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类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发文支持创新药发展,外媒称“中国制药企业正在崛起”
环球网· 2025-11-09 09:09
政策支持与资金激励 - 重庆对符合科技重大专项要求的1类创新药、2类改良型新药和生物类似药项目分阶段给予最高1000万元研发资金支持 [1] - 创新药产业化落地每个项目奖励1000万元 [1] 中国药企研发实力提升 - 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份额已接近30% [1][4] -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国创新药入选摘要的数量创下新高 [4] - 中国药企正从原料药生产商升级为创新药制造商 [4] 中美药企合作趋势 - 今年上半年美国药企与中国药企达成14宗授权交易总价值达183亿美元 [4] - 辉瑞与港股上市药企3SBio签订的交易是其中之一 [4] - 2030年前药企重磅药物专利到期促使美国医药公司寻求合作以补充研发管线 [4] 香港的桥梁作用 - 香港有望通过国际化药品监管和中外资药企合作加速临床试验 [1] - 香港的合作模式将支持全球药企发展 [1]
济南| 济水之南新满目 大河万里入胸怀
大众日报· 2025-10-20 09:46
城市经济发展与战略定位 - 济南市2024年GDP达到1.35万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18位,较2020年提升1位并跨越3个千亿台阶 [2] - 被定位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沿黄九省(区)4座万亿级大城市之一,承担强化区域"龙头"角色的责任 [2]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设立,规划面积798平方公里,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泛航空、新材料等三条产业链 [1][2] 产业转型与工业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22至2024年间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营收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6.8% [2][6]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2-2024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9.2% [7] - 前瞻布局"6+6"未来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等领域,拥有430家人工智能企业和58家重点大模型企业 [1][6][7] 科技创新能力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188家,较2020年实现翻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165家 [8] - 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6年保持山东省首位,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0家、省实验室3家、省重点实验室126家,均居全省第1位 [8] - 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至2024年6月底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3039.7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约1941.38亿元 [8] 交通枢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完成重点交通项目投资3725.5亿元,为"十三五"时期的1.44倍 [3] - 高铁运营里程达44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99公里,每日约有660趟高铁通往全国366个城市 [3] -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投用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5500万人次,货邮52万吨,辐射周边10多个城市、7000万人口 [3] 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 - 2020-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27万人,每年新增人才超过10万人,人才总量达287.5万人,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11] - "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16所,新增学位23万余个,数量领跑全省 [10] - 截至2024年底建成500平方米以上公园1281个,各类绿道1376公里,PM2.5浓度36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水平 [11] 重点功能区建设 - 中央商务区入驻金融总部及相关服务企业1万余家,包括50余家省级金融机构和36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获评"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 [3] - 国际医学中心片区开工项目60多个,总开工面积860多万平方米,集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质子中心等医教研机构 [3] - 高新东区作为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主战场,目标"十年再造一个新高新" [3]
城市24小时 | 经济第一城,又一个万亿产业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0:19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1] - 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6.9%,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1] - 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企和排名前2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生产中心或研发中心[1] - 2024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据半壁江山[3] - 上海已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8万家,其中30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排名全国第一[4] - 2024年,上海7个1类创新药、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的17.5%、32.6%,海外授权许可交易金额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15项,交易额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排名全国第一[4]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上海在2020年"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2024年启动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2] -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包括6个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2] - 上海将全力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链条加速,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5] - 上海市政府明确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培育未来产业,重点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等领域[8] 其他地区产业动态 - 北京发布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案,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30亿元[7] - 深圳着力建设低空寄递网络,已建成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8个,配备无人机175架,开通航线449条,货运无人机每日飞行超1000架次,日均运输快件2万票[9] - 贵州盘兴高铁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车后贵州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贵阳至兴义2小时可达[10] 宏观经济数据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11] - 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4.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1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 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6 km/km²,较上年度增长1.5%,深圳、厦门、成都、杭州、福州五城市路网密度达到8.0 km/km²以上标准[16] - 全国36个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20.1 km/h,较2023年略有下降,处于中度拥堵状态,其中21个城市高峰速度出现下降[18] - 2024年严重拥堵城市(高峰平均速度低于18 km/h)增加至7个,包括深圳、哈尔滨、兰州、成都、广州、上海和北京[18]
恒瑞医药(01276)中报观:创新药内生增长动能凸显,持股计划解锁目标彰显创新药发展信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19: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 [1] - 三项指标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60.66% [5] - 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不含税口径),占主营业务收入55.28% [5] - 持股计划显示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5%以上 [2][6] - 2025年不含税创新药收入目标153亿元,同比增长27% [2][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上半年研发支出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 [5] - 报告期内6款1类创新药和6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5] - 已建立PROTAC、ADC、AI药物研发等多元化技术平台 [5] - 在中国获批上市23款1类创新药,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6] 股权激励与回购 - 计划回购10-20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2] - 回购价格上限90.85元/股,较8月20日收盘价62.85元溢价超40% [3] - 2025年激励规模不超过1400万股 [2] - 持股计划考核指标由含税口径调整为不含税口径 [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港股上市至今累计涨幅超70%,港股最高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6] - 公司总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6] - H股股价罕见出现相对于A股的溢价现象 [6] - 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成长潜力高度认可 [6]
国务院批复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新华日报· 2025-08-22 05:29
政策批复 - 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并带来系统集成改革的重磅政策支持 [1] - 方案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 制度创新为核心 开展首创性 集成式探索 目标是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高地 [1] 产业基础 -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门类齐全 上下游配套能力强劲 [2] -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产值占全省近半 [2] - 南京 苏州 连云港片区所在产业园区均入选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50强 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产业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 [2] 方案内容 - 方案聚焦生物医药研发制造 流通使用全产业链条以及要素保障 安全保障等重点环节 提出5个方面共18项重点任务 [2] - 明确支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医疗服务业扩大开放 促进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等含金量极高的改革举措 [2] 实施保障 - 江苏省人民政府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制定专项方案 加快推进落实 加强协同监管 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1] -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给予支持指导 商务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改革任务落地 [1] 发展成果与前景 -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江苏自贸试验区 [2] - 2024年江苏获批13个1类创新药 其中8个来自自贸试验区 [2] - 方案将有力推动江苏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开放创新 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与明确方向 [2]
健康元:公司目前已布局超过20款1类创新药
新浪财经· 2025-08-01 16:52
创新药研发管线 - 公司已布局超过20款1类创新药 [1] - 10款以上创新药进入II期及以后关键研发阶段 [1] COPD治疗领域布局 - 公司构建系统性COPD创新药布局并形成三条针对性解决路径 [1] - 具体路径包括靶向PDE4的吸入制剂、全球首创口服PREP抑制剂及新一代ICS吸入制剂 [1] 合作项目进展 - 公司与腾盛博药合作的新型多粘菌素项目已正式落地 [1]
美“零和”思维挡不住中国创新药
环球时报· 2025-07-14 10:21
美国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关税威胁与竞争态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和铜征收高达200%的关税,给药企至少一年时间将供应链转移回美国 [1] - 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报告指出中国正系统性挑战美国生物技术霸权,以ADC药物为例,中国药企在全球184项研究中占89项(近50%)[1] - 美国政策圈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展开技术封锁,包括《生物安全法》草案限制与5家中国药企合作,NIH禁止中国学者访问生物医学数据库,FDA启动涉华专项审查 [3] 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崛起与关键数据 - 中国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从2018年9个飙升至2024年48个,建立临床试验"30日快速审批通道" [2] - 国家医保局将新药纳入医保目录时间从5年缩短至1年,80%创新药在上市2年内实现医保覆盖 [3]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出海交易超50起,披露金额达484.48亿美元 [3]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同行的30%甚至20%,研发周期比国际同行短30%以上 [4] 中美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辉瑞与三生制药达成60.5亿美元协议刷新国产药出海纪录 [4] - 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高被引论文占比从2010年13%升至31%,美国从45%降至28% [4] - 美国制药巨头对中国形成"习惯性依赖",中国产线、原辅料和临床试验成为美国药企重要甚至唯一选择 [4] - 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认为中美在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等环节的互补性短期内无法被政治因素取代 [5] 全球创新药生态发展趋势 - 中国以政策引导、临床驱动、开放合作重塑竞争格局,美国若固守技术封锁将错失生物医药革命下一程 [5] - 开放合作是未来创新药发展主旋律,零和博弈不利于行业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