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机零件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再交锋,A股“倒车接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4 17:18
中美贸易政策新动向 - 中国宣布自11月8日起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与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拟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额外关税,并可能对"所有关键软件"及波音公司飞机零件实施出口管制 [1] - 本轮施压是继4月美国"对等关税"后,半年内中美贸易博弈的再度升温 [1] 市场影响评估 - 与4月相比,此次潜在额外关税政策对市场的冲击程度或有所降低,因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敏感度下降且冲击范围主要限于中美 [1][2] - 若市场出现大幅波动,预计政策层面将推出稳定市场的举措 [2] - 市场一旦出现扰动,杠杆资金信心可能面临挑战,两融余额已从年初不到2万亿人民币上升至超过2.4万亿人民币 [3] 关税落地可能性分析 - 特朗普提出的额外加征100%关税最终征收的可能性并不高,更像是谈判前"垒筹码",押注其落地的概率仅为27% [2] - 额外关税与稀土管制新规的生效时点均在APEC峰会之后,若中美领导人顺利会面,则关税落地的可能性不高 [2] 股市估值与基本面 - 主要指数估值水平较4月明显抬升,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从4月7日的11.66倍上涨至10月10日的14.23倍,创业板指市盈率从27.37倍上涨至44.47倍 [3] - 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预测修正广度已于2025年8月转正,与美股一起成为全球唯二该指标为正的股市,显示基本面有支撑 [2] 投资机会与板块轮动 - 关税扰动为板块轮动打开空间,"中字头"等高股息红利资产在市场风偏下行时期是避风港,且年初至今相对滞涨 [4] - 科技板块短期可能面临更大波动,但中线来看,具备比较优势的AI应用相关企业及受益于国产替代的企业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4] - 外部扰动带来的回调释放前期累积风险,短期波动后是加大权益关注的窗口 [3]
美国额外加征关税,墨西哥暂缓批准对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的提案!
搜狐财经· 2025-10-13 16:45
突发!特朗普威胁11月1日起对华额外加征100%关税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特朗普表 示,这一税率"远高于目前中方所支付的任何关税水平"。同日,他还宣称美国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他写道:"鉴于中方这一前所未见的立场,且该关税仅代表美国,自2025年11月1日起(或更早,具体将视中国的后续行动而定),将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 加征100%的关税,该税率远高于现行标准。" 同日他又说,如果中国撤销对稀土新出口管制的计划,他可能会放弃关税威胁。"我们得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我把日期定在11月1日的原因。" 今年的APEC峰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此前特朗普已经表示,他将在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并推动达成TikTok协议,还要专门 讨论恢复美国大豆订单的问题。 而11月10日,关税休战协议将到期。 墨西哥暂缓批准对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的提案!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和莫雷纳副手里卡多·蒙雷亚尔表示,墨西哥将推迟议会讨论对来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近1500种产品征收 ...
美国2项数据一公布,特朗普团队底气不足,部分关税直接降为零?
搜狐财经· 2025-09-06 18:04
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对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提供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 但钢铁和铝制品等现有关税在最终协议前不调整 [1] - 零关税适用于美国无法生产或产量不足的商品 特定农产品 飞机及零件 药品非专利成分 [1] - 政策本质为谈判策略 以关税优惠换取贸易伙伴增加美国货采购 接纳投资及安全政策站队 [5] 制造业状况 - 美国制造业PMI为48.7 连续6个月低于荣枯线 工厂活动持续收缩 [7] - 8月制造业减少1.2万个岗位 近四个月累计流失4.2万个岗位 [10] - 汽车组装依赖50%-60%进口零部件 加征关税推高生产成本 [10] 企业影响与应对 - 电气设备商产品涨价24%仅抵消关税成本 利润未提升且裁减15%本土高技能岗位 [10]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工厂建设支出7月同比下降6.7% [12] - 4月以来美国政府近100项关税决定 导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12] 经济数据表现 - 8月非农就业增加2.2万人 远低于预期的7.5万人 [10] - 失业率升至4.3% 创近四年新高 [10] - 6月新增就业人数从初值14.7万大幅下修至-1.3万 [12] 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25或50个基点 [12] - 关税推高物价可能导致美联储面临防通胀与稳就业的两难局面 [12]
西安推动航空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4 15:02
核心观点 - 我国自主研制的新舟60民用搜救机完成首次飞行 标志着航空产业技术突破 [1] - 西安依托67年航空产业基础 形成全国1/4航空科研力量 18个航空国家队和2000余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 [1] - 2024年西安市航空集群规模突破1500亿元 综合实力达国内领先水平 [8] 产业集群建设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1000余家零件制造企业和1.2万台数控机床 实现从毫米级标准件到飞机壁板的全制造能力 [2] - 三角防务公司建设12.5万吨模锻液压机 专攻飞机钛合金骨骼锻造 [2] - 泽达航空年产量达30万个飞机零件 专注飞机肌肉部件制造 [2] - 奥若特公司完成高低压管路及隔热降噪产品的研发生产装配试验 打通飞机经络系统 [2] - 已形成设计研发 零件生产 整机制造 强度验证 试飞鉴定的完整航空产业链 [3] 技术创新突破 - 中航西飞智能生产线将起落架关键数据计算时间从1天缩短至1分钟 实现效率革命 [4] - 兴航航空自主研发类镜像铣五轴蒙皮铣切装备 成本仅为进口设备1/10 效率提升50% 实现化学铣到镜像铣的工艺变革 [5]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建成13万立方米气候环境实验室 精准复现12种气候环境 实现从看天做到全天候的实验变革 [6] 产业生态建设 - 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2023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 推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全球融合 [7] - 空天银晖专家驿站组织退休专家传授经验 18所高校联盟年培育近万名专业人才 [7] - 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建立8个创新中心 孵化空天超算等优质项目 [7] - 西安实施大飞机配套能力建设三年行动 提供土地资金人才全方位支持 [8] - 阎良区预留1.4万亩工业用地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8]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大飞机规模化和低空经济领域 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 [8] - 贯彻落实实体经济发展战略 推动航空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1]
中国只需要再坚持最多两个月,美帝关税战打败的就是它自己!
新浪财经· 2025-05-06 11:24
贸易战现状 - 美国政府在贸易战中表现出矛盾行为,一方面公开强硬表态,另一方面私下频繁寻求与中国谈判 [1][2] - 美国企业承受巨大压力,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主动与中国供应商协商分担关税成本 [4] - 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显著上升,四口之家每月生活开支增加387美元,阿迪达斯跑鞋价格从120美元涨至180美元 [7][16] 科技行业动态 - 科技企业加速在华布局,英特尔将新款芯片封装测试全部转移到成都工厂,英伟达包下重庆保税区三个仓库 [6] - 科技行业二季度在华新增固定资产投入超过180亿美元,比2018年贸易战前高出30% [6] - 法国要求空客在中国设立第二条生产线,确保市场供应 [12] 制造业趋势 - 中国企业采取"曲线救国"策略,约40%出口到越南的货物实际是半成品,最终在中国组装 [19] -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逆势增长23%,深圳卖家手机配件店日均订单达8000单 [19] - 中国制造业优势显现,消费者发现加税后中国产品质量不逊于日韩产品 [22] 汽车行业变化 - 丰田破例向中国转让混合动力核心技术,续签新能源车合作协议 [14] - 日本企业态度转变,认为制裁中国等于放弃未来20年经济增长机会 [14] 农业领域影响 - 美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农业部冷库积压大量大豆和猪肉,每日冷藏费用达280万美元 [8] - 得克萨斯州与河南签署5万吨牛肉订单,地方政府开始绕开联邦政策 [23] 欧洲立场 - 德国主张欧盟制定独立对华贸易政策,不愿跟随美国贸易战策略 [10][11] - 法国强制要求空客在中国建立第二条生产线 [12] 经济数据 - 美国企业二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2%,但联邦政府关税收入增加15% [14] - 纽约期货市场圣诞装饰品价格同比上涨45%,美国本土缺乏生产能力 [24] 社会反应 - 62%美国民众认为对华加税损害自身利益,比例较三个月前翻倍 [16] - 洛杉矶港口卡车司机罢工,西雅图超市员工抗议物价上涨 [16]