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类ETF
icon
搜索文档
热门科技类ETF四季度表现承压,调整何时结束?
国际金融报· 2025-11-19 15:47
大科技板块持续调整何时到位? 近期市场风格明显偏向价值,成长股表现偏弱,股票型ETF随之显著分化。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 多只机器人主题ETF四季度以来跌超14%;此前强势的科创人工智能等主题ETF也位居跌幅榜前列。 科技股持续回调、传统价值股回暖,令"风格是否切换"成为争议焦点。科技类ETF现阶段是否还值得配 置?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科技板块长期成长的逻辑并未改变,但短期仍处调整通道,投资者 选股需更加审慎。对于泛科技类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可以采取逐步逢低布局的策略。 科技类ETF领跌 四季度以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成长板块波动明显加大,仅创新药、新能源表现尚可,前 期狂飙的人工智能等核心科技板块则持续调整。 从调整幅度来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科创板三大宽基指数四季度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科 创50指数下跌9.19%,科创100指数下跌8.16%,科创200指数下跌6.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47%,沪 深300指数下跌1.56%。不过,得益于前三季度的强势行情,科创50指数年内仍涨超37%,科创100指 数、科创200指数年内涨幅更是超过45% ...
天赐良基日报|多只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公募基金地产持仓比例创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5:25
科技类ETF流动性提升 - 多家公募基金为旗下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包括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等 [1] - 下半年以来已有20余只科技类主题ETF完成流动性服务商扩容,其中超半数为年内新成立产品 [1] 公募基金地产持仓变化 - 三季度房地产板块的基金持仓总市值为558亿元,环比上升15% [2] - 地产板块持仓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重为0.62%,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2] 公募基金调研活动 - 10月份共有159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30个行业的632只个股,合计调研次数达7452次,较9月份环比大幅增长60.57% [3] - 医药生物等赛道是公募扎堆关注的核心方向 [3] 基金经理产品动态 - 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自11月5日起暂停5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并于11月6日起将基金资产净值上限控制在20亿元人民币 [3] -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A类份额规模为3.06亿元,C类份额规模为8.32亿元 [4]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涨0.97%,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1.84% [5] - 沪深两市成交额2.06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829亿元 [5] - 化肥、有色、能源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船舶制造、旅游酒店、文化传媒等板块回调居前 [5] ETF板块涨跌情况 - 半导体产业ETF领涨4.85%,科创芯片相关ETF全线走强,如半导体设备ETF涨4.85%,半导体产业ETF涨4.84% [6][7] - 影视ETF领跌2.25%,游戏、文化传媒相关ETF回调居前,如影视ETF跌2.19%,旅游ETF跌1.46% [8] 半导体产业投资机会 -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以"集体冲锋"姿态开启自主化突围,全国各地在2025年10月迎来一波覆盖全链条的半导体项目落地热潮 [9] - 山东德州通过激光雷达项目实现从材料到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郑州、蚌埠和厦门分别在大尺寸硅片、MEMS传感器和高端模拟芯片等领域布局 [9] 新发基金信息 - 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联接基金为ETF联接基金,基金经理为潘水洋 [9]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9]
多只科技类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
证券日报· 2025-11-05 23:41
基金管理人动态 - 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同日公告为旗下含"科"量较高的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 [1] - 下半年以来已有20余只科技类主题ETF完成流动性服务商扩容,其中超半数为年内新成立产品 [1] - 易方达基金自11月5日起新增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为易方达恒生生物科技ETF的流动性服务商 [1] 流动性服务商的作用 - 引入流动性服务商能够有效提升ETF的流动性水平,专业机构通过持续提供双边报价有助于缩小买卖价差,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2] - 流动性服务商能减少二级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避免ETF交易价格过度偏离基金净值,并在市场出现大额申购或赎回时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2] - 更多的流动性服务商有助于压缩买卖价差、提升订单深度,为投资者创造交易更顺畅、交易成本更低的交易环境 [2] 科技类ETF的市场特征 - 相较于宽基或其他行业主题ETF,科技类ETF大多有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但部分产品规模偏小、成分股流动性或存在一定不足 [1] - 科技类ETF二级市场交易对流动性支持的需求更多,促使基金管理人通过优化流动性安排来改善交易环境 [1] - ETF流动性的根本仍依赖于产品自身规模的增长和底层资产流动性的支撑,要求基金管理人持续优化指数选择与产品运作管理 [2]
涨疯了的半导体芯片,还能持续吗?这篇文章将给你答案!
新财富· 2025-09-26 17:08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芯光灿烂 决胜科技 2025科技投资主线解析暨ETF实战沙龙武汉站 [1][13] - 活动旨在为武汉及周边的投资顾问赋能 共同梳理科技浪潮下的投资图谱 [2] - 活动规模为100人 参会对象仅限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顾问和理财顾问 [10][14] 核心投资主线 - 以芯片 半导体 光刻机 卫星通信为代表的硬科技是贯穿2025年的最强投资主线之一 [1] - 行业处于算力为基 AI潮涌的时代 科技投资机遇前所未有 [1] 活动核心内容 - 海外TMT首席分析师将深度剖析全球科技博弈下的TMT投资逻辑 [4][15][16] - 资深ETF基金经理将分享如何利用科技类ETF高效捕捉高景气赛道趋势 [5] - 最佳投资顾问将交流科技股甄选与客户资产配置实战心得 [6] 活动具体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13:30-17:00 地点在武汉香格里拉酒店宜昌厅 [10][14] - 活动主办方为新财富与广发基金 [2][11]
“牛市”氛围下的两张“面孔”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由“广义基本面”主导,其驱动因素包括全球货币秩序重构、风险溢价下行、科技产业链价值重估等,而代表企业盈利的“狭义基本面”尚未同步跟上,市场处于估值先行的阶段[3][7][13] - 市场分化明显,主板稳健而成长板块震荡,资金在科技主题(如AI、半导体、机器人)与避险资产(如黄金)间轮动,投资者策略倾向于“防守中带试探”[7][8][11] -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兴趣升温,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国际对冲基金增配中国股票,美元资产信仰松动背景下,被低估的中国科技资产成为潜在替代选择[10][13][15][16] 市场行情表现 - 9月初A股经历调整后强劲反弹,9月10日至11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深证成指单日涨3.36%,创业板指涨5.15%,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5] - 科技成长板块波动显著,科创综指在9月初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8.74%,但创业板指在过去4个月内上涨超55%,TMT板块市值逼近历史高位[4][12] - 市场成交活跃,融资融券余额创10年新高,小微盘指数及题材板块(如北交所、机器人、卫星通信)涨幅显著[7][12] 驱动因素分析 - “广义基本面”包含风险溢价重塑、全球资本再平衡、创新叙事回归及美元主导权边际衰退,当前行情更多由政策信号和全球流动性驱动而非企业盈利[3][13][19] - 科技产业链自主化与升级成为核心叙事,AI、算力、半导体等关键词构筑高风险偏好者的投资乐园,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受设备招标和订单验证推动[3][11][12] - 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支撑中国资产重估,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5%,多国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潮,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替代[10][13][15]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科技板块出现短期过热信号,部分核心标的(如寒武纪)多空交易意愿减弱,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导致题材轮动(如固态电池板块单日下跌0.82%)[7][11][12] - 传统经济指标仍显疲弱,8月PPI同比下降2.9%,CPI同比转负,但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内需逐步恢复;出口同比增长4.4%,对非美市场渗透力增强[17][18] - 黄金板块走强反映避险需求,地产链指标(新房销售同比转正、建材供给回落)显示边际改善但动能不足,行情延续性依赖后续盈利验证[7][17][19]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外资持续增配中国资产,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规模创近一年新高,亚洲市场风险偏好连续4个月维持高位[10][15][16] - 南向资金60日净买入额达3519.24亿元,港股与A股联动增强,创业板估值快速抬升,部分AI标的市净率突破近年高点[13][15] - 机构认为行情本质是“风险溢价下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未来需关注财政政策延续性与企业盈利修复的协同性,三季报业绩成关键分水岭[13][19][20]
“牛市”氛围下的两张“面孔”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7:19
市场行情特征 - 中国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重估与健康慢牛行情 与美国英国长期国债抛售潮形成对比[2] - 行情由"广义基本面"主导 包括宏观预期、政策信号、科技浪潮、估值扩张、风险溢价重塑、全球资本再平衡、创新叙事、产业链自主化、美元主导权边际衰退及人民币资产战略替代[3] - "狭义基本面"尚未全面实现 表现为企业盈利、行业景气度与业绩改善的滞后[3] - 市场分化明显 主板稳健而成长板块震荡 估值抬升与盈利未同步[4] 指数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初A股急跌:上证指数三日累计跌2.83% 科创综指三日累计跌8.74%[3] - 随后反弹:9月10日上证指数收3812.22点涨0.13% 深证成指收12557.68点涨0.38% 创业板指收2904.27点涨1.27% 两市成交额近2万亿元[3] - 9月11日午盘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上证指数涨1.65%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 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3] - 创业板指过去4个月上涨超55% TMT板块市值逼近历史高位 融资融券余额创10年新高[10] 板块与资金动向 - 科技板块调整中估值扩张基础仍存:9月8日上证指数涨0.38% 科创50涨0.58% 成交额2.46万亿元[5] - 小微盘指数涨幅显著 北交所、机器人、卫星通信题材领涨 黄金板块走强反映避险资金布局[5] - 固态电池板块受设备招标推动升温 涨幅集中中小市值公司及上游企业[8] 但9月10日下跌0.82%显示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10] - 南向资金60日净买入3519.24亿元[16]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规模创近一年新高 总持仓量达两年峰值[16] - 亚洲市场风险偏好连续4个月高位 8月中国仓位大幅增加76个基点[16] 驱动因素分析 - 上涨底层驱动为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与中国科技产业链价值重估[12] - 风险溢价下行是主要推动力 资金流入与赚钱效应为结果而非起点[12] - 行情本质是"风险溢价下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13] - 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科技创新、"反内卷"、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等外生变量相关[10] 宏观经济背景 - 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环比由降转平[17] - CPI同比下降0.4% 环比下降与食品价格季节性疲软相关[17] 但核心CPI连续4个月同比回升显示内需逐步恢复[18] - 出口同比增长4.4% 对非美市场渗透能力增强[18] 但需警惕四季度基数效应及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回落压力[19] - 地产数据边际好转:新房销售同比转正 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速扩大 但建材、钢铁、煤炭、水泥等供给端指标回落[17] 全球市场环境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5% 西方长债市场出现抛售潮[15] - 英国、法国、日本、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10年新高[15] - 美元抛售支撑风险资产偏好 但美元净持仓处于低位需警惕[7] -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偏好升温 对美股超配程度略有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