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芯片

搜索文档
芯朋微: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00:14
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62,928万元左右,同比增长38%左右 [1] - 利润总额预计为8,177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04%左右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7,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53%左右 [1]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45,328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利润总额为3,5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92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每股收益为0.34元 [1] 业绩增长原因 - 新产品门类营收大幅增长,非AC-DC品类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70%以上,显著超过AC-DC品类26%的增长率 [1] - 工业市场半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增长55%以上,显著超过公司整体营收38%的增长率 [2] - 工业市场利润率远高于标准电源和智能家电市场,彰显更高业务成长空间 [2] 业务发展亮点 - 公司"功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有效落地,DC-DC、Driver、Discrete、Power Module等产品线新品持续推出 [1] - 工业应用领域芯片业务取得突破,高耐压高可靠的工规AC-DC产品在工业客户实现大面积量产 [2] - 48V输入数模混合高集成电源芯片系列和内置算法的数模混合电机驱动芯片系列进入工业客户量产交付 [2] - 超大电流EFUSE芯片、超大功率理想二极管芯片等大功率工控芯片取得关键突破 [2]
54家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部分预增股遭抢筹、市场聚焦TMT股
第一财经· 2025-07-06 20:03
中报业绩预增概况 - 5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1家预增、11家略增、4家续盈、3家扭亏,预增比例达72% [1] - 16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幅超100%,主要来自生物医药、电子、机械设备、电力等行业 [1] - 业绩预增股公告后股价表现强势,华银电力周涨幅37.47%,美诺华次日涨停,涛涛车业次日涨14.71% [4] 高增长个股及行业分布 - 华银电力净利润预增4423%至1.8-2.2亿元,翰宇药业预增1663%,渝开发预增784% [2] - 电子、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硬件设备、电力设备行业预增公司数量较多 [2] - 小商品城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3-17亿元(同比+12.6%-17.4%),旗下"义支付"跨境收款超25亿美元(同比+47%) [5] TMT板块业绩表现 - 半导体企业芯朋微预计营收6.3亿元(+38%)、净利润9000万元(+104%),工业市场营收增长55% [6] - 泰凌微营收5.03亿元(+37%)、净利润9900万元(+267%),端侧AI芯片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级 [7] - 长川科技净利润3.6-4.2亿元(+67.5%-95.5%),高端测试设备订单显著增长 [7] 行业景气度分析 - TMT制造业二季度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集成电路出口4-5月分别增长20.2%、33.4% [8] - PCB、模拟芯片、存储、端侧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为TMT中景气度最高子行业 [8] - 科技股二季度调整主因市场风格轮动,产业端AI创新驱动趋势未改 [8]
芯朋微(688508.SH)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04%左右 新产品门类营收大幅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7-06 16:0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3,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38%左右 [1] -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04%左右 [1] -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53%左右 [1] 产品战略 - 公司"功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相关多元化战略有效落地,DC-DC、Driver、Discrete、Power Module等产品线新品持续推出 [1] - 非AC-DC品类半年度营收同比大幅提升70%以上,显著超过AC-DC品类26%左右的半年度营收增长率 [1] - 新产品线业务成长速度明显高于AC-DC产品线增长,可为原有整机应用客户提供更多新门类半导体产品套片 [1] 工业市场拓展 - 工业市场半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增长55%以上,显著超过公司半年度整体营收38%左右的增长率 [2] - 工业市场利润率远高于标准电源和智能家电市场 [2] - 高耐压高可靠的工规AC-DC产品在大多数工业客户取得大面积突破和量产 [2] - 推出适用于服务器和通信设备的48V输入数模混合高集成电源芯片系列和内置算法的数模混合电机驱动芯片系列 [2] - 超大电流EFUSE芯片、超大功率理想二极管芯片等大功率工控芯片取得关键突破 [2]
晶丰明源: 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47
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形式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或二级市场回购股份 [5] - 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07.33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2%,其中首次授予85.87万股(占比0.98%),预留21.4675万股(占比0.24%)[6] - 公司当前有效期内全部激励计划涉及股票数量合计402.4453万股,占总股本4.57%,未超过20%上限 [7] 激励计划核心条款 - 有效期最长60个月,授予后分4期归属,每期归属比例25%(首次授予)或30%/30%/40%(预留部分)[8][9] - 首次授予价格48.88元/股,为草案公布前1/20/60/120日交易均价50%中的较高值 [11] - 禁售期遵循《公司法》《证券法》规定,董事/高管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10] 业绩考核指标 - 公司层面考核目标:2025-2028年营业收入需分别达到17/19/21/23亿元,或毛利达到5.2/5.9/6.6/7.3亿元 [14] - 个人层面考核分"合格/不合格"两档,合格者可100%归属当期限制性股票 [16] - 考核体系结合研发投入、业务拓展需求制定,旨在提升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竞争力 [17] 实施程序与合规性 - 激励对象涵盖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排除独立董事/监事/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关联方 [21] - 计划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9] - 法律意见书确认计划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 [20] 财务影响与公司治理 - 股份支付费用参照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及资本公积 [24] - 回购资金为自有资金,91.358万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1.04%)将用于激励,最高成交价80元/股 [5][6] - 计划通过绑定核心团队利益提升经营效率,预计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正面影响 [25]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新浪财经· 2025-06-24 15:02
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 中国汽车企业加速车载芯片国产化进程,目标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1] - 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推动车企打破"卡脖子"困境,对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显著 [1] 车载芯片分类与现状 - 整车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5] - 芯片分为五类:主控类、通信类、功率类、传感器类及功能安全类 [6] - 中国厂商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取得突破,其他类别仍处起步阶段 [6] 国产芯片技术进展 - MCU领域:东软载波、杰发科技、华大半导体推出车规AEC-Q100认证产品,频率32MHz至300MHz,支持ASIL-B功能安全等级 [8] - 通信芯片:星舆科技、芯翼信息等实现国产CAN、以太网PHY芯片小规模量产,基于40nm及以上制程 [8] - 高算力SoC芯片:地平线征程5采用16nm工艺,集成16TOPS AI算力,已在长安、理想等车型部署 [9] 车企自研与合作模式 - 小鹏自研AI芯片图灵,基于7nm工艺,算力超500TOPS,目标对标英伟达Orin X [10] - 吉利亿咖通与黑芝麻联合开发智能驾驶平台,广汽与芯擎科技合作座舱芯片定义 [14] - 比亚迪全栈自研功率器件、BMS芯片等核心模块 [15]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国产芯片在自动驾驶SoC、图像处理ISP等领域与国际供应商存在代际差距 [9] - 高端SoC依赖EDA工具、IP授权与先进制程,封测需满足AEC-Q100等车规标准 [16] - 验证周期长达18-24个月,需模拟极限温度、震动等复杂工况 [16]
每周股票复盘:美芯晟(688458)召开股东大会并审议多项议案
搜狐财经· 2025-06-07 11:5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收盘,美芯晟报收41.68元,较上周39.77元上涨4.8%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41.88元(6月6日),最低价38.79元(6月3日) [1] - 当前总市值46.49亿元,在半导体板块市值排名134/160,两市A股排名3130/5148 [1] 公司治理 - 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变更注册地址、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 [1][3] - 拟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1][3] - 累计回购股份1217636股(占总股本1.0917%),回购金额4268.99万元 [1][3]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下降14.43%;归母净利润-6657万元(2023年为盈利) [2][3] - 分产品表现: - 模拟电源芯片收入1.89亿元(-27.45%),毛利率12.72% [2] - 无线充电芯片收入1.46亿元(-27.27%),毛利率30.87% [2] - 信号链芯片收入6914万元(+528%),毛利率37.44% [2] - 分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3.3亿元(-21.10%),毛利率25.65% [2] - 境外收入7375万元(+37.84%),毛利率13.88% [2] 经营动态 - 计划使用自有资金、自有外汇、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置换 [1][3] - 业绩下滑主因:终端需求低迷、供应链整合进度慢、产品单价下降 [2]
晶丰明源(688368):深度报告:AI时代的新机遇
民生证券· 2025-05-20 12: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晶丰明源,给予“推荐”评级 [3][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丰明源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及控制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业务聚焦电源管理与控制驱动芯片,涵盖四大产品线,通过内生外延完善布局,穿越行业周期开启成长新阶段 [1][10] -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领域,公司布局 AI 时代,实现全系列产品量产和客户业务破局,成为首家进入 NVIDIA 推荐供应商名单的国内电源芯片企业 [2][89] - 拟并购易冲科技,完善高性能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领域布局,双方业务协同性高 [3][9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1.80/2.78 亿元,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3][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晶丰明源:聚焦电源管理和控制驱动芯片 1.1 内生 + 外延驱动成长,完善四大产品线布局 - 公司业务聚焦电源管理与控制驱动芯片,涵盖 LED 照明驱动、电机控制驱动、AC/DC 电源、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四大产品线,应用广泛 [10][11] - 2008 年成立后,产品线从单一 LED 驱动照明芯片拓展,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发展,2019 年上市后加速成长,不断完善产品布局 [11][12] 1.2 穿越行业周期,开启成长新阶段 - 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修复,2023 年营收 13.03 亿,同比增长 20.74%,2024 年营收 15.04 亿元,同比增长 15.38%,扣非归母净利润接近扭亏 [1][16] - 第二增长曲线贡献增量,LED 照明驱动芯片收入占比降低,AC/DC 电源芯片、电机控制芯片、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 [20] - 毛利率连续 6 个季度逐季改善,2022 年主动清理库存,2023 年毛利率恢复,2025 年 Q1 提升至 40.10% [22] - 持续加大研发,经营杠杆效应体现,2019 - 2024 年研发人员和费用增长,后续研发费用投入放缓,其他期间费用率预计随收入增长改善 [25][29] 1.3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迭代工艺坚持技术创新 - 核心研发人员背景深厚,董事长胡黎强等有丰富经验,公司定期开展股权激励,累计激励超 800 人,绑定核心人才 [32][33] - 持续迭代工艺平台,2024 年升级高压 BCD - 700V 工艺平台,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自研工艺取得进展,多个在研项目持续推进 [36][37] 2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布局 AI 时代,国内引领突破 2.1 多相电源是 CPU/GPU 供电主流方案,AI 应用带动需求扩张 - 多相电源为 CPU/GPU 等大负载主芯片供电,由控制器和功率级组成,DrMOS 集成度高,应用广泛,高功率密度电源模块是趋势 [41][49][50] - PC 主板市场,多相电源满足供电需求,全球 PC 出货量 2024 年增长 5%,主流厂商和 CPU 对供电配置有不同需求,海外厂商主导市场 [53][56][59] - 独立显卡市场,多相电源是主要应用市场,消费级显卡附加 AI 等属性,2024 年全球独立显卡出货量增长 11.72% [61][71] - 服务器市场,多相电源是主流供电方案,AI 带动需求快速增长,2023 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有不同表现,CPU 和 AI 服务器对多相电源需求不同 [73][76][81] 2.2 海外龙头长期主导,晶丰明源引领国产突破 - 多相电源市场由海外龙头主导,进入壁垒和技术难度高,晶丰明源 2021 年发力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87] - 2022 - 2024 年产品不断推进,2024 年全系列产品量产,实现业务破局和规模销售,收入 0.43 亿元,同比增长 1402.25%,获多家厂商认证 [2][88][89] - 公司已量产多种多相控制器和 DrMOS 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处于国产厂商领先地位 [91] 3 拟并购易冲科技,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 - 2024 年 11 月拟收购易冲科技 100%股权,2025 年 4 月草案公告交易价格 32.83 亿元,业绩承诺方承诺充电芯片和其他电源管理芯片板块业绩 [97] - 易冲科技是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快速增长,无线充电芯片领域销售规模居全球前三、国内第一,与晶丰明源业务协同性高 [98][101]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 业务拆分 - LED 照明驱动芯片,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9.07/10.28/11.22 亿元,同比增速 4.45%/13.27%/9.22%,毛利率平稳 [105] - AC/DC 电源芯片,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可达 4.08/5.35/6.51 亿元,同比增速 49.34%/31.04%/21.74%,毛利率稳定在 43%上下 [106] -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可达 1.5/2.5/3.5 亿元,同比增速 247.81%/66.67%/40.00%,毛利率稳中有降 [107] - 电机控制芯片,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可达 4.77/6.67/8.68 亿元,同比增速 50.00%/40.00%/30.00%,毛利率保持稳定 [108] 4.2 费用率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00%、3.90%和 3.8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8.30%、8.00%和 7.5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3.50%、23.00%和 22.00% [110][111] 4.3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 选取可比公司,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均值为 55/56/32 倍,预计晶丰明源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对应现价 PE 为 73/46/30 倍,2026 - 2027 年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推荐”评级 [112][113]
晶丰明源:深度报告:AI时代的新机遇-20250520
民生证券· 2025-05-20 11: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及控制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业务聚焦电源管理与控制驱动芯片,涵盖四大产品线,通过内生外延发展穿越行业周期,开启成长新阶段 [1][10] -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布局 AI 时代,国内引领突破,产品线全系列产品量产,进入规模销售阶段,获得多家芯片厂商认证 [2][40] - 拟并购易冲科技完善产品布局,双方业务协同性高,能实现业务与技术有效整合 [97][10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PE 后期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3][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晶丰明源:聚焦电源管理和控制驱动芯片 - 内生 + 外延驱动成长,完善四大产品线布局,产品涵盖 LED 照明驱动、电机控制驱动、AC/DC 电源、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应用广泛,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拓展产品线 [10][11][12] - 穿越行业周期,开启成长新阶段,2023 年前收入以 LED 照明驱动芯片为主,随库存去化和产品结构优化,2023 - 2024 年营收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接近扭亏,第二增长曲线贡献增量,毛利率逐季改善,研发投入放缓,经营杠杆效应有望体现 [15][16][20] -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迭代工艺坚持技术创新,核心研发人员背景深厚,定期开展股权激励绑定人才,持续迭代工艺平台,推进多项在研项目 [32][33][36] 2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布局 AI 时代,国内引领突破 - 多相电源是 CPU/GPU 供电主流方案,AI 应用带动需求扩张,多相电源由控制器和功率级组成,在 PC 主板、独立显卡、服务器等市场广泛应用,各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 [41][52][73] - 海外龙头长期主导,晶丰明源引领国产突破,多相电源市场由海外龙头主导,晶丰明源 2021 年发力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2024 年全系列产品量产,进入规模销售阶段,产品获多家芯片厂商认证 [87][89] 3 拟并购易冲科技,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 - 晶丰明源拟 32.83 亿元收购易冲科技 100%股权,易冲科技业绩承诺 2025 - 2027 年充电芯片业务净利润和其他电源管理芯片板块营收目标,其在无线充电芯片领域地位领先,与晶丰明源业务协同性高 [97][98][101]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业务拆分,预计 2025 - 2027 年 LED 照明驱动芯片、AC/DC 电源芯片、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电机控制芯片营收均增长,毛利率有不同表现 [105][106][107] - 费用率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随收入规模增长稳步下降 [110][111][112] -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选取可比公司,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2026 - 2027 年 PE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12][113][114]
SiC大厂,裁掉33%高管,考虑破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5 09:07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危机 - 公司面临现金危机,负债65亿美元,现金储备仅13亿美元,年烧钱率高达8亿美元 [1] - 关闭两家老工厂导致额外成本4.5亿美元,员工总数已减少25% [1][2] - 总债务包括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持有的15亿美元优先担保贷款,正考虑申请破产 [4][5] - 次级债权人提供6亿美元救助融资用于2026年到期债券再融资 [5]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1.85亿美元,同比下滑8%(2024年为2.01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186万美元(2024年为118万美元) [6]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新任CEO罗伯特·费尔勒两周前上任,已裁减30%高管团队并寻求首席运营官人选 [3] - 聘请两位重组专家加入董事会:Paul Walsh(前Allegro Microsystems CFO)和Mark Jensen(前德勤科技行业执行合伙人) [2][3] - 销售团队重组,Angelo Kensian新任全球销售主管,重点转向AI数据中心、储能等高端市场 [4] - Cengiz Balkas以首席商务官身份领导材料与电源业务,取代原总经理职位 [3]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莫霍克谷200毫米晶圆厂成为生产重心,本季度收入7800万美元(去年同期2800万美元) [2] - 与瑞萨电子达成20亿美元预付款协议,获得拜登政府7.5亿美元芯片法案资金(尚未到位) [5] - 股价过去12个月暴跌84.35%至3.71美元,市值从40亿美元缩水至5.74亿美元 [6] - 电动汽车市场未达预期,原计划该领域年收入超8亿美元的目标受挫 [5] 产能优化措施 - 法默斯布兰奇150毫米外延厂已关闭并准备出售,达勒姆150毫米晶圆厂计划2025年底关闭 [2] - 聚焦200毫米全自动制造平台,强调在AI数据中心等高端市场的质量优势 [4] - 成本削减策略包括裁员和工厂关闭,大部分裁员已在第三财季末完成 [2][6]
又一家A股业绩变脸!美芯晟上市次年巨额亏损
梧桐树下V· 2025-05-14 16:4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下降14.43%,归母净利润-6656.71万元、同比下降320.76%,上市次年即出现业绩变脸巨额亏损 [1] - 收入下滑主因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价格下降及无线充电终端客户产品节奏调整,毛利率相比上市前巅峰时期近腰斩 [4][6] - 经营现金流长期为负,五年累计净流出2.22亿元,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高达47.28%,存货金额1.27亿元创历史新高 [9][11][13] - 客户集中度高且多为小微企业,前五客户收入占比60.22%,部分客户成立时间、社保缴纳人数等存在异常 [16][17][19][20] -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实际投入仅占计划47.08%,工程建设费用大幅缩减,近10亿元募集资金闲置购买理财产品 [21][23][24][25]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32.18%至1.25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存货规模增至1.38亿元,周转天数达152.49天 [2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04亿元(-14.43%),归母净利润-6656.71万元(-320.76%),扣非净利润-9308.20万元(-1609.0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08.11万元,五年累计净流出2.22亿元 [1][9] - 2024年毛利率23.51%,显著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数36.50%,且变动趋势与同行背离 [6][7] - 2024年芯片生产量184,884.24万颗(-9.78%),销售量174,810.59万颗(-7.35%),库存量28,547.60万颗(+54.53%) [8] 经营问题 - 应收账款1.91亿元占收入47.28%,近五年占比持续增加 [11] - 存货金额1.27亿元(+6%),周转天数不断增加 [13][15] - 前五客户收入占比60.22%,客户多为小微企业且存在工商信息异常 [16][19][20] - 募投项目投入进度仅47.08%,工程建设费用从1.87亿元缩减至8380万元 [24][25] - 2025年一季度存货跌价准备402.08万元同比大幅增加,存货周转天数达152.49天 [26]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76亿元,超募3.76亿元 [23] - 截止2024年末仅支出3.77亿元,近10亿元闲置用于存款和理财产品 [25] - 理财产品带来收益0.36亿元,若剔除该收益2024年亏损将超1亿元 [25] - 募投项目完工时间从2025年4月延期至2027年4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