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

搜索文档
蔚来沈斐:理想i8的横幅确实做的比我们好
新浪科技· 2025-08-21 09:36
行业互动与学习 - 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公开肯定理想i8横幅展示效果更佳 体现汽车行业品牌间相互学习的氛围 [1] - 沈斐表示乐道L90上市交付节奏将学习理想L9的历史策略 反映行业内部运营模式的借鉴与参考 [1] 产品营销动态 - 乐道L90与理想i8通过卡车悬挂横幅方式进行产品宣传 展示汽车行业线下实体营销的具体形式 [1] - 网友对比指出理想i8横幅展示效果较乐道L90更为工整 体现市场对品牌宣传细节的关注度 [1]
理想汽车-W(02015.HK)重大事项点评:理想I8上市 开启纯电新车周期
格隆汇· 2025-08-01 02:38
理想i8上市及产品亮点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定位中大型6座SUV,共三个版本,定价32 18-36 98万元,计划8月20日交付[1] - 产品亮点包括:俯冲式封闭前脸设计、CLTC续航670/720km、充电10分钟续航500km、标配双电机四驱(前后电机最大功率150kW和250kW)、座椅升级及双腔魔毯空气悬架、智能驾驶与座舱升级[1] - 公司通过"超充+AI"构建核心竞争力:已建成2851座超充站(平均152公里一座),计划年底扩展至4000座,AI方面搭载MindGPT-4o大模型和VLA司机大模型(算力700 TOPS),支持全场景智能驾驶[2] 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 - i8最终定价32 18-36 98万元,较预售价低约3万元,实现"油电同价",超预期定价提升竞争力但可能对L8产生内部竞争[3] - 目标市场为30-40万元SUV(年规模13万辆),竞品包括蔚来ES6(月销0 4万辆)、理想L8(月销0 5万辆)、奔驰GLC(月销1 1万辆),预计i8稳态月销5-7k[3]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产品定义、管理及研发能力突出,AI转型迅速,i8开启纯电新车周期,9月计划推出第二款纯电SUV i6[3] - 下半年潜在催化因素:Q4行业季节性回暖、i8及快充方案认可度提升、VLA智驾升级带动AI能力体现[3]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7年销量预测下调至51万、62万、73万辆(原59万、72万、82万辆),营收下调至1430亿、1752亿、2071亿元(原1623亿、2033亿、2283亿元),归母净利下调至72亿、99亿、129亿元(原96亿、134亿、152亿元)[4] - 基于2026年估值(PE 25-30倍),目标价127 29-152 75港元,对应市值2723-3268亿港元,潜在空间22-46%[4]
理想I8静态体验
数说新能源· 2025-07-22 11:35
理想i8产品分析 - 外形设计较为普通 未达到惊艳效果但也不丑 属于耐看型 [1] - 乘坐空间表现突出 二排和三排均能提供一拳以上头部空间 后备箱空间与L8相近 需调整第三排靠背以增加储物容量 [2] - 内饰延续L系列风格 座椅采用特殊设计 初坐柔软但具备支撑性 细节优化包括后排遮阳帘力度调整 前挡风氛围灯亮度控制 主驾专属音响系统等 [4] - 静态体验在L系列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细节 对非理想车主群体具备吸引力 [6] 产品竞争力 - 动态性能预计显著超越L系列 底盘和NVH表现将优于多数竞品 [7] - 关键卖点在于融合MPV空间 SUV通过性和轿车操控性 [8] - 底盘空悬最高离地间隙达19cm 通过性良好 车门开启角度设计优秀 [10] 市场定位 - 网传两款配置价格分别为35万和38万 价格区间适中 需结合预定权益评估实际竞争力 [8] - 智驾系统与动态表现可能成为差异化亮点 公司或在该领域重点投入 [8] 社群信息 - 社群提供锂电行业动态 包括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 比亚迪东南亚扩张及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增长等资讯 [11][12]
汽车行业2025年7月投资策略:品密集上市有望提振板块景气度,建议关注财报行情
国信证券· 2025-07-11 18:39
核心观点 - 中长期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一年期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投资建议 整车推荐 - 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 [3] 智能化推荐 - 科博达、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伯特利、保隆科技 [3] 机器人推荐 - 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双环传动 [3] 国产替代推荐 - 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继峰股份、新泉股份、地平线机器人 -W 等 [3] 行业背景与展望 行业背景 - 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特斯拉推动行业变革和估值体系重估 [12] 行业中长期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带来转型升级机遇,预计国内汽车总量产销未来 20 年维持 2%年化复合增速,电动智能汽车是高景气赛道 [13] 行业复盘 - 中国汽车工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2010 年增速分水岭后增速放缓,2018 年首次销量下滑,2023 年以来产销创新高 [14][15] 销量数据 6 月乘用车数据 - 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08.4 万辆,同比增长 18.1%,环比增长 7.6%;1 - 6 月累计零售 1090.1 万辆,同比增长 10.8% [1] - 乘用车厂商批发 249.0 万辆,同比增长 15.1%,环比增长 7.5%;1 - 6 月累计批发 1327.9 万辆,同比增长 12.2% [78] 6 月新能源乘用车数据 - 生产 120.0 万辆,同比增长 28.3%,环比增长 2.0%;1 - 6 月累计生产 645.7 万辆,增长 38.7% [86] - 批发销量 124.1 万辆,同比增长 27.0%,环比增长 1.6%;1 - 6 月累计批发 644.7 万辆,增长 37.4% [86] - 市场零售 111.1 万辆,同比增长 29.7%,环比增长 8.2%;1 - 6 月累计零售 546.8 万辆,增长 33.3% [1] - 厂商出口 19.8 万辆,同比增长 116.6%,环比下降 1.0%;1 - 6 月累计出口 98.7 万辆,增长 48.0% [90] 上险数据 - 6 月(6.2 - 6.29)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 195.79 万辆,同比 +18.4%;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 103.71 万辆,同比 +30.7% [1][92] 6 月汽车板块走势 - CS 汽车板块下跌 0.13%,跑输沪深 300 指数 2.63pct,跑输上证综合指数 3.03pct;年初至今上涨 28.8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4.17pct,跑赢上证综合指数 13.1pct [2] - 各细分板块中,CS 乘用车下跌 2.34%,CS 商用车下跌 0.25%,CS 汽车零部件上涨 0.92%,CS 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 1.42%,CS 摩托车及其它上涨 6.72% [2] 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CS 汽车 PE 值为 37.3 倍,较上月 31.9 倍有所上升;CS 乘用车 PE 值为 46 倍,较上月 33.5 倍有所上升;CS 汽车零部件 PE 值为 37 倍,较上月 38 倍有所下降;CS 商用车 PE 值为 17 倍,较上月 17.2 倍有所下降 [70] 成本与库存 成本追踪 -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 -27.3%/+2.3%/-6.4%,分别环比上月同期 -5.6%/+1.7%/-2.0% [2] 库存情况 - 2025 年 5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 52.7%,同比下降 5.5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7.1 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2] 市场关注热点 智驾 - 特斯拉 Robotaxi 服务正式启动,国内 Robotaxi 加速落地 [3] 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 63.6%股份,7 月底特斯拉财报交流会 [3] 车型 & 整车 - 关注价格战暂缓后终端销量变化,新车型如理想 i8、极氪 9x 等,关注上汽 - 尚界新车型相关发布进展 [3] 板块中报预告行情 - 关注板块中报预告行情 [3] 重要行业新闻 行业动态 - 享界新车标发布,将推旅行版车型;特斯拉 FSD 欧洲测试范围扩至西班牙;长安汽车欧洲建厂启动选址;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尚界官方微博注册完毕;小米 Yu7 上市大定持续突破等 [34][35][36][37][38][39] 政府新闻 - 商务部加强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开展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53][54] 中报披露与业绩预告 中报披露目录 - 展示了 2025 年各公司中报披露时间安排 [60] 业绩预告 - 多家公司 25H1 实现业绩高增,如亚太股份预计 2025H1 归母净利润 1.9 亿 - 2.1 亿元,同比增长 81.97% - 101.13%等 [61]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 宏观经济下行,车市销量低迷,整车面临销量和价格战风险,零部件面临排产减少和年降压力 [33] -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后,部分机械式零部件行业消失 [33]
小米YU7上海卖最好,提车等太久?雷军回应友商想“截胡”
搜狐财经· 2025-07-02 23:34
产品定位与竞争策略 - 小米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等高配置,成本较高,定价25万起,标准版比Model Y便宜1万[4] - 公司明确将特斯拉Model Y作为直接竞品,销售前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与Model Y重合[1][4] - 雷军承认Model Y产品力强劲,表示以特斯拉为标杆逐步追赶,目前尚未超越[5] 销售表现与用户画像 - 小米YU7发布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000台[4] - 用户平均年龄33岁,比小米SU7高3岁,女性订单占比30%(较SU7首销期提升4.5%),最受欢迎颜色为牛津粉(女性)和寒武岩灰(男性)[1][4] - 交付周期最长达14个月,标准版需406-427天,Pro版357-378天,Max版273-294天[6] 产能与行业动态 - 公司年初产能目标30万辆,后上调至35万辆,优先解决国内交付,2027年才考虑出海[6] - 极氪、蔚来等车企推出"截胡"政策,为退订用户提供定金补贴,雷军呼吁行业避免恶性竞争[6] - 雷军建议急需用车的消费者考虑小鹏G7、理想I8或Model Y,并透露何小鹏已订购YU7[1][6] 产品配置与用户服务 - 推出三个版本(标准版25.35万/Pro版27.99万/Max版32.99万)及9款配色[4] - 针对用户选错配置问题,7月6日-7日开放限时改配服务,允许版本和配置修改[5]
2025年中期策略 - 传媒:消费引爆,内容复苏,AI起量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传媒互联网行业**:巨人网络、完美世界、吉比特、恺英网络、三七互娱、果麦文化、光线传媒、中文在线、掌阅科技、泡泡玛特、布鲁可、姚记科技、华丽科技、汉宇股份、奥飞娱乐、量子之歌、斗神教育、胜天网络、昆仑万维、值得买、顺网科技、视阅网络、万达、华视数媒 [1][3][5][6][7][8][9][11] - **电商行业**:美团、阿里、京东 [13] - **新势力汽车行业**:领跑、小鹏、小米、理想汽车 [15] - **教育行业**:新东方、思考乐、学大、斗神教育、盛通股份、天利国际、东方教育 [4][17][18][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传媒互联网行业 - **核心观点**:传媒互联网板块受益于新消费、内容复苏和 AI 应用增长,各细分领域均有亮点和投资机会 [1] - **论据** - **游戏领域**:2025 年上半年多家公司推出新产品,下半年预计有吉比特《九木之野》等多款重磅产品上线;AI 陪伴和开放世界游戏成重要趋势,如凯英网络 Eve 应用,以及《易环》《无限大》《望月》等开放世界游戏受关注 [1][3][5][9] - **影视板块**:呈现内容复苏迹象,果麦文化《三国星空》动画电影及衍生品授权带来机遇,光线传媒因影视衍生品受关注,短剧市场发展迅速,2024 年规模达 505 亿元超电影票房,中文在线和掌阅科技表现突出 [1][6][12] - **IP 潮玩领域**:持续活跃,多家 A 股公司积极布局,港股泡泡玛特和布鲁可有望下半年表现更好,美股量子之歌上市驱动带来新机遇 [1][7] - **AI 应用**:在行业中作用日益重要,大厂积极布局,多模态模型更新频繁,相关公司利用 AI 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推动行业整体估值上升 [1][8] 电商行业 - **核心观点**:在促消费政策下社零增速好于预期,电商板块中即时零售增速较快但竞争激烈 [13] - **论据**:2025 年第一季度社零同比增速 4.6%,预计后续持续增长;美团、阿里和京东大力投入即时零售,各平台有不同业务数据表现,且都将其视为重要增长点 [13] 新势力汽车行业 - **核心观点**:新势力汽车板块延续高增长,看好理想汽车 I8 和 I6 车型销量超预期 [15] - **论据**:2025 年前四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48.3%和 46.2%,渗透率提升至 42.7%;理想 I8 和 I6 在空间和续航方面有优势,且具备强大智能化能力 [15][16] 教育行业 - **核心观点**:建议关注 AI 加教育主题轮动标的,以及超跌及低估值状态下业绩较好的股票 [17] - **论据**:教培行业需求稳定,龙头公司将稳定增长市占率并释放利润率;新东方估值约 12 - 13 倍,今年利润增速预计 30%;思考乐超跌,估值 8 - 9 倍,利润增速超 30%;学大暑期招生进展良好,业绩预计优于市场预期 [17] - **AI 加教育领域**:建议关注斗神教育、盛通股份和天利国际;斗神教育 AI class 产品具领先优势,盛通股份与宇树合作推出联动课程,天利国际 PE 仅 10 倍,利润增速预计 25 - 30% [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影视板块票房情况**:2025 年前五个月中国电影票房达 273 亿元,同比增长 26.7%,预计全年票房(含服务费)约 500 亿元 [10] - **暑期档重点影片**:《碟中谍 8》《驯龙高手》等多部影片,还有知名 IP 续作如《无名之辈》和《罗小黑战记》 [10][11] - **电影公司业务调整**:万达投资 52TOYS,华视数媒公布 1,234 发展计划 [11] - **短剧市场规模预测**:预计 2025 年达 630 亿元,2027 年可能达 850 亿元,复合增长率约 19% [12] - **电商平台业务数据**:美团 25 年第一季度闪购累计交易用户超 5 亿,非餐饮日单量突破 1,800 万单,总日订单量 8,000 - 9,000 万单;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超 6,000 万单;京东最新日单量超 2,500 万单 [13] - **教育公司分红及业绩情况**:新东方 8 月披露常态化分红,东方甄选 GMV 拐点已现;思考乐分红比例高达 60% [17]
理想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5-30 08:57
展望 - 预计二季度交付量12.3万-12.8万辆,营收325亿-338亿元人民币 [1] - 目标销量增速为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增速的2倍,聚焦中高端家庭用户,通过产品迭代和市场下沉提升份额 [1] - 四五线城市试点显示,理想在20万元以上市场市占率达25%-28%,2026年该区域目标带来超10万台增量 [1] - 计划2025年6月前建成2500座超充站,年底前达4000座,覆盖热门长途路线如G318川藏线 [1] 产品 - L系列焕新版标配ATR全天候激光雷达,AD Max车型搭载英伟达Store U芯片,AV Pro车型升级地平线征程6M芯片 [2] - 理想I8home家庭特别版上市后占Mia车型订单超90%,验证家庭用户对"移动的家"理念的认可 [3] - 纯电SUV序列:理想I8(7月发布)、I6(9月发布),测试车累计路测超950万公里,主打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500公里) [3] - 在实现年营收3000亿规模后,将推出价格更亲民的MPV和轿车,覆盖中国及亚、欧市场 [4] 全球化 - 聚焦亚洲和欧洲市场,以"硬件+服务+软件"一体化模式进入 [5] - 招募成熟经销商,组建海外团队,吸引国际人才,目标海外销量占比达30% [6] - 强调需具备硬件售后和智能服务能力后才正式进入海外市场 [7] 智能化 - 自主研发VLA 4G大模型,整合空间语言与行为智能,7月随I8发布,8月通过OTA推送至AD Max车型 [8] - 理想同学通过OTA升级,具备记忆能力和Agent功能(如语音控制点餐、查快递) [8] - 发布理想清华OS技术白皮书并开源代码,助力行业协同发展 [9] 财务表现 - 现金储备充足(1107亿元人民币),一季度毛利率20.5% [10] - 一季度交付9.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5.5%,总营收259亿元人民币 [12] - 一季度车辆毛利率19.8%,去年同期90.3%,上一季度19.7% [17] - 一季度净利润6.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 [17] 市场策略 - 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增速是市场整体的两倍 [12] - 已连续14个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的销售冠军,4月市场份额14.1% [12] - 预计7月实现L9交付2500-3000台 [12] - 2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预计213万辆,纯电产品将帮助进入这一市场 [21] 技术优势 - VLA大模型通过增加特定视频数据,让模型拥有三维空间智能理解能力 [24] - RL强化学习在真实仿真环境中迭代,模型迭代周期明显优化 [24] - 高压充电技术实现10分钟补能500公里 [22]
理想汽车-W(02015): MindVLA引领汽车迈向物理智能体时代
Haitong International· 2025-03-18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理想汽车的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的MindVLA引领汽车迈向物理智能体时代,实现技术跨越,使传统车辆转变为有高度智能与自主决策能力的综合体 [2][7] - 下一代VLA模型比端到端+VLM系统更强,能为自动驾驶系统注入更高自主决策能力,推动自动驾驶形态演进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3月18日英伟达GTC2025大会上,理想汽车智驾负责人首次展示MindVLA进展;上周全年业绩会公司表示已启动VLA技术架构研发,计划与今年纯电SUV理想I8同时发布 [1][6] 点评 - MindVLA将视觉、语言和行动智能融合,以3D高斯中间表征为核心刻画空间信息,依托MoE架构与稀疏注意力机制确保端侧推理高效运算 [2][7] - 借助自监督学习及“快思考”与“慢思考”结合策略,车辆在复杂交通情境能精准判断并迅速做安全决策 [2][7] - 扩散模型配合常微分方程采样器优化驾驶轨迹预测,提升系统实时响应和环境适应性 [2][8] - 引入“重建+生成”一体化世界模型及闭环强化学习机制,使车辆在虚拟仿真中自我迭代和升级 [2][8] - 配备MindVLA的汽车能捕捉周边动态、应对情况,理解用户指令、主动交互和制定个性化驾驶策略,实现全维度智能交互 [2][8] VLA大模型与端到端+VLM对比 - 端到端+VLM系统依靠视觉与语言信息融合完成环境感知和决策处理,但动作执行不足 [3][9] - 下一代VLA模型引入动作反馈模块,实现从感知到执行的全流程闭环优化 [3][9] - VLA模型通过分层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算法整合路况等信息,选定最佳行动方案,缩短响应时延 [3][9] - VLA依靠实时反馈和多任务协同学习,在复杂交通环境主动预判风险并调整策略,提升整体鲁棒性和安全性 [3][9]
财报解读丨营收、利润剪刀差初现,理想单车均价为何一路跌?
美股研究社· 2025-03-17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和营收高增,但净利润同比减少,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盈利指标分化、品牌溢价收缩等困境,未来需通过生态化竞争、智驾布局、产品转型等破局,将“用户生态”转化为“盈利生态” [1][10][16] 营收再破千亿新高,理想怎样坚守新势力销量C位 - 2024年公司营收连续第二年破千亿,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第四季度营收443亿元创历史新高,车辆销售收入占比超95% [3] - 全年交付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规模效应显著 [3] - 2024年汽车赛道加速分化,中高端领域新秀和传统势力表现突出,公司基于“家庭用户”定位和爆款战略稳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5][7] - 产品端推出新车并升级现有车型,覆盖20 - 60万元价格区间,理想L6和L7成爆款,验证细分市场把控能力 [7] - 服务收入占比不足4%,全年服务收入59.22亿,同比增长66.5%,公司构建营销售后运营服务体系,新增充电站、充电桩、售后中心和零售中心 [7] - 零售店覆盖150座城市,502家门店构成渠道网络,新车型理想I8预计7月上市 [8] 单车均价一路降,理想价值“缩水”了 - 盈利指标分化,全年净利润80亿元,同比下滑31.9%,第四季度净利润35亿元,同比锐减38.6%,毛利率从23.5%降至20.3%,单车销售毛利率从22.7%降至19.7% [10] - 营收增长与利润剪刀差主因包括车型降价促销、成本上涨、研发与基建投入扩大,全年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9.1%,研发费用111亿元,占总营收7.7% [10] - 新能源渗透率加速,品牌溢价收缩,产品均价整体下滑,2024年全年不含税单车均价27.68万元,第四季度26.87万元 [11] - 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至15% - 20%,公司“以价换量”巩固市场份额,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占率15.3%,盈利平衡难度加剧 [11] 新能源增速放缓,理想如何破局 -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预计回落至20% - 25%,行业未来方向包括生态化竞争、智驾布局、产品端向纯电转型 [13] - 生态化竞争方面,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升级竞争维度,公司计划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国家级高速干线 [13] - 智驾领域,公司自研双系统智驾方案实现全场景覆盖,下一代VLA大模型计划与I8同步发布,目标实现L3级自动驾驶落地 [14] - 产品端,公司计划推出纯电车型I8提升纯电比例,若I8月销稳定在8000辆以上,全年纯电目标达成率超80% [16] - 公司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计划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供应链优化及生产效率提升,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占比5% [16]
理想汽车 | 2024 营收稳健增长 2025纯电+智驾驱动【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16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看好理想凭借用户洞察力和组织架构带来的产品定义能力挖掘需求,将增程式成功复现于纯电产品,随着销量提升规模效应会摊薄费用率 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6] 事件概述 - 2025年3月14日理想汽车发布2024Q4及2024年度财报 2024年全年收入1444.6亿元同比+16.6% 2024Q4收入442.7亿元同环比分别为+6.1%/+3.3% [1]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32.0% 2024Q4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环比分别为-38.8%/+25.2% [1] - 2024年全年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同比-11.9% 2024Q4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0.3%/+4.8% [1] 分析判断 营收稳定增长毛利保持健康 - 营收端:2024Q4总营收442.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6.1%/+3.3% 汽车业务收入约426.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6%/+3.2% 交付量增加致车辆销售收入增长 但产品组合变化和客户利息补贴使平均售价下滑 整体ASP由2024Q3的27.0万元降至26.9万元 2024Q4交付15.9万辆同比/环比为+20.4%/+3.8% 理想L9、L8、L7、L6、Mega单季销量分别占2024Q4销量的12.8%、13.5%、22.7%、49.1%和1.9% [1] - 其他业务:2024Q4营收16.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0.5%/+5.2% 同比增长因服务提供与配件销售增加 [2] - 利润端:2024Q4汽车业务毛利83.9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8.6%/-3.0% 汽车业务毛利率19.7%同比/环比分别为-3.1 pts/-1.3 pts [2] - 经营性利润:2024Q4单季经营性利润+37.0亿元利润率+8.4%同比/环比分别为+1.1 pts/+0.4 pts 2024Q4单季归母净利润35.2亿元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4.8% non - GAAP净利润率9.1%同比/环比分别为-1.7 pts/-0.1 pts [2] 现金储备充足充电站持续投入 - 费用端:2024Q4研发费用24.1亿元同比/环比为-31.0%/-6.9% 研发费用率5.4%同比/环比为-2.9 pts/-0.6 pts 同环比下降因新产品及技术设计研发成本和雇员薪酬减少 [3] - 销售管理费用:2024Q4为30.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9%/-8.4% 销售管理费用率6.9%同比/环比为-0.9 pts/-0.9 pts 同环比减少前者源于员工薪酬减少及运营效率提升 后者因与首席执行官绩效奖励确认相关的员工薪酬减少 部分被增加的营销宣传活动抵消 [3] - 渠道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150个城市有502家零售中心 在225个城市运营478家售后维修中心 [3] - 充电网络:截至2025年3月11日全国有1900座理想超充站 10160根理想充电桩 布局31个省份、214个城市 [3] - 现金流:2024Q4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87亿元 自由现金流61亿元 [4] - 未来展望:预计2025Q1汽车交付量在8.8万辆至9.3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9.5%至+15.7% 对应收入约234亿元至247亿元同比区间为-8.7%至-3.5% [5] 新品节奏确定智驾加速推进 - 新车上市在即 新纯电车型理想I8和I6将分别于2025年7月和下半年发布有望推动销量增长 [6] - 正在研发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 目标2025年下半年落地 结合端到端和VLM多模态模型优势 能提升智驾系统对复杂场景理解能力和智能驾驶精准度 公司智驾能力有望达行业头部水平强化产品力 [6]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653.6/2024.5/2226.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01.1/134.6/165.4亿元 对应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113.2港元/股 PE分别为22/16/13倍 维持“推荐”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