芯片,最高算力508Tops[1] - 相比标准版增加1颗毫米波雷达和4颗车外摄像头,支持自定义泊车、车位到车位、智能出库等辅助驾驶功能[2] 市场竞争环境 - 小鹏MONA M03所在的10-15万元价格带2024年市场总量683.7万辆,占比31.5%,其中新能源车销量301.9万辆,渗透率44.2%[5] - 该细分市场竞品包括比亚迪秦L EV(首周销量破1万辆)和东风日产N7(上市一小时销量破1万辆)[5] - 机构认为10-15万元价格带存在大量替代燃油车的潜在空间,优质新能源车供给不充分[5] 销量预期 - 中信证券预计MONA M03系列月销量将稳定在1.5-1.8万辆,年销量18-20万辆[6] - 中信证券预测智驾版在Mona系列占比未来将提升至50%以上,认为低价格带区间也有智驾需求[6] 公司战略 - 小鹏汽车将希望寄托在新品发布上以拉动销量增长[5] - 民生证券认为小鹏汽车此前困境源于产品周期断档,加速新车型推出将拉动销量回升[5]
周观点 | 重卡、整车龙头业绩亮眼 迎新车催化密集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30 20:12
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第3周乘用车销量43.0万辆,同比+15.6%,环比+3.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4万辆,同比+31.2%,环比+0.8%;新能源渗透率52.1%,环比-1.4pct [2] - 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弱于市场,A股汽车板块下跌3.89%,细分板块中商用载货车上涨2.33%,商用载客车、乘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下跌2.14%、2.63%、2.92%、5.50%、5.62% [3][30] - 重卡、整车龙头业绩表现亮眼,比亚迪2024Q4归母净利为150.2亿元,同比+73.1%,环比+29.4%,中国重汽2024Q4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28.4%,环比+73.0%,潍柴动力2024Q4归母净利30.02亿元,同比+19.5%,环比+20.2% [5][10] - 2025年为智驾全面加速的一年,FSD入华,小鹏、零跑将落地15万以内noa,比亚迪开启智驾全系标配,提振整车估值 [6][11] - 乘用车基本面向上,新车催化密集,长城枭龙MAX预售72小时订单突破10,636台,吉利领克900预售24小时订单破14,600台 [6][11] 本周数据 - 2025年3月第3周乘用车销量43.0万辆,同比+15.6%,环比+3.5% [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4万辆,同比+31.2%,环比+0.8% [2] - 新能源渗透率52.1%,环比-1.4pct [2] 本周行情 - A股汽车板块下跌3.89%,表现弱于沪深300(-1.05%) [3][30] - 细分板块中商用载货车上涨2.33%,商用载客车、乘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下跌2.14%、2.63%、2.92%、5.50%、5.62% [3][30] 重卡、整车龙头业绩 - 比亚迪2024Q4归母净利为150.2亿元,同比+73.1%,环比+29.4%,汽车+电池毛利率25.5% [5][10] - 中国重汽2024Q4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28.4%,环比+73.0% [5][10] - 潍柴动力2024Q4归母净利30.02亿元,同比+19.5%,环比+20.2%,毛利率24.2%,同环比分别+0.49/+2.03pct [5][10] 乘用车基本面与智驾 - 3月第1/2/3周乘用车销量分别35.8/41.5/43.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分别56.5%/53.5%/52.1% [6][11] - 2025年智驾全面加速,FSD入华,小鹏、零跑将落地15万以内noa,比亚迪开启智驾全系标配 [6][11] - 长城枭龙MAX预售72小时订单突破10,636台,吉利领克900预售24小时订单破14,600台 [6][11]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7][13] - 零部件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沪光股份、瑞鹄模具、星宇股份、伯特利、上声电子、继峰股份 [7][15]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 [7][22]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 [8][24]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潍柴动力 [26]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29] 摩托车市场 - 2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5.8万辆,同比+134.9%,环比-2.2% [23] - 1-2月累计销量11.7万辆,同比+84.8% [23] - 春风动力250cc+2月销量0.8万辆,同比+48.3%,市占率14.7% [23] 重卡市场 - 2025年2月重卡市场销售8万辆,环比+11%,同比+34% [25] - 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补贴力度超预期 [25][26] 轮胎市场 - 2025年2月21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80.35%,周度环比+6.50pct,TBR开工率66.45%,周度环比+4.24pct [28][50] - 2025年2月PCR加权平均成本同比+4.71%,环比+2.99%;TBR加权平均成本同比+6.02%,环比+2.33% [56] 行业动态 - 小米集团配售8亿股筹资425亿港元 [58] -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启动试生产 [64] - 比亚迪发布腾势N9 PHEV、秦L EV、海狮05 EV、仰望U7等新车 [64]
11.98万起售!比亚迪秦L EV上市,标配冰箱、大沙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3-27 17:18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王朝网秦L EV正式上市,其在外观、内饰、能耗、安全、智驾等方面有亮点,且填补王朝网中级纯电车型空缺,有望助推王朝网销量增长 [1][2] 秦L EV产品信息 - 推出三款配置,售价区间11.98万元—13.98万元 [1] - 采用王朝全新一代龙颜美学设计理念,车色取自中国名瓷 [1] - 内饰配备冰箱、彩电、大沙发,有同级唯一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 [1] - 基于e平台3.0Evo打造,有电池高效双环流直冷直热技术、16合1高效热管理集成模块,整车能耗低至每百公里10.8kWh,满电续航545km [1] - 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车身架构强、刚性高,搭配全车75%高强度钢和安全笼式结构,能扛超过自身重量5倍的车顶静压 [1] - 配备前双球头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操控优异,转弯半径5.4米 [1] -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100),全车配备29个传感器,可实现全场景智能泊车,有自动泊车、代客泊车、遥控泊车三大技能 [1] 秦家族销量情况 - 2024年比亚迪王朝网销量为209万辆,秦家族全年累计销量超70万辆,占王朝网总销量约三分之一 [2] 秦L EV市场意义 - 此前秦家族中秦PLUS有混动和纯电版本,秦L只有混动版本,秦L EV填补王朝网中级纯电车型产品空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有望助推王朝网销量增长 [2]
小鹏规划了5款增程车,包含轿车和SUV|36氪独家
36氪· 2025-03-25 17:37
小鹏汽车增程战略规划 - 公司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覆盖轿车与SUV,包括P7和G6的增程版型 [1][3] - 首款增程车型基于X9平台开发,2024年下半年量产,E/F/H平台增程车型将于2025-2026年推出 [3] - 未来多数新车将采用增程与纯电双动力模式 [3] - 增程决策源于市场转向,2024年11月发布鲲鹏电动体系,搭载800V平台和5C超充,纯电续航超400公里 [7][8][9]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2年增程市场尚不成熟,理想年销量仅13万辆,哪吒为新势力销冠 [4] - 2024年增程市场爆发,理想、问界、零跑等验证了增程车型竞争力 [5] - 除特斯拉与蔚来外,主流纯电车企均布局增程产品 [6] 低价策略与销量表现 - 2024年下半年推出11.98万元起的MONA M03和18.68万元起的P7+,MONA M03占2025年2月超3万月销量的一半 [11] - 2024年Q4销量9.15万辆(环比增长96.6%),营收161.1亿元;全年销量约19万辆,营收408.7亿元(同比+33.2%),亏损收窄44% [12] - 新款G6上市7分钟获5000台大定,G9上市45分钟大定突破3000台 [12] 竞争压力与产能挑战 - MONA M03面临埃安RT(两月销量近3万)和比亚迪秦L EV(11.98-13.98万元)的直接竞争 [15] - 比亚迪双车战略(秦L EV+海豹06 EV)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 [16] - 产能问题持续,MONA M03、G6/X9等车型均出现交付延迟 [16] 战略必要性 - 增程车型被视作长期销量和利润来源,需持续打造爆款而非依赖单一产品 [17] - 纯电车型市场容量有限,增程布局是维持造血能力的关键 [17]
比亚迪,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3-23 21:32
新车发布 - 比亚迪发布基于e平台3.0 Ev0全新打造的智美中级纯电轿车秦L EV [1] - 秦L EV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版 提供470公里领先型、545公里超越型、545公里卓越型三大版本 售价分别为11.98万元、12.98万元和13.98万元 [1] 配置亮点 - 搭载同级唯一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 最低制冷-6℃ 最高制热50℃ 下电后持续工作12小时 [2] - 全系标配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100 全场景智能语音可解锁超1000项车控功能 [2] - 语音助手"小迪"深度整合满血版DeepSeek 通过"你好小迪 请深度思考"可唤醒AI功能 [2] - 全系搭载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版 配备5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2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 共计29个传感器 [2] 空间设计 - 拥有2820mm大轴距 84.8%高"得房率" [3] - 坐垫较同级加长20毫米以上 提升腿部承托性能 [3] - 前排座椅滑动行程提升260毫米 达到越级水平 [3] - 配备65L前备箱和460L后备箱 [3] 性能与市场表现 - 整车能耗低至10.8kWh/100km 采用"CTB+高强度钢+笼式安全结构" [4] - 采用后驱布局 提升操控乐趣 实现"后驱平权" [4] - 2025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2.3万辆 同比增长92.52% 成为中国汽车集团销量第一 [4] - 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3.34万辆 同比增长124.27% [4] 行业展望 -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智能驾驶将迎来颠覆性拐点 高阶智驾系统将加速向10万-15万元主力价格带渗透 [2] - 中原证券研报预计比亚迪销量将维持高位 出口将持续高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