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钙钛矿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A(000725):钙钛矿光伏业务顺利布局,强调资本战略向价值转型
国盛证券· 2025-07-09 1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显示行业供给进入存量时代格局重塑,向高价值驱动转变,京东方布局领先生产线在高端显示领域实现突破 [2] - 京东方提出“第N曲线”理论,布局钙钛矿光伏和玻璃基封装业务,钙钛矿光伏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玻璃基封装业务实现样机产出 [3] - 2025年京东方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通过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回购股权等资本运作助力与股东共生共赢,还将推出股东回报规划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8日,京东方在上海举办主题活动,3家上市公司掌舵人与投资者等共话发展蓝图 [1] 显示行业趋势 - 显示行业供给进入存量时代,格局重塑,从“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转向高价值驱动,践行“按需生产”迈向高质量发展 [2] - LCD是未来中长期主流显示技术,大尺寸化趋势明显,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带来旺盛生命力;柔性OLED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向IT、车载等中尺寸领域渗透带动产业发展 [2] 新业务布局 - 京东方提出“第N曲线”理论,围绕三大优势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极,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领域 [3] - 钙钛矿光伏已建成手套箱、实验线和中试线,38天产出行业首片2.4×1.2m中试线样品;玻璃基封装业务布局试验线,成立项目组,实现样机产出,6月底完成设备搬入 [3] 盈利能力与资本战略 - 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大规模产线投资不再是公司发展主旋律,2025年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 [4] - 资本运作包括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回购股权,将助力京东方与股东共生共赢,未来推出股东回报规划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96/2395.66/2640.5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94.15/134.10/155.13亿元 [5]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543|198,381|215,996|239,566|264,058| |增长率yoy(%)|-2.2|13.7|8.9|10.9|1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7|5,323|9,415|13,410|15,513| |增长率yoy(%)|-66.2|109.0|76.9|42.4|15.7| |EPS最新摊薄(元/股)|0.07|0.14|0.25|0.36|0.41| |净资产收益率(%)|2.0|4.0|6.6|8.8|9.6| |P/E(倍)|58.7|28.1|15.9|11.2|9.6| |P/B(倍)|1.2|1.1|1.0|1.0|0.9| [6]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光学光电子,前次评级为买入,7月8日收盘价4.00元,总市值149,655.52百万元,总股本37,413.88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96%,30日日均成交量307.96百万股 [7]
京东方:资本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15:2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资本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的全新发展阶段 [1] - 大规模产线投资已不再是公司发展主旋律 [1] - 将于2025年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 [1] - 提出"屏之物联"战略下的"第N曲线"理论,围绕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能力、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能力三大优势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极 [2] - 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领域,培育"未来业务" [2] 股东回报计划 - 推出历史上首个全面涵盖分红、回购的股东回报规划 [2] - 承诺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5% [2] - 每年用于回购并注销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 [2]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中期分红 [2] 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行业供给端正进入存量时代,格局实现重塑 [1] - 从过去"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逐渐转向高价值驱动 [1] - 液晶显示(LCD)仍将是未来中长期显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 [1] - 大尺寸化成为趋势,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带来液晶显示技术旺盛的市场生命力 [1] - 柔性OLED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加速向IT、车载等中尺寸领域渗透 [1] 新业务进展 - 钙钛矿光伏已建成实验线和全行业第一条最大的中试线,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2] - 玻璃基封装业务已布局试验线,实现样机产出 [2]
新材料突围:"十五五"新材料万亿级机遇与十大观点
材料汇· 2025-07-05 23:20
核心观点 - 细分领域呈现差异化增长:半导体材料增速50%、新能源材料52%、生物医用材料87%构成三大增长极,传统结构材料增速稳定在8-10% [2] - 新兴领域快速崛起:AI服务器-高频高速材料增速60%,新能源汽车-MLCC 100%、折叠屏-UTG玻璃30%、氢能-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率60% [2] - 产业链发生变化:半导体材料形成"晶圆厂+材料厂"捆绑开发,新能源材料呈现车企+电池厂+材料商三位一体化 [2] - 渠道变革:传统经销降至40%,定制化30%、技术授权15%、联合研发10%等增值模式成为主流 [3] - 逆向创新兴起:下游应用端主导材料定制开发,预计到2030年30%的新材料创新将由应用场景反向驱动 [3] - 企业战略选择:龙头企业布局"材料+装备+算法"全栈能力,中小企业深耕单点技术,初创企业探索颠覆性创新 [3]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创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6万亿元,年增速20% [7]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从2020年15%提升至2024年25%,新能源材料领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产化率达95% [7] - 高端光刻胶、航空发动机材料等国产化率不足10% [7] - 行业呈现政策密集赋能、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场景拓展三大特征 [8] - 固态电池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钙钛矿光伏材料等前沿领域催生千亿级新赛道 [8] 市场现状分析 - 2024年总体规模达6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万亿元 [10] - 半导体材料(增速50%)、新能源材料(52%)、生物医用材料(87%)构成三大增长极 [10] - 区域分布:长三角占半导体材料45%份额,珠三角主导新能源材料,京津冀形成生物医用材料集群优势 [10] - 传统应用占比从2019年65%降至2023年48%,新兴领域如AI服务器(CCL用量增长60%)、新能源汽车(MLCC需求增长100%)快速崛起 [11] - 行业集中度提升,呈现"国家队引领+民营专精"双轨格局 [12] - 半导体材料形成"晶圆厂+材料厂"捆绑开发模式,新能源材料呈现"车企+电池厂+材料商"三位一体研发 [12] - 传统经销模式占比降至40%,定制化服务(35%)、技术授权(15%)、联合研发(10%)成为主流 [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材料基因组工程颠覆研发模式,中科院将新型锂电电极材料研发周期缩短70% [16] - 生产工艺突破重塑成本曲线:中复神鹰碳纤维单位成本下降40%,中材科技锂电池隔膜良品率达90% [16] - AI服务器推动高频高速CCL材料需求增长60%,新能源汽车使MLCC用量达传统车6倍 [17] 未来预测分析 - 预测2025年达1万亿元,2030年突破3万亿元,CAGR保持18% [19] - 增长引擎来自国产替代深化(12英寸硅片自给率从15%提升至50%)、技术迭代红利(固态电池材料CAGR 60%)、新兴应用拓展(AI服务器材料需求年增30%) [19] - 未来五年技术突破聚焦极限性能突破、智能化升级、绿色制造、跨界融合四大方向 [20] - 预计到2030年30%的新材料创新将由应用场景反向驱动 [20] - 全球形成美国主导基础研发、日本掌控精密制造、中国优势在产业化速度的三极竞争格局 [21] 重点关注新材料 - 高端光刻胶、航空发动机材料 [5] - 固态电池、高温超导材料、钙钛矿光伏材料 [5] - 高频高速材料、MLCC、UTG玻璃、硅碳负极 [5] - AI+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5]
欧阳明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电动化、智能化到低碳化的未来之路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13:41
来源:光明网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第十三场活动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 授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题作科普讲座。 欧阳明高聚焦电动汽车时代、智能化电动汽车时代、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时代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的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行业发展和 未来趋势,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发展,并围绕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 历程和技术变革、高安全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碳中和与新能源革命、新能源电力与新能源汽车、中国新 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等话题进行讲解。 关于动力电动化的技术变革,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成功最核心的技术是动力电池。他从 锂电池的基本结构入手,详细揭示了其中的电化学过程,从动力电池喷发与热失控蔓延机理分析了安全 电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重点难点和我国在动力电池产业上的优势和创新成果,并介绍了全固态电池研发 模式的创新,提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将逐渐成为主流。 关于智能驾驶的技术发展,欧阳明高认为,目前智能驾驶进入普及阶段,成为用户购车的关键考虑因 素。他从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演化与系统 ...
钙钛矿能否照亮光伏未来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钙钛矿光伏技术概述 - 钙钛矿并非天然矿物,而是一类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光吸收能力极强,能高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 - 与传统硅基光伏材料相比,钙钛矿具有更高光电转换效率潜力,生产过程更节能环保且成本更低 [1] 技术优势与潜力 - 钙钛矿单结理论效率超30%,叠层电池可达40%以上,远超晶硅电池的27%理论极限 [2] - 制备工艺简洁高效,生产速度远超晶硅,有望大幅降低生产门槛与成本 [2] - 轻薄、柔性、可半透明及弱光响应好的特性,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穿戴设备、汽车车顶等新场景 [2] 商业化进展与产业链布局 - 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已投建吉瓦级生产线 [3] -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科技、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部分建成百兆瓦级产线 [3] - 中国石油、中国中核、宁德时代、比亚迪、京东方等跨界企业加速布局中试线及大规模产线 [3] 技术挑战 - 稳定性短板:水、氧、光、热长期侵蚀下性能衰减问题待解 [3] - 大面积制备时薄膜均匀性与缺陷控制是工艺放大难题 [3] - 专用材料与设备供应链未成熟,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亟待建立 [3] 发展阶段与市场前景 - 短期:钙钛矿与晶硅叠层电池形式推广,利用现有硅基产业链快速打开市场 [4] - 中期:独立钙钛矿组件在建筑一体化、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规模化应用 [4] - 长期:若稳定性突破,可能颠覆传统光伏格局成为主流 [4] 行业共识与关键因素 - "钙钛矿是未来"成行业共识,未来几年是验证商业化可行性的黄金窗口期 [4] - 量产组件良率、成本下降速率、长期可靠性数据将成破局关键 [4] - 政策引导、标准建立、产业链协同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4]
“液态阳光”,释放西部能源红利
科技日报· 2025-07-03 02:39
太阳能光热发电与氢能利用 - 甘肃敦煌建成260米高塔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配备12000多面定日镜,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1] - 西部地区利用丰富太阳能资源,电解水制氢效率达80%以上,2018年研发的碱水电解槽每小时可生产1000立方米氢气[1] - 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阳光"甲醇,可作为工业原料,实现太阳能储存和运输[1] 液态阳光技术产业化进展 - 甘肃省成功实施全球首套千吨级甲醇规模化合成示范工程[2] - 2024年全球首个10万吨级"液态阳光"燃料合成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建设,标志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2] - "液态阳光"技术解决氢气储存运输难题,同时契合工业减碳目标[2] 兰州大学氢能研发优势 - 成立氢能与低碳中心,整合化学物理、大气环境、能源动力等多学科力量[2] - 开发出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光伏组件及有机光伏器件[2] - 完成大型碱性电解槽制氢方案研制,形成完整产学研用创新机制[2]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攻关多能互补灵活发电、高效安全氢电融合、柔性低碳终端用能方向[3] - 计划建设太阳能全链条研发平台和测试环境[3] - 构建真实服役条件下的材料、电堆、装备研发平台[3]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6周:马斯克肯定OptimusV3表现,工程机械内需边际回落-20250630
光大证券· 2025-06-30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实现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解决数据匮乏难题,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机床&刀具行业受经济预期影响大,政策落地有望改善基本面;农业机械需求长期向好,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大,行业集中度提升;机械出海方面,美国补库和一带一路带动相关设备出口;工程机械内销短期承压,出口增长,后续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叉车内外销增速亮眼;轨交设备受益于铁路投资、客流复苏和维保需求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大基金三期推动产业发展;新能源设备光伏电池片产能出清,市场有望回归健康竞争;低空经济发展提速,带动产业链和消费 [3][6][7][11][12][14][15][17][19] 各目录总结 重点子行业观点 人形机器人 - 6月23日,联合科研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兼具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和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人仿生灵巧手,还研发新触觉感知方案;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两年累计超24亿元;6月25日,马斯克肯定Optimus V3并表示将整合Grok语音助手;6月26日,灵宝CASBOT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Hengbot推出Sirius机器狗并开启预售;6月29日,帕西尼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投入运营 [3][4][5] 机床&刀具 - 2025年5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同比增3.4%,内需降5.2%,外需增6.7%,对华订单同比升10.6%;1-5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13.3% [6] 农业机械 - 2025年5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为43.5%,环比降4.4个百分点,同比升1.0个百分点;6个一级指数环比全下滑,同比除库存和人气指数外上升;6月17日,全国小麦和玉米收购价格环比上涨;1-5月,我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0.1%/-5.1%/-20.6%;需求端看好长期提升,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大;供给端补贴政策倾斜,行业集中度提升 [7][8] 机械出海 - 美国补库方面,中美互降关税,美国通胀风险弱化,预计美联储短期不降息;5月,中国出口电动工具同比-3.4%,出口OPE金额同比+40.0%;一带一路方面,铜矿品位下降,中国矿业投资带动矿山机械出海,5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1.5% [11][12] 工程机械 - 2025年5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1%,国内降1.5%,出口增5.4%;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维持较高景气度,后续需求有望边际修复 [12] 叉车 - 2025年5月,叉车销售同比增长11.8%,国内增9.3%,出口增16.6%;5月平均工作时长环比增长22.5%,开工率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6月制造业PMI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3] 轨交设备 - 2024年至今,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五级修、四级修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签订动车组高级修订单同比增长217.6%;2025年1-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五一和端午假期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 [14] 半导体设备 - 对等关税实施后,关键设备国产替代加速,美国限制盟国半导体设备大厂和设计软件出口;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推动产业发展 [15][16] 新能源设备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8%,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投产;隆基绿能计划在印尼投建组件工厂;光伏电池片产能出清,市场有望回归健康竞争 [17] 低空经济及EVTOL - 青岛、成都、广州等地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中关村无人机产业园开工建设;低空经济发展有望提速,带动产业链和消费 [18][19]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6月,PMI指数环比上涨至49.7%;5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3.3%;1-5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8.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3.3%;5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35.5%,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11% [24][30][36]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反弹,地产投资景气低位;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2.8%;挖掘机销量、国内销量、出口销量及开工小时数有相应变化 [39][42][54] 锂电设备 -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30.7万辆,同比+37%;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7.1GWh,同比+43.1% [60][66]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昌平区举办
新京报· 2025-06-28 20:18
论坛概况 - 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于6月28日在昌平区举办 主题为"面向'十五五' 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1] - 论坛包含主论坛暨全体大会 三场分论坛 参观未来科学城活动等环节 [1] - 知名企业负责人 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 围绕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构建安全稳定可持续能源体系进行探讨 [1] 论坛成果 - 《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加油站景气指数》等成果发布 展现能源终端服务范式革命 [1] - 专题论坛主题涵盖"双碳"目标践行 人工智能生态协同 加能站绿色发展 能源企业数智与绿色供应链生态共建等前沿话题 [1] 昌平区能源产业现状 - 昌平区集聚"两张网""三桶油""五大发电集团"分支机构 吸引三一重能 明阳智慧能源等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 [2] - 区域内入驻石油大学 华北电力 矿业大学等10余所能源领域高校 建成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中心60个 [2] - 形成三大产业赛道:能源互联网高成长赛道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风电光伏成熟赛道 氢能 储能 碳固存前沿赛道 [2] - 重点布局AI+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钙钛矿光伏等方向 2024年全区能源产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 [2]
专访极电光能于振瑞:钙钛矿光伏产业化提速,“效率到应用”仍面大考
新华财经· 2025-06-27 22:56
全球钙钛矿技术竞争格局 - 中国钙钛矿光伏技术处于全球前列,极电光能等多家中国机构刷新小面积钙钛矿电池和大面积组件的效率世界纪录 [3] - 欧美日企业加速布局钙钛矿产业化,牛津光伏掌握大量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专利,欧盟累计投入超1亿欧元支持研究 [3] - 美国第一太阳能通过并购欧洲钙钛矿企业进行技术储备,启动大面积单结钙钛矿生产线建设 [4] - 日本积水化学投资3145亿日元开发钙钛矿技术,政府计划提供1.2万亿日元支持产业化 [4] 中国钙钛矿产业化进展 - 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量产线投产,组件面积2.81m²,效率17%以上,已通过IEC认证并在多气候区实证检验 [10] - 钙钛矿组件在实证电站中比晶硅组件有10-20%发电增益,华电、华能等央企已启动钙钛矿产品试用 [12][13] - 国内大部分设备和原材料可实现自给,但FTO玻璃等关键材料性能与国外仍有差距 [9] 技术迭代与行业影响 - 钙钛矿产业链短且不受晶硅制约,可能改变国际光伏竞争格局,未来将呈现多技术路线并存局面 [11] - 晶硅技术被加速迭代是趋势,钙钛矿单结及叠层技术将推动行业持续降本增效 [11] - 产业化需满足大面积、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四大条件,目前大面积已实现,稳定性通过实证验证 [12]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需求 - 中国需通过规模化应用测试和示范加速技术成熟,建议政府出台应用补贴、设立专项标段等鼓励措施 [6] - 行业正联合权威机构开展多气候区实证检验,并与国内企业合作攻关关键原材料和设备配套 [14]
效率不断突破 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化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6-14 05:23
光伏行业技术发展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 钙钛矿光伏电池因高光电转换效率、带隙可调、降本空间大等优势被视为突破传统光伏效率瓶颈的重要技术路线 [1] - 钙钛矿叠层电池是未来量产光伏电池极限效率突破的重要路径 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商业化进程渐行渐近 [1] - 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33%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极限效率有望突破40% 显著高于TOPCon电池(28.7%)、HJT电池(28.5%)和IBC电池(29.1%) [1] 企业研发动态 - 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大面积(260.9cm²)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33% 刷新全球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纪录 [1] - 隆基绿能提出"创新+协同"双轮驱动战略 持续加大BC、钙钛矿、氢能等前沿领域投入 [2] - 天合光能预计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比当前晶体硅电池高4个百分点 未来2-3年将共建规模化钙钛矿电池产业生态 [2] - 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效率达34.22% 稳定性较2024年显著提升 预计三年左右形成中试线 [2] 产业链布局 - 光伏设备龙头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67亿元 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2] - 协鑫集团联合地方政府发起100亿元钙钛矿产业基金和30亿元钙钛矿装备产业基金 吉瓦级大规格钙钛矿叠层组件生产基地有望年底投产 [3][4] - 中国石油、中国中核、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京东方等多家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推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产线建设 [3] 技术前景与政策支持 - 钙钛矿与晶硅叠层较传统组件理论效率高50% 成本低20% 1GW组件全周期增收至少20亿元 [4] -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强调掌握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制备技术 [4] - 工信部等六部门提出统筹开发钙钛矿电池(含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等高效薄膜电池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