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路云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齐发力,自动驾驶加速迈向未来
环球网· 2025-07-17 14:57
同日,江苏常州更新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测试基地"项目信息,计划于月底开工新标段;河南郑州的中原工学院也启动了"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制系 统路侧设备建设项目"的竞争性磋商,预算91.2万元。而在不久前的7月初,海南也发布了省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的勘察及初步设计 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中政府占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仅7月一个月,全国已有十余地,包括贵州、杭州、南京、湛江、济南、长春等地,相继发布了"车 路云一体化"相关项目的新进展。 企业端同样动作频频。东风汽车就在其参与的"荣乌高速车路双向赋能项目"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打通了高速运营平台、车企TSP云平台及车载终端的通信链 路,并完成了施工占道、动态限速等多项核心场景的示范验证。 【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 】 近期,"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正迎来关键"建设大年",各地政策与企业布局齐头并进,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铺路。 7月16日,重庆市公开征求意见的《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中明确提出,将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并 制定专门的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根据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 ...
金溢科技: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5
| 证券代码:002869 | 证券简称:金溢科技 | 公告编号:2025-041 | | --- | --- | --- |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 | | |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 | |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 | | ?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 | | 亏损:900万元–1,200万元 | | 盈利:1,556.39万元 | | 股东的净利润 | | | | 扣除非经常性损 | | | | 亏损:1,800万元–2,100万元 | | 盈利:261.12万元 | | 益后的净利润 | | | 基本每股收益 亏损:0.05元/股–0.07元/股 盈利:0.09元/股 注:1、以上"元"均指人民币元、"万元"均指人民币万元;2、2025 年 上半年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完成对标的公司车路 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路通")100%的股权收购,自 2025 年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开幕 聚焦汽车产业新技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5:19
展会概况 -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12日开幕,全球118家车企携最新车型及技术亮相 [1] - 展会主题为"新质领跑未来",聚焦汽车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 [1] - 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打造4个整车展馆,融合汽车文化、科技、文旅生活、互动体验等多重元素 [1] 参展企业 - 中国一汽携旗下6大乘用车品牌展出85款产品,参展阵容历史最强 [3] - 广汽、东风、比亚迪、奇瑞等众多车企高规格参展 [3] - 小米、阿维塔等7个品牌首次登陆长春汽博会 [3] 产品与技术 - 多款新车型将在展会进行全球首发或长春首秀 [3] - "未来出行展区"展示智能机器人、氢动力自行车、低空雷达、车路云平台、智慧充电桩等尖端科技 [3]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年呈现企稳复苏特征,长期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取胜" [4] - 本届展会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 [4] 配套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行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协会长春商洽路演等活动 [4]
商业化无法实现闭环,车路云一体化如何破冰?
华夏时报· 2025-07-12 00:17
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展 - 特斯拉实现全球首辆汽车从工厂产线直接自动驾驶到客户家里 [1] - 特斯拉Robotaxi首批车辆已开始在美国运营 [1] - 特斯拉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1] 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现状 - 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理论体系完备但落地困难 [1] - 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团队提出该方案,旨在解决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落地瓶颈 [2] - 2024年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覆盖20个试点城市,试点期至2026年 [2] 试点城市进展 - 北京和无锡是当前应用试点较好的城市 [2] - 北京亦庄已实现小范围车路云一体化协同运营,涉及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 [2] - 无锡通过路侧智能化改造建立特殊路况预警机制,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3] 试点城市面临的问题 - 大部分试点城市建设效果不佳,投资计划从上百亿元缩减至十几亿元 [4] - 政府投入缩水因财政吃紧及技术、管理、商业模式不成熟 [4] - 路侧技术水平不足,感知精度、通信稳定性和延时性不及车端 [4] - 管理体系不完备,车辆、路侧、交通数据未互联互通 [4] 商业化与成本挑战 - 路侧智能化建设成本高,单个路口成本达几十万元,中等城市需投入巨额资金 [5] - 未形成明确商业模式,车企和消费者均缺乏投资动力 [5] - 车企因价格战压缩成本,不愿投入消费者体验不到的技术 [5] - 消费者不愿为购车成本上涨数万元买单 [5] 未来发展建议 - 短期内难以商业化推广,应先提升技术水平 [6] - 分阶段推进:封闭场地技术测试、单车智能实现、商业闭环形成 [6] - 试点城市应以建设质量为目标,而非时间,避免碎片化建设 [7] - 政府资金应优先补贴技术研发环节而非路侧部署 [7]
车圈圆桌派④|车路云一体化破局需以标准统一为基础
新京报· 2025-07-11 22:20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 2025贝壳财经年会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优势,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1] - 车路云一体化被视为万亿级增量市场与中国"规则制定"的关键领域 [4]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瓶颈 - 标准不统一是主要瓶颈之一,导致生态割裂和跨区域、跨厂商互操作性难题 [6] - 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可持续的盈利路径和成本分摊机制 [5][6] - 技术成熟度与成本压力并存,路侧设备面临极端环境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6] 突破路径 - 推动数据标准统一,需政府引导、学会专家及企业同行共同努力 [4] - 探索商业化路径,建立可持续、可闭环的商业运行模式 [5] - 通过政策强制标准互认、试点场景商业化验证打开短期局面 [6] - 长期需建立"政府-企业-用户"价值共享机制,将车路协同转化为"利润中心" [6] 技术价值 - 路端智能可弥补单车智能在超视距感知方面的局限 [4] - 云端智能能解决车与车之间的协同问题,优化用户体验 [4] - 车路云一体化对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和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4]
多伦科技: 多伦科技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实施完毕及部分募集资金专户销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6年4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4.88亿元,发行5168万股,每股发行价9.45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20亿元,资金于2016年4月27日到位并由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1] - 2020年10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6.40亿元,发行640万张,每张1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33亿元,资金于2020年10月20日划入专项账户并由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1] 募集资金存放与监管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因保荐机构更换为天风证券,公司与天风证券及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南京银行秦虹路支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 2020年6月变更原北斗卫星技术项目募集资金9902.32万元用途,转向品牌连锁机动车检测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全资子公司多伦车检,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签署四方监管协议 [3][4] - 可转债募集资金设立专户存储,与天风证券及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2020年10月使用4.66亿元募集资金向多伦车检增资实施检测站建设项目 [5] 募集资金项目变更与专户调整 - 2021年12月将民生银行南京江宁支行专户剩余资金转存至苏州银行南京分行新专户,用于智慧交通一体化项目,并签订新三方监管协议 [6] - 公司与多伦车检及天风证券分别与渤海银行、南京银行江宁科学园支行、苏州银行南京分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规范可转债募投项目资金管理 [6] 募集资金终止与补充流动资金 - 终止品牌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和智慧交通一体化项目,将检测站项目剩余1.5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其余1.39亿元继续专户管理,智慧交通项目剩余7519.92万元保留专户 [7] - 截至公告日,检测站项目1.5亿元已转至多伦车检一般账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 募集资金专户销户情况 - 南京银行秦虹路支行专户(账号0147200000000571)已注销,对应四方监管协议终止,其余专户包括南京银行江宁科学园支行(账号0179220000002409)、苏州银行南京分行(账号51516200000942、51672400001066)仍存续 [8][9][10]
跨省货运和通勤有了新方案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0:10
京雄保车路云试点线路发布 - 京雄保车路云试点线路由北京、雄安、保定三地联合打造,聚焦货运干线物流、大兴机场接驳、京冀工作通勤三大场景 [1] - 货运干线物流场景通过实时路况共享和云端协同调度,实现货运效率大幅提升和运输成本优化 [1] - 大兴机场接驳场景构建智慧接驳网,为旅客提供精准高效的"门到门"无缝出行体验 [1] - 京冀工作通勤场景探索跨省通勤走廊的车路云协同应用,显著提升通勤效率与安全性,助力"一小时通勤圈"形成 [1] 雄安新区智能网联运营中心 - 雄安新区智能网联运营中心揭牌,接入所有在新区运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记录车辆运行数据并保障道路安全 [2] - 该中心将建设成为雄安特色智能网联产业展示窗口、产学研交流平台和产业建设示范中心 [2] 智能网联产业相关举措 - 会上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标准需求和雄安新区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行动指南 [2] - 发起雄安新区智能驾驶城市柔性测试场共建倡议,旨在搭建丰富的城市交通测评环境 [2]
在线统一挂号、车路云一体化——数字经济标杆应用正改变百姓生活
新华网· 2025-07-06 07:58
数字医疗平台发展 - 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已接入299家医院 提供号源和重点诊疗服务预约 影像报告查询 在线复诊和续方开药功能 [1] - 平台累计服务2000多万用户 提供1.5亿人次门诊服务 基层首诊率提升25% 号源闲置率降低20% [4] - 通过人工智能"反黄牛"模型封禁账号7万个 患者投诉减少10% 满意度达95%以上 [4] - 医院可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实时调整号源投放策略 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型 [4]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 北京市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实现无人驾驶小巴 无人配送车 无人巡逻车等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协同运行 [4] - 示范区内采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技术 将智能车辆 智慧道路和可靠网络连接 形成自动驾驶基础设施 [4] - 示范区路口配备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等传感器 实时收集交通数据并反馈至云控平台 [5] - 示范区内已建成1000多个"智慧+感知"全息路口 每日优化红绿灯配时达3.5万次 单个路口平均优化135次 [5] 数字经济标杆应用 - 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获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 [5] - 标杆应用评选标准包括技术领先性 方案可借鉴性以及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5]
扎根南京5年,“国家队”中汽创智发布硬核创新成果
南京日报· 2025-07-01 07:37
公司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汽创智由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南方工业集团、长安汽车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共同出资设立,成立于2020年6月,定位为"突破汽车行业卡脖子技术"的"国家队"[1] - 成立5年来在智能底盘、新能动力、智能网联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累计申请知识产权2717项[1] - 智能底盘领域获得国内首个功能安全ASIL D级产品认证,氢燃料动力膜电极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的1.8W/cm2,实现车用操作系统等16项关键技术国产化[1] 最新技术创新 - 推出行业首创"数据建设+数据流通"双闭环平台及"数据+工具+算力"一站式云服务体系,跨域赋能具身智能、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2] - 开发第二代车用操作系统产品和车路云&空天地一体化协同通信应用平台,推动车与万物高效互联[2] - 能源材料领域研发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原型,并聚焦智慧双脑为核心的飞行汽车研发,推进央企飞行汽车创新中心建设[2] 未来战略规划 - 实施"智启新程计划",战略聚焦三大领域:新能动力材料(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与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共性智能底座(车用操作系统、数据联盟及信息安全平台)、同源新型技术(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2] - 目标成为技术攻坚"破壁者"、产业融合"链接者"、用户价值"守护者"[3] 产业合作布局 - 与中兴通讯、中信科智联、中瓴智行等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通信技术、智能网联、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3] - 与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就全固态电池、信息安全及数据联盟项目达成合作[3]
深城交(301091):深圳低空经济链主 全面转向产品&运营型科技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6-30 08:35
公司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首个国资控股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定位新一代城市交通智能产品、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 [1] - 聚焦城市交通领域,提供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20%-30%,节省投资20%以上 [1] - 已形成"城市级数字底座+大脑平台+智能装备"体系化技术产品,未来有望在新一代交通体系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 [1] - 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及TransPaas平台构成核心竞争力,支持15大类、3000+子类交通数据资产和2100+交通孪生数据接入 [2] - 构建"规划设计-建造-管控-运营-养护-商业服务"全周期数字应用平台,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4年营收13.16亿元(同比-7.26%),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34.74%),受传统业务减少及8068.6万元坏账计提影响 [3] - 2025年Q1营收1.81亿元(同比-20.78%),归母净利润-0.2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 - 2024年新签合同额25.8亿元(同比+49%),新质业务占比超67%(同比+138%),转型动力充足 [3] 低空经济布局 - 国内2025年将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系统全覆盖,首批6大试点城市有望启动,深圳计划2025/2026年建成1000/1200个低空起降点 [3] - 公司是深圳低空经济链主企业,具备规划-基建建设-运营全链条能力,发布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等核心产品 [4] - 在大鹏新区成立低空运营公司,深度参与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建设 [4] 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 智能网联: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路云"智慧监管网络,主导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 [5] - 无人车应用:部署超200台功能型无人车开展物流配送试点,与华为合作落地自动泊车方案 [5] - 虚拟电厂:推出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2.0,接入全市充电桩及停车位 [5] - 算力建设:筹划深圳智能算力方案,川南智算中心项目将打造10万卡级别集群(规模超30000P) [5]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中标算力、超充、交能融合等多领域项目,向产品型、平台型科技公司转型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0.35/28.07/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3.38/4.67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